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

第428章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428章

小说: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也让庄子、作坊里加强防卫安保工作。流民衣食无着固然让人同情,但也带来了隐隐的不安全因素。常常会有流民因饥饿偷盗,甚至民情激愤后,发生抢劫、暴动,都是不得不防的事。
    江齐终于知道被大姐看了一回笑话,这两天,每晚下衙都过来跟江夏黏糊一阵,诉诉冤苦。
    这一日,江齐没等晚上下衙的时辰就到了,刚刚午睡起来的江夏疑惑着,还是收拾了一下,到正院的前厅里见他。
    一见江齐,就看见这位竟然露出久违的激动之色,不同于平时的嬉皮笑脸,竟是强自按捺又透着紧张的生涩模样……这是遇上什么大事了?而且,江夏还猜测到,应该是好事!
    等江齐一开口,江夏就给他吓了一跳:“姐,皇上让太子办理‘以工代赈’事,太子向皇上要了我和任川南。”
    以工代赈,是江夏教给太子的,她也有意让太子替她传达到大兴帝面前。只是,没想到,大兴帝居然直接让太子练手,而且,还点了江齐和任川南……
    这样子,但凡眼睛不瞎的人都看得出来,太子对她未免太过依赖和信重了。
    他们夫妻俩在朝中已经够招人眼了,再加上个太子信重,就是架到火上烤了。别的不说,皇后大概也会不是滋味儿吧!
    不过,江齐的事已经成了定局,不容她再更改了。
    她只能打点起精神来,细细地交待着江齐种种注意事项。又将自己配制的防疫丸子、药水拿出来,交给江齐带回去,叮嘱他差事重要,安全却是第一。
    晚上,徐襄下衙回家,江夏把自己的顾虑给徐襄说了。
    徐襄却不以为然,揽着她柔声宽慰:“皇后一时顾不上你……贤妃查出已有三个月身孕。那位刘美人今日刚刚获封‘婕妤’,移居承乾殿旁的景仁宫……”
    一提起景仁宫,江夏自然会想起景妱娘,当初成庆的景贵妃,后来承平帝封的太后……
    一晃眼,人没了好几年了。
    原来的承平帝,现在的平王爷宋懋已经在雷州、琼州站稳,据说那边的荒蛮之地,如今日渐繁华富庶起来。只不过,天涯海角的隔得太远,京中关注那边的人不多。
    江夏倒是希望,宋懋能够在那边安闲度日,不要再起复兴的心思。战乱纷争,生灵涂炭不说,对宋懋也不是好事。眼下看,大兴帝宋抱朴虽说不及成庆帝宽厚,但朝廷上下治理却比成庆帝时严谨、清肃的多。而且,北方、西北,大片疆域纳入版图,大庆朝的疆域比开国初,扩大了将近一半!
    这些成就深入人心,大江南北,没有人再记得成庆帝的暴死……也没有人再想着为成庆帝和承平帝复位!
    民心所向,宋懋在有限记得他的人心中,也就是个平王了。
    胡乱想了一些,倒是把江夏对江齐的担心给抛开去。当然了,她并没注意那位势头正劲的刘婕妤。
    六月初四,大雨滂沱。
    似乎积攒了一春天半夏天的雨水,都集中倾泻下来,暴雨如注,只不到半个时辰,已经是沟满壕平,路上渐渐积了水。
    徐家紧邻十刹海,徐家搬进来之前,任川南专门给重新修过排水,院子里本来垫的就高,再加上通畅合理的排水暗渠,院子里轻易不积水。可眼前的雨水太急,排水竟不跟趟儿了,眼瞅着台阶下一片明晃晃的积水……
    江夏正站在门内,看着大雨暗暗感叹,大雨一下,瘟疫怕是更难控制了。
    突然,一个婆子顺着回廊奔进来,“夫人,刘水生来了,在前头请见!”

