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儒道至圣 >

第1094章

儒道至圣-第1094章

小说: 儒道至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柳山……”
  “不可!”盛博源大声打断太后的话,随后道歉,“请恕老臣一时情急。”
  “但说无妨。”太后的声音极不自然。
  盛博源道:“现如今朝堂众官是分食柳党而肥,若柳山起复,您就等于是百官之敌,再无回旋余地。”
  太后自嘲一笑,道:“哀家也是病急乱投医,不错,宁可让方运担任左相之位,也不能让柳山起复。那么……若哀家执意废除左相之位,又会如何?”
  盛博源虽然为人正直,但并不愚蠢,自是不会相信太后真的会起用柳山,这应该只她试探自己。
  盛博源轻叹一声,道:“您若不想见到清君侧,不想见到庆国四分五裂,不可废左相之位。”
  “清君侧?当景国的世家不存在吗?”太后的声音突然提高。
  盛博源无奈道:“世家不插手还好,若是世家插手,方运必登左相之位。”
  太后陷入沉默。
  盛博源的意思很明显,在世家眼里,一个式微的皇室怎么比得上方运,方运随便拿出一些神物出来,就能让各大世家鼎力相助。到那时,皇室不仅颜面丢尽,反而会被逼入绝境。
  “满朝文武怎么说?”
  盛博源思量数息,道:“那些小官吏都是墙头草,大多认为左相之位本就是方运的,甚至有人说他为了人族冒死去葬圣谷,一身伤病回来,人族若是连个左相之位的不给,未免让有功之臣寒心。”
  “那百姓……罢了,不问也罢。”
  太后长久不言。
  盛博源自知太后叫自己来的最终目的,于是道:“老臣这就亲赴文相府,用一切手段劝他接掌左相之位。若他不从,老臣便头撞梁柱……”
  “太后,不好了……”一个急促的声音从外面传来,打断盛博源的话。
  盛博源向外望去,就见宫里的一名宦官冲了进来,面色慌张,但随后醒悟,忙道:“奴婢失礼,请太后娘娘责罚。”
  太后冷哼一声,道:“无妨,所为何事?”
  那宦官道:“圣院特使已经去了姜府,说是要姜河川接任礼殿阁老之位。”
  啪!
  太后重重拍在身侧的桌案之上,茶杯一震,茶水四溅,那宦官吓得跪倒在地。
  “好一个方虚圣……”太后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
  盛博源呆呆地站在原地,没想到方运竟然用釜底抽薪之策,而且,必然是谋划已久,否则就算虚圣能手眼通天,也不可能在短短一两日决定一位阁老的去留。


第2412章 左相方运
  盛博源缓缓道:“听闻前些日子,方虚圣一直在走访圣院各殿阁,怕是已经在谋划调离河川先生。”
  “盛爱卿,而今如何是好?”太后的声音里充满了疲惫。
  盛博源使了一个颜色,那宦官急忙离开。
  过了片刻,盛博源低声道:“太后,方运如今羽翼丰满,不可正面冲突,否则,景国必乱,那方运或许趁机……取而代之。现如今,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那便是虚与委蛇。毕竟,老臣听说方运重伤在身,半圣都束手无策,只待他身体不支,便趁势反击。更何况,景君尚幼,若能拖到成年,那便可名正言顺亲政。到了那时,此消彼长之下,皇室复兴有望。”
  太后长长一叹,道:“赶走一个柳山,又来一个方运,景国,多灾多难啊。罢了,与其撕破面皮大家都不好看,不如退避三舍,从长计议。”
  盛博源一咬牙,道:“柳山虽不能起复,但有一些柳党之人,颇有才名,不应埋没。”
  “此事,有劳盛爱卿了。”
  盛博源一愣,心中升起一丝悲哀,这明显又是太后利用自己。
  “臣……愿做孤臣!”
