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

第127章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127章

小说: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不认可,但不妨碍她拿来应急!
    果然,一听江夏这么说,徐慧娘迟疑了。
    江夏趁机挣脱了她的手,匆匆往里走去,一边吩咐红绫姑姑:“姑姑替我陪一会儿大少奶奶,我去去就回。”
    红绫姑姑垂首应是的时候,江夏已经匆匆跟景谅打了个招呼,转进后院去了。
    天气热起来,江夏每天都要冲澡。而且,养成了习惯,她只要出门应诊归来,一进大门,厨房里就会开始烧水,等她到屋里,水也正好温温地送上来……不得不说,有红绫姑姑经管着,这个家上上下下各司其职,井井有条,真的让江夏省心又舒服。
    冲了个战斗澡,江夏都没来得及洗头,擦干身子,换了一身素茧绸的袄裤,看着彤翎拎过来第一条月白色的短袖褙子,江夏道:“拿那件天水碧的宽袖褙子来。”
    天水碧,既是颜色,也是一种特制的丝绸,以薄软挺括,又色彩艳丽鲜亮所著称,因工艺繁复,用料苛刻,每年出产极少,全都作为贡品进上。平常里哪怕是官宦人家,能有一件天水碧的衣裳也是长脸面的事儿。
    江夏这里却有好几身,都是小鱼儿送过来的。据说是多年积攒下来的,小鱼儿不喜素色,结果都便宜了江夏。
    而江夏此时选择那件天水碧的褙子,并不是为了显摆,她只是思忖着,郑氏重病,她不好穿的太素过去,免得犯了忌讳。她的夏装又没有大红大紫的艳色,寻思寻思,也就天水碧的褙子合适,不太素净,也不会艳丽的她自己觉得难过。
    既然穿了天水碧的褙子,江夏就舍了原来的备好的珊瑚簪子,转而挑了一支碧玉竹节簪,又取了一支蜜蜡芙蓉钗攒了,瞟了一眼镜中人,虽然还是素净,但总不至于犯忌讳了。
    起身,往外走,一边叮嘱连翘和金桂:“你们看好了家,看好了哥儿,我今天晚上可能回不来。”
    从临清府到三岔镇,虽说只有二十里路,但她这会儿还不太清楚郑氏的病情怎样,若是病的严重,她可能要住一晚,观察观察……
    今儿徐襄殿试,解元、会元……他的前程一片光明,不管怎样,她只要能帮上忙,还是希望,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替他扫清后顾之忧。
    这时候,以孝治国,父母去世,讲究的是守孝三年。官员还要丁忧……在这个时候,徐襄丁忧三年,对他的前程无疑是极不利的。三年后,再回去,再大的荣耀也已经冷却,再想谋求起复,实在不易!
    这可不是现代,当官的死了老子娘还能顺路发笔大财!
    来到前院,徐慧娘根本坐不住,就在小花厅的廊檐下等着呢。
    江夏走过来,淡淡道:“大姑奶奶,可以走了。”
    徐慧娘的目光在江夏身上的天水碧褙子上,定了一瞬,方才转开,拧着眉头,冷着脸道:“走,快走!”
    说着话,扯了江夏的衣袖直奔马车而去。
    景谅跟在后头,眼瞅着妻子拽着江夏胳膊,江夏蹙蹙眉却没作声的情形,暗暗叹了口气。
    慧娘还是没看明白,人家早早就离开了徐家,不再是徐家什么人了……更何况,郑氏做的那些事情……郑氏病了,江氏肯出方子出针法,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如今还肯跟着上门看病……江氏穿了这身衣裳,他认为是江氏无声彰显身份的手段,人家有世子和郡主做依靠,已经不是当初任由徐家揉搓拿捏的冲喜小媳妇了。
    徐慧娘想要拉着江夏坐一辆车,江夏却坚持坐了自己的车子,让景谅与徐慧娘夫妻合坐一辆车去。
    一上车,江夏就除了身上的褙子,拉过一条薄毯子来盖在身上,一边跟彤翎招呼:“我睡一会儿,到了叫我。”

  ☆、325。第325章 再回徐府(2更)

再次来到徐家,江夏却根本来不及感慨,就被飞扑着迎上来的平顺家的和康顺家的给惊住了。
    “大姑奶奶,你可回来了,太太,太太不行了!”
