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神藏 >

第285章

神藏-第285章

小说: 神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感觉心疼的。
  “哎,等等,方逸,你这东西是打算送给私人的啊?”
  方逸和孙连达他们说话的时候,赵洪涛却是回过味来了,当下连忙说道:“那这尊金佛,我不捐出去,你也是会送给我的?”
  “是啊,赵哥,是送给你的,捐不捐就看你的意思了……”
  方逸点了点头,眨了眨眼睛,说道:“不过你要是捐献的话,最好还是用我的名义,要不然这么贵的东西捐出去,恐怕你还得解释它的来处……”
  “几千万的东西,你……说送就送给我了?”听到方逸的话,赵洪涛不由愣住了。
  “赵哥,只此一件!”方逸笑着说道:“我没有什么亲人,在场的都是我的至亲好友,也希望大家不要拒绝,以后再想要的话,我可是不给了啊……”
  “方逸,也有我的份?”
  满军小声开口问了一句,在这间屋子里的人,不是方逸的师长就是方逸的兄弟,而他和方逸的关系,却只能算得上是朋友,满军自觉和孙连达他们还是差了一点。
  “当然有了,除了胖子和三炮,其他人都有……”
  “哎,凭什么他们都有,我和三炮没有啊?”
  方逸话声未落,胖子就嚷嚷了起来,话说这尊金佛最早还是他先看中的呢,只是因为其过于贵重胖子没好意思向彭斌讨要,谁知道现在却成了赵洪涛的东西。
  看到胖子一脸不忿的样子,方逸嘿嘿一笑,指了指一个大箱子,说道:“有啊,这里面有你和三炮的,回头你们俩带走……”
  “那还差不多……”胖子哼了一声,他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
  “傻帽,那本来就是你的……”
  三炮的心思比较灵活,一看方逸所指的箱子,心里顿时就明白了过来,那箱子里装的估计就是胖子的那一套欧洲中世纪盔甲了,这原本就是彭斌送出去的东西。
  “哎,方逸,你忽悠我呢?”听三炮这么一说,胖子也反应了过来,嘴里嚷嚷道:“不行,你得让我和三炮也另外选一件……”
  “行了吧你,有好东西在你手上也会糟蹋掉,那套盔甲我都不想给你呢……”
  方逸撇了撇嘴,他倒不是舍不得给胖子和三炮,只是这哥儿俩对文玩还懂一点,但对收藏却是一窍不通,东西放在胖子那里,说不定哪天就被这哥们给卖掉换钱了。
  “那盔甲可是我的!”
  胖子愤怒的冲方逸挥舞了下拳头,不过他也不敢继续要别的东西了,要知道,这些货物可都是方逸签收的,他要是不让胖子拿走那套盔甲,胖子也是一点脾气都没有的。
  “赵哥,你决定了没?这金佛是捐献还是自己留着?”
  方逸没搭理胖子,而是看向了赵洪涛,从拆开的箱子里拿出了一份文件,说道:“这东西有拍卖的手续,你要是想留着,我回头再给你写个赠予的条子,这样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还是捐给博物馆吧……”
  留还是捐这两种思想,在赵洪涛的脑海中激烈的争斗了好一会之后,赵洪涛才算是下了决定,这东西依然是捐献给金陵博物馆。
  做出这个决定,赵洪涛也是出于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到了赵洪涛现在的职务,基本上对物质没有太强的需求了,房子是国家分配的,出入有单位的专车,甚至吃喝拉撒也都能报销,再加上赵洪涛这几天通过投资收藏,原本就身价不菲,对于金钱的欲望并不强烈。
  第二点就是这尊金佛的价值实在是太高了,就算是方逸赠予的,赵洪涛也不敢将其留在手上,毕竟方逸在古玩市场有摊位,如果被人告他一个受贿,这金佛就是确凿的证据,赵洪涛都无从分辨。
  所以考虑再三,赵洪涛还是决定将金佛捐献出去,不过他可以接受馈赠之后再将其捐献,相比那带有风险的几千万,这种行为却是可以让赵洪涛日后的仕途更加通畅。
  “行了,这些事情回头再说,我们可是等着看别的东西呢……”孙连达盯着阳台上的那些箱子,这尊金佛彻底勾起了他心里的痒痒肉,恨不得现在立刻就将箱子里所有的东西都给取出来。
  “老师,这后面的几件东西,你们可不能选……”
  方逸笑着回到了阳台上,先是将装有胖子盔甲的那箱子搬出来,然后又挑拣了一会,把装有自己的那把鬼头刀和做有标识的一个小木箱取了出来,小木箱里放的自然是三炮的那个雍正官窑珐琅瓷瓶了。
  ……


第581章 传承
  “这是把刀吧?”
