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无赖帝王 >

第195章

无赖帝王-第195章

小说: 无赖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都元帅啊!”
    叶秋哈哈一笑,道:“这也没什么,可我估计那个钦波努一时之间还找不到,不过你放心,我会帮忙的!”
    阿郎西都道:“真不知该怎么感谢都元帅才好!”
    叶秋想了想道:“我正在修一条大路,是从大理修过来的,不知老兄能不能接过这个工程,把它修到蒲甘啊,加强咱们两国的来往?”
    “好啊,这是好事,当然可以!”
    “你的大臣对你不忠,没有我们中原人的忠义,我准备派一些人留在蒲甘当官,帮你治理国家,好不好啊?”
    “这……这个好象不太好吧!”阿郎西都可知道这种事的后果是什么,不愿答应。
    “其实那个钦波努挺难抓的,而且他还许给我半个蒲甘,让我想想……”
    “好,有了都元帅的人帮我治国,相信蒲甘会更加兴盛!”阿郎西都硬着头皮答应了。
    叶秋笑道:“那咱们就是一家人了,我们中原人来这里做生意,这个税嘛……”
    “当然全免,怎能向贵国商人收税呢!”
    叶秋又道:“我知道你们这里有不少矿藏,象玉啊,翡翠啊什么的,我能不能派人在这里开矿啊,然后运回我国贩卖。当然我会雇用你的百姓来做工,发给他们工钱,他们以后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了!”
    百姓不愁,阿郎西都可愁了,照叶秋的说法,这个国家好象成他的啦,官由他派,财富由他取,路却要由我来修,还不能收税,那我还剩下了什么?
    叶秋笑道:“我保你的王位天长地久,子孙永享荣华,而且蒲甘的国号不变,如果有敌国来攻,兵由我们派,如何?”
    阿郎西都心道:“我也就剩下这些了!”他看了一眼骠骑军的枪林剑海,只好点头道:“那就如都元帅所言吧,我愿向大梁称臣!”
    叶秋这才拍手大笑,和阿郎西都拉手拍肩,好不亲热。
    骠骑军撤出蒲甘城,以替国王抓叛臣为名,叶秋命白志镇留在这里,留下一万大理籍骠骑兵,再招募当地人为兵,组成强大的军队,替阿郎西都守卫国家。
    为了表示对国王的尊重,留在蒲甘的骠骑军决定不在蒲甘城里驻扎,另寻它处建城。在城池的奠基典礼上,阿郎西都亲为此城起名,他希望两国永保和平,友谊长存,是以给此城起名为“停止争端”,中原话叫做仰光城。
    多年后,叶秋更加强大,蒲甘仗着他的威风,领土也得到了扩张,阿郎西都心存感激,决定建塔纪念蒲甘和中原的友谊,这塔就以叶秋那项无所不知的本领命名,名为“冰瑜塔”,即无所不知塔。
    叶秋处理完蒲甘战事,告别国王,起兵向东,继续征服其它国家,他要向东一直打到大海,然后北上直击南汉。向东行军却简单多了,因为那些国家已经被东路骠骑军征服,袁长煜虽只有八万人,可打起仗来却如怒海狂『潮』一般,所过之处一律『荡』平。叶秋本部人马每到一处,各地国王都来迎接,向骠骑军称臣纳贡。
    
    
第四百九十三章 河内

    
    