    “啊……啊,亲娘啊……”徐慧娘愣怔一下,随即嚎哭出声,却也只哭出这一声,她就气结晕了过去。
    随行的婆子丫头,连带着平顺家的、康顺家的,都连忙上前搀扶、顺气。
    江夏皱着眉头站在一旁,回头看见魏嬷嬷从二门里走出来,索性撇下乱成一团的人,朝着魏嬷嬷走过去。
    “嬷嬷……”
    魏嬷嬷红着眼,上上下下打量着江夏,随即叹了口气,“姑娘回来了!”
    她心里有一句话没说出来:既然走了,又回来做啥?不该回来啊!
    “太太?”江夏低声询问。
    魏嬷嬷握了江夏的手,快不往里就走,一边道:“看样子不好……赵先生在里头,说是,说是不行了!”
    江夏皱着眉头,让魏嬷嬷介绍着郑氏的病情,一边加快了脚步,往正院去了。
    离开不过半年功夫,再次走在徐家的院子里,江夏莫名地觉得这个院子萧索了许多。
    不是破败,也没有脏乱,丫头婆子的也照旧不缺人来人往……可是,给人的感觉,却完全不同了。莫名地给人一种萧杀、压抑之感。
    走进正院,江夏抬头看见的竟然是大少奶奶吴氏。
    魏嬷嬷低声道:“这次太太发病之后,大少爷和大少奶奶就日夜在床前伺候着了……”
    “唉,到底是惊动了江妹妹……”吴氏迎上来,拉了江夏的手,未开口先抹了抹本就红肿的眼睛,“我早就说妹妹是个心善的,若是当初太太没做出那等事体,也不至于落得今日……”
    这话,怎么听着这么刺耳呢?
    什么叫落得今日?难道,郑氏病成这样,是她江夏娘离开造成的?还是说,郑氏生病,该她江夏娘来负这个责任?
    吴氏说话还是这么扯三扯四的,不讨人喜欢。
    扯扯嘴角,江夏淡淡道:“郑太太有大少奶奶孝顺着呢……赵先生在里头么?”
    刺了吴氏一句,江夏随即转了话题。她实在是懒得与这些后宅妇人拼什么唇枪舌剑,有这功夫耗脑子费口水的,在她想来着实不值,还不如琢磨琢磨好吃的呢!
    吴氏也配合地扯扯嘴角:“在屋里呢……从昨儿太太病情加重,赵先生就一直守着了,昨晚也没歇着……唉,说起来,人家赵先生对咱们家着实是受了累尽了心了!”
    说起赵一鸣来,不管他与郑氏有什么前因,但能做到这般,也确实没话说了。
    赞同的点点头,江夏挣脱了吴氏的拉扯,往屋里去:“那我先去见见赵先生,问一下病情……”
    吴氏自然不能再拉着她说话,怎么说,屋里还有个濒临生死的病人,人家是来看病的,不是来叙旧拉家常的。
    江夏也不用人让,自己挑了门帘子进了屋。
    赵一鸣正在屋子里用针……他接到江夏写来的方子和行针法子之后,立刻就用上了,然后,郑氏的情形终于被暂时稳住了。但好景不长,他熬不住略略打了个盹儿的工夫,郑氏的病情却又骤然加重,他再次依着江夏写来的针法行针,却没了之前那般明显的效果。
    徐宏则站在床尾,亲手端着一只盆子,应该是用来接污物的。
    “呵……江姑娘来了。”抬眼看见江夏进门,徐宏连忙笑着招呼。
    江夏瞥了一眼他脸上的笑,点点头,没有说话,径直向着病床走过去。在她身后,徐宏的眼中闪过一抹阴狠。
    “啊,夏姑娘来啦!”赵一鸣脸上现出一团惊喜来,一边说着,一边闪身让到一旁。
    江夏点点头算是回应,一边要水洗手,一边吩咐赵一鸣:“麻烦先生先将针起了……”
    行针过程中诊脉,会影响脉象,造成病情判断失误,是以,江夏这么说。
    赵一鸣二话不说起针,魏嬷嬷指挥着彤翎等丫头,送上洗手水,让江夏洗了手,彤翎随即要了托盘,将江夏可能要用上的针囊等物打开,准备好。
    江夏俯身上前,检查了郑氏的眼底、唇舌……又诊了脉,然后回头低声吩咐彤翎:“拿白瓷瓶子来!”