  看到方逸从那长扁木箱里取出的东西,余宣一眼就认了出来,虽然刀身缠裹了好几圈布条,但轮廓却是没有任何改变,很容易就能辨认出来。
  “是刀,老师,您看看这刀的品相如何?”
  方逸将缠在刀上的布条尽数扯了下来,然后递给了余宣,刀剑收藏是近些年才兴起的,也属于古玩中杂项的类别,在这一类的物件里,余宣显然是最有发言权的。
  “这……这刀怎么这么沉?”
  刚一入手,余宣就感觉右手猛地往下一坠,连忙又将左手握了上去,双手勉强握住了刀后,余宣仍然感觉非常的吃力,只能将刀放在了面前的桌子上。
  “三十斤,这刀的重量应该在三十斤左右……”
  余宣脸上露出一丝惊色,他对古代兵器也颇有研究,知道一般的朴刀也就是两三斤的重量,腕力大点的人用个五六斤的也差不多了,如果再重的话,一般人根本就无法使用了。
  “这不是战场杀敌的兵器,这是鬼头刀……”余宣仔细的打量了一下之后,眼中露出了一丝释然的神色。
  余宣知道,战场上的兵器,要求的是灵巧锋利和轻便,但鬼头刀不同,鬼头刀的出名之处,就在于它是刑器,一刀下去尸首两分,所用的刀必须是这种厚实沉重的兵器才可以。
  “方逸,你这可是把凶器啊……”
  余宣用手指轻触了一下刀锋,竟然感觉皮肤隐隐作痛,那稍显沉闷的刀身,也给余宣带来一种危险之极的感觉,见多识广的余宣,居然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老师好眼力,这的确是把凶器……”
  方逸嘿嘿笑了笑,说道:“这把鬼头刀是清末京城一个刽子手行刑的兵器,那人和我大哥有些渊源,最后这刀就落在了我大哥的手上,被我给讨要来的……”
  “方逸,你要这刀干什么呀?”
  听到方逸的话,余宣微微皱了下眉头,说道:“刀剑都是凶器,尤其是杀过人的刀,更是含有煞气,放在房间里会影响风水格局,对人的身体也不好,这些你不会不懂吧?”
  余宣是古玩杂项类别的大家,而古玩杂项涉猎很广,所以对于风水勘舆这里面的门道,余宣也略知一二,他这番话说的确实没错,家中藏有凶兵,往往会让家里变得不安宁。
  “老师,放在我这里,不碍事的……”
  余宣所说的道理,方逸哪里会不懂,这刀要是放在胖子和三炮的家里,那肯定会出问题,但以方逸现在的修为,就凭这把刀中的煞气,根本就奈何不了他,方逸轻易就能刀中的煞气给镇压住。
  而且这把刀对于方逸而言,还有一种妙用,方逸曾经从师父那里学到过一种阵法,需要一种凶煞之物作为阵眼,这也是方逸唯一所会的一种不需要刻画阵图的阵法。
  这把刀虽然距离阵眼的要求还差一些,但勉强算是合格了,方逸想等自己带这把刀祭拜过师父之后就尝试一下,凶兵能杀人,但亦能镇宅,如果方逸成功了的话,日后这房子里的东西也就不怕被小偷惦记了。
  “也是,你小子就是个怪胎,我说的你肯定都懂……”
  看到方逸一脸不在乎的样子,余宣顿时反应了过来,方逸出身道门,捉鬼降妖趋吉避凶这些本事原本就是道家传出来的,方逸既然敢拿回来,自然是化解刀中煞气的办法。
  “老师,这把刀有些门道,不知道您能不能看出来?”
