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农绣 >

第17章

农绣-第17章

小说: 农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武也叹口气,“其实都是我花了大头了,这回咱好好干落个好眼缘,兴许明年开春人家还能愿意找咱们干活呢,也不愁没钱。”

    “嗯,我也是这个意思,咱们这回好好出点力,要是凑不够钱明年一开春肯定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干活了,咱们还去城里找活干,兴许还能多挣点呢。”学文琢磨着在城里机会多,来钱也能快点,早点把房子盖起来。

    有了房子学武才好去说亲,不然现在这样时候说不到好亲事的,他不想委屈弟弟,他还年轻可以多出点力气,只要勤快点总能找到活路的。

    当年自己成亲时也盖了新房子的,不能委屈了弟弟。

    兄弟两个去了城里给那家富户干活,而张氏头一次遇到学文一下两三个月不回来的情况,一时间很难适应。

    没过两日张氏忍不住了,跟老太太求情,“奶奶,我想带清远清刚回娘家住几日成么?”

    学文不在她有点不适应了,觉得哪哪都不顺心,又没人招惹她,心里也憋屈的很,不自在想回娘家。

    老太太抬眼看她下,垂下眼睑,“桂花啊,你嫁进来有年头了吧?”

    “是呢,清远都六岁了,清刚也五岁了呢。”张氏不好意思的笑笑,真是一转眼孩子都这么大了呢。

    “咱们村都没有动不动就回娘家一住半个月的吧?你去年到今年可回娘家住过六七回了吧?上回秋收回去的,自家地里的活都没忙完,你就急着跑回了娘家帮忙,我都啥没说吧?你不能把别人的好全当成理所当然!巧兰买了十亩地一直都是在一起吃,这份收益也算在公账里了,学文给妹妹买了首饰,你心里不痛快了吧?可巧兰给公账上交五两银子是为了让清远能上学的,不然这十亩地别说他一个人全家老小也够吃了吧,可自始至终我也没见你给你妹子买过一块布头子呀。你心里还是埋怨我埋怨巧兰,不肯把钱拿出来盖房子,巧兰好像不欠你的。

    上回的事我没吭气,我是觉得你是个好孩子,是我点头答应你嫁进来的,品行是好的。可自打巧兰的绣艺长进后得了银钱比以前多了不少,你也跟着变样了。巧兰每次去市集都没忘了给清远清刚带个麻花糖果的,可你去市集有想起你妹子过么?你知道我不是跟你要这点东西。这次盖房子巧兰也出了五十两银子,学武那剩下的三十两全给我了,这次去城里挣的钱也是要拿出来盖房子的,可你还是觉得不够,因为她有九百两呢对么?巧兰该拿出所有的钱来养着你们一家四口呗?”

    老太太沉默了这么久,终于开口说话了,今儿也赶巧了,大家都出去干活了,虽然是冬天,但没下雪土地还不至于冻的那么硬,李老头带着儿子们去后山开地去了,挖一点是一点。

    张氏一下被老太太说的脸红脖子粗了,“我没有,奶奶我没有!”

    她极力的否认却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但事实是她真的没给小姑子买过一针一线,以前关系好的时候还记得给带个零嘴呢,从什么时候起巧兰再也没收过她的任何东西,大概是巧兰的绣品成为学武师傅回礼的时候开始吧。

    那个时候巧兰的绣品还没有那么值钱,可也能值点银子,但都给了他师傅了,婆婆也不肯再让巧兰辛苦了,卖给绣铺的少了很多。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剩下的最多就是一些帕子荷包,但都不能和绣图的价格相提并论,但婆婆说绣荷包就可以了,其实是心疼女儿辛苦了。

    那个时候他心里就是委屈的吧,学武为了学医花了家里那么多钱,跟个无底洞似得。不过那个时候没让她出过钱,她也就没放在心上。但不知不觉就和小姑子远了点不如以前那么亲密了,可能心里是觉得自家吃亏了吧。

    老太太摆摆手没让她继续解释下去,态度和蔼并不严厉,语重心长,“桂花啊,当年是我看中了把你挑回来的,我信老张家的为人,都是好样的才相中的你。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也是为了两个孩子,可人不能太自私了,只想着自己的那点东西,不管不顾别人,我们是一家人,学文学武巧兰是亲兄妹,你以后都不想和他们来往,打算老死不相往来了?

