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天墓之禁地迷城 >

第91章

天墓之禁地迷城-第91章

小说: 天墓之禁地迷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萨黎眉头微皱,没有接话,我在旁边紧握着手里的天罡宝剑,下意识地往背后移了下,随后打了个哈哈便开口道:“什么天罡宝剑啊,大爷,你说的是啥东西,对了,你怎么会独自待在这里,你是本地人吗,在这里多久了,要不要我们帮你送回家,你家里现在还有什么人?”
  我这是故意跟他胡乱打岔,反正现在他也没提他的身份,我就只当他是个糟老头子,没家没业的,独自生活在山洞里,我要以较高的姿态去和他对话,在气势上绝不能先矮了一头。
  否则他口口声声问我们天罡宝剑,我可是不知该怎么回答,因为那天罡宝剑此时就在我手里啊。
  哼哼,就算你老头有古怪,我也得先占了主动。
  这老头果然被我的一番文化给弄晕了,眨巴眨巴眼睛,似乎思索了一下,才瞪着眼对我说:“混蛋小子,我反倒让你给问糊涂了,少废话,我只问你,是不是一个叫陆风的人,让你们来的?”
  我吃了一惊,这老头居然没上当,而且还直接丢出了陆风的名字,难道,这又是一个和陆风师叔认识的人,还是说,这也是陆风师叔给我们在这里安排的一步棋子?
  但我迟疑了下,还是没直接说出来,安萨黎道:“前辈如果有什么话,不妨明说,其实我可以告诉前辈,我曾经见过陆风,但并没听他提起过你。”
  他这话也是对老头的质疑,只是他口中一提起陆风两个字,老头脸上立时现出了异样的神色,似乎很是欢喜似的,连连点头说:“嗯嗯嗯,果然是陆风派来的人。。。。。。小娃娃,别躲了,你身后拿着的就是天罡宝剑吧?拿来我看。”
  他忽然伸手指了我一下,我愣了下,这家伙眼神倒是好使,不过我还是摇头说:“不好意思,我不知道你所说的是什么东西,除非你告诉我们,你是谁,这里是哪,那天罡宝剑和你又有什么关系,或许,我有可能帮帮你。”
  这老头嘴角微撇,目光在我们脸上扫了一圈,忽然挥了下手说:“好吧,看你们一个个小心翼翼的样子,想必陆风也没跟你们说太多实情,这样,你们跟我来。”
  他说着便摇摇摆摆的走到了石壁前,回头看了眼我们几个,我和安萨黎还有李东三人对视一眼,互相以目示意,这老头虽然古怪,但此时除了听他的,别无他法,说不定,他还真的能帮我们解开什么秘密。
  于是我们都走了过去,然后就见老头满不在乎的转过身,突然弯下腰,伸手抓住了石壁下方的两处凸起,浑身一较力,竟然吐气开声,嘿的一声,双臂肌肉顿时坟起,看起来竟好像要硬生生把这堵在山洞门前的石头给搬开!
  我们都看傻眼了,不对,正确的形容应该是,我们把眼珠子都差点看的掉下来,这、这是老头啊,还是霸王啊?
  但老头那认真劲,分明告诉了我们这是真的,片刻的功夫,老头似乎就要成功了,耳边只听那石头发出了一阵嘎嘎的响声,随后这老头大叫一声,双手一掀一送,就见一大块石头轰隆隆的被掀开来,滚出了老远。。。。。。
  我再次被吓了一跳,以为老头真是力开万斤,但仔细一看,原来他只是把石壁上一个堵着的稍大一些的石块掀开,并不是把整个石壁都打开,同时我也发现了,老头闪开之后,那石壁上多了一个半人多高的洞口。
  这个洞口虽然不大,但老头刚才直接运功掀开的那块石头,恐怕也有千斤之重吧?
  我偷眼看了看这老头,暗想,一会得留神点,这家伙是个老变态。。。。。。
  洞外随即有呼呼的风和潮湿的空气灌了进来,老头面带得意,对我们摆手道:“各位请吧,你们今天有缘,来到我的九寲仙府,就让你们见识一下,不过,你们见过了之后,可要把天罡宝剑给我。”
  我发现这老头说话似乎有些天真烂漫,于是就笑道:“九寲仙府?吹牛吧,我怎么没听说有这么个地方?”
