三八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帝国雄心 >

第218章

帝国雄心-第218章

小说: 帝国雄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属光泽的钢铁战车,普通的机枪子弹对于它们如同瘙痒——阵阵淡色的青烟在船舱中悄然升起,这些拥有方形炮塔和车身的德国坦克隆隆地开动起来,越过充当登陆踏板的舰艏之后,它们毫不在意地行进于没过膝盖的海水中。松软的泥沙并没有陷住它们突刺状的履带,在大马力发动机的嘶鸣中,坦克缓慢而沉稳地向前推进,徐徐转动的炮塔主动搜寻着视线范围内的英军火力点,黑洞洞的炮口一颤、一停,片刻之后,一团烈焰在浓烟的团绕下喷涌而出!
    “噢,该死的!”
    顶部覆盖有厚厚一层沙土的机枪堡垒里,瘦弱的英**官面露怯意。这些隐蔽的防御工事能够避开敌人舰炮轰击和飞机轰炸,伪装和运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便坚厚的混凝土外墙能够抵御坦克炮的直接攻击,一旦敌人的坦克和步兵逼近到危险距离,他们能够找出十几种办法将这堡垒连同里面的人杀死!
    喘口气的功夫,又有几艘登陆舰在前方沙滩上靠岸了。这些外形丑陋的家伙并不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它们不仅体积有大有小、轮廓各有特色,甚至连舰艏挡板打开的方式也是差别很大的。英国人或许没有想到,这些原本设计用来横渡英吉利海峡并且在英国南部抢滩登陆的舰艇直到1941年初才被建造出来!
    大大小小的登陆舰在作战用途方面不尽相同,那些大的载有一到两辆坦克,小的有可能只搭载装甲战车甚至是清一色的步兵。好在第一批登陆的坦克和步兵已经将守军的大部分火力吸引过去,后续部队上岸时遇到的阻力大为减弱。戴着大耳沿钢盔的士兵迅速越过了浅水区,他们有些人紧紧跟在坦克和装甲车后面,就像是躲在母鸡屁股后面的小鸡仔,有些匍匐在起伏的沙丘后面架设机枪和迫击炮,逐步形成了对英军防御工事和露天堑壕的火力压制!
    “上帝啊,看!”
    看到一辆起初只是闷头前行的德军坦克在距离另一座堡垒还有数十米处突然用细长的“炮管”**出一条长长的火龙,英军机枪手和他的搭档吓坏了。经过了片刻的迟疑,在长官没有发出撤退命令的情况下,他们丢了机枪就往后跑,身形瘦小的军官这时候也完全懵了——被几百度高温的烈焰炙烤该是多么痛苦的事情?
    和沿着海岸线建造的大部分永备工事一样,这座机枪堡垒后部有一条短小的通道,出去便是纵横交错的交通壕。在德军覆盖性火力的摧残下,这些在沙土地形上挖掘出来的堑壕已经不成形状,视线中可以看到不少穿着黄褐色军服的士兵在朝远离海岸的方向撤退。从这高处斜里往下看去,德军的爆破手已经推进到了矗立在沙滩尽头的土崖,落差达到两三米的有利地形在隆隆的爆炸声中逐渐化为乌有。不多会儿,喷着青烟的德军坦克开始顺着塌陷的土崖往上爬,尽管一些勇敢的英军士兵仍以各种武器从近处向它们开火,但他们所取得的战果寥寥无几,反倒是那些手持冲锋枪和火焰**器的德军步兵蜂拥而至。他们冷酷地清理着一座又一座的碉堡工事,此时才选择逃离的英军士兵几乎无一例外地被敌人从后射中,他们倒下时的无助与绝望映衬着这条正加速崩溃的防线……
    好不容易回到洛西茅斯的琼斯少尉,和他的新同伴一起被部署在了港区南面的阵地中。这里的工事早在半年前就开始构筑,经过不断的加固和改进,如今已经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防御体系:混凝土或土石结构的碉堡,隐蔽的火炮和迫击炮战位,在用树杆加固的堑壕里,每隔一段距离就配置有一挺藏在射击位置后面的维克斯重机枪和布朗式轻机枪。若是时光回到上一场战争,这样的防御条件在弹药物资充沛的情况下也许能抵挡住两个德国师的进攻。
    先前空降的德军伞兵如期而至,他们的无后坐力炮和迫击炮徒劳地翻犁着英军阵地上的泥土,试探性的冲击立即遭到了英军密集火力的痛击。看着那些以各种痛苦姿势倒下的德军士兵,英军官兵的自信心得到了空前的提升,然而这种虚假的表象很快就被无情地打破了——从沿岸防御阵地上撤下来的士兵带来了悲观和恐惧的气氛,英军慌乱地调整部署,试图依托着预先构筑的攻势抵挡德军登陆部队,但当德国坦克隆隆地驶来时,他们终于意识到自己处于对方的夹击之中,要么死战,要么投降,别无他路!V
第37章 得意失意
    “洛斯茅斯、巴基、麦克达夫、弗雷泽堡——马里湾南岸的四座主要港口已经全部到手,英军果然破坏了残存的码头,做得干净利落,显然是早早做好充分准备的!幸好,我们也做了相应的准备……把沉箱从基尔运到苏格兰可真不容易啊!”