  当天夜里,两个重要的消息传遍京城。
  文相姜河川接到圣院文书,拖家带口连夜前往圣院,甚至未入宫与太后辞别。
  在姜河川离开的半个时辰后,济王方运回到泉园居住。
  第二日,早朝之上,如众人所料,以曹德安和张破岳为首的文武众官,请太后与景君下旨,任命方运为左相。
  以盛博源为首的官员竭力反对,但最终,太后呵斥盛博源等官员,并承诺早朝过后,便会草拟圣旨,册封方运为左相,一时间,百官欢呼。
  不过,随后盛博源举荐许多柳党官员,得到众多官员反对,双方争执不休,甚至比之前的任命方运为左相更加激烈。
  最后闹得不像话,太后出面呵斥双方,然后给出折中的方案,在盛博源保举的十余人中,只选五人,同时不给予重要职位,只是平调。
  这五人都是盛博源精心挑选之人,虽然是柳党之人,但与各大势力都有所关系,而且能力官名都不错。
  因为太后同意任命方运为左相,曹德安等众官也不好得寸进尺,只得同意那五人的任命。
  早朝散后,景国内阁连续起草六份圣旨,而方运那份是最后完成。
  是日,方运正式被委任为景国新任左相。
  随后,从泉园之中传出一个趣闻,出现在论榜之上。
  有下人听到,方运曾半开玩笑说,终于变成曾经最讨厌的人。
  于是,柳山再次成为论榜的话题人物,用来与方运对比,成为众人嘲笑的对象,而后,死去多时的计知白也被人重新提起,相当于惨遭鞭尸。
  对于方运担任左相,论榜之上并无太激烈的争论,除了少数人认为方运贪恋权位,大多数人都认为实属正常。
  因为大多数读书人都认定方运重伤难愈,圣道无望,不如弃圣道而取官位,这是人之常情,换做任何一个读书人,都会如此。
  初春的清晨有些寒意,龙马豪车缓缓停在皇宫门前。
  方运在狐璃的搀扶下,缓缓下车。随后,方运唤出武侯车,有气无力地靠在椅背上,坐着武侯车缓缓前行。
  狐璃坐在方运身侧,不断端茶倒水、捏肩捶腿。
  狐璃虽是狐头人身,但有天生魅惑之能,身材婀娜,仪态万方,一些官员被勾得魂儿都没了。
  不等方运抵达宫门之外,以曹德安为首的官员快步走来,向方运请安问候。
  但是,还有过半的官员站在门前,或冷笑以对,或面无表情,或面带微笑。
  武官那里虽然很少有人相迎,但看向方运都笑呵呵的,等方运近了纷纷行礼问候。
  张破岳大喊道:“左相大人,您看啥时候提拔我一下?”
  方运瞥了张破岳一眼,道:“等你把身上的滚刀肉削干净了再说。”
  众官哄堂大笑,张破岳并不在乎,继续笑呵呵。
  李文鹰也在武官之列,而且因为大元帅陈知虚没有上朝,李文鹰暂列武官之首,还在兵部尚书之上。
  文官之首之前是姜河川,而现在,方运乘坐武侯车抵达文官之首所在的位置。
  按照往常,文武两排官员会分别从两道侧门鱼贯而入。
  但是,方运抵达文官之首的位置后,竟然继续前行,最后来到皇宫正门之外。
  文武百官难以置信地看着方运的背影,无法理解方运的意图。
  方运缓缓道:“本相初临内阁,荣登相位,为何不大开宫门?”
  方运的声音直透城门,传入皇宫之中。
  许多笑吟吟的官员收敛笑意,深深地看着方运。
  在场都不是蠢人,没人认为方运是如此狂妄自大之人,那么,方运的目的呼之欲出。
  立威。
  一些官员暗中咂舌,虽然有些抵触方运的行为,但却又有些佩服。
  新官上任三把火很常见,但那都是上官对属下的行为,这方运倒好,直接对景国皇室立威!