  旁边李东的脸色却都变了,悄悄拉了我一下说:“别瞎说。。。。。。如果他是九寲仙人,那可是乖乖不得了,当年汉武帝在山上见过他,这、这是个真神仙。。。。。。”
  我哼了一声:“哼,什么真神仙假神仙,在我看来,过去所谓的神仙也就是个炼丹药的老道,有什么古怪的,还是手头见真章,有本事你让他给我来个霞举飞升,我就信他是真神仙。”
  李东无语了,我们两个在这里嘀嘀咕咕,安萨黎却已经第一个走了过去,站在那洞口,深吸了口气,对那老头说:“前辈,得罪了。”
  老头咧嘴一笑:“没什么得罪的,这是你们的造化,来吧,进去之后,你们就会明白一切的。”
  “进去之后就会明白一切?”我重复了一遍他说的话,觉得这话里似乎另有玄机,老头见我们谁也没先动,便直接一头钻了进去,身影随即消失了。
  安萨黎见状,也忙跟着出去了,随后,我便听见了安萨黎在外面发出的一声惊讶的感慨。
  我心里暗暗嘀咕,这让人费解的嵩山古洞,无名老人,到底都是什么来头,和我们又会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第一百六十七章 镜湖映月

  我和李东还是先后钻了出去,但一抬头,就见面前明亮如昼,雪白晃眼,我定睛一看,才发现这洞外原来是一座清澈的大湖。
  湖水一平如镜,天空一轮明月高悬,映入湖中,湖心便呈现出一个皎洁的圆月,周围山崖陡峭,湖岸边树影婆裟,薄雾浮荡,竟是好一番绝美佳景。
  我走到湖岸畔,心中也觉很是舒畅,暗想这样子的景致,倒是不负仙府之名,只是不知道,那老者的用意何在呢?
  李东却是微露讶色,走上前道:“奇怪了,我在山下从小长大,怎么没见这峻极峰附近还有这么个地方。”
  他说着抬头望天,但那天空被薄雾笼罩,看不清天幕,只有一轮明月映在湖中,他又往周围看了看,脸上露出了迷惑的神情,显然对于他这个本地人,对这地方的存在,丝毫不知。
  安萨黎却始终盯着湖心,似乎在注意着什么,沿着他的目光看去,正是落在那湖中的月影之上,我本以为他被这景色吸引,但仔细看,他目光中隐约却有一丝警惕的意味。
  “怎么,你发现什么了?”
  我上前低声问道,安萨黎没有回答,只略略摆手,似在示意我不要近前,这时那老者也走了过来,呵呵笑着负手站在湖边,说道:“世人都说嵩山八景,岂不知我这里还有一景,怎么样,你们觉得我这‘仙湖映月’如何啊?”
  他脸上带着得意的样子,我微笑道:“你这里景色的确不错,但是你用这个‘仙’字,我觉得反而有些俗,有点炫富的意思,我看不如低调点,叫做‘镜湖映月’,似乎更贴切,也更符合这里的意境,听上去,也更美一些。”
  老头眉头微挑,喃喃重复了两遍:“镜湖映月,镜湖映月,嗯嗯,果然不错!”
  他一脸的陶醉,说着上下打量了我几眼,连连点头:“想不到你这娃娃还有点见识,好吧,以后就叫镜湖映月,哈哈哈哈。。。。。。”
  “不过。。。。。。不管仙湖还是镜湖,我说大爷,你带我们来这里,到底有什么想说的呢?”我对他问道,老头笑声顿止,抬头望天,忽然叹了口气。
  “陆风现在何处?”他淡淡问道,我苦笑道:“你问陆风,恐怕这个世界上除了他自己,没人知道他现在何处,怎么,你见过他?”