    你今儿不帮我,明儿我凭什么要帮你啊,你还有两个儿子呢,以后上学也是去县里,住在哪吃什么?你都不打算靠任何人,不求个人了?我已经答应把巧兰许给传虎了,他家条件好人也不错。以后清远清刚不为人了?孩子你想过了这些么?清远清刚也是兄弟,以后也不要互相扶持,免得小的占了大的便宜,现在就给他们分家呗?”

    张氏脸瞬间惨白如纸,眼泪哗哗的掉了下来,“奶奶,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没有……。”她呜呜的哭着,心里有很多委屈说不出口。

    上次的事以后学文也没去草屋住是真的,但态度冷淡了些,这都个把月了再也没沾过她的身子,以往睡下了也会说说话唠唠嗑的,但自那以后再也没有了。

    他们之间似乎隔了一道沟,不管怎么努力都跨过不过那个坎,她小心翼翼的对待小姑子,可学文那双眼睛似乎看透了她的心思,嘴角的笑容尝尝让她觉得他在嘲笑自己装模作样。

044章吓唬

    老太太叹息一声,“孩子,学文学武巧兰是亲兄妹,互相扶持才是道理,将来清远清刚也要如此啊,一个人独木难支,兄弟连襟才是力量啊。你一直都觉得学武拖累了家里,让学文也吃亏了,可是一直付出最多的是你公婆和巧兰,让你付出什么了?你让我很失望,希望你将来不要后悔,等有一天看到清远清刚反目成仇为了钱大打出手的时候,你还能坚定的认为自己没错!”

    老太太神情威严凌厉,眼底充满了浓浓的失望。

    张氏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我不是存心要破坏他们兄妹感情的,我只是……九百两老在我眼前晃,我心里憋得慌。我不是故意的,我知道学武和妹子对清远清刚都极好的,对我也不差,我也不知道怎么了,心里像火烧了一样。”

    清醒的时候知道那不是自己东西不该惦记,梦里又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想法,她若是有这么多钱可以送孩子去最好的书院读书,将来的前程也是远大的,学武能学医,学文只能种地,这心里总是有落差的。

    就这么一阵好一阵歹的胡思乱想,学文也不在家,她心里没着没落的,他要是在家跟自己斗气也是好的呀!

    “你呀!让我说你什么好呀?巧兰画了房子的图纸,说院子种上果树和花苗可以入药,这些将来都是收益,二十亩地都算家里的,以后也是公中的,学武走的时候还说,明年若是能有剩余就让清远去县里读书,束费他出一半。

    你总是这样好一阵歹一阵的,你让学文脸往哪放呀?让弟弟妹妹养他一家子?他为啥冷着你,你这个长嫂当的兄弟姐妹都做不成了,他这个做哥哥的脊背都直不起来了!你还想不想要这个家了?还是你觉得有了两个孩子就能一辈子稳坐泰山了?我们都不能把你咋样了呗?”李老太不是没看到,这些年张氏看学武的眼神越发不耐,每每还露出一些怨恨的表情,如今更是因为学文出门挣钱反倒对巧兰怨上了,她不得不出声说说这个孩子。

    张氏是村姑出身,但本性还是厚道的,不然也不能这样辗转反复的自己难受,说明她心里还是有良知的,只是人想过好日子,总会有些想法,有捷径走谁愿意去受苦呢?

    “呜呜呜!我知道我不该这么想,可我也不知道就是忍不住,上次我娘都骂我了,说我丢了老张的人,我嫂子都埋怨我了。奶奶,我这回真的只是想借巧兰的银子盖房子,我是打算还他的。他对我好对孩子好我知道,我知道我自私了,光想着给自己多攒几个钱,我希望孩子也能像小叔那样,有本事有出息,我不想让孩子一辈子都种地,我想让孩子像他姑姑那样识文断字有能耐,有眼力,可这些都要钱啊!”