  ☆、1086。第1086章 菀娘

刘水生带着林菀娘回淮安,一去几年,最初一年多还不断写信回来,再后来就没了音讯。隔了些时候,适逢中秋,江夏还打发人送了节礼回去,却不想,林家竟是人去屋空,就连左邻右舍都不知刘水生和林菀娘兄妹的去向。
    为此,江夏还失落感慨了些时候,再后来,想着刘水生有功夫傍身,两个人又有银子,大概是搬去旁处……或许并不想再与旧人联络,江夏也就罢了手,没再让人寻找。
    意外的,隔了几年,刘水生竟然突然出现。
    江夏一边寻思着,一边走到前厅里来相见,只是踏进大厅,抬眼看见厅中扶着桌子站着的汉子,江夏就愣住了!
    她一脸不敢置信地看着脸颊上多了一条长长疤痕,还少了一条腿的汉子,愣了一刹,才惊讶道:“水生,你怎么……”
    “夫人!”刘水生脸颊的肌肉微微抽搐,扯动那条纵贯左脸颊的疤痕,让他的眼皮翻动着,表情扭曲地近乎狰狞。“刘水生……见过夫人!”
    说着,就将手中的拐杖一扔,单腿跪了下去。
    江夏连忙停住脚步,招呼身后的婆子上前将他扶起。刘水生却挣扎着,实实在在磕了三个响头,这才起身。
    用袖子胡乱地抹把脸,刘水生扶着桌角,顺着江夏的意思在下手的凳子上坐了。
    “就你一个人进京么?菀娘可好?算着年纪,菀娘也该找了人家,成亲了吧?”
    菀娘,也就是当年的小妹,比囡囡小四岁,算着年龄,这会儿也该十八岁了,民间十八岁的女孩子基本上都成亲嫁人了。若是早一点的,十八岁做母亲的也大有人在。
    她不问还好,这么一问,刘水生再也控制不住情绪,竟扶着桌角,涕泪长流。
    好一会儿,刘水生才止了悲声,说出他带着妹妹回乡后的遭遇。
    当年,江夏几次试探刘水生,确定刘水生坚持不肯让菀娘留在京里,她就有意疏远,不再事事按照囡囡的惯例对待菀娘。没多久,刘水生带着林菀娘回乡,江夏不但给他们兄妹带了不少银钱傍身,还特意叮嘱当地的四喜客栈代为照应。
    刚回乡时,刘水生带着菀娘居住在林家老宅子里,有田庄、铺子,又有刘水生在江湖上交接的朋友,日子过得倒也闲适。坏就坏在,林菀娘在江家娇气任性惯了,回到淮安处处不合心意,还总想着出去游逛……又一次上街逛铺子的时候,她的美貌被淮安知府的师爷看中,不久之后,刘水生遭遇漕河上的旧友背叛,被数人刺杀,虽然侥幸逃得一条性命,却被砍了一条腿,脸上也被人砍了一刀,差点儿连眼珠子都毁了。
    重伤之后,他被邻近村子里的一对老夫妻相救,养了小半年,才捡回来一条命。也亏得他早先藏了些银子,才挣出这条命来……可,林家却人去屋空,林菀娘在刘水生出事之后,就莫名失了踪,刘水生蛰伏着暗暗打探菀娘的消息,几年过去,终于让他寻到一丝痕迹,据说,今年淮安府送上来采女,有一名就唤‘菀娘’。
    淮安采女……
    江夏暗暗重复着,隐约觉得听过淮安采女的消息……她半垂着眼,琢磨了片刻,突然想起一件事,宫中如今新受宠,连封美人、婕妤的那位刘氏,可不就是淮安府新进的采女嘛!
    “淮安府今年送了两名采女参选,据说,如今都住在景仁宫。”江夏沉吟半晌,方才轻声道。
    刘水生蓦地瞪大了眼睛,盯着江夏看了片刻,眼睛通红,几乎挣出血来:“我,还是来晚了!”
    江夏看着他道:“我没见过,也不知是不是菀娘……不过,进去看一眼,或者找个人打听打听,对我来说还不算太难。”
    略略一顿,江夏又道:“但你也该清楚,即便确定是菀娘,你也没法子再将她带走了!”
    其实,江夏不是没法子,她有好几种药都能让人假死脱身。
    但,她隐约觉得,能够顺利参选,并被选入宫,还倍受皇上宠爱……即便不是本人自愿,最起码要本人尽心配合,否则是绝对做不到的。
    若真的是林菀娘心甘情愿进宫,以青春换取富贵繁华……那谁也没法子将她带走。
    人是活的,不是死物,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有自己的思想。林菀娘就爱富贵荣华,为此不惜搭上所有,那别人除了祝福她一路走好,还能做什么?又能做的了什么?
    刘水生抹把脸,重新整理表情,恭恭敬敬起身,躬身向江夏致谢:“水生之前太过托大,不但辜负了夫人一片心意,更没能护住妹子,让妹子几乎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走投无路,再次厚颜来求夫人,夫人还肯见水生,不计过往,伸手帮水生……夫人大恩大德,水生心里都明白。”
    江夏轻轻叹口气,摆摆手道:“你跟着我那么多年,名义是主宾,倒不如说像一家人……你也不必跟我客气了。”
    水生红着眼,抿紧嘴角,再次拱拱手,“是!”
    让人将水生带去客房里安置,江夏略一琢磨,起身要了车,出门往王太医府上去了。
    王太医供职太医院,大多数时候是给后宫嫔妃服务的,别说对各宫主位,即使那些低等嫔妃也很熟悉。
    王太医恰好轮休,江夏见了他,很轻松地得了淮安府送进宫的两位女子的身份资料。
    刘氏菀娘,淮安知府刘培新义女,容颜绝色,气度清雅,说一口流利的京城官话,但隐约里有一点点山东口音……
    李氏秀容,淮安府同知李兆清之女,容颜秀丽,温婉活泼,说的官话偏软糯,应该是地地道道的淮安人……
    介绍完两个人的身份之后,王太医略略压低了声音道:“偶尔听人说过一次,李氏和刘氏如今看似相处融洽,其实刚入京时,两个人并不相识。”
    刘氏与李氏父亲共同在淮安府为官,虽说刘氏是义女,也不应该彼此间都不认识……除非,刘氏这个义女入府时间不长,或者身份有疑,在淮安府根本不能出门见人!

