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嫡妻将女 >

第57章

嫡妻将女-第57章

小说: 嫡妻将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们才不得不这么做!

    最后是因为几个孩子的身份,若是不罚他们,将士们会觉得他们不过是仗着自己的家世好,根本就没有什么真材实料,就算日后他们做出了大贡献,可是谁又会服气呢?

    汤将军也叹息一声,看来几个孩子是注定要被惩罚了吗?

    “如果这个时候有不认识他们的人,却肯真心为他们说话就好了…只是到哪找这样的人?”

    汤将军明白后立刻道:“多谢墨将军提醒,属下明白了。”

    眼下不就有人吗?百姓们的东西不能要,可他们若肯为孩子们求情,那不就是皆大欢喜吗?

    今天还有加更哦(未完待续。)

117 后盾(第二更咯)

    军营外,汤将军见到一众百姓齐刷刷的跪着,他赶紧上前将跪在最前面的几个人扶了起来,同时让其他人也起身,几个被汤将军扶着起身的人年龄将将五十上下,头发却都已花白。

    由于军营重地,百姓们是不能随便进入的,万一百姓中参杂了几个别国的探子可怎么办?

    所以汤将军就在军营外跟百姓们说话,百姓们要将东西给汤将军,但汤将军却不收,“老人家,我也知道你们的好心,但是这些年你们也受了不少苦,这些东西对你们来说更加珍贵。我们打仗的也不是为了要你们这点吃食,而是为了我们大景朝的江山!”

    说到这他面带愁容,“咱们的皇帝是好皇帝!先皇光武帝去的早,仁帝虽还小,可他到底是个好皇帝,他刚刚上位就防御了雪崩事件,上位前也曾带兵镇藩,不费一兵一卒!”

    百姓听到这些,都由衷的生出了钦佩。

    景仁帝今年十三岁,他十岁带兵镇藩,不费一兵一卒就平定了藩镇,还让假仁假义的韦太守露出了他的真面目。

    十一岁刚刚登基就忙着预防雪崩,结果在他的预防措施下,没有人死亡,仅有几个受了轻伤,他还奖励了在雪崩事件中帮助救人的普通百姓…

    想着这些,百姓们觉得他一定是个好皇帝,于是更加肯定东西一定要给景朝的士兵了!

    谁知汤将军话锋一转,“唉。皇帝的眼光也是极好的,他挑中几个孩子前来助阵,在几个孩子的帮助下成功的收回了城池,逼得北齐大军退回界河,但…”

    汤将军脸上的愁人加深,“这几个孩子都是世家之后,许多将士都觉得,孩子们初生牛犊不怕虎,无视军规,这一次是因为北齐的人不知道他们的存在。所以他们才会成功。大家认为这功劳不能抵过,所以…现在他们要被墨元帅处置…”

    年长的几个百姓都有些不相信,“怎么会?现在元帅还是镇国公墨老元帅吧?”

    汤将军点头认同,年长的百姓见他点头。于是纷纷的说:“墨元帅不是个糊涂的!”

    镇国公的威名很响。当年镇国公。平北侯和靖安侯都是响当当的大人物,但后来靖安侯被夺了兵权,靖安侯府也渐渐的落寞了。

    汤将军装出一副慷慨激昂的样子来。“可不是么,墨元帅当然不是糊涂的,可这不都是被逼的吗?战场之上,北齐笑话咱们景朝将军无能,竟然要靠几个孩子的帮忙,咱们大军自然不是那种无知之徒,没有信,可…不信归不信,对几个孩子还是多少有些不满的。除此之外,墨元帅还担心,北齐若是天天拿这事来嘲笑咱们的将士,你们说将士们的心能一直坚定下去吗?所以墨元帅只能处置几个孩子的擅自做主的罪!”

    其中一个年老的说:“那孩子们也有功劳,就算真的是误打误撞立了功,那不也是功?难道不可以抵消一下,从轻处罚?”

