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农绣 >

第104章

农绣-第104章

小说: 农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知道你的心意,不过你指望我认识贵人,可没影啊。”巧兰笑着调侃道。

    传虎也乐了,“我哪有那么蠢,不会那么想的。”

    “呵呵呵!”巧兰眯着眼笑了。

    “你上次是不是把粮食送给西北那边了?我琢磨着以后你就定期送些粮食过去?不管怎么说也是个情谊,给不给钱的人家也不会白要你东西。先把这条线拉上才成你说呢?”巧兰突然想起什么来说道。

    “你想的比我想的还远呢,我这回是送的,还真没想过回回送,那哪送得起呢,不过要让你这样说,这确实是情义了,西北那边其实缺粮食呢,别看朝廷给粮草,但都是攒着定量吃,万一发生战事就不够用呢。要按你说的,他指定得高兴,怎么样我这兄弟不能撇下了。行,就按你说的来。”传虎很惊讶的看了眼巧兰,没想到她还有这份心机,这可比送什么金银珠宝都要让他们暖心了。

    巧兰抿嘴笑了笑,脸上带着温柔可人的柔光,“我也就这么一说,不过万一人家要是几次下去都不给钱,你也就要当心了,这人不值得深交。”

    其实这也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了。

    “嗯,我明白,你放心吧。”传虎自然明白这里头的道道。

    “你要是想和李家这样的人合作,就得先做起来,起码不能不让人重视你,李家将来才不会随便把你给撇下了,万一人家想独占,给你点金银算补偿,楞把你撇下不带你玩,你能咋地?所以你得留下两条路才成,起码不能让双方随随便便把你给撇下。”巧兰觉得这里面有点砝码要不断加重的意思。

    传虎沉吟了一下,微微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要是玩大点还得想别的招,目前我还没想好特别好的切入点,所以还得再等等,这边也是刚拉起来的。”

    “你慢慢想,我就是给你提个醒。”巧兰又扎好了一朵花放在篮子里。

    “嗯,你想的远,和你说说这些事我心里都透亮了。”传虎觉得他找到了以后的方向,不再是东一榔头西一锤子了。

    心里默默的算计着,这西北这边的生意还可以多弄弄,干的动赚得多最主要是西北这条线咱得拉紧点,起码得把人情落下,万一李家得了大利人家说甩了他就甩了他,一个农家子你能把人家咋地么?给你点金银堵上你的嘴,你屁都不敢放。

    巧兰说的很有道理,他得提前做点准备,送粮草确实是个好主意,可以拉拢感情,这比什么都强,钱倒是其次了。

    “我回去了,天快黑了,回头学武回城里,我瞅着我要是得闲了,带你去玩好不?”传虎摸摸巧兰乌黑柔亮的大辫子。

    “好啊,你要是不得闲就算了。”巧兰笑着点点头。

    “放心,有空呢,我走了。”

    “嗯。”

    “叔,婶子,我走了。”

    “哦,好,路上慢点啊。”

    “嗯,知道嘞。”传虎临商做好的斗篷就走了。

    学武在家这几日倒是经常往外跑,去庄子上自习看了看,特意去弄了些药材的苗回来,往小林子里种了一些,先实验看看。

    眼看着要倒秋收了,村里人都在忙碌着,学武也跟着老爹下地收粮食,晒粮食了,忙的一塌煳涂。

    连巧兰也跟在后面捡掉下的麦子,给家里做饭送汤,每天熬上一大锅酸梅汤给送去,让大家解渴,换着花样给做点好吃的好补补。

    庄子那边是庄头在盯着,那边有佃农到不用担心太多,传虎偶尔抽空去看看。

    今年又是个丰收年,丰收后要赶紧把冬小麦也种上,眼看着忙乎完就到了十月上旬了,学武已经在家待了不少时间了,李青山催着他回去呢。

    “学武,你也该回了,问问你娘把今年的新粮带上一些,你就准备回吧。”