    张氏其实也没啥坏心,也干不出来什么坏事,挤兑人也就那么两句,更刻薄的话她都不敢说。自私点也是为了孩子,其他的坏心还真没有。

    “巧兰不会再出银子了,这次五十两就算是买地皮的钱了,她出她自己院子的钱,给她画了块地盖个四进院子,剩下的大院子留着给我们住,包括清远清刚的院子也都盖出来,将来就不用发愁了。所以这次我打算要弄就弄个大的好的,最少几十年不用再动弹的。巧兰没有义务帮你养孩子,也不欠你的,凭什么就该巧兰出钱?你在娘家出过多少钱?如果明年开春凑不够钱,就只能夏天盖了。先把荒地开出来,可人手不够钱也不够,我打算再买两头牛帮着一起开地,这日子要怎么过你自己琢磨吧。你要是觉得李家委屈了你,学文答应和离,孩子啊,你可把学文伤着了。”老太太是吓唬张氏的,学文压根没说和离的事。

    “和离?”张氏脚一软摔倒在地上,眼都直了,一张脸惨白。

    之前说的写休书她其实只是后悔并不是太担心,害怕是有一点但心里还是有依仗的,因为她生了两个儿子,那也是有生养之功的媳妇,轻易也不能写休书。

    可和离是不一样的,和离可以再嫁,但却被人瞧不起,虽然没有寡妇守节这回事,但这样的小地方还是不行动不动和离的,会被人说嘴戳脊梁骨的。

    “奶奶,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惦记妹妹的钱了,呜呜呜!你别让学文丢了我呀!就看在孩子的面上您原谅我一回吧!”张氏拽着老太太的裤脚哭得伤心。

    张氏并不知道学文去城里干活真的是碰巧有这个机会挣钱去了,没想什么和离的事,但她以为学文是冷了心不想和她过了,所以才借故躲开去城里,实际上就是不想看见自己。

    被老太太借着由头一发作给吓傻了,腿肚子都软了,真害怕了!和离啊,回家去老娘老爹能打死她,丢人跌份传出去几里地,四里八乡都戳老张家的脊梁骨,她还有个小侄女呢,坏了张家名声,嫂子能拿刀跟她拼命啊!

    老太太看着哭的满脸泪水的张氏,“你可知错?”

    “我知道错了,我不该眼红总惦记别人的东西,我该想的是怎么好好过日子,勤快点多想点挣钱的法子,哪怕多绣几个荷包也是好的,我错了!”

    “嗯,原谅你也不是不可以,但不能有下次,我还要看你行动,下次便是我给你求情也换不回学文的心了,他是个驴脾气,认定的事情不会回头,你知道的,老李家孩子脾气都倔的厉害。”

    学文如此,学武宁可被打浑身是血了也要把本事学回来,巧兰宁可没有朋友也要绣出个样。

    是的巧兰在村里没什么要好的同龄朋友,她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研究绣花了,渐渐的朋友们都不跟她玩了,她没意思闷得很。

    张氏呜咽点头认了错,表示以后再也不会了,以后好好过日子,不会再想东想西了。

045章事定

    老太太和张氏的谈话没人知道,学文学武去城里干活了,家里的活还得有人干,连李老头都带着牛去开地了,李二叔一家子都过来帮忙干活,李母和巧兰也去地里拔草送水送吃的了,屋里只有老太太和张氏,两孩子都出去拔猪草背柴火了。

    老太太不想让张氏没脸做人,但该教育还得教育,有些事要说清楚,我们心里都明白呢,别以为人都是傻子。

    张氏哭过了洗了脸去厨房做饭了,没再提回娘家的事,老太太都发话了有些事连想都不应该,老太太在家是一言九鼎的人,连李老头都拗不过去。

    “桂花,你先别干了,你去东头马家,他家四个小子呢人多又穷,问他愿不愿意佃咱家的地,就这荒地弄十年,头五年不收银子,有啥给点,后五年给粮食,按村里的老规矩走。你去问问他愿意弄多少?条件就是开春给免费帮忙挖水渠。”