  方逸笑着拿起了这把鬼头刀,随手挽了个刀花,重达数十斤的鬼头刀在他手中轻若无物,站在桌子旁边的几人,同时感受到了一股从刀中散发出来的寒气,而且似乎有一种让人很难受的声音从刀中传出。
  “你小子,怎么这么大力气啊?”
  看到方逸的动作,余宣被吓了一跳,他用两只手握着这把刀都感觉费劲,而方逸单手竟然就能耍出刀花来,这要是放在古代,那绝对是有成为一代猛将的潜质。
  “从小练出来的,就是力气大些……”
  方逸笑着将刀放在了桌子上,这的确是把凶兵,刚才方逸在舞动刀子的时候,鬼头刀刃孔洞之处竟然发出了摄人心魂的轻响声,如果方逸的动作再快一些的话,这轻响就会变成呼啸声了。
  “这刀竟然还能发出声音?”方逸嘴上和余宣说着话,眼睛却是在打量着放在了桌子上的鬼头刀。
  方逸原本以为刀神的几个孔洞只是为了放血所用的,没想到还有着另外一层作用,试想这要是在对敌的时候,刀神突然发出怪啸声,敌人的心神肯定会受到影响,高手对决,这一点影响怕是就能给分出生死胜负了。
  “这把刀应该是名家打制出来的,年岁倒不是太长,不超过一百五十年,其余的我就看不出来了……”余宣看了一眼孙连达,说道:“老哥,你有什么看法?”
  “刀剑是杂项,您是专家,我对这个可没有发言权……”
  孙连达摇了摇头,看了看方逸,说道:“方逸既然说这把刀有门道,那肯定有咱们没看出来的东西,要我说,刀本身没有什么古怪的地方,或许是这把刀有些故事吧?”
  古董讲的是传承有序,而所谓的传承,除了代代相传的意思之外,也指的是发生在古董身上的故事,试想一个物件从祖上很多辈传下来,历经几百年,这其中的每一个故事,都给古董本身赋予了很多意义。
  “老师厉害,一眼就看出来了!”
  方逸笑着拍了句老师的马屁,开口说道:“这刀的确有故事,当年的戊戌六君子,包括谭嗣同在内,其中有三个都是死在这把刀之下的……”
  “什么?谭嗣同是死在这把刀下面的?”
  听到方逸的这句话,原本端坐在沙发上的孙连达余宣和满军,同时震惊的跳了起来,不可置信的看着静静放在桌子上的鬼头刀。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是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它不但是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而这其中最为著名的人物,自然当数谭嗣同了,他在监牢里所写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诗句,至今让人读起来仍然是热血澎湃,就是孙连达和余宣,对谭嗣同也是推崇备至的。
  “方逸,这不太可能吧……”
  孙连达鉴定文物,向来都是很严谨的,在最初的震惊之后,一脸疑问的看向方逸,开口说道:“戊戌六君子是死于京城的,如果这把真是挡水行刑的刀,怎么又会流失到缅甸,落在你大哥的手上呢?”
  “老师,这其中的故事可不少,彭家之所以被人逼到缅甸去,和这把刀也脱不开关系的……”
  方逸也没隐瞒,当下将自己从彭斌那里听来的故事全都讲诉了出来,虽然时隔已经是一百多年,但随着方逸的讲诉,众人的面前好像展开了一幅百年前的画卷,将那段历史呈现在眼前。
  “想不到,想不到当年谭嗣同之死,还衍生出这么多的故事啊?”
