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荣华路 >

第104章

穿越之荣华路-第104章

小说: 穿越之荣华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仲玉弟弟是一个明白的,肯定懂得体谅了。”刘玉娘回了母后一个肯定的答案。在刘玉娘的印象里,仲玉弟弟就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弟弟。
  除此之外?
  那就是一个安静的美少年。
  “不谈你弟弟,说说你自个儿。玉娘,你呢,你与那付氏的儿郎书信来往,可是觉得彼此不错?”
  荣娘笑着问了此话。
  “挺不错的。”刘玉娘有些害羞了。
  “我听着明月讲,她那族弟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好孩子。你们偶有来往,我是不反对的。”荣娘执起女儿的手,轻轻拍一拍,笑道:“只要你们守住了规距,大面上不走折,一切就是可以的。”
  年青的男女,还是未婚夫妻,相处一下没问题。
  可越了这个时代的规距,那就不可以了。
  哪个时代,总有哪个时代的规距。若没能力改天换地了,那么,就最好尊守了。因为,这样是最好保护了自己的法子。
  “多有嫂嫂的帮衬。”刘玉娘对于付王后的印象特好。
  当然,这不排除了,付王后亦是出身了付氏一族。这彼此之间,纠缠颇深的。
  “母后,你放心吧。女儿是父王和您生的。你还不了解嘛,女儿一定会过得幸福的。”刘玉娘觉得她有太多的依靠了。
  若是在这般多的依靠下,她还过不好自己的日子,刘玉娘觉得她可以用一块豆腐撞死了。要不然,免得丢了王室的颜面。
  刘玉娘打从来到了汉京城后,就是觉得一切都变了。
  至少,她可以过得更自在了。
  这是大环境的改变。比起在建业城时,那一些小心翼翼,她觉得完全不同了。正因为如此,刘玉娘并不觉得她如今有什么不好的。
  生活上的顺心,哪怕偶有一些小波折,那不算什么。
  至于婚期晚三年。刘玉娘更是心平气和的。她觉得,这既然是命运的安排,那么,就是说明了她晚些成婚嘛。
  也挺好的。
  母后曾经不是说了嘛,女子晚成婚,对孕育了孩儿更好。


第170章 
  这个春末。
  奉国公爵萧仲玉病了,他病了,所以他不知道外面的消息。
  等春过了时。
  萧仲玉知道了,高丽使节团已经离开了。当然,那一位美丽的和淑公主离开了。至于那一位公主殿下的师傅仙清子,却是永远的深眠在了东屠国京府道的某一处土地下。
  谁人动的手?
  能在东屠国里动手的人,自然是王室的供奉。
  这等消息余大海这一位暗卫司的首领自然不可能独断专行,他不过是奉了上令。
  至少,得了秘报的东屠国君王刘长石是非常高兴的。在他瞧来,这不过是小小的教训。在告诉了高丽国的使节团小动作太多,要被斩了手脚的。
  刘长石的意思就是那么的明显,表达了东屠国的意愿。
  入了夏。
  天热了。
  萧仲玉这一位奉国公爵病好后,就是请了假。他准备游历一翻,到京府道四周去游览一翻。
  “你确定了吗?”
  荣娘是舍不得儿子的。奈何儿子心意定了,她倒也不好真的阻止了。
  “求母后成全。”
  萧仲玉觉得汉京城的气氛,他暂时不想待了。也许出去走一走,见识多了,他更舒坦一些。
  想着儿子前面病一场。
  尔后,荣娘从长子伯玉那儿听了一些消息。到底心疼了儿子,荣娘最后同意了。只叮嘱了儿子,外面多有不便,一定得照顾好自己。
  萧仲玉陪笑道:“母后放心,儿子谨记您的吩咐。”
  对于次子游历的一事,荣娘也是与夫君探讨了。刘之烨自然是满口的答案。反过来,刘之烨还劝了妻子荣娘。
  “这乃好事。”
  “多瞧一瞧外面的风景,让仲玉将来更得担了大任。”刘之烨不觉得一个男子汉,四处游历了有什么不好的?