    在荷里路德宫一间临时布置起来的作战室里,冯。德拉皮埃尔海军中将就着做工极其精致的沙盘向将领们简单介绍了北线登陆战的作战情况。和一年前的跨英吉利海峡登陆作战不同,这次登陆行动虽然距离德国本土更远,但由于实力上的巨大悬殊,德军在滩头站稳脚跟并不艰难。真正的考验,是如何在苏格兰高地纵深站住脚跟!
    “相当精妙的设计!”罗根客套地恭维说,德国人擅长机械和施工,德国海军准备的所谓沉箱,和原本历史时空中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中使用的原理相近,只是在规格和形状上有所区别——因为要用经过改装的大型运输船从德国本土运至苏格兰北部,大小与重量都受到了限制,加上马里湾的地理和潮汐落差,这些沉箱需要经过一个较为复杂的施工程序方能够变成适合人员车辆通行的栈桥。
    “谢谢!”冯。德拉皮埃尔微笑着收下了这份赞誉,然后一板一眼地分析说:“从今天下午的航拍照片来看,英军在喀里多尼亚运河北段实施了一系列爆
第38章 不列颠之虎
    位于苏格兰东北部的阿伯丁是不列颠北部的传统海港,这里渔业发达、人口密集,并以盛产花岗岩而闻名——虽说花岗岩是这个星球上最坚硬的石材之一,可这仍不足以阻挡远道而来的入侵者。袅袅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去,在强大舰队的掩护下,隶属于德军第20步兵军和挪威山地军的大批士兵便如黑潮一般漫过灰白色的海岸线,英军沿岸构筑的工事和为数不多的防御部队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短短六个小时后,喷涂着铁十字徽标的德国坦克就隆隆地开到了圣马恰尔大教堂门前。到了黄昏时分,全城沦陷!
    来自阿伯丁的好消息宛如战鼓一般激励着其余方向的进攻队伍,在马里湾南岸,相继登陆的德军部队已经超过了6万人。在飞机和坦克的支援下,他们向纵深推进了约20公里,基本占据了海岸一带的平坦地形,并且逼近了喀里多尼亚运河运河东端的因弗内斯港。一旦占领此地,他们不仅将获得运河入口,更能够直接攻略马里湾北岸的港口目标而无需再次进行登陆作战!
    同一阶段,从苏格兰南部、英格兰、威尔士以及欧洲大陆调遣来的德军部队继续向苏格兰北部集结。随着战役大幕的徐徐拉开,隶属于第1山地师的山地步兵们仅以一次中等规模的进攻就顺利拿下了位于苏格兰高地东南部的皮特洛赫里。这座城市虽然处于谷地,却是德军向英军腹地挺进的必由之路,周边的农田和荒野稍加改造就能够用来临时起降轻型飞机。
    在格拉斯哥方向,由德国海军组织的1500名陆战兵乘坐舟艇横渡洛蒙德湖,以一场迅猛而果断的战斗攻占了对岸的英军据点,为第二十三步兵军的全面建立了重要前哨站!