    李青山一边说话手里也不停着,编了筐子好给家里用。

    “嗳,我也该走了。东西都拾掇的差不多了,我不在家你们多保养,有啥事记得给我也说一声,咋我老是最后一个知道的呢?”学武埋怨老爹啥都不想着他。

    “嗯,知道了,大老远的给你去了信也不赶趟了,黄花菜都凉了,你安心学本事吧,不用惦记家里,现在家里也不缺钱,都好着呢。”李青山嘀咕了两句。

    “嗯,知道了。把那酒拿上几坛。新打的粮食好吃呢,你多装上点,给你师傅师兄都带去尝尝,别小家子气。”李青山也嘀咕儿子两句。

    “嗯,知道了,我师父可喜欢吃杂粮了,爱吃贴饼子,说兰子做的好吃,呵呵!”学武笑着说道。

    “你娘给你做吃的了?”李青山问道。

    “做了豆包,还有肉包子,还有我二叔打了年糕,也给我带了不少呢。”学武算了算东西可不少,非得送一趟不行。

    “嗯,让你张叔送你一趟。”

    “成,你们需要点啥我下趟给你带回来。”学武把家里能采的药材也弄了一遍,要一起带走送去仁和堂。

    “没啥要带的,我们有吃有喝有穿的,别担心我们了。”

    “二哥,这是给老大人的斗篷和鞋子,这几双护膝有老大人的和你跟你师哥们的,别的我做了不合适了。”巧兰拎了一包东西递给哥哥。

    巧兰未出嫁给别的年轻男子做衣服鞋子不合适,就做了几个护膝冬天用算是一点心意。

    “成,有这就可以了。”学武点点头,一拎很沉,还有他的衣服和鞋子,全是冬日里出门要穿的,巧兰都给打点仔细了。

    第二天张叔借了马车过来了,李青山帮着把新打的粮食给装上,还有几只鸡鸭活的也给带去,好赖能吃口新鲜的,不用买了。还有酒水和干货腊肉等等,因着天亮了,爷爷给做了几只烧鹅和烧肉给带上,回去也能放的住了。

    “行了,爹娘,兰子,我走了。”学武跳上马车。

    “路上慢点,有事给家里来信。”

    “知道了,回去吧。”(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246章联络

    因为只有一辆马车所以带的东西也是有限的,冬天马上就要来了,学武说仁和堂会忙起来了,可能不常回家了,有需要他在回来。

    冬天到了病人也就多了起来,学武势必要忙乎了。

    “爹。咱家也该有辆马车了,来往庄子上也方便些,驴车也可以的。”巧兰琢磨了一回说道。

    “嗯,是该有个车了,马可以借,老借车是挺麻烦的。”李青山也在琢磨呢。

    “真想弄一个啊?”李母犹豫了一下。

    “咱弄个一样的,买头驴家里还能磨面用中不?”李青山也想给老伴省点劲,有驴比用人碾磨要省力气啊。

    “嗯,那就弄一个吧。”李母想了想点点头。

    主要是家里买了庄子了,来往要去看看,不看心里不踏实啊,手里不缺钱地也越来越多,心里敞亮李母也愿意买这个闲杂东西用用了。

    “中,我跟仁立说一声,弄个好的?”李青山顿时乐了。

    “嗯,家里有木头先用着中不?”李母还是要省钱。

    “中,咱那木头还好呢,我问问仁立。”李青山乐呵的进了屋。

    “你呀,尽出幺蛾子。”李母伸手点了点巧兰的额头。

    “娘,咱家日子越过越好,不可能什么都瞒着的。咱们自己硬气点别人就不敢来惹了。”巧兰抱着李母规劝,让她平时脾气也硬一点,不用给谁都好脸。

    “这样好么?”李母也烦那些人整日的没事上门打探一下。

    “有什么不好的呀?咱们又不是金银,凭什么让所有人喜欢呀?咱是靠自己双手赚回来的,又不是偷来的抢来的。”巧兰一本正经的点头。

    李母低头寻思了一会,又笑了,“行了,娘懂你的意思,大不了下次再来人搅合,我就晾着他行不?”