  像是次子出去了,那身边又有跟随保护的人。这没什么不好的。安全有保障。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刘之烨对于长子伯玉治下的东屠国,那是有信心。在刘之烨瞧来,儿子治下的东屠国那就是一个越来越好的国度。
  萧仲玉独自上路了。
  当然,说是独处也不对,还有保护他的暗卫。当然,明面上至少他是一个游历的。没兄弟姐妹,没爹娘亲人的相随。
  汉京城,是萧仲玉眼中的家。
  哪怕走再远,父王、母后在这儿,亲人们在这儿。
  他总归会回来的。
  汉京城,东屠国最繁华的城池。这里不光是经济的中心,也是政治的中心。这里的治安良好,这里的人口众多。
  可以说,这是一座让人来了,舍不得离开的城池。
  萧仲玉离开了汉京城,心头莫名的眷恋,莫名的不舍得。
  京府道,是萧仲玉这一回的目标。在夏日里赶路,自然是清晨与傍晚,午时,那就得寻了民宿歇一歇脚。
  清晨里,有晨光的明媚。
  傍晚里,有彩霞为伴。
  萧仲玉走一处,就是写了他的游记,就是记了他的心得。
  路过一座小城时,一日的午后,他醒来时。还是瞧得出来,他借宿的民居外,那些小孩子们的打闹与嬉戏。
  萧仲玉干脆着,去了这个村子的村中央,那是一颗大树下。
  在树下,有许多的纳凉了。当然,全是孩子与老人。至于青壮年,是一个也瞧不见的。
  “少年郎,瞧你是一个读书人?”
  一个老人招呼了萧仲玉,旁边还有些好奇的目光。
  老人是这个村子里的宿老,辈份颇高的。在老人堆里,也能服众了。萧仲玉随了大家的称呼,唤了一声闵老。
  因为,这个村子叫闵村。
  “闵老,你瞧出来了?”萧仲玉颇不好思模样,说道:“学生就是读了一些书,目前尚未读出了大学问来,愧疚了。”
  “哈哈哈……”
  这闵老笑了。笑过后,闵老指了指这一座闵村,颇是说了一翻话,道:“咱们东屠国,宣文王是一位明君,你啊,多用心读书了。将来在汉京城一定能谋了好差事。到时候,肯定得让人叫一声官老爷。”
  “老朽瞧着,你这少年郎有贵气。”
  闵老说这话时,还是抚了胡须。
  “是啊,是啊。”
  “闵老说得对。”
  “……”
  旁边多有附合声。
  这一般在大树下,大家伙就是纳了凉,又是聊了天。
  起头,萧仲玉颇不好意思的。到后面,他也是放开了。就是打探了一二。萧仲玉问道:“我瞧着,一路行来,似乎一种上的村子里,多是老人与孩童。似乎青壮年全是去服了徭役?”
  为何如此讲?
  因为萧仲玉发现了,京府道的村子里,真是没什么青壮年。
  “少年郎,你可说错了。如今可没徭役了。你可不能给大王抹黑。”那闵老没开口,旁边一位老人就是说道。
  “少年郎,我这族弟说的对。如今大王是明君,东屠国已经没有了徭役。”那闵老跟着也说话了。他还是摇了手头的蒲扇,摇一摇后,说道:“莫说徭役,就是如今的兵役,那是想服了,也没有。”
  “这当今天的兵粮,哪家都盼着,都争着吃啊。”
  “……”
  萧仲玉瞧着这些老人说话时,似乎对当今的君王全然的崇拜。这一刻,萧仲玉对长兄那也是满满的崇拜。
  “如今是好日子到了。”萧仲玉附合了一句。
  闵老就是说道:“可不,如今是好日子到了。想当年,老朽少年那会儿,前朝的赋悦多啊,那徭役也重啊……”
  “当今不同了。大王明君啊,那收税按了田亩来,有专门税官管了税。哪像以前啊,上头让多交,就得多交。随时加了赋税,咱们老百姓连为何多交了,也是心底没个数儿……”
  “如今的日子好啊。老朽活着,是真瞧个盛世是啥模样了。”
  闵老这感概呢。
  旁边的老人也插话,道:“可不,如今没人头税了,没徭役了。青壮年可不是地里闲了,就去打了短工。如今短工多了,那原来让出丁的徭役,如今可是去做活了,都按天算工钱的。如今啊,还是明君在位,老百姓有奔头。”
  “对,对,是明君在位,大王就是明君,朝中全是贤臣啊。”
  “……”
  莫名的,一路行来。听了这些百姓的夸奖。萧仲玉有一种于有荣焉的感觉。
  萧仲玉懂得的,就是百姓们都谈论了日子好过了。说长兄是明君,是朝臣是贤臣。特别是前朝兵役,这在东屠国时,当兵已经是多少人家抢破头的美差。
  萧仲玉莫名的,觉得在他心中本来伟岸的长兄身影。如今是越发的伟岸了。
  这个国度,这个生机勃勃的国度,是长兄一手建立的。萧仲玉觉得,他的那一点暗恋,在社稷山河面,什么都不算了。
  那一位和淑公主?
