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荣华路 >

第125章

穿越之荣华路-第125章

小说: 穿越之荣华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会儿,与荣娘在谈论了小儿子婚事的。有女儿静国公主刘玉娘,以及两个儿媳妇韩氏、崔氏。
  “过两日,我准备去蓬莱行宫给你们祖母请安。到时候,你等晚辈当一起去。”荣娘说了她的打算。
  这话从荣娘嘴里讲出来,在场的三个晚辈自然是应了。
  说起来,荣娘亦是有些日子没去了蓬莱行宫。眼瞧着,这日子也是有大半个月了。荣娘觉得她应该去探望一下婆母。
  当然,探望了婆母后,也可以再去探望一下亲娘。
  这去宫外走一走,跟长辈们谈一谈心。在荣娘看来挺不错的。
  “母后,明年太子是否要正式进学了?”静国公主刘玉娘提了问话。荣娘听后,颔首示意了。这个答案倒是在刘玉娘的料想之内。
  “哦。这般说来亦是好事。”刘玉娘笑道:“太子进学了,想来大王会安排好进学的讲师们。”
  太子刘宗赐明年的七月初二日生辰,就当满了整整的五周岁。
  这个年纪的王室子弟确实应该正式的进学了。
  “太子的学业,伯玉这个父王会认真操心的。”荣娘笑了。她关心了儿子,同样关心了孙儿。可在女儿和儿媳面前,她并不想多谈了。
  “倒是你,玉娘,你成婚日子不短了。我让太医去你府上瞧瞧,你如今还没一个喜讯传出。”荣娘更关心了,成婚日久的女儿。
  刘玉娘挺自在的笑道:“母后,您别为女儿担心。太医到了府上,给女儿仔细的请过平安脉。暂时没喜讯,可能是女儿和驸马的子女缘分尚是欠一点。早早晚晚,总要给父王母后添了孙儿辈的。”
  刘玉娘挺看得开。
  因为,她的夫君付奇勇有差事忙碌。两人挺自在的。
  当然,也可能是刘玉娘的头顶没婆母在,她除了亲娘外,婆家是没个正紧的长辈能约束了她这位公主殿下的。
  消遥自在地日子,刘玉娘过得舒坦。所以,对于子嗣的事情,刘玉娘并不着急。
  “也罢,你心头有数儿就好。”
  荣娘是懒得理会了女儿的小心思。当然,也是荣娘看得出来,女儿如今过得挺幸福。她啊,提一提话头便好。让女儿心中有数,旁的也不讨了晚辈的嫌。
  倒是荣娘母女一提了孩子的事情。
  韩氏、崔氏两个妯娌是默然的对望了一眼。
  二人还没怀上了子嗣,这两个嫁进了爵爷府的夫人,心中挺忐忑不安的。在二人听来,也许婆母太上王后是想借了大姑姐静国公主的事儿,提醒一下她们呢?
  两个儿媳妇心中的猜想与忐忑,荣娘不知道。
  当然,荣娘若是知道了,也是付之一笑。她从媳妇走过来,一路上路途尚算得平坦。荣娘觉得,她不想当了恶婆婆。
  只要儿媳妇能生,她就不想去挑拔了儿子和媳妇的关系。早一点,晚一点,她不急,总要有孙儿辈嘛。
  当然,更可能她膝下已经有两个孙儿辈在承欢了。不管是刘爱宗,还是刘宗赐,照顾两个小孩儿,抚养两个小孩儿,已经占据了荣娘挺多精力的。
  荣娘哪还会插手了儿子们的后宅事?