  ☆、1087。第1087章 再入景仁宫

辞过王太医,江夏回到家里,就让人请了红菱姑姑来。
    自从到了江夏身边,红菱姑姑这许多年就一直操劳忙碌,管着家中的大小事务,一转眼,已是十余年过去,江夏从最初的豆蔻少女,成为三个孩子的母亲,红菱姑姑的鬓角也添了华发。
    江夏亲自起身迎着红菱姑姑,拉着她的手在自己身侧坐了,一手托了她的手掌,另一只手自然而然地按上红菱姑姑的手腕脉搏。
    “那些活儿,姑姑看着年轻的们做去,你就做那定海神针,镇着点儿就够了!”抬起手,江夏摸着红菱姑姑的手笑道,“姑姑之前夜里多梦的那毛病最近可又再犯过?”
    红菱姑姑当年做小宫女伺候时,常常也不能安睡,时日久了,即便躺在床上睡觉,也常常会突然惊醒,醒后心悸气短……年轻时身体强健还能扛着,上了年纪,就有些撑不住了。
    江夏又一次看到她的脸色泛着灰黄,询问了才知道。从那以后,江夏就不定时给红菱姑姑诊诊脉,开着方子调理着。虽说,红菱姑姑是公主送过来的,谈不上知根知底,更没有大家主里讲究的‘有所拿捏’,但自从来到江夏身边,红菱姑姑真的称得上是尽心尽力。能力手段也都有,将上上下下、大大小小诸事都料理的井井有条、头头是道。也正是有了她,江夏这些年才不至于陷在家务琐事中去,不得分神。
    时日久了,江夏早就将她当成了一家人,更形象的说,是当成了一个长辈在尊敬着、依赖着。红菱姑姑家里没了人,又一直未嫁,江夏早就打定了注意,给她荣养了。如今,红菱姑姑身边也有一大一小两个小丫头伺候着,江夏和孩子们都很尊敬她,就是徐襄见了她,也每每都会客客气气叫一声‘姑姑’。
    红菱姑姑笑的眼角漾起细细的纹路来,满眼欣然地连连点头:“劳夫人牵挂着,老奴自从吃了夫人开的方子,那毛病早就不犯了,就连起夜的毛病都没了,差不多都是一觉到天明的。您看老奴这脸色,也没了之前的灰黄了,好着呢,夫人放心吧,老奴再有不舒坦,也不瞒着了,指定先让夫人知道。”
    江夏拍拍红菱姑姑的手,笑着道:“姑姑好好养着身子,我可指着姑姑替我长长久久地操心呢!”
    “嗯,嗯,夫人放心吧,老奴身子骨好着呢,老奴不敢说长长久久,再操心上十年还是行的。”红菱姑姑也笑着满口答应,半点儿迟疑推却没有。
    两个人说了一会儿闲话,江夏挥退屋里的小丫头,略略压低了声音给红菱姑姑说了菀娘的事:“姑姑,现在基本能够确定,那刘婕妤应该就是‘小妹’,隔了几年后,我只是不敢确定,小妹如今怎么想的……若是她自己挣着,想出人头地、恋慕荣华富贵,咱们可就得小心着些,省的被她当成绊脚石。若真的是迫不得已、身不由己……虽说咱们没法子再让她离了那处,可遇上什么事儿,能帮把手的,咱们也伸把手,毕竟是咱们府里出去的……那么些年,虽然没收她做妹妹,其实早就将她当妹妹看待的。”