    虽然没见到几个孩子,也不知道几个孩子到底做了什么,但一想到她们是皇帝看中的,肯定也不是泛泛之辈,于是打心里就偏向了几个孩子。

    这也是汤将军一开始提起景仁帝的原因,一是要给景仁帝建立威信,收买民心,二是为了给苏清等人增强后盾的强度,后盾强大了,他们无罪的可能也就近了。

    汤将军叹气:“哪能啊?几个孩子中有一个是墨元帅的嫡孙,若是从轻处罚了,还不被人说成是他徇私吗?三军中那么多人,将军又有那么多,谁能保证没有那不服气的?”

    说到此几个老者已经完全明白了,原来几个孩子中有墨元帅的孙子,加上他们的家世都是世家大族,为了不让人有机会说他徇私,说孩子们走后门,他必须处罚他们,而且还不能轻罚!

    只有这样才能堵住那不服气的人的嘴,更能堵住北齐的谣言!

    墨元帅看似处罚他们,实则是让将士们安心,同时也让别人知道,孩子们若有一日做了将军,那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不是靠他们的家世!

    汤将军又似无疑似的小声嘀咕,“别说这四个孩子真是很有分量的人的后代,苏清是靖安侯的嫡子,还是光武帝亲封的靖安侯世子,墨煦是墨元帅的嫡孙,萧寒苏是哲肃王爷的嫡孙,穆雨辰是平北侯的嫡孙,北齐估摸着就是等着看几个孩子被处置呢吧?违反军规,说不定会被革除军职,还要被打军棍呢!”

    虽然汤将军说的很小声,但是因为跟几个老者离的很近,加上他们又都没有耳聋,因此他们听的真真切切的,当下就说:“将军,能否通融我们进去为几个孩子求情?你们做将军的不能求情,可我们是百姓,我们是受过几个孩子恩惠的百姓,是可以也有权求情的!”

    谁管他们受过孩子们什么恩惠,反正他们这么说也不会有人追根究底的去问。

    汤将军摆出一副为难的神情,“可是…军中有规定,闲杂人等不得入内。嗯…唉,算了,这样吧,我就让几位老人家进去,其他人就等在外面吧,但是这东西我们却是万万不能收的,那是违反军纪的事,可是要被军法处置的,你们带来这么多东西,若收了,我的小命可就保不住了!”

    百姓们一听倒也没再非要他们收下不可,只是在心中默默的点了个赞,还是景朝的将士好啊,军律严明,不拿百姓分毫!

    ……

    “元帅,属下跟百姓们说不能收,但百姓们非要当面致谢,所以属下带了几位老者前来。”

    墨元帅看了一眼,心中明白这些人是来给苏清他们求情的,总算汤将军是真心要替几个孩子说情的,他没看错人!这军中虽然个个都是有血性的汉子,但人总免不了有私心。

    几个孩子还这么小就这么聪明,若让他们这么发展下去,以后这些将军们的位置还不早晚都是几个孩子的?有些将军心中自然不服气,表面上虽然说着求情的话,但私下里未必这么想。(未完待续。)

118 赏罚(第三更加更啦!!)

    墨元帅走上前拱手,行了一个简单的军礼,“咳,我们奉皇命在此收复失地,并不是为了要你们这些东西来的,你们的吃食也都是幸幸苦苦挣来的,给了我们你们吃什么?再说我们耗费了四年才将此地收回,是我们辜负了你们的期望,又有何颜面当你们一声谢字?”

    一番话说的几位老者老泪纵横,当即长揖在地,墨元帅赶紧上前扶起众人。

    老者说:“墨元帅,早就听闻墨元帅的为人,曾经以为是过赞,现在方知,乃不止也!”

    另一个老者也附和:“正是正是,老朽有幸见得墨元帅一面,这一生便无悔了!”

    墨元帅笑笑:“老哥说的哪里话,我只是比你们多了一个头衔,多了一份出头的责任罢了,来人,先带几位下去休息,待本帅正事处理完在跟几位细说。”说完又转头看着苏清等人,“你们违反军纪,私下行动,虽然因为你们的鲁莽而使得收回失地,但本帅却不能轻罚了你们!”