    叶秋摆出宗主国大王的架子,对来朝的各国国王一一接见,规定每年的贡品数目,以及身为属国应对宗主国所尽的义务。
    要想巩固对属国的控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联系,是以叶秋对各国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让他们修路,要他们首先与蒲甘道路相连,然后再修去大理的道路,因为他现在还没攻下南汉,所以去南汉的路得最后修。
    各国国王见叶秋的要求并不太多,也都愿意答应,对中原的朝廷称臣,倒也不是什么受屈辱的事情。
    叶秋给韩平路送去书信,要他对征服的国家,也要采取这种怀柔方法,以长久打算为主,不能只图一时抢得痛快,结果骠骑军一走,那些国家就起来造反,这会使骠骑军忙于镇压,从而分散了兵力。
    一路上不停,骠骑军开到了大越国,这是一个海边的国家,汉朝以前一直都是中原的郡县,称为交趾、安南。
    大越国是骠骑兵南方征战的最后一站,再往东是大海,往北就是南汉。袁长煜所向无敌,三场大战就把大越国征服,俘虏了他们的国王。叶秋领兵开进了大越国的都城升龙,袁长煜在这里等他。
    这里的国王姓李,历史上称这个朝代为李朝。叶秋入城之后,立即命令传国王来见。大越国王被带到了原属于他的王宫,现在里面住的是叶秋,他心中不满,可却不敢反抗,进入大殿之后,不用骠骑亲兵按他,国王就给叶秋跪下了,口称万岁。
    叶秋听得心情大畅。认为这个国王最会做人,比其他国王强多了。他笑道:“这个可不敢当,我并不是皇帝,只是个王爷而已,你称我为皇帝,可有些不对头啊!”
    国王陪笑道:“对我来说,您就是皇帝。是我的宗主啊!”
    叶秋道:“你很好,我对你还是比较满意的。对了,你们大越国是汉国的属国吧?”
    国王道:“以前只是郡县,在汉太祖之时,我国在十二使君之『乱』后。统一国家的首领被太祖皇帝封为交趾郡王,是为列藩。”
    “哦,你的正式称呼是叫交趾郡王啊?不好听,让我重新给你取一个响亮点儿地。”
    国王忙道:“多谢叶大王抬举,小王感激不尽。”
    莫启程哲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更响亮的,只好道:“就叫安南郡王好了!怎么样,比脚趾手指的好听吧!”
    国王发愁道:“请问叶大王。这个郡王是属于列藩哪,还是属于直属郡王?”
    叶秋道:“当然是直属郡王,我大梁的列藩都是国王,不是郡王,从名字上你就可以听出来啊,怎地还来问我?”
    “那岂不是给我降了级,我原来可是列藩啊!”
    叶秋一瞪眼睛,道:“岂有此理。你原来不就是郡王吗,怎能算是降级!你竟敢挑剔我的封赏,好大的胆子!”
    国王愁眉苦脸地道:“其实当初被封为郡王的那人并不是我地祖先……”
    “啊,不是你的祖先?改朝换代啦,原来你连个郡王都不是?”叶秋当时就后悔了。早知这样,就不应该封他为王。
    国王道:“这个其中有许多变故。说来话长……”
    叶秋不耐烦地摆了摆手,道:“那就不要说了,你没见我很忙嘛,我要洗澡吃饭了,没功夫听你说家事。”
    国王心想:“我的王位难道还比不上你吃顿饭重要吗?”可迫于骠骑兵的强悍,他又不敢发脾气,只得赶紧又行礼道:“那小王就不打搅莫大王用膳了,我这就下去!”
    正要退出,却见殿外走进一名美丽的姑娘,国王心头一震,脚步放慢,用眼角不停地瞄着这个女孩子。