  许多官员暗中传书交谈,一开始不理解的人居多,但随后很快明白,之前方党以及方运的友人在京城颇受排挤,方运此时除了立威,怕是也有为友人打抱不平之意。
  不仅仅是对皇室立威,也对其余官员立威。
  一些官员的面色变得极为难看。
  以礼部尚书盛博源为首的皇室派系众官和以文院掌院大学士胡裕成为首的文相派系众官,面色最是阴沉。
  其他派系的官员,要么保持中立,要么完全投向方运。
  那五个昨日才起复的柳党官员竟然不喜不怒,只是冷眼旁观。
  一些与方运私交甚好的人暗中传书,希望方运别闹得太僵,初入内阁,甫任左相,应当稍稍低调一些。
  但是,方运却不理不睬,依旧在皇宫正门之前。
  过了许久,侧门走出一个宦官,一路小跑到方运面前,带着谄媚的笑容道:“传君上口谕,方运初登相位,当普天同庆,今日大开宫门,以虚圣之礼相迎!”
  随后,皇宫的正门缓缓打开。
  方运也不推辞,当仁不让进入其中。
  其余百官依旧和往常一样,从两侧的侧门进入。
  没走几步,张破岳高声道:“方运真爷们儿!”
  众官皱眉看向张破岳。
  李文鹰看了张破岳一眼,张破岳急忙闭嘴,没心没肺地笑呵呵继续前行。
  不多时,方运驾临奉天殿,居百官之首。


第2413章 文渊阁之行
  朝堂的气氛前所未有的怪异。
  尤其在太后与景君出现之后,垂帘内外,皆是如寒冬一般。
  许久,景君的声音响起:“诸位爱卿,可有事启奏?”
  每个官员都听得出,景君的声音有些许颤抖。
  方运隔着垂帘望向景君,声音比上一次见面的时候成熟了许多,但依旧难掩稚嫩。
  这个孩子的面庞,比之前,多了几分成熟,而望向方运的眼睛,多了一丝迷茫与惶恐。
  景君的旁边,依旧坐着黑纱蒙面的太后,遮得严严实实。
  景君问完,无人答话,几乎所有人都望向方运。
  方运依旧坐在武侯车上,并不开口。
  过了好一阵,太后在景君耳边低语,景君才开口问:“方爱卿,您初登相位,可有事启奏?”
  方运微笑道:“多谢君上挂念微臣。微臣初掌相位,对一应政务并不熟悉,身为内阁之首、百官之先,只有熟悉内阁事务后,方可奏明君上。若是君上体谅微臣,还请允许微臣从其他衙门借调一些熟悉内阁、吏部与礼部事务之官员,辅佐微臣,振兴景国。”
  景君的身体僵硬,扭头看向太后。
  太后又低头耳语,景君想了好一会儿,才慢慢组织语言道:“方爱卿所言有理,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既有定制不可推翻。若是不超过三人,倒也无妨。”
  “谢君上,微臣只需三人即可。”方运道。
  景君迟疑片刻,点头道:“朕准了。”
  众官看着朝堂上两人,听着对话,心中百味杂陈。
  就在几年前,方运还只是个初出茅庐的少年,而现在,却已经权倾朝野,论声望之隆,还在当年柳山之上。
  那个稚嫩的景君,也不再是那个在金銮殿上吵着睡觉吃饭的孩子,而今如履薄冰,小心翼翼,让人心疼。
  方运今日正式履任,又无事启奏,无论其他人态度如何,都保持安静,不会在今日为难方运,正可谓先礼后兵。
  至于方运借调自己人的行为,百官更是不会反对。
  官僚最怕的不是方运精通政务,而是怕方运什么都不懂就随便胡来,他们巴不得让方运尽快了解内阁以及朝廷的运作方式。
  众官无事,宦官宣布退朝。
  众人依次离开奉天殿。
  一些官员轻轻擦了一把额头,长长松了一口气,既然方运今天没在金銮殿上闹出事端,就说明这是个好的开始。
  这时候,内侍监的掌印太监快步走过来,向方运请安后,挤出一张笑脸,道:“方虚圣,您初入内阁,太后命奴婢前来为您稍作指引。”
  方运点点头,道:“那我们边走边说,我对内阁颇为陌生。曹相,你们是去办公还是一并前往?”