    汤将军跳出来求情道:“墨元帅,还请墨元帅看在几个孩子还小,又都有功劳在身,就从轻处罚吧!这一次要不是苏小将和穆小将的叫阵,对方也不会迎战,也不能取得这么大的胜利了。还有,要不是萧小将和墨小将献计炸了北齐的加盖城墙,北齐也不会被迫退回界河去!”

    此时墨将军也说:“是啊,还有古天啸。要不是他奋不顾身的引起山道的山崩,又怎么能那么轻松的断绝了北齐的后路?古天啸是苏小将的手下,他是奉了苏小将的命令去的,元帅,该记几个孩子一个大功啊!”

    墨元帅听后有些迟疑,许久他说:“本帅自然知道他们是有功,本帅不是赏罚不分之人,只是他们的功和过没法相抵,他们都是将门之后,岂有不知军令如山的道理?本帅说过不许他们去。可他们却私下偷偷行动。视军令如无物,若此项过错都可以轻易原谅,要军规何用?”

    众将军们都垂头,当然有些人是高兴。有些人却是真心为苏清他们担心。

    “元帅。将军们。能否容老朽们说句话?”

    听到声音后墨元帅转头,这才看到几个老者竟然还在!

    墨元帅有一瞬间的呆愣,随后看向一旁的人。那人解释道:“属下确实有请几位老先生先到帐中休息,但几位老先生说他们还有很重要的话要说与元帅,属下…”

    “行了,没你事了,你先回去吧,守好自己的岗位。”墨元帅知道不能怪将士。

    “是!”

    “是我御下不力,倒是让几位老哥见笑了,只是不知老哥想要说什么重要的事?”

    几位老者连忙双膝跪地,“刚刚听见元帅说,这四个孩子是犯了军规?老朽等人也知道这是军中大事,本不该老朽过问,只是听汤将军和另一位将军的意思,这几个孩子是这次胜利的功臣,恕老朽愚昧,不明白,他们既然是功臣,元帅又为何要处置他们呢?”

    这话一听就知道,这个老人不是一个盲目的百姓,他起码认点字,也许未必很多,但比着普通的百姓肯定要强上很多,汤将军心中高兴,他没找错人!

    墨元帅有些尴尬,不过很快就说:“之前在军中例会时,他们几个就曾提出过这个请求,虽然说这确实是个很好的建议,但北齐人肯定会利用这些话来打击士气,再加上他们还小,本帅考虑到他们是以后的栋梁,因此不同意,驳回了他们的提议,谁知他们竟然私下行动,这是违反军规的,他们都是将门之后,都应该懂军令如山,否则日后何以服众?”

    这番话说的是慷慨激昂,虽然是罚了苏清等人,但却也是为了他们,同时也正了军规,告诫了所有人,不论是谁,违反军法,一律按军规处置,哪怕你立了功,也要受罚!

    百姓们不懂这其中的厉害,但却能听明白一点,墨元帅虽然要罚这些孩子,可墨元帅却是很看重这么孩子们的,明白了这一点几个老者胆子又大了起来。

    只要墨元帅看重几个孩子,他们为孩子们说话也不会遭到墨元帅的厌恶。

    于是他们纷纷为孩子求情了,“虽说军令如山,墨元帅也说了,您不是一个赏罚不分的人,现在孩子们有功,又说不得不挨罚,这是何道理?”

    他们并没有读过书,就算读过的那个老者也只是皮毛而已,根本就不懂太深的道理,所以只能抓住墨元帅说的赏罚分明来求情,既是赏罚分明,有功应该赏,有过该罚,现在要罚他们的过,那功什么时候赏呢?

    墨元帅一愣,放佛没想到这个问题似的,汤将军和墨将军见状立刻附和说:“是啊,元帅,您向来是赏罚分明,他们四个虽然有过,但实际上功却是大于过的,就算您真的非罚不可,也请您手下留情啊,他们都小,一百军棍不死也残了!”

    开始的时候墨元帅定的是一百军棍,然后逐出军营!