    “这也太便宜了,便是荒地咱这地也不算很荒,也是很肥的地呢。”张氏听后有些心疼了。

    巧兰那十亩地家里人手不够,是请了人过来帮忙的,村里总有家里小子多地少的人家,花点钱可以请人过来帮忙,他家连同二叔家还有三头牛能干活,其中一头牛是守正媳妇马小玲的陪嫁。

    如今又多二十亩荒地,这靠自己家的人是弄不完的,不请人不花钱是不可能,这也是为啥学文学武去了城里给人干活,弄点钱回来不盖房子也要请人开地挖渠啊,时间不等人啊。

    “你不懂,地多人少,光靠自己是挖不完的,去请人吧,顺便问问村里还有谁家人多地少愿意过来佃地的,家里那十亩荒地也要佃出去,一样的价,荒地头五年出产是很少的,只有后五年才能赚一点,不像好地,巧兰那地我宁可多花点银子请人打短工我也没佃出去,能收回一点是一点。”

    “成,听您的,我这就去。”张氏想了想也是这么回事,脱了围裙就出门了。

    中午巧兰和李母就赶了回来准备帮着做饭呢,一看张氏不在,好奇地问道:“桂花人呢?”

    “我让她出去给我找人把荒地佃出去,光靠咱自己这么干不成的,开春了还得请人挖渠,我想着开荒的地便宜点,不要银子给粮食也行的。让佃咱家地的人给帮着免费挖水渠,好歹也能省一点。”老太太沉思着如何才能最省人工又不赔钱还能把这些活都干了。

    李母想了想,点头,“也行,反正头几年那荒地咋种也不赚钱,只有后几年才能出东西呢。不过这样一来咱家就少了不少钱呢,但咱们自己人手也不够。”

    “我琢磨着再去买两头牛回来养着你们觉得呢?有了牛明年能少请些人回来弄地,巧兰那十亩地可是好地佃出去就亏了。”李老太太琢磨着这些事尽量最大利益化。

    巧兰一听就觉得好麻烦,撅了嘴,“我说有银子就买好地吧,你们偏要买荒地,真是……明年开春给家里再买十亩好地,爷爷奶奶爹娘养我这么大,给家里买点地咋了?”她觉得事麻烦,还出几个银子。

    李老太太笑了,“你呀真是个倔的,我买荒地自然有买荒地的理由和道理,这二十亩荒地都是家里的,也没你的,这就是很大的孝顺了,谁家姑娘也不如你实在呀,你别操心了。荒地养好了也就这几年功夫咱家就翻身了。”

    “就是,你爹你娘还没死呢,轮不到你养家糊口了。去做饭去,今儿你二叔他们都来干活,干了不少了,家里牛也拉过来干活了,给做点好的,肉切点。”李母气笑了。

    “哦。”巧兰扁扁嘴,就是没想通,有银子为啥不买好的呀。

    “娘,我去村头看一眼,说是谁家杀猪呢,我去买点回来,等学文学武回来也能给补补。”李母跟老太太商议买点肉回来。

    天冷下来家家户户开始卖猪或是自家杀了,留着做年猪了,提前杀了好做了腊肉呢。

    “嗯,去多买点,银子够么不够我给你。下水也买一副回来,肉买上半扇,要吃大半年呢。”

    “多了吧?家里银子花的快呢。”李母手里是有银子的,家里过日子用的,大钱都是老太太拿着的。

    “这点钱也盖不了房子,不能不让吃饭啊,没油水还要干活再熬病了,更费银子,你看巧兰生一回病花了多少银子了?”老太太给李母掰扯这笔帐。

    “成,听您的。”李母想到为了家里出门去干活的两个儿子,又狠了狠心应下了。

    “您能行么?我帮您抬呀。”巧兰追了出来。

    李母摇摇头,“傻闺女,人给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