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带着灵泉快穿 >

第10章

带着灵泉快穿-第10章

小说: 带着灵泉快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米朵正在思拊该想个什么理由到学堂时,忽然忆起了这个世界的剧情,她嘴角顿时绽开了一抹微笑,心里有了十足的把握。
  安寿堂内,老太太微沉着脸握着手里的琉璃手串,好半天才转动一下。周围的几个大丫鬟都屏声敛气的站在当地,一点声音也不敢发出。
  也不知过了多久,外面传来小丫鬟的声音,“二姑娘来了。”
  接着门帘声响,一个长相清秀,穿着粉色绣梅花外裳的少女就来到了老太太跟前。
  “我听底下的丫鬟们说,吴夫人刚刚来过。祖母,不知安王妃怎么说?”卢玉兰鼓起好大的勇气,才说出最后一句话。接下来便一脸期待的看着老太太。
  老太太一挥手,身边的几个大丫鬟忙轻手轻脚的退了出去。
  等丫鬟们离了眼前,老太太方叹了口气:“吴夫人说,安王妃的态度模凌两可,她也不确定安王妃是怎么想的。兰姐,要不我们还是算了!你马上就要及笄,再也等不起了。”
  卢玉兰脸色一白,“安王妃既然没拒绝,那就说明这事还有一两分可能,何况我是唯一一个能接近泰表哥的人。祖母,我愿意等下去。”
  老太太见孙女执迷不悟,不由微皱眉头,曾经她也以为安王府李泰既然能忍受孙女靠近他说上几句话,说明孙女在李泰心中是不一般的,但是吴夫人的话却明白的击破了她和安阳侯夫人的所有幻想。
  安王妃心里已经有了人选,不出半年就会为儿子定下娘家的侄女做未来的世子妃,可是这话却不好对卢玉兰说,怕她承受不住这层打击。
  老太太忽然有些后悔,如果自己和儿媳没有一直给兰姐灌输李泰是个合适的夫君人选,会不会她就不会对嫁入安王府有这么大的执念?
  老太太越想越后悔,卢玉兰走后,心情越发低落。
  她这一不高兴,安寿堂接连几天都不敢出现大的动静,生怕她一个发怒,就把惹祸的下人拉下去打板子。
  要知道老太太年轻的时候,是出了门的爆炭脾气,一个不合心意,甩手就给贴身的丫鬟一耳光,如今上了年纪,脾气虽收敛许多,但是一发怒就整治下人的习惯却没改。
  因此当米朵过来给老太太请安时,大丫鬟锦屏为难的说道:“老太太这几天心里不大痛快,要不表姑娘改天再来?”
  米朵是掐着时间来的,锦屏说完这番话,她就温和的笑道:“老太太过寿那天,我没来请安,心里已经很不安了。如今我身体已经大好。。。。。。”
  米朵的话说到一半,安寿堂内就传来几声骚动,还有丫鬟们的哭喊声。
  锦屏顾不得再和米朵说话,忙疾步走向屋里。
  米朵立即尾随其后,果不其然,老太太摔倒在地上,人已经昏迷不醒。锦屏试着探了探老太太的鼻下,几乎感觉不到呼吸,再按脉搏,也微弱到几乎没有。
  几个丫鬟围着老太太哭哭啼啼,为首的大丫鬟锦屏勉强稳住心神,命人去请大夫。
  米朵道:“老太太这情况太危险,等大夫到了就迟了。不如让我试试,我曾在古籍上看过几个救命方法,也许能救老太太一命。”
  锦屏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又着人去请安阳侯夫人。
  米朵按照剧情,给老太太做了简单的心肺复苏。
  穿越女那一世,就是在这个时候遇到了老太太心脏病突发,她出于好心用现代学过的急救知识将老太太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也让老太太和侯夫人对她心存感激。
  米朵虽不是专业人士,但是基本的急救常识还是知道一些的,在她做完心肺复苏没有多久,老太太就睁开了眼睛,虽然气息有些微弱,但是总算有了正常的呼吸和脉搏,不再像之前那样吓人了。