  既然对于东屠国的社稷有碍难之处,那么,其实搁开了也好。
  天下之大,总有男儿应该追有大业。萧仲玉觉得他要附尾于长兄之后,在这个东屠国的大业之上,尽了他的绵薄之力。
  等六月末时。
  萧仲玉回了汉京城。
  出去了这一回,他整个人长个头了,高了,也瘦了,同时还黑了。
  那又如何呢?
  他整个人的精气神,却是完全的不同了。
  在蓬莱行宫,给长辈们请安时。太王太后是带了哭声。奉国老夫人更是万般的心疼。长辈们的心疼,萧仲玉自然是多有安慰。
  在父王、母后那儿,萧仲玉得到的是鼓励。
  更让萧仲玉高兴的是他的游记,每一日的记录,让长兄是拿去了日日批阅。这等成绩,这等被认可,让萧仲玉份外的开心。
  在王宫的书房内。
  兄弟二人谈心。
  刘长石望着二弟,夸赞道:“你长大了,会明事理了。”
  “是王兄的教导,让弟弟懂了道理。知道了东屠国的社稷,来之不易。如今弟弟享受的一切,全是王兄赐与的。今后,弟弟想随着王兄,为东屠国的社稷尽了自己的力量。”
  萧仲玉表了态度。
  刘长石自然是多有鼓励了。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这个时代里,自然是自家人更可靠。因为,这就是一个宗族社会的时代。
  七月初一日,万寿节。
  这一日,王宫自然举行了大宴。
  朝中百官给君王拜贺。付王后自然在王宫之内,也是举行了宫宴,让百官与外命妇们参加。当然,君王召待了百官,王后召待了外命妇的宫宴,自然是分了两处的。
  这一场的万寿节,宫中热闹。便是汉京城里,这一天也是颇热闹的。
  待晚间。
  宫宴结束时。
  荣娘回了王宫里的寝殿歇息时。她的夫君刘之烨这一回,有些微微醉意,已经在榻上歇息了。
  荣娘沐浴后,也是准备早早歇息时。
  宫人来禀了话。
  荣娘一瞬间,全然没了睡意。
  “侍候本宫更衣。”
  这会儿,荣娘急了。宫人自然懂得太上王后的意思,那是赶了时间嘛。
  等简单的统妆好,更了衣后,荣娘领着宫人就是往儿媳的寝宫而去。这时候赶去了,那是因为荣娘得了消息,儿媳付王后要生产了。
  等荣娘到了儿媳付王后的寝宫时,瞧着长子伯玉正候了产房之外。
  “母后。”
  母子相见,荣娘瞧得出来,长子的情绪有些激动的。只是,这孩子面上的不明显,可那眼眸子却是情绪波澜的利害。
  “进去多少了?”