    叶秋见到这位姑娘,态度也是大改,道:“熙恩,怎么不高兴了,有什么不开心地事吗?”
    熙恩气道:“那个女皇可真难伺侯,整日对我冷嘲热讽,说我是你的小老婆!”
    国王一听这姑娘是莫大王的王妃,非常失望,叹了一口气,继续向外走去,忽然听到叶秋怒道:“你敢笑话我吗?你给我回来!”
    啊,这是叫谁哪?国王惊恐地回过头,只见叶秋对他怒目而视,象是要吃了他一样!国王忙道:“叶大王是在叫我?”
    “哼,你刚才自言自语些什么,是在笑我怕老……你刚才在说什么?”叶秋把桌子拍得砰砰直响。
    国王大骇,急忙分辩道:“我没有啊,我刚才什么也没说!”
    叶秋脸『色』难看,他胸口那两处死『穴』始终没有被解开,疼痛日重一日,导致他脾气也越来越不好,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骠骑军将领都顺着他,从不惹他生气,让他有火也没处撒。可今日这国王竟敢跟他顶嘴,这还了得,叶秋的火气一下子就爆发了出来。
    他道:“我看封你个郡王也嫌太大,不如就当个一等公好了!”
    国王赶忙又跪下了,求道:“我真的什么也没说,只是多看了这位姑娘一眼,这也是罪啊?”
    “你敢看我地女人,这还了得,心存不轨,其心可诛!降为三等侯!”
    “啊!她刚进来的时候,我……我可不知她是叶大王的女人啊!”国王这个冤啊,早知如此,她再漂亮我也不敢看啊!
    叶秋怒道:“哟喝,还敢顶嘴!再降,你就当个镇守使好了!”
    熙恩听到这个国王对自己有意思,忍不住心中得意,对自己地魅力信心大增,可她却并不帮着国王说话,反而道:“相公你以前可是当过镇守使的啊,那是掌兵权的大官。怎么能落于他人之手!”
    叶秋想想也对,可他又想不出别的官名,熙恩也想不出,只好建议道:“不如就叫知府好了!”
    国王一听差点儿晕倒,这降得也太多了吧,赶情我现在成了县令的顶头上司!
    这时袁长煜从殿外踱步而进,他在外听了好久。本来早就要进来,可见叶秋发火就没敢,但现在里面越说越不象话,他不能在看热闹了。进殿后,袁长煜道:“都元帅。我看不如就要布政使好,让他只管内政,军队的管理,由我们派人。”
    叶秋点头道:“布政使?嗯,这个名字不错。就封你为安南布政使好了!”
    国王惊得张口结舌,连谢恩的话都说不出来。却听叶秋又叫道:“阿卡应龙,进来!”
    阿卡应龙连忙跑进。脸『色』苍白,他听见叶秋在发脾气,还以自己就是下一个要遭殃地人。
    叶秋道:“你对我还是很忠心地,而且又习惯这里的气候,所以我想留你在安南做官,就封你个招讨使的官职好了,掌握这里的军队!呃,招讨使这名有点火『药』味太浓。还是叫军政使好了,与布政使一文一武!”
    阿卡应龙大喜,响头砰砰磕个不停,一个劲地谢恩,主人的知遇之恩。真是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
    叶秋一摆手,道:“都下去吧。”
    国王瞪了熙恩一眼。都是你这个小姑娘不好,只多看了你一眼,就把我降了好几级,这回我瞪死你!
    熙恩见到国王瞪她,立即又对叶秋吹耳边风,道:“既然这里改名叫安南郡了,我看不如把这座都城地名字也改了吧,升龙这两字可不适合当郡县地名称!”
    叶秋笑道:“你又有想法了,那叫什么好啊?”
    “我看不如叫河内,就是这里属于河南武梁地管辖范围之内的意思!”
    叶秋哈哈大笑,道:“那就叫河内好了,原来河内这个名字,是你给取的啊,竟是这么个含义!”
    