  侯夫人过来时,老太太已经被抬到了罗汉床上,她还不及细问,大夫就到了。
  大夫听说老太太刚才呼吸脉搏几乎没有,是有人做了几个奇怪的动作才把老太太从鬼门关拉了回来,连说了几声侥幸,又道:“老太太连日来思虑过甚,又上了年纪,所以才引发了心疾。以后当需好生调养才是。”说着话,便开出了一张方子。
  大夫走后,侯夫人立时命人将米朵请了出来,拉着对方的手道:“好孩子,方才的事幸亏有你。不枉我和老太太平时那么疼你。”
  米朵淡淡笑道:“老太太没事就好。”
  侯夫人道:“以后有什么事就跟舅妈说,舅妈给你做主,不会让旁人委屈了你去。”
  侯夫人是真心感谢米朵,她嫡亲的女儿卢玉兰这两年正是议亲的时候,要是老太太有个万一,他们府里就得守孝三年,卢玉兰的婚事也得被耽误三年。三年以后,卢玉兰成了大姑娘,想要谋个好亲事就难上加难了。
  这样借着救老太太一事,米朵很快就坐在了侯府为家里的几个女孩所设的学堂里。
  学堂坐落在园子的最南边,一排五间平房,三间正房是教室,两间耳房则是跟姑娘们过来上课的丫鬟们休息的地方。
  教室虽大,但是来上课的学生却少,府里在卢玉兰这一代,只得了三个女孩。大姑娘已经出嫁,如今只剩下卢玉兰和二房的庶女卢玉梅。
  不过学生虽少,但是请来的师傅却都是京中有名的人物。这也从中可以看出,老太太和侯夫人对卢玉兰这个府里唯一的嫡女抱的期望很深。
  米朵去到学堂第二天,余娘子终于在某天下午挤出了时间,过来给米朵上课。
  上课前,她让米朵拿出刺绣用的工具。
  米朵现在用的一套工具是陶氏给她备下的,可是余娘子看了一遍便摇头道:“你这套工具做寻常的女红活计还行,用来学习刺绣就有些不够精细了。”
  余娘子取出自己的那套工具,一边拿出剪子、针线等物,一边讲道:“刺绣用的剪刀以小巧者为佳,因为经常要剪线头,所以剪子尖要往上翘,避免在剪线时刺破绣面。至于绣花针,最好的是羊毛针,适合绣人像的面部,但是这种针在市面上已经买不到了。其次是苏针,针锋尖锐且针鼻钝,不易伤手。
  再说绣线,京城最好的绣庄所卖的绣线,有一百多种。你现在刚学刺绣不久,暂时用不了那么多,但也先得备下七八十种。然后我再慢慢教你配线和劈线。”
  高手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余娘子所说的这些东西,立时让米朵长了知识,很多问题也都迎刃而解。
  接下来,余娘子又教了米朵两种针法,一种叫抢针,一种叫套针。
  米朵几乎一学就会,让余娘子感叹不已,觉得收了一个颇有天分的弟子,因此教导米朵的时候更加用心。
  从那天起,余娘子便在做针线之余抽时间过来教米朵学习刺绣。
  她每次过来的时候都会带上未完成的活计,一边绣一边告诉米朵绣花卉的时候适合用什么针法,绣禽鸟走兽的时候又用什么针法,还有如何根据所绣物象的色彩来选择线色搭配。
  余娘子这样的教授方法,既不耽误府里的活计,又让米朵亲眼看到一幅绣品是如何由底部上的墨样变成栩栩如生的绣图,可谓一举两得。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回娘家,没有拿手提电脑,手机电量也不多了。渣作者趁着有人给领娃,便抄了半个多小时的资料。自己都觉得非常努力,比学生时代还勤奋的多。


第17章 侯府孤女
  这天米朵和平时一样来学堂上课,刚走进教室,就发现比自己小两岁的卢玉梅在安慰低声抽泣的卢玉兰。
  平心而论,卢玉兰和卢玉梅对她这个寄居的表姐妹还算客气有礼,并没有在她面前摆过什么侯府千金的架子,因此米朵对这两个小姑娘的印象还算不错。