  一旁的曹德安笑道:“您今日上任便是头等大事,内阁上下,自当跟随。”
  方运点点头,什么也没说。
  掌印太监一边走,一边介绍内阁。
  内阁是读书人与皇权斗争的产物,也是秦汉时期三公九卿制的改良。
  内阁的权力和皇权是此消彼长的状态,国君越强,则内阁越弱,国君越弱,则内阁越强。
  整体来说,十国内阁的权力,是在螺旋上升,这主要是跟圣院的态度有关。
  和国君治理天下相比,圣院更信任经过多年学习并一步一步通过自身努力提升的读书人,同时,圣院也不愿重现皇权至上时期各家读书人屡屡惨死的悲剧。
  景国的内阁权力一直是缓慢提升,直到先帝驾崩柳山上位后,景国内阁的权力突然膨胀,空前强大。
  一行人慢慢前行,很快来到一处极大的宅院,上面有一块牌匾,红边蓝底,上书文渊阁三字。
  掌印太监待方运进入后,微笑道:“这里便是文渊阁,也是原本的内阁四相办公之所,后改制,此地为左相专用。自此以后,四相所在之地各自独立,比如这文渊阁,也俗称左相阁。”
  文渊阁内,一众官员在方运进门后,高声行礼问候,方运让他们各行其是,在掌印太监的带领下继续了解内阁。
  众人走到文渊阁东面的小楼前。
  “此地原名为制敕房,乃是书写制敕、诏书、诰命、册表等物,主要为君上,对面为诰敕房,主要是为官员,诸如兵部记功、堪合底簿等。后来……前任左相整合内阁六部,废两房合为‘文书房’,废六科,许多机构也就有所变化。”在提到柳山的时候,掌印太监言辞含糊。
  方运却道:“柳山此人虽通敌叛国,却是颇有才能,无论是废六科还是设文书房,都是精兵简政之良策,实乃治国有术。”
  众人竟然不敢接话,唯有曹德安笑道:“那柳贼的确是难得一见的雄才,若非方虚圣力挽狂澜,景国怕是已入庆国之手。”
  众人暗道姜还是老的辣,不夸一夸柳山,怎么显得方运厉害?若是把柳山贬得一无是处,方运胜了又有什么值得称赞的?
  掌印太监带着方运进入文渊阁主楼,一进门就是众多桌案,大量的文书正在其上,官吏往来不绝。
  不等官吏开口问候,方运道:“你们忙你们的,除却景君驾临,只要手中有事,不需向任何人行礼。操劳国事者,不可轻慢,这便是本相的第一条规矩,去吧。”
  众官吏谢过方运,继续处置公务,但大多数人心神不宁。
  这些官吏过半都是左相时期的旧人,但他们文位品级不高,不过是奉命行事,还没有入柳党的资格。即便如此,他们见到方运,也格外畏惧。
  掌印太监继续道:“在十国初期,国事繁忙,读书人有才气支撑,国君却难以处理所有政务。于是,便制定出一些便于国君处理政务的方式。比如,除却密疏急奏,所有文书奏章都被送往内阁,根据奏章内容,分别送往四相其一手中。某位相爷接到文书奏章后,会单拿出一张纸,写上处理措施,粘在文书奏章上,之后,再将此文书奏章交给国君,这个过程,便是内阁票拟或批答。票拟本来只是为了辅助国君快速批阅奏章,后经过革新,变成奏章不经票拟,不得送入国君面前。”
  方运道:“这我知道,票拟过的奏章送到国君面前后,国君以红笔批示,或写上自己看法,或直接表示通过或不通过。若是国君不同意内阁的处理,当如何?”


第2414章 平静的第一天
  掌印太监笑道:“国君若不同意,便发还奏章,票拟的相爷应当酌情改票,若反复超过三次,国君将召四相讨论,若仍旧未定,则扩大内阁会议,召所有内阁参议。若再无法定论,则广开朝会。总之,到了最后一步,双方最终便会妥协。这个过程,便叫做‘同宣协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