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神藏 >

第287章

神藏-第287章

小说: 神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打碎大镜子,另一些人凶狠地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所有博物馆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
  就孙连达所知,近些年来在国外拍卖会上所拍的中国艺术品,基本上全都是当年圆明园流失出去的文物,并且无一不是精品,这让国内很多人痛心疾首之余,却又是无可奈何。
  “老师,咱们先看字画吧……”方逸从阳台上拿出几个扁平的盒子,说道:“缅甸多雨潮湿,大哥那边的字画保存的不是很好,老师您看看能给修复吗?”
  这批古董中一共有十多幅字画,不过方逸之前并没有见到,但根据彭浩所说,这些字画里不乏像阎立本、董其昌以及清代的宫廷画家郎世宁的作品,所以这会方逸也是想一睹为快的。
  “快,快打开!”听到方逸的话,孙连达脸上不由露出了焦急的神色,连忙催促道:“古画最难保存,这些画可别被他们给糟蹋了啊!”
  虽然孙连达还不知道都是哪些字画,但当年圆明园所藏的物件,又岂能差得了?想到这些珍贵的字画很可能遭到破坏,孙连达恨不得亲自动手把眼前的箱子给拆开。
  “老师,您先看看这一幅……”方逸手上的动作很快,几分钟就将一幅用油纸包裹的画卷给取了出来,小心翼翼的平放在了桌子上。
  “这……这是怎么保管的?真是该死,这么珍贵的画怎么变成这幅样子了?”
  还没将画摊开,孙连达就心疼的喊了起来,因为他看到泛黄的画卷顶端没有轴杆,而且边缘处有虫蛀和水渍腐蚀的痕迹,而且鼻端甚至还闻到了一股子腐朽的味道。
  “老师,这些画能保存下来,已经是万幸了……”
  看到孙连达一脸愤怒的样子,方逸说了句大实话,包括过世的彭老爷子在内,彭家就没人将这些东西当回事,即使是在最没落的时候,也不知道这些古董很值钱,尤其是这些字画,没让他们当柴火给烧了就不错了。
  “唉,这都是前人留下来的宝贝啊!”孙连达摇了摇头,说道:“找幅手套和大一点的桌布来,把桌子给铺一下……”
  之前看瓷瓶兵器还有那尊金佛,孙连达都是直接上手的,但字画不同,原本就有年头的画卷在接触了手上的汗液再暴露在空气中之后,会加快对其的腐蚀。
  “老师,手套后,这桌布,用床单行不行?”
  以前三炮住在方逸这里的时候,买了不少白手套来盘珠子,不过软桌布方逸这里就没有,只能将床上的被单扯下来拿到了客厅里面。
  “行,铺上吧,你们都站远点,别把吐液喷到画上了……”
  孙连达点了点头,先是戴上手套,对众人交代了一句之后,这才小心翼翼的将那卷画给捧了起来,让方逸在下面铺上一层床单,最后把字画放平,一点一点的将画卷给平铺开来。
  “是个人物画……”
  站在四五米之外的赵洪涛,最先看到画面上出现了一个人物,这是个老者,身材清瘦矍铄,穿着一身藏青色的长袍,头上戴着一顶红色的缨帽,下巴微抬,负手而立站在一座假山的前面。
  虽然纸张老旧昏黄,但那老者的神态体型,却是被勾勒的惟妙惟肖,尤其是老者下巴抬起时的神态,一种睥睨天下的气势在画卷上跃然而生,虽然整幅画只有青衣老者一人,但却是让人感觉到天下都在他的俯视之下。
  “这……这是雍正的《行乐图》?”
  当孙连达的眼睛看到画面上的老者之后,脸上的神色像是见了鬼一般,口中忍不住喊了出来,“这……这不可能,怎么除了那几幅《行乐图》之外,这……这里又出现一幅?”
  对于清三代的历史,孙连达研究很深,他知道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中,康熙和乾隆虽然初登基时能勉力朝政,但后期都是有些好大喜功,乾隆更是很不要脸的将自己封为十全老人,只差没将千古一帝的名头封在自己的头上。
  相比自己的父亲和儿子,雍正皇帝无疑是清朝皇帝中最为勤勉的一个人,他登基之后先是解决了康熙留下来的很多顽疾,死后又给儿子留下了充盈的国库,这才有了所谓的康乾盛世。
  虽然清代工艺在雍正手上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雍正本人却是不太喜欢像父亲和儿子那样,留下大量身穿龙袍自吹自擂的自画像,他有很多穿着便衣在山间林中的画像,不管是内容还是服侍,都要比另外两人都丰富多彩。
  不过就孙连达所知,雍正皇帝的画像,绝大多数都存在故宫之中,只有一幅流落在巴黎东方艺术馆里,所以在见到这幅雍正便装游乐的画卷后,孙连达才会如此震惊。
  “老哥,上面可有款识?”
  余宣也凑了过来,当他看清楚那画中人物的面相后,不由点了点头,说道:“的确是雍正,这种超现实的画风,在帝王里面也只有雍正的画像里可以见到,就是乾隆也比不上……”
  “没有款识,是佚名画!”
  孙连达仔细的在画卷上查找了一番之后,开口说道:“雍正行乐图全都没有画家的款识留名,这幅画肯定是雍正《行乐图》系列中的一幅,意义深远,意义深远啊!”
  孙连达连说了两句意义深远,是因为现在公认的雍正行乐图,一共有四幅十三册,每一幅每一册都被历代历史和文物学家研究过,现在突然又多出一幅来,变成了五幅十三册,这对于研究雍正的历史学家而言,绝对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发现。