  “三妹妹,二姐姐这是怎么了?”米朵出声问道。
  卢玉梅还未答话,卢玉兰就擦了擦眼泪道:“没什么。就是有些担心老太太的身体。她老人家自从上次摔倒以后,身体大不如从前。”
  老太太自从那次被米朵救下,身体确实不如从前,但是米朵后来也曾见过她几次,觉得她没有卢玉兰说的那么严重。
  对方这么说,很明显是托词。
  米朵心知卢玉兰不想自己这个外人知道她的秘密,便没有再问下去,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温书。
  只是午间回院子里吃饭的时候,米朵通过丫鬟珍珠的口还是知道了卢玉兰哭泣的原因。
  原来卢玉兰和侯夫人不甘心李泰被别的人截了胡,母女两个商量了一番后,知道安王妃信佛,便特地花重金买了一尊玉佛送给安王妃,却被安王妃以礼物太贵重给婉拒了。
  卢玉兰觉得是安王妃不喜自己,这才会在学堂上忍不住伤心落泪。
  米朵心道,安王妃岂止不喜欢她,除了她娘家侄女,她觉得谁都不配做她儿媳妇。
  当然也有拉拔她娘家的意思。
  从前,因着穿越女的到来,安王妃的这一愿望没能实现,如今没了穿越女的出现,米朵觉得只要她努努力,这件事还是能成功的。要知道对于李泰来说,除了穿越女以外的任何女儿,对他来说都一样。
  他身为安王世子,迟早都要成亲,娶别的女人也是娶,还不如依从了安王妃的意思。
  哪知事情并不如米朵所料,京中很快就传来安王世子李泰不满母亲的婚事继而离家出走的消息。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卢玉兰的心情立即就好了起来。
  米朵磨墨的时候,不小心将墨汁溅到了她身上,她不仅没生气,反而安慰了米朵两句。
  为着这事,米朵私下里送了她一包自己做的玫瑰花茶。
  卢玉兰试着让丫鬟冲了一杯,喝完以后唇齿留香,她由此想到听说安王妃也喜好花茶,便来找米朵学习制茶。
  米朵对于卢玉兰的执着相当佩服,她觉得依照对方的家世和这执着的态度,多半能够打动安王妃的心,这门婚事还是有可能会成功的。
  卢玉兰在米朵这里学会了制花茶以后,就将自己新做的花茶送到了安王府。
  这次安王妃再没拒绝,卢玉兰觉得收到了某种信号,整个人立时变得神采飞扬,继玫瑰花茶外又另外做了茉莉花茶,木樨花茶送过去。
  后来,卢玉兰看到米朵在学习刺绣,不知想到什么,也要跟着学。
  对此,侯夫人自然是支持的,她让余娘子将手中的活计暂时停下来,专心教授女儿做女红。
  米朵跟着卢玉兰也多了不少学刺绣的时间,进步可以用神速来形容。尤其是她开始学习绘画以后,越发发现绘画对刺绣的重要性,上课的时候学的也越发认真。
  米朵认真学习的时候,时间过得飞快。
  眨眼已是来年夏天,陶氏的生辰马上就要到了,米朵用自己刚学会的绘画技巧,画了一幅意为“灵仙祝寿”的天竹水仙图,然后比照着这幅图,花了十天时间,绣了这样一幅绣品出来作为给她的生辰礼物。
  为了让陶氏的生辰宴热闹一些,米朵还邀请了余娘子过来给陶氏做寿。米朵这样大张旗鼓给奶娘做寿,意图也很简单,陶氏名义上虽是苏锦如的奶娘,但是实际上却和她亲生母亲也不差什么了。米朵穿来以后,受她关怀照顾,心里也当她半个亲人。
  这次是她第一次陪着陶氏过生辰,自然想要把生辰宴办的热闹一些。
  余娘子受邀过来的时候,带了一个自己亲手绣的荷包作为寿礼。
  陶氏就势取出米朵送的绣品,让余娘子品评一二。
  余娘子看着米朵这幅绣品,点头道:“不错。这绣图中的天珠花用红珊瑚珠作穿珠绣,立时生动不少。水仙花花蕊施以打子针,绣工非常扎实。至于寿石则用三蓝色线抢针绣成,看上去清雅又不失层次,非常好。看来要不了多久,表姑娘就可以出师了。”