    彤翎微微一怔,她伺候的时候长了,对江夏备用的一些药丸子也有所了解了。平常的药丸子,江夏都是用青花瓷瓶子装的,只贴了标注以示区别。唯独有两种药物用特定颜色的瓶子:红色的是麻醉散,白色的是解毒丸!
    她心里暗暗吃惊,姑娘说用解毒丸,难道太太不是生病,而是中毒了?
    尽管心思百转,这会儿彤翎却不敢有稍许的耽搁,江夏吩咐的声音刚落,她就回身从药箱里取了一只白色的细颈白瓷瓶子出来。
    “五粒,用白酒冲服!”江夏头也不回地吩咐着,手中已经捏了一枚三棱针,捏住郑氏的耳垂连连刺了下去。
    “酒精棉布!”江夏伸手,彤翎拿了一块浸过酒精的棉布放进她的手中,江夏接了,回身将郑氏耳垂上冒出来的黑色血珠子沾了去。
    只片刻,一块帕子大小的棉布就沾满了黑色的血点子。
    江夏回身,就见徐宏捧着盆子神色阴沉地站在那里,不言不动的。
    她淡淡地叫了一声:“劳烦大少爷将盆子放在地上即可。”
    徐宏一晃神,连忙上前来,弯腰道:“太太的病情太让人忧心……姑娘包涵。”
    江夏没理他,将手中的脏帕子丢进盆子里,转身要了一块干净的棉布继续给郑氏放血解毒……
    一侧耳朵用了两块棉布,放出来的血色才有腥臭的暗黑色变成紫红色。
    江夏暗暗摇了摇头,郑氏中毒日久,毒素已深入骨髓,怕是很难完全解除了。
    两个耳朵都放了血,彤翎也给郑氏喂了解毒丹。
    回头,再看郑氏,之前呼吸微弱、脉搏几近消失的样子已经好转了许多,虽然昏睡未醒,但脉搏和气息又重新稳定了下来……暂时,没有了生命危险!

  ☆、326。第326章 早知今日(3更)

“娘亲……”徐慧娘这才跌跌撞撞地扶着丫头婆子赶了来,未进门就哭上了。
    江夏正好将手指从郑氏的手腕上拿开,听到这哭声顿时一阵烦躁。
    人还没死的,哭什么哭?不丧气啊!
    这话没用她说,赵一鸣就回身迎了上去,躬身道:“大姑奶奶,太太缓过来了!”
    “娘……啊?你说母亲缓过来了?醒了吗?”徐慧娘正嚎着,听到这一句话猛地顿住,抬手抹了把眼,就恢复了平静,急急地问了两句,也不等赵一鸣回答,就匆匆地往床边去了。
    “夏娘,怎么样?母亲好了么?”迎上江夏的目光,徐慧娘立刻询问道。
    江夏往旁边让了让,低声道:“只是暂时稳住了,病情并没有实质性的好转……等药抓回来,吃上两天再看效果吧。”
    “哦!”徐慧娘难掩失望,答应一声,俯身查看起自己的亲娘来。
    江夏又往后退了退,一路退出里屋,直走到外屋里开。
    赵一鸣自然跟了出来,徐宏也紧跟着出来,倒是吴氏,被徐宏瞪了一眼,留在了里屋里,硬着头皮应对徐慧娘。
    景谅没有进里屋去,就坐在侧方的椅子上,见众人出来,连忙起身与徐宏、赵一鸣拱手见了礼,然后询问江夏:“岳母的病情如何?”
    江夏将情况说了一遍,目光在景谅捂着腿的手上打了个转儿,微微蹙了眉,景谅对她宽慰一笑,江夏也就将目光转开一旁。
    景谅虽然没有伤到骨头,但也是伤的极重的,这么短的时日,表面上愈合了,内里却远没痊愈,无法剧烈运动、无法用力,因为会无力,还因为会剧烈的疼痛。是以,看着景谅一直捂着腿,她作为主治医师,难免会关注些。不过景谅自己都不想声张,她自然也不会多嘴多舌地宣扬。
    徐宏在一旁将两个人的‘眉来眼去’看在眼中,嘴角上闪过一丝鄙夷:就说这女人怎么死了心要离开徐家,原来攀上了景家!哼,徐慧娘那母夜叉大概还当人家是救命恩人,却不想,男人早被人家偷了去!