    1941年7月25日,阴。
    站在一座不知名的山峦上,罗根一行人体验到了苏格兰高地的荒夷与彪蛮。凛冽的风从谷地呼啸而来,胡乱拉扯着军人的衣摆,一个不小心,两顶佩有鹰徽的军帽翻滚着飞落深渊。
    双目所及的尽头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城镇,那高处的灰白色城堡不禁让人联想起童话中的王国。陡峭的山坡上,一朵朵灰白色的奇异花朵迅速经历着从花骨朵到绽放再到凋零的过程,周而复始,如梦如幻。耳边,回荡在山谷间的隆隆炮声在提醒着每一个人:这是战争!
    这里属于陆军第162步兵师的作战区域,高级将领们抵达之前,该师就已经派出部队将周围清理了一遍,师部参谋们寻了一处开阔地,早早架好炮队镜。这种装备不单单是有测量距离的作用,观察效果也要比普通的双筒望远镜好出许多。
    罗根来到炮队镜前一看,远处的模糊景物顿时变得无比清晰,那些大大小小的“花朵”便是各种爆炸物爆炸时产生的烟团,看得出来,英国守军并没有重型火炮,但步兵炮和迫击炮对于攀山而攻击的德军步兵来说依然造成了不小的阻碍。面朝这边的山坡上,晃动的德式钢盔看着蔚为壮观,而每个人手中的武器也是非常明晰:头戴M35钢盔、手持毛瑟步枪、腰插长柄手榴弹早已是德国大兵的标准形象,如今手动式的98K依然是国防军部队的基础武器,只不过随着军工产量的持续上升,MP38和MP40的装备数量大幅增加,许多十人步兵班已经配备了第二名冲锋枪手和使用“铁拳II”的反坦克战斗人员,独立作战能力较1939年横扫波兰的那支德军有了长足的进步!
    步兵在前方奋勇冲杀,部署在后方的德军师级炮兵也在孜孜不倦地提供火力掩护,只是山岭的复杂地形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炮火杀伤力。在山坡上相对开阔的地段,自上而下的子弹仍然十分密集,德军这边,不少机枪组和迫击炮组已经进入了有效射程,但他们的努力一时间未能收到明显成效,进攻队列始终在城镇外围徘徊!
    有进攻便会有阻力,观战的德军将领们除一两人之外,其余并没有明显的焦躁表情,而空军总司令亲临战场,空军的支援似乎也格外卖力,短短十分钟就有两个批次的斯图卡轰炸机前来。每次这些“黑色死神”尖叫着俯冲而下,英军那边的火力都会有明显的减弱,而当巨大的爆炸掀起狂暴的气浪,干燥的地面上顿时扬起大面积的烟尘,配着蘑菇云形状的硝烟团,场面极具震撼之感!
    德国空军的连续支援终于为步兵们赢得了战机,弥漫城镇的烟尘还没消散,德军进攻队列的前锋迫不及待地冲了进去,手榴弹的火光在这人为的迷雾中跳跃、闪动。随着进入城镇的德军士兵数量陡增,战斗的悬念终于被揭开。不过,山地兵将领迪特尔的一席话让表情刚刚有所轻松的将领们又重新认识到现实的严峻:
    “目测估计,我们的损失在400到500人左右,如果英军依托一些坚固的建筑物拼死抵抗,这个数字还会上升一些!在没有坦克支援的情况下,一座普通的城镇就要耗费我们如此多的兵力,再算上英军对我们的伏击战,整场战役下来,我们的伤亡将非常惨重——很可能会超过10万人!”
    德军当初未携席卷不列颠之威攻取苏格兰高地,担心伤亡过大是最关键的因素——当时将领们普遍估计伤亡在20万人以上,这是已经决意在东线投入重兵的德国高层不愿意接受的。如今这10万之数虽然已经减少了一半,但在东线之敌元气犹在、国内形势尚待稳固的形势下依然是决策者们不能承受的。勃劳希奇总统在军事会议上明确要求,此次战役的伤亡必须尽可能减小,以免出现官兵厌战、东线乏力的糟糕状况!