  这一场谈话。
  这一场长辈与晚辈的交流,韩氏、崔氏是显得有些收束了心绪。等待离开了王宫后,这两位妯娌又是各有心事。
  倒是在女儿和儿媳们离开后。
  荣娘的宫里没清静了。长子伯玉后宫的六位嫔来请安。
  翻了一年新年,君王刘长石册封的六位嫔,分别是惠嫔、德嫔、淑嫔、贤嫔、丽嫔、荣嫔。其中,惠嫔就是头一个投效了君王刘长石的白狼部落的头领之女。
  那白狼部落的头领名叫哈图,一个挺投机的中年人。
  六位嫔,六个水灵的姑娘。
  一水儿给荣娘行礼,挺养眼儿的事情。荣娘摆摆手,唤了起。六位嫔自然是谢了恩,方才起了身。
  荣娘稍稍问了几话。当然,也晓得了六位嫔的来意。
  除了请安外,就是六位嫔各有孝心抄了许多的经文,想献给了长辈们。当然,也是借此讨好了太上王后。
  对此,荣娘全然的收下了。
  说起来这事儿,还是荣娘做主的。
  六个水灵的姑娘刚入了宫时,倒是颇一翻争奇斗艳。荣娘是不耐烦多管这些事儿的。可宫里的宫务又确实由她掌管了。
  荣娘是懒得多追究什么?再则,六位嫔又没真惹出来事儿。至多,就是斗斗嘴,还是斗斗嘴皮子的功夫。
  动手什么的,算计陷害什么的,也没出现了。
  于是,本着一只羊是赶,一群羊也是赶。荣娘干脆罚了这六位嫔尽数的抄写了经文。而且,是第五天上交一回。
  这算是给六人寻些事情,免得她们太闲了,也是闲得天天以吵架斗嘴皮子功夫为乐?
  六位嫔在太上王后的跟前挺乖巧儿的。荣娘是看行,不看心。所以,她不多言什么,只要这些后宫的嫔做到了宫规要求的,她便是满意了。
  让掌事嬷嬷收了经文后,荣娘难得的赏赐六人各一匹的蜀锦。这东西难得,算是贡品。当然,是儿子们的孝心,孝尽给嫡亲母后的。
  可荣娘觉得她今年都过了四十四周岁的生辰,再穿了艳丽的蜀锦有些挺难为情。干脆做个顺水人情。
  长子伯玉孝敬的东西,再赏赐了长子的后宫女眷,大家皆大欢喜。
  荣娘可是知道的,这些部落里的女子最是喜爱的鲜艳的颜色。当然,荣娘也觉得这些鲜活的女子,年少的女子一个一个穿得艳丽的缤纷色彩,她瞧着更养眼。
  生活在了朝气些的王宫里,荣娘觉得挺不错。
  果然不出所料,荣娘赏赐了蜀锦后,六位嫔当场皆是欢欢喜喜的谢了恩。那等喜悦在脸上是掩饰不住的。
  又过了两日。
  荣娘如前头说的话,她领着女儿、儿媳们一起去给太王太后请安。
  蓬莱行宫如住奉养着太王太后一个主子。按说,太王太后的一切肯定是东屠国最高的标准了。可荣娘还是瞧得出来。
  她的婆母刘王氏有些不得劲头。
  作为晚辈荣娘当然是关心了,也是旁敲侧击了一下。
  太王太后很配合,那是表露了心迹。荣娘一听后,就是心头笑了笑,面上一口子答应了太王太后的某些请求。
  “母后,您到王宫里住一住,常常见了曾孙儿自然是好事。瞧一瞧,爱宗和宗赐越发长大了,个个瞧得都是聪慧的模样。若是母后您看了,指定特别欢喜这两个孩子的。”
  荣娘懂了太王太后的心思。
  荣娘同样没拒绝了太王太后想到王宫里常住的意思。很简单了,荣娘觉得以前吧,长子伯玉肯定还生了他祖母的某些指手划脚。
  可如今都时间久了,倒底太王太后是长辈了。这长辈年纪大了,就这点子念想,如何能不成全?
  最主要的荣娘也要考虑了夫君刘之烨的想法。
  荣娘瞧得出来,夫君其实心中还是盼着天天能给他的母后请一回安,问一声好的。倒底是嫡亲的母子啊。
  荣娘这个儿媳妇也不想成为了,夫君和婆母之间的一根刺。也免得将来万一婆母真是在蓬莱行宫里逝后,惹得夫君和长子伯玉之间有些父子的隔核。
  有些事情,荣娘总要考虑周到一些的。
  倒底婆母刘王氏的年纪真是大了,那王宫里如今不可能有继后。那么,那些嫔若是想讨好了太王太后,其实让太王太后天天过得热闹些,没什么不好的?