    “嗯,这样也可以,反正别让自己气着就行。”

    “知道了,去绣你的花去吧。”

    “娘,咱家的去年的粮食卖了么?”

    “传虎拉走了,说是送去码头给工人们卖掉去。”

    “哦,那感情好,娘咱今儿吃烙饼吧,我想吃鸡蛋烙饼呢。”巧兰说的是烙饼卷菜。

    鸡蛋和面弄成煳煳下锅烙成一张张软软薄薄的饼子,然后卷上各式素菜荤菜,好像春饼似得卷菜吃,味道也很好。

    “成,简单,那吃稀饭?你想吃啥菜呀?”

    “那个萝卜缨子来点,在弄点土豆丝,再弄个烧肉或者来只烧鹅,卷着吃也香的很,我去调点面酱啥的。”巧兰得意的就往厨房去了。

    “这会子还早呢,算了你弄吧,弄了你去玩吧,这个简单我来弄就成。”李母摇摇头自己忙乎去了。

    “娘,虎子哥说回头带我去城里呢,我把你的宫花荷包拿去卖掉?”

    “嗯,攒了一大堆放不下了,去卖掉吧,还有丫头的荷包,卖了记个数啊。”李母提醒一声。

    “知道了。”

    中午李母做的鸡蛋烙饼,里面放了点西葫芦瓜,卷上菜,味道十分美味,李二叔一家子也过来吃饭了,兄弟两个在弄冬小麦下种的事,忙乎着地里的活呢。

    “老二,我打算弄个马车,买头驴中不?”李青山跟弟弟商量家里也需要买辆车,不然太不方便了。

    “中啊,我给仁立说一声的事,驴子我去买吧,你别管了。”李青淮干脆的点头主动要去买驴去。

    “你手里不宽裕,我买得了,一头驴没多少钱。”

    “你也说了没多少钱了,我也不能老占便宜啊,我买吧,正好还要给家里添置点别的东西。”

    “也行。”李青山想着这回秋收庄子的粮食也丰收了,卖掉就能见钱,不缺银子使唤了。

    “不是酿酒么?这边完事了咱们就走吧,爹一个人忙不过来呢。”李青淮念叨着。

    “嗯,等地里的事忙完了就去。”

    传虎过来了,李母赶紧问道:“咋这会过来了?吃了么?”

    “婶子,我吃过了不吃了,那个新粮食你们给我留着,我联系了买家,直接来人拉到西北去卖掉去,钱给的很合适,不亏咱们。”

    “那边联系上了?”巧兰站起身问道。

    “嗯,那边回信了,我上次不是送了些粮食过去么?他问我了,要是有粮食他也收,按照市场价格略低一点收,给我带西北别的特产顶账,这些东西拿过来卖掉比卖粮食还值钱呢,一点也不亏,主要是和他头顶上峰也联系上了,同意帮我收货,说是赞了我了,缺啥货只管吭声。我不光收咱家的,打算再收别家的,以后定期定量给送过去,不求太多但求长期稳定。”

    “这是好事啊,好歹也是给朝廷做了贡献了,中,就这么办。”李老头一听就匀了,自己又不吃亏,完全可以干还能多个人脉,何乐而不为呢。

    “嗯,我把你们的粮食赞起来,然后再去收别人的去,这事不能声张,不然要坏事。”传虎不想大张旗鼓的走。

    “成,你叔那边也成,我们这头,再有个一二家大户就成了。”

    也不用太多,太多风险就大了,每次有个几车粮食也就差不多了,几大车就不少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我家有个邻居不太远也是大户,粮食每年多的吃不完也是卖掉,我打算收回来送过去,别家就不要了,太多我害怕万一有变化会麻烦。”