  听完方逸的讲诉之后,孙连达长叹了一口气,世事沧桑,国家兴亡固然是历史,但百姓走卒身上发生的事情,又何尝不是历史呢,只不过鲜有被人记载下来而已。
  “这刀……”
  赵洪涛嘴巴吧唧了一下,想要说话却是又没能张开嘴,有两位老师为证,这把刀要是被鉴定为斩杀谭嗣同的刑器,那放在博物馆里,怕是要比那尊金佛更加的意义深远,毕竟国人对当年的戊戌六君子更为熟悉。
  “赵哥,这刀您就甭惦记了,我刚才就说了,后面这三件都是不能选的……”
  看到赵洪涛脸上的神色,方逸立马出言打消了他的这个念头,这刀对于彭家也是很有意义的,大哥同意送给自己,可没有同意自己再转送他人的。
  “你小子真邪门,连当年对戊戌六君子行刑的刀都能找到……”
  余宣有些无语的摇了摇头,看了一眼被方逸挑出来另外两个箱子,开口说道:“快点都打开吧,别像挤牙膏似的一会挤出来一点,也让我和你孙老师涨涨见识……”
  “老师,您笑话我不是?京城博物馆您二位都能平趟的,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啊?”
  方逸笑着和余宣开了句玩笑,不过手下的动作却是不慢,撬开了一个木箱之后,看着胖子说道:“把你的东西给拾掇出来,我这里可没空放了……”
  胖子那箱子里装的是欧洲中世纪的盔甲,动作大一点倒是没事,反正都是些碰不坏的铁疙瘩。
  不过属于三炮的这个箱子可不行,那里面的珐琅瓷瓶是易碎的东西,要是真出现什么意外,三炮也就罢了,恐怕两位老师却是饶不过自己的。


第582章 国宝
  “欧洲中世纪的盔甲?”
  看到胖子小心翼翼的从箱子里拿出来的东西,余宣不由眉头一挑,开口说道:“方逸,你那位大哥收藏的物件可是够杂的呀,从缅甸的国宝到欧洲的冷兵器,可……可没有咱们国家的物件啊……”
  方逸拿出来的东西很杂,但余宣作为杂项类的专家,他的学识也是很杂的。
  别说欧洲中世纪的冷兵器,就连国外的那些奢侈品,余宣一上手都能分成真假来,有句老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余宣正是如此,现在一有空闲他依然是在学习一些新的知识。
  “老师,您别急,这下一件就是了……”
  方逸很小心的将木箱中的珐琅瓷瓶给取了出来,装置瓷器的箱子里不但塞满了泡沫,在瓷器的外面还严严实实的包裹了好几棉布,每层棉布之间还有一层空气膜,包装的十分用心。
  “这包装可是够小心的啊……”
  看着方逸一层层的揭开包装的棉布和空气膜,孙连达不由和余宣对视了一眼,如此严密的包装,不要说还是放在箱子里的,就是直接扔到地上,怕是也能保得里面物件的安全。
  “应该是拍卖公司包装的吧?”方逸不确定的回了一句,不过依照大哥那脾气,肯定是不会想的如此细致的。
  “方逸,你这里面到底是个什么物件?”包装的越严实,就越是不好拆开,满军在旁边等得有些心焦,忍不住开口问了一句。
  “别说!”方逸刚想回答,孙连达和余宣就异口同声的阻止了他。
  “说出来就没意思了,让我们猜猜吧……”看着那瓶子的形状,余宣笑道:“应该是件瓷器,但年代我可看不出来,老哥你来给鉴别鉴别?”
  “一边去,隔着那么多层布我要是能看出年代来,那我不是成神仙了?”
  孙连达没好气的啐了余宣一口,摇头说道:“肚圆颈细口小,如果我没看错的话,应该是个梅瓶,这东西从唐宋就有烧制,但保存下来的很少,方逸这件很可能是明清的,清朝的几率要更大一些……”
  “老师,厉害!”
  听到孙连达的话,方逸忍不住翘起了大拇指,大师就是大师,仅是从器形上,居然就能给断代的八九不离十,这也正是大师和那些所谓专家之间的区别了。
  “方逸,你这件,不会是官窑的东西吧?”孙连达看向那瓷器的眼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