    这都是网开一面的处置方法了,因为他们违反的军规,是最严重的一条。

    从军者当是绝对的服从,他们做不到这一点就没有资格继续留在军营中!

    老者们一听一百军棍!军棍跟衙门里的杖刑不同,军棍可比那狠多了,若一百军棍真的打在了几个孩子的身上,莫说一百了,就是五十都有可能要了他们的命啊!

    这哪里是从轻处罚?

    “元帅,老朽听闻咱们景朝以仁孝治天下,仁者,乃宽宏也,几位小将军都是有功之人,元帅,就算他们有错,也该是从轻处罚,这才符合景朝治国的宗旨啊!”

    墨元帅显然一愣,百姓们的心思一般都比较简单,他们能说出这些话倒是让墨元帅很震惊,因为他完全没想到能从普通百姓的口中听到这些!

    倒不是墨元帅瞧不起百姓,而是因为这几位老者一看就是老老实实的庄稼汉,他们中就算有一个读过书也顶多是个千字文,三字经等,所学不会很深入,因此他们能说出这话自然很惊奇。

    汤将军和墨元帅也俱是一震,随后汤将军说:“是啊,元帅,属下觉得老先生说的对,虽然几个小将都违反了军规,但理应念在他们立了这么大一功而减轻量刑,否则不知情的还要说元帅的不是呢!再者三军将士们看了也不忍心啊,他们为国做了这么大的功劳出来,结果却被罚成那样,可寒了将士们的心了!”

    墨元帅紧抿双唇,然后看向三军将士们,半晌才问:“将士们,你们的想法呢?若你们也同意轻罚,那本帅今日便就轻罚于他们。”

    将士们起先是不说话,不一会有几个把总说话了:“属下们觉得小将军没有过错,不罚该赏!”

    这些人一说话,其他的人也陆陆续续的同意了,最后竟然达成一致,都同意苏清他们不应该受罚,理应奖励。

    墨元帅沉吟一会后道:“好吧,既然将士们都这么觉得,本帅今日就不将你们赶出军营,也不罚军棍了,这些处罚都先记着,若下次再犯,定不饶恕!”

    众人一听高兴了,谁知墨元帅话锋一转:“虽然你们是有功,但有过也是事实,本帅说不罚了就不会反悔,可你们这般轻视军规,不适合做小将,本帅今日贬你们从巡防兵做起,能升到什么职位就看你们自己的了!”

    听起来像是罚,可苏清他们知道,其实这样才是最好的。

    如今这样他们就算当了将军,别人也会戳着他们的脊梁骨说,他们是靠着家中的军功才坐上将军之位的,难以服众,现在让他们从巡防兵做起,日后他们登上将军之位,众将士们定然会臣服的!

    因为他们是靠他们自己的努力,而不是靠着家里,祖上的庇荫!

    苏清,萧寒苏,墨煦和穆雨辰谢过之后,又冲着为了他们说情的将军,将士以及老者们行了一个军礼,以表感谢,随后就回了自己的营帐,换了巡防兵的服饰报到去了!(未完待续。)

119 彩头(第一更求订阅)

    冬去春来,又是新的一年,苏清已经十二岁了,期间景朝和北齐又打了两场仗,一败一赢。

    苏清他们因为只是巡防兵因此没有资格参加议会,有时候墨元帅都会将几人叫过去,给他们传授经验,让他们去分析原因,对方输在什么地方,自己又是输在什么地方,在迎战的过程中是否还有什么不妥的地方等等。

    正值二月初十,今天是另一组值防,因此他们四个便闲散了下来,大家在景朝的林子里闲坐,因为还有五天就是萧寒苏的生辰了。

    苏清靠在松树下,语气寡淡的问:“今年的生辰,你还要过吗?”

    他们来到战场已经三个年头,今年是第四个生辰了,第一次他过生辰苏清不知道,当天苏清将萧寒苏揍了一顿,穆雨辰大笑着说苏清送了萧寒苏一个大大的生辰礼!

    听了那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