    “成,谨慎点是对的。”李青山点头。

    “那成,我就跟你们一声,回头我运粮食走,我先走了啊。”传虎匆匆的又走了。

    趁着秋老虎厉害大家都把粮食晒完冬小麦下了种忙乎完,传虎把粮食集中运走了,夜里来的人,是几个兵穿着农家的衣服,悄摸的把李家粮食给运走了。

    传虎回来说庄子上准备卖掉的粮食也运走了,留了一部分酿酒,他又给装了些酒水和肉送人,士兵们特别高兴,来的时候给带了很足的货物。

    这些粮食都是新粮不掺沙子,足够他们过个富裕的冬天了,走的时候千恩万谢,传虎不知道从哪还弄了些草料,草料弄的可多了,专门喂军马的,士兵非常感激的走了,说回去一定给他多说些好话,让传虎安心在家等着,不会亏他的。

    这次的货物给的特别多,五花八门都是西北的特色,还有一些羊皮,士兵说,下次东西还多呢,他们那多得很,还有山里的蘑菇啥的,东西多呢。

    那边没有给钱,但给了物超所值的货物,毛皮光滑柔亮,选的都是好货给的,卖掉都值粮食钱了,西北军人豪爽,你对他好他也会回报你真心实意。

    传虎还给他们带了些自己的茶叶和江南的一些不常见的货物过去,带了封信,意思是那边能不能做江南货物的生意,有钱大家一起赚呗。(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247章心疼

    自从上次巧兰提醒他要保住自己的价值这个信息后,传虎回家很认真的跟老爹商议了一下这事情。

    刘老头沉吟了很久说道:“虎子,你这个媳妇没找错人,有眼光看得远想的深。这事你确实得合计一下,不管怎么说咱们先把路子打通再说,和那边能联系上最好,要能感情在深一点合作能更愉快一点,咱们这边也能占据一点主动。再就是送粮的事确实不错,你可以对外说往北边艰苦的地方卖去,其他的就别说漏了。有合适的机会在多买些土地,这是咱家的根。”

    父子二人合计了西北的计划,恰巧那边接到了粮食以后,总兵在上峰面前很得了一回脸面,询问一下事情,知道了传虎和他和做生意的事,上峰大手一挥准了,粮食的钱用货物顶账,咱别的不多货多。

    因为总兵得了钱也没忘了孝敬上峰一份子,上峰给开了绿灯,难得传虎这么长脸人家那边也觉得这爷们值得结交,到底是咱西北出去的兵,到啥时候都想着咱们这边,不丢人落价,上峰挺高兴。

    这事就这么顺利的成了,总兵写了信过来详细说了说,明说了粮食我们也要收,但钱真没有,用货物顶账,反正你卖了货也不会亏待你,以后有事用得着兄弟的地方尽管开口。

    传虎虽然粮食没拿到钱却不生气,反而很开心,这些货算下来比粮食超值多了,一到手卖掉值不老少钱呢,压根不是几车粮食的钱能比得上的。

    这招算是巧兰提醒的,传虎觉得巧兰特别有远见,心里越发欢喜娶到这么好的媳妇。

    西北那边的上峰拿到了传虎第二次送来的粮食,比第一次还要多,而且还是今年刚出来的新粮,干净带着新米特有的香味,不参沙子,一看就是很实在的农家汉子干的活。

    上峰非常高兴,让以后多照顾着点传虎,有事帮衬一把。这条路别断了,货啥的多给点,咱不吃亏也得了钱,又得了粮食。

    他们这样的军人,不能全指望朝廷,不然哪天朝廷不给粮食,这么多军人不得饿死了,那太被动了,上峰为啥愿意给传虎便宜占呢,大部分原因也是给自己的兵多留条路,何况还能赚些银子,一举两得,万一那天背字了,传虎这头还能有点粮食接上茬,不至于被人坑了啊。

    上峰这头打算把传虎培养起来当做自己的后手,不能太相信朝廷的那些文官了,谁知道朝廷国库里到底钱多钱少啊,那有钱没钱都是文官两片嘴皮子一碰弄出来的,咱也得长个心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