  荣娘关心了话道。
  “一刻半钟了。”刘长石回了话。
  “坐吧,咱们母子坐着等。”荣娘瞧着宫人搬来的椅子,对长子伯玉说道:“这是明月的头一胎,咱们母子一起等。”
  因为是头一胎,荣娘明白着,这总需要花些时间的。


第171章 
  付王后的头一胎,是东屠国君王的第一个孩子。这一位王嗣的生产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关乎了子室的继承人选。
  付王后是君王的嫡妻,若是诞下了嫡子的话,就是天然的继承人。
  可以说,这一胎尚未出生已经引起了汉京城里所有达官贵人们的观注。
  王后在产房内,产房外也是荣娘母子守候着。这时候的刘长石与母后起落座了,他坐那儿冷了一张脸。实则心头是着急的。
  夫妻恩爱,又是头一个孩子啊,这对于当爹的而言都是有特别意义的。
  莫说王后这会儿生产的事情,引来了太上王后的坐镇。便是已经要歇下的太王太后,在听了宫人的禀话后,也是收拾一翻后,赶来了现场。
  至于旁的人,倒是在这等时候,宫中已经落锁之时肯定是赶不来的。
  太王太后到了,荣娘母子上前迎接了。太王太后没在意,只问道:“王后可生了?”
  “还在产房内,正在生了伯玉的第一个孩子。”荣娘回了话。然后,荣娘走前,搀扶了婆母刘王氏。
  荣娘说道:“母后,你先坐,产房内应该会很快有消息的。”
  “王祖母,累您前来了。”刘长石也是忙说了话道。其实,打心眼里,这时候的刘长石心情不平静的。
  “既然还没生下来,都坐吧。都坐着一起等。”太王太后这时候给了话。在儿媳小萧氏的搀扶下,那是落座了。
  这时候,在这产房外,坐了东屠国的最尊贵的三人。
  不管是太王太后,还是太上王后,又或是东屠国的君王,他们在等待了一个孩子的诞生。
  产房内。
  付王后这时候只觉得疼与痛。
  她信任的付嬷嬷正在旁边盯紧了产婆们。产婆们则是在指挥了王后的生产。对于这一胎,产房内人人都明白。
  这一定得平安的诞生。若不然,有半点儿的差池,大家伙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付王后虽然感觉到了疼与痛,可她还在坚持。这是她的第一个孩子,不管是为了王室,还是为了夫君,又为是为了她自己,她都在坚持。
  这是一个小生命的诞生,一个母亲的受难。
  产婆们还在鼓励了王后,巴巴的盼着王嗣的诞生。产房内,却是王后的痛呼声。虽然,这声音是断断续续的。
  时间在过去。
  一分一秒,一刻一刻钟的过去。
  过了多久,在外面的荣娘等人是过得度秒如年。在产房内,在付王后都觉得她快要消耗尽了力气前。
  付王后感觉到了,她的孩子诞生了。
  “哇哇……”
  婴儿的啼哭声传来。在产房内,份外的响亮。
  一个小生命的诞生,让产房内的人都是松了一口气。接着,大家伙是喜气洋洋的。便是榻上消耗了身上力气的付王后,这会儿也是觉得心头轻松了下来。
  产婆在收拾了,产后的一切。
  等着稍稍片刻后,都收拾妥当了。那小小的王嗣,也是包裹好了。
  这会儿。
  产婆凑上来跟付王后道了喜。
  “恭喜王后娘娘,您诞下了一位小公主。”
  产婆这会儿除了跟王后道喜,自然也是抱着这一位小小的王嗣,在得了王后的吩咐后。由早备好的奶嬷嬷抱着,抱到了屋外,跟贵人们道了喜。
  “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恭喜太王太后,恭喜太上王后,王后娘娘诞下了一位小公主。”
  嬷嬷、产婆们都是跪了下来,说了恭喜的话儿。
  这会儿,刘长石是高兴的。哪怕他习惯性的面瘫了,还是说了赏赐之语。在场的人,人人都得赏,自然人人行了大礼,谢了君王的赏赐。
  “来,让本宫抱一抱。”
  荣娘上前,从奶嬷嬷的怀中抱过了,她的头一个孙儿辈的孩子。她瞧着,那小小包裹里的小婴儿,真是一个小小的孩子,模样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