  人老了,总会喜爱热闹的。
  就像荣娘从儿媳韩氏那儿知道了,她亲娘赵春花现在的乐趣就是爱看戏听曲儿。
  “好,好。”
  太王太后连连点头,笑得挺高兴,说道:“依你的意思。哀家乐意住王宫里,瞅着太子越发长大了。指不定就像极了他父王……”
  “大王是咱们刘氏里最出息的子嗣啊。祖宗在天有灵,一定是保佑了大王万寿无疆。”太王太后哪怕跟大孙儿以前有心结。
  可说实话。
  刘王氏这个祖母还是盼着大孙儿越有出息越好。
  这样的话,刘王氏觉得在祖宗面前,她倍儿有体面。
  想一想,百年之后,哪怕去了地下,见到了夫君刘三老爷时,不,如今得称呼为宣和王。这可是君王刘长石正式给祖父的追封王号。
  太王太后也是能挺直了腰杆儿的。她啊,觉得她这一辈子挺自豪的,能见证了刘氏一族再一起更辉煌的崛起。
  “母后,今日回宫后,我跟夫君商量一下。选个喜庆的日子,一起来迎了您老人家回王宫?您看,可好?”荣娘当然还得回去,跟长子伯玉通一通气儿。
  这一回话。
  荣娘讲了,太王太后倒没什么反对的,那是执起儿媳小萧氏的手,笑道:“好,好,依你的意思办。哀家一直就满意了,你办事的妥当。”
  在心中太王太后自然高兴借着儿媳小萧氏给的台阶,那便是解决了与大孙儿伯玉的那点子隔核,能够体体面面的来个皆大欢喜。


第205章 
  太王太后回宫一事,荣娘自然跟长子伯玉讲了。
  作为晚辈,为作君王,刘长石并没有表其它的态度,而是非常配合着亲自陪了父王母后一起迎接祖母回王宫小住。
  不过,这事情之后,刘长石就是把目光从这些碎事上转移开了。
  因为,东屠国将又要大战起。
  大魏朝的战意,大魏朝的附庸,那些黑山白水间反对派的小部落联盟,已经在大魏朝的统领下往东屠国的疆域而来。
  战争,从来不是简单的事情。
  刘长石自然亦是西征了,这一回的春末,东屠国的大军便是护着圣驾亲临前线。
  夏。
  至万寿节前。
  荣娘在王宫里得到的消息,便是前线的君王一切安好。至于战争,战线如今焦灼,目前尚未分出了胜负。
  王宫中。
  太王太后最近挺得闲,六位嫔也是一起讨好了这位老祖宗。
  至于宁国公主王遂娘?
  王遂娘有大事忙碌着,进王宫的时间自然少了些。这个秋,安乐伯爵刘季玉将要大婚,同月末,长亭子爵王知源也要大婚。
  在亲儿子的大婚面前,宁国公主王遂娘肯定得盯紧了。
  于是。这个夏,七月初二日,过了四周岁生辰的太子刘宗赐,已经越发的长大了。他一个小小年纪的太子,浑身上下也是有自己的气势。
  对此荣娘是欣慰着。
  至于长寿小公主刘爱宗?
  这是一位好姐姐,一个让荣娘更心疼的孩子。
  “父王未归来,我和弟弟给母后祭奠上香。告知母后,我和弟弟一切安好。让母后化身的星星在天空上也知道我和弟弟想念她……”
  刘爱宗领着弟弟一起给母后上香后,说的一翻话让荣娘听了,就觉得这孩子是真懂事儿了。今年六周岁的小姑娘,越发的是一位美人胚子。
  宣文十二年,夏过了。
  秋到时。
  安乐伯爵刘季玉的婚事是操办的热闹。
  荣娘发现,等着小儿子也是成婚后,她真正的松了一口气。往后,孩子们自然有他们的小家了。她这个亲娘能少管了孩子们的事儿。
  雏鹰长大,总会觉得会了飞翔。
  人生路,总得自己摸爬滚打。
  刘季玉的嫡妻金氏是高丽国一位降官的女儿。为何选了这一位?
  当然是因为金氏的美貌了。刘季玉在太王太后的聚会上,无意里撞上了来请安的淑女名媛。那里面容貌最好的就是金氏。
  少年爱慕,铁定是容貌最吸引了注意。
  对于小儿媳妇金氏,荣娘没什么异样的眼光。她更多的还是盼着儿子喜爱的枕边人,两情相悦能走得理长久。
  金氏容貌好。金氏的家族在中原有关系。
  金氏的外祖家更是中原的士族士家。总之,在大魏朝统治的富庶青州之地是名门望族。既然金氏背后的背景不错,儿子又喜爱了?