    
第四百九十四章 宣战汉国

    
    
    国王有种想吐血的感觉,虽然极想上去把熙恩给掐死,可他却再也不敢看她一眼了,只对这女孩子看了两眼,便惹出这许多祸事,要是再看……那可是后果不堪设想啊!
    阿卡应龙满面红光地和国王走出了宫殿,他拍着国王地后背,笑道:“以后咱们就是同僚了,还请老兄多多关照啊!”
    国王则脸『色』葱绿,尴尬地道:“全仗将军了!”
    “好说,好说!哈哈!”阿卡应龙发出了志得意满的笑声。
    骠骑兵在河内休整了一段时间,补充军需品。由于一路上的战利品太多,已经占用了太多的运输车辆,叶秋便下令分出一支万人队,护送宝车回大理,不必跟随大军北上,他估计在攻打南汉的时候,战利品也少不了,光保护这些东西就要分出大批人手,还降低行军速度,影响作战。
    在中原地腊月来临之前,叶秋起兵北上,以扶立周宗重登帝位为名,对南汉宣战,大军进入广西。仍是袁长煜先出发,叶秋率领本部跟随其后。
    骠骑兵借南汉内『乱』之机,突然从南方入侵,给了周桓的小朝廷以沉重打击,周桓几乎想都没想过叶秋竟能对他宣战,他还以为两人应该是哥们儿呢!
    汉兵应付内战尚且不暇,又哪抽得出兵力来抗击骠骑军的入侵,地方军队与袁长煜接战,一败再败,溃军逃离了边境,向广西内地撤退,袁长煜攻打得极为顺手,连拔十二州,叶秋一仗未开,本部人马每次到达新占领地州府,只是做些安民的工作而已。
    叶秋见作战如此顺利,真是意想不到之事,南汉名将如云,可他却一个也没碰到。为了能在南汉调大军前来之时,最大限度的得到领土,叶秋下令本部人马再分成两路,他亲率一路去攻打桂州,另一路向西,准备打通南汉到大理的道路。
    汉时的广西叫做广南西路,广西是简称,共有二十二州。桂州为其政治中心,攻破桂州,就是代表着广西成为叶秋领地。
    十万最精锐的骠骑兵打到了桂州的城外,叶秋身着麒麟甲,眼望着如画的江山,心里这份得意就别提了,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回可要在这里多待些日子,享受一下如此难得地美景。
    城内守备姓左名同,是新上任地将军,以前只是个校尉,只因南汉的名将都被抽去与周宗作战了。他便当了守城主将。
    叶秋刚来此处时,本想照平常的方法,把桂州围住,强攻入内,可一见这等自然美景。心下又是不忍,这样美丽的山水,要是杀得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岂不是大杀风景,他便命令军队远离城下,找了个高地下营。
    夜七狼不明白,便问叶秋道:“大哥,怎么我们不攻城吗?听说城中守将并非能征惯战之人,我们不用客气,估计进攻不会有太大地阻碍。”
    叶秋摇头道:“我们不能只是一味挥军攻打。这样对百姓的生活造成地伤害太大,我看如能用攻心战,还是就不要流血吧。袁长煜不是瑶族人吗,我想等他来这里后再制定作战计划,瑶族出了这么有名地元帅。他们也应该以他为荣吧,说不定我们会得到瑶族百姓的全力支持。那样等占领以后,也好治理啊,不会象南汉这样,起义的百姓到处都是!”
    夜七狼奇道:“城里那个将军是瑶族人?”
    “我怎么知道,这要问斥候才行。达不野古呢,叫他过来说话!”
    达不野古近来很不得叶秋的欢心,叶秋总怀疑他抢掠民财,是以他进入南汉地界之后很老实,再不敢借侦察之机顺便发财。听到都元帅唤他,达不野古上前听候吩咐。
    叶秋道:“这里百姓风俗各异,我们不能冒然进攻,当以怀柔为主。这样的话,你们斥候地任务就加重了,要把当地的情况打听清楚,我才能制定具体的作战步置,明白吗?”
    达不野古点头道:“我明白的,一路上我早就发现了,百姓的习俗真是一个地方一个样,如果不小心触犯了他们地忌讳,本来已经归顺的人也会再次反叛,对我们的征战大大不利!”
    “你明白就好,如果再敢抢百姓,我也不杀你,我让你到被抢地村子里安家落户,看看他们以后怎样对你!”
    达不野古急忙连道:“不敢不敢,我再也不敢了!”说完,这才带人去侦察。叶秋则进入大营休息。
    当晚,达不野古就得到信了,说城里守军只有一万余人,少得可怜,而且还都是老弱病残,城中原来的精兵都被调走了,只是城中百姓还有很多,一切条件都对骠骑军有利。只是城中不知怎么搞的,新到了不少古怪的人,好象都是些江湖人士,可能是山大王那种人,不象平常百姓,倒象是强盗!
    叶秋听得大皱眉头,城里在玩什么,难道是要开那种武林大会,共同商讨对付骠骑军的策略?大军作战,凭得可不是匹夫之勇,『乱』军之中,就凭大和尚那种绝顶高手,都不能自保,只好逃命,一群乌合之众又有啥用处?
    他道:“让他们折腾去,我们只管散布谣言,就说城里的守将暗通我们,打算献城。让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