  他缓缓点头:“不错,三年前我见过他一次,而且说起来,还是他救了我一命。。。。。。”
  我们自打见到这老头,就一直处于迷迷糊糊状态,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身份,和陆风又有什么关系,和我们这次嵩山之行是否又有牵扯,此时这老头开口,正合我们之意,于是谁也没说话,静静的听老头讲那过去的故事。。。。。。
  老头不慌不忙的在镜湖旁边一块石头上盘膝坐了下来,湖畔夜风吹过,他颌下白须微飘,看上去仙风道骨,颇有点神仙气质。
  他告诉我们说,他在这洞中隐居修行,已经有近百年了,那时候正是清末民初,天下动乱,他所在村庄被兵匪劫掠,逃难至山中,无意中坠入深崖。
  他本以为必死,不料崖下就是镜湖,他才得大难不死,更在湖畔见到了一位自称九嶷洞仙的白发长者,宽袍大袖,飘然若仙,说是他有仙缘,愿收他在此,闲看黄庭一卷,宠辱不惊,坐望镜湖长天,云卷云舒。
  他本就是孑然一身,何况家园已毁,山下兵荒马乱,世事动荡,他天性豁达,当时便同意了那位九嶷洞仙,在这镜湖畔住了下来。
  都说山中无日月,这话半点不假,他自从留在山中修道,便忘却尘世,了无挂牵,每日里看日月变化,斗转星移,饿了有野果采摘,渴了有湖水可饮,与那九嶷洞仙论道谈天,岁月便忽忽而过,转眼竟已近百年。
  大约在十多年前,平静了许久的山中忽然渐渐热闹起来,两人先前也曾外出闲游,但这一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就减少了外出的次数,后来更是守在镜湖古洞,不再外出了。
  后来有一天,那位九嶷洞仙在湖畔打坐,忽然叹息道:“清修圣地已成旅游圣地,这嵩山千万年来的平静,就这么被打破了,真是可惜可叹。”
  他就问:“敢问老师,似这样的话,如之奈何?”
  九嶷洞仙答曰:“我修道三百年,不想近日被扰,刚才袖起一课,似乎尘缘又起,有一件事,现在需要我下山一趟,同时我也要重新寻觅一处修炼之地,你且在此,待我回来。”
  他见老师要走,不由怅然,也只得点头称是,不料老师又说:“我走无妨,但你修道日短,年岁已高,如今的嵩山也非当年,恐怕你哪天尘心一起,道心乱了,又堕入凡尘,便有性命之忧。”
  当时他并没在意,只说自己道心坚固,不会受到影响,若是老师不放心,从此不出山便是,任世间纷扰,能耐其何?
  就这样,那位九嶷洞仙便翩然出山,不知去向,他独自在此间生活,原本无事,但一日里忽听山外爆炸声不断,似有炮火隆隆,他心中惊疑,以为战乱又起。
  不过他静修百年,不问世事,外面就是如何也和他无关,但这炮声连天的响,而且就在镜湖山崖一侧,每日里他虽不想去理,可那爆炸声天天在耳边响起,简直不胜其烦。
  后来他终于耐不住,便出去查看,这一看才知道,原来并不是战乱,却是一伙人在用炸药开山采石,而且位置就在距离他很近的地方。
  这回他可无法静心了,看那半边山崖都已被开采得面目全非,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恐怕早晚有一天,镜湖古洞也要被炸开。
  而且这伙人不光是采石,简直就是毁山,好好的一座嵩山,此时山况凌乱不堪,甚至山泉也被破坏污染,清澈的小溪都成了污水河,哪里还有过去山清水秀,景色秀美的样子。
  他虽然修道日久,却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嵩山被如此破坏,于是便现身说教,劝他们不要这样做,但结果自然是无济于事,反被人言语辱骂,他气愤极了,回到古洞后,便觉心绪不宁,身子渐沉,似有不适,这时才大吃一惊,想起老师所说的话,果然被其说中。
  这时他实际已有百岁开外,若非修道早已该离世,当时便立刻摒弃心中杂念,重新归纳道心,平息静气,这才勉强度过了危险期。