  荣娘和夫君刘之烨没反对。
  长辈不反对,这一桩婚事亦是成了。
  金氏,闺名润雪。
  大婚,结两姓之好。婚者,女也,昏也。
  这成婚自然是黄昏时分迎亲。
  作为王室的爵爷,这大婚自然是热闹极了。整个汉京城里,也是颇有同乐之意。刘季玉去迎了新娘子时,穿着喜服是满面春光。
  至于说金氏家族?
  对于家族而言,女儿能嫁给了王室的爵爷,自然是一百个一千个的愿意了。
  做为降官的金氏一族在东屠国的地位颇是尴尬的。可如今不同了,这代表了王室收受了降官这一派系,是真正的融入进了东屠国内。
  这等信号,给降官们的一些示意才是更重要的。
  当然,成全了弟弟的婚事,又是给朝廷内部一些稳妥的策略。未尝不是君王刘长石当初同意了这一桩婚事的初衷。
  十里红妆,更是喜乐声响。
  热闹之中,喜钱更是洒出。
  等新郎官迎了新娘子入花轿后,才是高高兴兴的离开了岳丈府上。
  刘季成婚了,自然就是开府了。安乐伯爵府上自然是宾客迎门。刘季玉的二哥、三哥自然帮衬着迎了宾客。两位嫂嫂韩氏、崔氏也是多有良助。
  总之,婚事非常的热闹。
  可惜的是这一回新婚,许是大高兴了。又或是哥哥们的整蛊,刘季玉在大婚之夜给喝醉了。那叫一个满面红光,喝得人都糊涂了。
  于是,尴尬的新娘子金氏就更是害羞了。
  好歹,次日醒来后。
  刘季玉发现他被照顾的挺好。就是可惜了,昨个晚的春宵一刻值千金,这完全给浪费了?
  “夫君……”
  金氏早晨醒来时,是挺羞怯的。
  刘季玉倒是拿出了一些派头,他主动执了金氏的手,道:“我有些头疼,昨个儿喝多了。”这话有些掩饰了尴尬的。
  金氏听得夫君的解释,心头挺欢喜。
  当然,她更不会忘记了,她叮嘱了丫鬟备上的醒酒汤。
  等待饮了醒酒汤,这会儿,夫妻二人才得了洗漱一翻,又是沐浴更衣一翻。
  朝食时。
  刘季玉有些饥肠辘辘,于是,他的朝食就是用得挺量足。金氏是新娘子,又担忧了哪儿做得不好?
  她更害怕了。
  唯刘季玉浑不在意的样子。
  “夫君,时辰不早了,咱们这是进宫给长辈请安吗?”金氏小声询问了话。
  刘季玉想了想昨个晚,他挺懊恼一些。昨个儿,提前掀了喜帕,提前饮了交杯酒,这些洞房花烛夜,他貌似只走了一半。
  最重要的……
  他后来睡着了。
  这让刘季玉对他的嫡妻蛮有些愧疚了。
  “时辰不早了,咱们不能担搁了。至于旁的,等归来后,今晚我补偿你……”刘季玉话到这儿,还是拿出了当主的家主派头。
  金氏的心头,莫名松了一口气。
  金氏出嫁前,自然学了许多的东西。她自然也懂得,她嫁进了爵爷府上,这新婚夜没能跟夫君圆房?
  这事情有一丁点儿的风声传出,她铁定得毁了。
  还好夫君是体谅她的。至少,这会儿金氏不用担忧了,她是否哪儿做的不够好?惹来了嫌弃。
  汉京城,王宫。
  荣娘、刘之烨这一对夫妻早早领着儿子、儿媳,还有孙女、孙儿一起的给太王太后请安了。尔后,自然就是留了太王太后这里。
  目的简单着。
  荣娘就是不想小儿子小儿媳多跑了一趟。
  这时候,大家伙聚齐了,等待了小儿子小儿媳到来便是。
  荣娘自认为,她还算得一个挺不错的婆母。
  等安乐伯爵夫妻二人进了王宫后,从小宫人那儿得了消息。这便是赶往了太王太后的寝宫。
  小孙儿也是大婚了。
  太王太后高兴着,今个儿,给是一对小夫妻大大的红包。
  当日的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