    身为战役的总指挥官,这些同样是罗根非常揪心的问题。由空军将领出任大战役的总指挥官,这在德军历史上还是头一次,而另一个历史时空虽然有凯塞林这个特殊例子,但南线战事最终还是陷入了绝境。正因如此,罗根一直以来都将这次机会视为命运的一搏。
    “迪特尔将军说得对,伤亡一直这样持续下去,对我们是极为不利的!我绝不会让这种情况出现!”罗根沉稳自若地对年龄比自己大得多的将领们说。
    “没有坦克并不是最糟糕的,关键是敌人不会集结起来和我们展开对决,而是在这遍布沟壑水泊的地方和我们周旋,仅凭22个师的兵力……”
    这话从恩斯特。布施口中说出来,多少有些令人沮丧。罗根转头看着这位当年意气风发的陆军战将,难道一年的蹉跎已经磨去了他的雄心让他疲态尽显?
    诚然,以15个一线师和7个预备师不足30万人的兵力,占领苏格兰高地主要城镇尚可,但要彻底清理这面积达到数千平方公里的土地谈何容易。在这之前,罗根考虑过各种手段,心理宣传战、特种部队“斩首”甚至是残酷的扫荡,但没有一样是能够在短期内结束战事的——东线留给自己的时间,着实不多!
    一阵山风吹过,几棵老松无力地摇摆着。
    “诸位,如果要彻底占领并统治这片荒凉崎岖的土地,我们就算投入50万人也不够,但不要忘了我们此行的真正意义!”罗根顿了顿,“要消除北线的隐患,并不一定要将抵抗者悉数消灭。我们只要占领并巩固这里的每一座港口和城镇,尽可能找到并销毁英国抵抗政府的弹药物资,并在今后的时间里继续加以封锁,使敌人无法将其作为战略踏板威胁我们的腹背……这就足够了!”
    将领们沉默不语,看起来都在揣摩这番话的深意。
    战斗才刚刚开始,若是指挥官们首先丢掉了自信,那士兵们还如何取得胜利?怀着这样的心思,罗根敞开了喉咙:
    “在东线,我们与苏联军队旗鼓相当,最后的决战尚未到来,但我们应该看到,终有一天我们会深入到苏联广袤的土地上。那里有平原、有湖泊、有丘陵、有沼泽,当然也有地势险要的山区。我们必须在各种地形条件下保持充沛的战斗力,经验、技巧和信心对于基层部队的官兵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看看这里,作战难度或许不逊于高加索山区,也许不久之后,我们就能够带着在苏格兰高地赢得胜利的经验前往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产地之一!”
    从远处传来的枪炮声已经明显稀疏了,看来德军已经顺利攻占了城镇。熟悉地形的守军很可能在最后关头保全实力而逃,这将使双方的战损比看起来对进攻方极为不利,然而更多的时候,信心和经验这两样无形的资本是无价之宝。
    远处,一朵形体颇为怪异的云朵正逆风飘动,若是人们拿起高倍望远镜,便会发现那是在上一场战争时期称霸一时的“天空战舰”——这些身躯庞大的飞艇出现在战场绝非回光返照,在1937年兴登堡号飞艇遇难前,德国已经重新拥有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飞艇编队。尽管飞艇计划在战争爆发前就被终结,但这些使用氢气的“远古巨兽”有相当一部分还是被保留下来。在性能方面;这些载重量超过百吨的飞行器已经较一战时期的齐柏林硬式飞艇有了较大的提升,它们结构坚固,能够以较快的速度进行跨洋飞行。在彻底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它们重返战场显然不是为了观光旅行。
第39章 空中的雪绒花
    安静的机舱中,头戴M35型大耳沿钢盔、身穿灰色作战服的精壮士兵们或闭目养神、或低头不语,紧张和忐忑的气氛悄然弥漫在空气中。舷窗外,洁白的云朵迅速向后退去,视线所及之处,到处是三发动机的容克…52以及通过钢缆拖曳的滑翔机,麻麻点点煞是壮观——除开主观因素造成的视觉误导,它们的实际数量要比人们想象的少得多。不过,这样一支飞行编队仍然代表了这个时代最先进的装备技术和最华丽的作战艺术!
    “临近目标,2分钟后开始滑行!”
    位于滑翔机前部的驾驶员回头喊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