第585章 文物和古董的区别
  “老爷子,这画能值多少钱啊?”
  就在孙连达感叹不已的时候,胖子那不和谐的声音又响了起来,让胖子从国宝的角度去诠释文物的价值,那实在是太难了点,对于他而言,那红彤彤的钞票才是最实在的。
  “我……我说你小子能不能别提钱啊!”
  孙连达那么好的脾气,这次也被胖子给搞得一脸无语了,瞪了胖子好一会,开口说道:“这是国宝,你懂不懂,这幅画的出现,是清代艺术品的一个重大发现,是极具文物研究价值的,你小子懂不懂啊?!”
  历史上记载的清雍正行乐图,一共是四幅十三册,有些是出自郎世宁之手,有些则是当时的宫廷画家所画,这些画代表了当年宫廷画家的最高艺术水平,一直都是后人研究的对象。
  但是谁也不知道,在圆明园里居然还藏了一幅雍正皇帝的《行乐图》,这幅画的出现,不仅刷新了《行乐图》存世的数量,而且还会令人浮想联翩,在圆明园流失的那高达百万的物件中,究竟还有多少未被世人所知的珍贵文物。
  “不懂……”胖子干脆利索的回了两个字,接着说道:“我就想知道,这画和三炮的那个瓷瓶,到底哪个更值钱!”
  “都是国宝,这……这能是用钱来衡量的吗?”
  孙连达真的有些生气了,他这辈子不和古董商来往的原因,就是对方身上的铜臭气太重了,只要谈到钱,他们甚至能把自己祖宗坟里的东西给扒出来卖掉,就和现在面前的这个小胖子差不多。
  “老哥,别生气,这小子压根就分不清古玩和文物之间的区别……”看到孙连达气呼呼的样子,余宣拍了拍他的肩膀。
  “余老,这古玩不就是文物吗?有什么区别?”
  三炮开口问道,三炮在古玩市场也厮混一段时间了,他知道,只要不是私自出土的东西,都可以在市场流通买卖,这些东西即是古玩,也可以被称之为文物的。
  “那你们这些人干嘛叫古玩商人或者是古玩贩子?怎么不叫文物商人和文物贩子呢?”余宣闻言翻了个白眼,说道:“文物的范畴要更加广泛一些,很多文物是不能买卖的,老师我今儿就给你们上一课……”
  听到余宣的话,方逸不由竖起了耳朵,他虽然一直跟着两位老师学习古玩知识,但是对于古玩和文物的区分,也是不甚了解,方逸只知道有些文物是禁止买卖流通的。
  听着余宣的讲解,方逸等人脸上不时露出了恍然的神色,余宣讲的东西深入浅出,就连胖子这不学无术的人也是能听明白的。
  古玩和文物之间的区别其实是古已有之,民间收藏雅玩暂且不论,拿皇宫内苑的收藏来说,本来就有两者的明显区别。
  皇上后妃自己喜爱的骨董字画之类的物件,自然属于今天所说的古玩的范畴,但这些同样也能归类于文物的范畴之中,不过文物不仅限于这些东西。
  像是皇史晟存档的历史档案、证物遗迹,就是现在所说的文物,而人们出去旅游,经常会看到一些名胜古迹的入口处写有国家保护文物的字样,这些名胜古迹就是文物,它们是无法进行买卖的。
  另外一个区别就是,古玩首先看重的是它的玩赏性,突出了一个“玩”字,其价值还在于一个“古”字,也就是具有一定的时间磨砺和收藏价值。
  很多历史上曾经大量流行、出产过的工艺品,像是陶瓷、珠宝、器具等,这些工艺品并不能够代表整个历史或具有特殊历史价值,也并非证明某历史名人的经历生活,也不能代表历史中的艺术、工艺、科技的典型成就。
  就像是胖子他们村里祠堂中用以祭祖的瓷碗,三炮他祖奶奶年轻时用过的烟枪,琐琐碎碎,虽无出奇却也温润雅致,这些显然很难与文物牵上什么瓜蔓,但它们却是可以被称之为古玩。
  至于古玩又被称之为古董中的“董”字,其实就是“懂”,收藏者、玩赏者需要一定的辨识鉴赏能力,或者见于玩中获得、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古玩和古董这两者是相通的。
  而文物,却是不一定具备古玩的这些特性。
  打个比方说,朱元璋算是历史上的名人了,但是他的墨迹、或者他戴过的一个旧斗笠等等物件,基本上是没有什么赏玩或艺工艺价值的,谁都知道朱元璋是和尚出身,当了皇帝之后曾经把他当年的物件都归拢在一起给收藏了起来。
  但是这些东西,很难称得上是什么古玩,即便后人收藏了它们,也不是重其赏玩价值,只看重它们的历史意义、历史价值,这东西无论收藏在博物馆或个人家中,都应该属于文物类,在很多博物馆内都可以看到。
  古玩和文物最难界定的,应该是两者之间的重叠部分,具有两重性的物件。
  因为这些物件既有强烈的历史意义,又有非凡的艺术玩赏功能,像是顾恺之的画、王羲之的字、清朝的古月轩、明朝的宣德炉、商彝周鼎、秦玺汉碑,而现在众人面前的这幅画,也正是如此。
  “老爷子,您的意思是这画,既算是古玩,又算是文物了?”
  听余宣说了一阵子,胖子有些明白了,脸上顿时变了色,开口问道:“逸哥儿花了那么多钱买来的东西,那岂不是就砸在手里了?不是说不准买卖文物吗?”