    江夏和景谅并不知道徐宏的阴暗心思,江夏要与赵一鸣商议病情诊治,就想将徐宏和景谅都清走,于是,心思一转,她就对景谅道:“大少奶奶经此事难免惊慌悲戚,大少爷还是过去陪陪她才好。”
    景谅自然听得出江夏的托词,却立刻拱手答应着,二话不说进里屋去了。
    江夏又看向徐宏:“大少爷,我要写个方子,麻烦你吩咐人给我准备笔墨。”
    徐宏微微一哂,也答应着回身寻丫头们拿笔墨去了。
    徐宏一走,赵一鸣立刻下意识地往两边看看,脸色无比严肃地问道:“姑娘放血的颜色……可是中毒?”
    江夏点点头,“之前种种,我只是怀疑,见了人就能确定了……乃是一种********,少量服用药性不显,却会在体内慢慢积聚……加上郑太太患病,府中疏于管理,也给了人下毒的机会。太太之前的病虽然可能发病轿急,但药物控制之后,应该不会危及性命。”
    说着话,江夏的眼角余光察觉到徐宏转了回来,立刻将话题岔开,道:“我觉得应该去法半夏,换成清半夏,再加胆南星……”
    赵一鸣微微错愕之后,也就连连点头称是。最初,他只是以为江夏掩人耳目随意说的,听了几味药之后,就察觉到是真正讨论方药,也就摈弃了种种杂念,也专注到方药讨论上来了。
    两人拟定了方药,江夏示意,赵一鸣很自然地执笔,江夏口述,写了方子,交给徐宏:“劳烦大少爷了。”
    徐宏也拱手道:“应该感谢二位操劳用心才是。……我这就让人去铺子里抓药。”
    说着话,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丫头婆子掌了灯上来。
    徐慧娘进去就没再露面,倒是景谅和吴氏先后出来。
    吴氏道:“江姑娘受累,不如先去安置,我让人将晚饭给姑娘送到房里去。”
    江夏看了赵一鸣一眼,也就点头应承下来。
    腊梅赶上来引着江夏往外走,走到正院门口处,恰遇上魏嬷嬷匆匆而来。
    “嬷嬷!”面对魏嬷嬷,腊梅不敢托大,连忙弯腰行礼。
    魏嬷嬷却没怎么看她,只哼了一声算是回应,只把目光落在江夏身上:“姑娘,你的屋子我给您收拾妥了,您随我来……腊梅回去跟大少奶奶说吧,姑娘随我去安置了,晚饭也在二院里用了。”
    “可是,大少奶奶吩咐,让夏姑娘在客院里安置……”秋菊到底不敢这么回去,少不得要将吴氏的安排说明白。
    让江夏住进二房?那岂不是要长期住下去了?徐宏吴氏两口子可不想看到这个局面,要不是顾忌景谅和徐慧娘,她们恨不能把江夏拦在门外呢!
    “姑娘回来了,自然要住到二房……”魏嬷嬷冷厉地瞪着秋菊,还想辩驳些什么。
    江夏却拦住魏嬷嬷道:“嬷嬷不用为我着急操心,我就不在府上住了……劳烦秋菊姐姐进去回报一声,我先回去了。明儿一早,再过来替郑太太复诊。”
    “姑娘……”魏嬷嬷急急地叫了一声。
    江夏握住她的手,轻轻拍了拍,看了秋菊一眼,秋菊知机地俯身一礼,转身回去了。
    江夏这才对魏嬷嬷道:“嬷嬷不用替我费心了。我既然离开了徐家,就没有再回来住下的理儿……我有房子,已经让人过去收拾了,我过去安置就好。”
    “姑娘,二少爷会试高中会元,殿试想必也能取个好名次,等二少爷派了官,就能够带了姑娘赴任去了,姑娘千万不要灰了心……”魏嬷嬷询询劝告着,宽慰着。
    江夏只有含笑听着,一路出了二院,登了马车:“嬷嬷回去吧,好好保重身体。”
    “姑娘,你……哎,你也小心……”魏嬷嬷瞩目相送,一直看着江夏的马车出了大门看不见了,这才怅怅地叹口气,神情没落地转回来。
    太太啊,你若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