  后来那开山采石的不知什么时候终于不见了,他心中大安,但嵩山的气脉日渐发生变化,渐渐被一股浊气笼罩,他心中担忧,日夜盼老师回来,但屈指一算,那九嶷洞仙已经离山近十年,却是渺无音讯。
  这一天,他在湖畔静坐,忽然雾气朦胧中,湖畔石壁上映出几个人影来。他抬眼看去,就见远处山崖中,竟有几个人攀索而下,眼看就要进入镜湖范围内了。
  他顿时心中惊讶,九嶷洞仙曾告诉他,这镜湖所在之地,颇为隐秘,道路曲折,外有古代修真者在此布下疑阵,若是有人从山中寻来,那是找也找不到的。
  他在这里近百年,也从来没有人能找到这里,所以,他当时很是吃了一惊,如果连这镜湖古洞都被人发现,那可真是永无宁日了。
  他立即起身,想要将湖畔有人居住的痕迹清理掉,然后回到古洞中暂避,不料就在这期间,还没等他躲避起来,几个黑衣人已经进入了镜湖范围,悄然将他围住。
  他当时倒也没怕,以为只是几个探险寻奇之人,不料那几人竟手持武器,口称要他交出武后金简。
  他这才有些愣了,因为他在洞中百年,从来就不知什么武后金简。
  可那些人却不信,他懒得解释,想要拂袖而去,那些人怎肯放他,当时一把刀便架在了他的脖颈之上。。。。。。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道金简

  他万万没想到,他在这镜湖古洞静修百年,居然会遇到这种事,本想反抗,凭他的本事对付几个人其实也不是问题,但对方不光有刀,还有枪,他打倒了两人之后,就被一把枪顶在了胸膛之上。
  就在这危急时刻,一个人忽然出现在暗处,手持一物,称是武后金简在此,顿时引开了那几个人。
  他这才脱离危险,就见那几人追击而去,却只刚刚转过山脚,便只听几声惨呼,他跑过去一看,竟见那几人已经倒毙,一人站在那里,手中短刀还在滴血,却对他抱拳微笑。
  这人,便是陆风了,两人一番交谈后,这位镜湖古洞中的老人才知道,原来这伙人一直在找寻武后金简,已经踏遍了嵩山各处,后来范围逐渐缩小,便确认那金简就在镜湖之内,于是费了不少力气才找到这里。
  当时的情况,若不是陆风及时赶到,当真是要出事,老人很是感激,又问起陆风来历,陆风只说,自己其实也是来找武后金简的,但和那些人目的不同,他找金简,是为了国家。
  镜湖老人本来对他也有些怀疑,但他这一说,老人便即释然,又问那武后金简来历,陆风便如实相告,说是当年武则天在嵩山所投金简,原有祈福、除罪、解厄三枚金简,现在祈福金简已经出世,但其余两枚还没找到。
  老人又问金简作用,陆风迟疑了下便说,对于国家而言,这金简的文物价值是第一位的,但民间传言,集齐这三枚金简,便能开启乾陵之秘,从而得到武则天之遗宝。
  那些人,便打的是武则天乾陵的主意。
  镜湖老人自小在嵩山脚下长大,关于武则天登封祭天的典故自然是知道的,也知道乾陵乃是武则天和唐高宗合葬之陵,他听了陆风的话之后,便问陆风,难道武则天金简之一,就在这镜湖之中不成?
  陆风对他说,那金简上面写的清楚,“乞三官九府”,那“三官”自然便是道教中的天官、地官、水官,目前已经出世的金简乃是在峻极峰发现的,也就是投于高山,这在请祷之法中,叫做“上与天,著山上”,也就是请天官赐福的,所以,这已出世的金简,其实就是祈福金简。
  在道教中,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这种思想观念是已然成形的,三道金简中,祈福金简投于高山,除罪金简埋于土中,解厄金简沉于水下,这是必然的了。
  而近些年,对于其它两道金简的寻找其实一直在暗中进行着,只是毫无下落,所以,这一次找到非常隐秘的镜湖,那道解厄金简极有可能就在这里面。
  陆风对他是毫不隐瞒,把自己所知和盘托出,镜湖老人知道,他这是为了换取那什么解厄金简的秘密,可是,他在这镜湖古洞百年,对那什么解厄金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