    红菱姑姑经过的事太多,了解江夏的感慨,自己却已经是波澜不惊。
    她只是温煦包容地听着江夏说完,然后才淡淡笑道:“夫人且放心,老奴指定帮您打听清楚!”
    那个小妹她也是看着长大的,在江家时虽说有些不知上下,心地也还算纯良……只是,隔了几年,谁也不知道人变了多少。想着出人头地、荣华富贵都是人之常情,倒也罢了,只一个,万一那位存了害夫人和小主子们的心,她绝对会趁着那位翅膀儿没长成前,先给她折了去!
    进宫打听的事,江夏交给红菱姑姑就暂时搁下了。又去与刘水生交待一声,基本确定那刘婕妤就是菀娘,却让刘水生暂且安心等待。等待打探来的更详细更准确的信息,也等待机会——那刘婕妤虽是宫妃,若是谋划细致,见一面也不是不可能。
    刘水生憋着一口气到了京城,这几年风餐露宿,风霜侵袭,旧伤连着劳损,一放松下来,竟发了病,****烧的糊里糊涂。
    江夏拨了个小厮过去伺候着,亲自替他开了方子,让小厮熬了药替他调治。
    六月里闷热多雨,七月里热气渐退,早晚渐渐有凉风习习。
    宫内再次传出消息,继贤妃之后,盛宠两个多月的刘婕妤也传出了有孕的好消息。
    七月十一,江夏照例进宫给大兴帝请脉。
    皇后打发了身边的嬷嬷到承乾殿传话:“皇后娘娘****期盼着各宫的主子们能够多多替皇上诞下皇嗣,就想着江太医素有‘送子娘娘’美名,特地让奴才过来,恳请皇上能够准许江太医给各种的主子们请请脉……就算借一借江太医的福气,皇后娘娘也能安心些。”
    皇后娘娘这般温厚,一切皆为皇上着想,大兴帝自然听得很是满意,回头看着江夏笑道:“既然皇后这般想,那就要让江爱卿受累了。”
    江夏躬身垂首:“都是微臣的本分,皇上娘娘抬举了!”
    于是乎,江夏终于名正言顺地随着皇后娘娘身边的嬷嬷,从承乾殿里告退出来,一路往坤宁宫,再往东西六宫去了。
    那皇后娘娘也有意思,挂着关心皇嗣的美名,却并不让妃嫔们往坤宁宫里来,只让嬷嬷带着江夏往各宫里去,给主子们请平安脉。
    皇后下第一个自然是有了四个多月身孕的贤妃。第二个,就是盛宠一时,江夏也一直想见的刘婕妤——也是,当年江夏从流民中救回去的小女婴,小妹林菀娘。
    隔了数年,再次踏进景仁宫,宫门殿宇一如昨日,宫殿的主人和伺候的太监宫女们,却都换成了陌生面孔,没有一个相熟的。
    江夏站在宫门穿堂的阴凉里,那宫殿就在那里,沐浴着明晃晃的阳光,她却一时怔忡、一时恍惚,恍如梦中!

  ☆、1088。第1088章 刘婕妤

一时,是景仁宫中成庆帝和景贵妃的恩爱;一时,又换成雨天小院里,那简陋的灶棚子里,她亲手抱起的猫儿般的小女孩儿。那堪比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