  在古玩市场里,胖子最常看到的一个条幅就是打击走私盗窃贩卖文物,所以他心里一直都认为,文物是不能买卖的。
  不仅胖子是这么认为的,就是做了好几年古玩买卖的满军,此时也是一脸的疑惑,他以前所卖的一些够得上文物级别的物件,基本上都是私下里交易的,当然,这些物件大多都是新出土的东西。
  “谁告诉你们文物不能买卖的,除了青铜器一类的东西,只要是来历合法的物件,都能买卖……”
  看到胖子一脸不忿的样子,孙连达开了口,“继承的,从文物商店购买的,从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购买得到的,个人合法所有的文物相互交换或者依法转让这些文物,都是合法的,还别说,方逸你那大哥倒是挺有远见的……”
  按照文物法的规定,新出土和来历不明的文物,都是要归于国家所有的,方逸的这批古董要不是在缅甸的拍卖行转了一道手,那也会被归类于来历不明文物的范畴。
  但是现在有了那些拍卖证书,方逸的这些文物就可以在国内流通了,不管是上拍卖会还是私下里交流,都是不受文物法所限制的。
  “那就好,吓了我一跳,要是不能卖的话,那逸哥儿可就惨了……”听到孙连达的解释后,胖子不由拍了拍胸口,他们可是都知道,这些东西几乎让方逸花光了手里所有的钱。
  “没什么惨不惨的,不能卖就留在手上玩好了……”
  方逸对此倒是无所谓,他购买这批古董的目地,也并不是为了从中牟利,而是觉得属于中国的文物,应该还回到国内,而且彭家也不会收藏保存这些东西,再过上一些年,很多物件怕是都要损毁掉了。
  “好,好,好!老师没看错你!”
  听到方逸的这句话,孙连达连喊了三声好字,作为一个文物工作者,方逸的话无疑让他很是高兴,功利心太重的人,是无法在文物鉴定这个行当里走的太远的。
  “方逸,这幅画交给老师来修复,等修好了,是留是卖你自己决定……”
  孙连达并不是那种见到好东西就想着要捐献给国家的迂腐心性,这些物件都是方逸买来的,他自然有权利再卖出去,不过见到残破的文物,孙连达却是将修复的活给揽了过去,这也算是他的本职工作。
  “老师,这些字画都有残损,全都交给您吧……”听到孙连达的话,方逸连忙说道:“我正好能跟着您学习一下修复字画的手艺,卖不卖的以后再说吧……”
  “嗯,快点把字画都给取出来吧,封在箱子里很容易受潮的……”孙连达闻言点了点头,这次他也没袖手旁观,干脆跟着方逸一起来到阳台上,将装有字画的箱子全都给拿到了客厅里。
  “这……这些都是你从彭家买来的?”
  一个小时之后,当所有的木箱都被拆卸开来,那些尘封已久的字画呈现在孙连达和余宣面前的时候,两个老人的神情都有些呆滞,因为他们怎么都没能想到,往日里只能在京城博物馆或者是文物图鉴里看到的字画,竟然如此直观的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
  这十多幅字画里面,不但有唐代阎立本、明朝董其昌、仇英、清代郎世宁等人的画作之外,竟然还有被称之为狂草大师怀素的一幅《小草千字文》,可以说,这些东西拿出去一件,都能轰动国内的文物或者是古玩收藏界。
  尤其是以“狂草”名世的怀素的作品,史称怀素为“草圣”,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
  怀素的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他的书法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而法度具备,怀素与张旭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
  不过和张旭相比,怀素的作品存世不多,就算是和阎立本董其昌这些大家相比,他的作品价格也是不遑多让甚至还要更为珍贵,至今为止,孙连达也只不过见过一幅怀素作品的真迹,眼前的这字帖,却是他见到的第二幅。
  ……


第586章 怀璧其罪
  “老师,我也没想到,这里面居然有阎立本、董其昌、怀素和郎世宁的真迹……”
  看着面前一幅幅打开后又被小心卷起来的画轴,方逸也是一脸的苦笑,跟着孙连达差不多也有半年的时间了,方逸自然知道他所说出的那几个人名,在中国古代的究竟有多么大的名头。
  阎立本,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其外公是北周武帝宇文邕,其母是清都公主,自己更是官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