  余娘子从十岁上开始捏针,到二十岁的时候在绣庄上和其他绣娘们切磋绣技,自问见过不少有天赋的绣娘,但是像米朵这样学习刺绣不到一年,就能有这样的成绩,已经不是一句颇有天赋可以形容的了。
  米朵谦虚道:“余师傅这话,我可当不起。于刺绣一道,我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弄清楚,尤其是配色和针法如何更好的运用上面,我仍有许多困惑。”
  余娘子道:“我这话并非奉承,也不是吹捧,而是实话。我已将我全部技艺都传授给你,至于更高深的东西,只能靠你自己慢慢摸索了。”
  米朵跟着余娘子学习了这么长时间,自然知道她说的是实话,于刺绣一道,余娘子只称得上是娴熟而已,却算不上是真正的刺绣大师。米朵最想要学的双面绣,余娘子就不会。
  余娘子说出那番话以后,看场面一时有些静默,便又开口道:“不过若是姑娘想学习更高深的针法和配色,我倒是有个比较好的人选。当初我在京中的五彩绣庄做绣娘时,认识了一位技艺非常高超的绣娘,祖上流传下来不少针法,尤其精于绣双面绣。表姑娘若是想在刺绣上更进一步,可以拜她为师。”
  陶氏马上道:“那这位绣娘现在在哪里?”
  余娘子道:“这位绣娘姓沈,原本是苏州人氏,后来家道中落,才被绣庄出高价请到了京城。如今她已经从绣庄中出来自立门户,京城有家叫蕊香园的绣铺,就是她开的。表姑娘若是想拜师,可到蕊香园找她。”
  作者有话要说:  儿子学会还手了。他和堂哥一起玩,堂哥故意把他推到地上,他起来拿着铲子就打他堂哥的头。晚上还和他爸爸打架,不打到他爸爸,誓不罢休。


第18章 侯府孤女
  蕊香园并不像大多数店铺一样开设在热闹的大街,反而位于一条小巷里头。
  米朵扶着珍珠的手,从马车上下来,只见眼前这座古香古色的小楼分为两层,下层是店铺,上面则是阁楼。
  米朵正打量的时候,绣铺门口又停了一辆马车。马车里很快下来了一位穿着月白色衫裙,银蓝色比甲的丫鬟,抢先一步进了铺子。
  米朵早就看见那丫鬟头上戴着一支白玉兰翡翠簪子,水头虽算不上很好,但也价值不菲,由此便知那丫鬟出身高门大户,多半是某位夫人奶奶身边的贴身大丫鬟。
  米朵带着珍珠跟着进入绣铺,只见那丫鬟已经被一个伙计迎到了二楼。
  另一个伙计看米朵穿戴不俗,知道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忙迎上来道:“小姐是要买店里现成的东西还是要下单定制绣品?”
  米朵扫了眼店里大大小小的绣品,摇头道:“都不是。我是来找沈娘子的。”
  伙计道:“沈娘子现在不在店里。小姐若是想定制绣品,我们店里还有好几个绣娘,她们深得沈娘子的真传,店里的绣品多数都是她们绣的。”
  米朵听到这里就不由问道:“有沈娘子所绣的绣品吗?”
  伙计摇摇头:“沈娘子因为身体原因,现在已经很少再做绣活了。之前绣的绣品多数已经卖光,只剩下少数几幅,留着给绣娘们做参考。”
  米朵不由有些失望,“那你们沈娘子什么时候回来?”
  伙计道:“沈娘子每天这个时候都会去附近的医馆做针灸,有的时候不到半个时辰就会回来,有的时候会一直到晌午才回来。这个实在不好说。”
  米朵便自己找了个椅子坐下:“既然这样,你且去忙!我在这里慢慢等沈娘子回来。”
  米朵坐下不久,那个之前上去的丫鬟便从二楼下来了,脸色带点不快之色,伙计在旁陪着笑容,一直送她上了马车才回来。
  回来就唉声叹气,“这不是难为人嘛,张口就要一幅五尺长三尺宽的双面绣,还点名要沈娘子来绣。而且只给两个月时间。我在旁又作揖又陪小心,好容易把时间宽限成了三个月。也不知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