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荣华路 >

第22章

穿越之荣华路-第22章

小说: 穿越之荣华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荣娘眼中打小一起长大的感情,自然是结为夫妻后,二人能过得幸福美满。
  不求富贵满门,但求平安顺遂。
  可如今呢。
  天子家的富贵,外戚家的荣华……
  荣娘什么身份?哪怕荣娘和亲娘赵春花赎买了身契,可她们怕依然是刘遂歌大姑娘眼中的奴仆吧。
  “知道娘如今安好,知道姐姐如今安好……”刘之烨慢慢说道:“我心就踏实。”
  “荣华富贵,我幼时也是享受过。”
  刘之烨对于幼时的记忆,总是模糊了起来。在他的记中,鲜活的是荣娘的身影。他说道:“我们成婚后,等你我有了子嗣,再是去相认了娘和姐姐。”
  刘之烨说了他的打算。
  有了儿女后,刘之烨觉得在孙儿孙女的撒娇下,他娘一定会心软的。
  “我的前半生,荣娘你救了我两回性命,何以为报?”刘之烨一字一字,说的眼神泛了温柔之色。
  “唯以身相许,执子之手,百头偕老。”刘之烨早搁下了要挑水的水桶,走到荣娘的身前,执起了荣娘的手,许下了这等情话,许下了这等诺言。


第36章 
  兴宁九年。
  夏。
  五月下旬。
  刘遂歌如今还没有正式被册封为皇后娘娘。可到底已经圣旨下来了,满宫上下人人都是想讨好了这位未来的女主人。
  这一日。
  刘王氏进宫来探望了女儿。
  母女二人自然说些私房话。
  在宫人送了茶水点心后,刘遂歌挥手,示意宫人们退下。
  “娘。”
  见到亲娘时,刘遂歌是高兴的。刘王氏更是眼泪婆娑,她道:“我儿总算是熬出头了。娘在宫外,也是为你祈福,愿菩萨保佑你,原佛主保佑你。”
  说起来女儿将要被立为皇后之事。
  刘王氏就是想到了女儿出生时,那个阳明道长的批语。一时间,刘王氏更是泪落了下来,她说道:“若你爹还在,瞧着你如今的出息,那应该多好啊……”
  “还有三郎……”刘王氏一提到了儿子,就是沉默了下来。这真真是他心头一道伤。
  刘遂歌握住了母亲刘王氏的手,说道:“娘,有女儿在呢。你莫担心,女儿会想法子,会差人寻了弟弟的。”
  “唉……”刘王氏一声叹息,说道:“三郎这些年都没寻到,这许是上苍注定的。遂歌,娘如今就剩下你了。你定然要好好儿的……”
  瞧着母亲握紧了她的手,刘遂歌颔首点头。
  “娘,就像你讲的,女儿已经熬出头了。”刘遂歌笑道:“这天下间的女子,莫不要羡慕了女儿的。”
  皇后之尊,母仪天下。
  自然是万千闺阁女子羡慕的对象。
  “对了,娘进宫来,是有一件事情要讲与你知道。”刘王氏这时候提了精神,讲述了她的来意。
  “你若做了皇后娘娘的宝座,肯定需要一些宫外的人手帮衬。”刘王氏说到这儿时,眼神有些哀伤。
  因为,刘王氏的娘家是琅琊王氏的旁系出生。早是没个存在了。
  王氏一族的嫡支?
  刘王氏是心存忌惮的。
  “前些日子,淮南路的刘氏旁系子弟,有寻来了娘这儿的。”刘王氏讲道:“都是你的族兄弟,有三人。”
  “一个是你五叔祖父家的之春。一个是你七叔祖父家的之秋,还有一个是已经出了五服外的之义。”
  刘王氏说了寻来的刘氏一族旁系的身份。
  刘之春、刘之秋、刘之义。这三个族兄弟,刘遂歌前两个微微有些印象,至于刘之义是真没什么印象的。
  “想当年记了族谱上,你这一辈子的男儿,刘氏一族有一百来号的孩子。”刘王氏有些感伤,她说道:“如今就剩下这么三人了。”
  “这世道……”最后,话到这儿,刘王氏到底没讲了下去。
  刘遂歌忙说道:“娘,三位族兄弟暂时寄居在哪处?”
  “暂时住在娘宅子的隔壁。那宅子是娘租赁下来,予他们三人一个栖身之地。”刘王氏拍拍女儿的手,说道:“到底他们出生于刘氏,与你系出一个祖宗。遂歌,你真要用个人手的话,他们三人能给你跑跑腿。”
  “嗯,此事女儿心头有数儿。”刘遂歌应下了。
  到底她懂得母亲刘王氏的好意。
  皇后又如何?
  那宫外有时候,还真是需要贴心人。
  这时代里,再是贴心,还是自家人用着放心啊。到底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兴宁九年。
  夏,六月。
  在立后大典的这一天,建业城非常热闹。
  摄政王司马铭自然出现在了勤政殿中。与文武百官一起,给帝后贺喜。
  天子着十二华章的冕服,皇后着绣了凤纹的凤袍,一起并列于勤政殿的丹台之上,由得文武百官贺喜。
  “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
  兴宁帝执着皇后刘遂歌的手,二人皆是含了笑容于唇角。
  大朝贺之后。
  刘遂歌乘坐凤撵,回返了她的寝宫。这是位于皇宫中轴线上的皇后寝宫昭阳殿。在这里,她将接受了外命妇们的朝贺。
  至于兴宁帝?
  兴宁帝是准备留了摄政王饮酒。
  “这等大喜的日子,皇叔,朕敬您。”兴宁帝端起酒盏,满面笑容的说道。
  佩剑于身的摄政王端起酒盏,在兴宁帝的笑容之中,又将酒盏搁在了桌上。兴宁帝这时候依然是面带着对长辈的尊敬,说道:“皇叔,朕先饮甚。”
  话落,兴宁帝先饮了杯中酒。
  在场的众位文武大臣,瞧了一眼兴宁帝,又瞧了一眼摄政王。
  不懂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摄政王的目光是深深的望了兴宁帝一眼后,端起了酒盏,在兴宁帝如春风般的笑容中,又是搁回了桌上。
  文武大臣这时候已经瞧出来不对劲头了。毕竟,能在朝堂之上立足的,真没情商低能儿。那种没能力的,早被排挤掉。
  “来,此盏酒,本王赏你。”
  摄政王指了身旁侍候的宫人,面色严肃的说道。
  侍候摄政王身旁给倒酒奉筷的宫人,是一个身着宫装的二十旬一等宫女。她容貌秀丽,身姿婀娜。
  “诺。”
  宫人有些迟疑,可在旁边守护的侍卫瞪视下,倒底不敢有什么异样的举动。唯有恭敬的接了那盏酒,饮了下去。
  稍片刻后。
  宫人口吐黑血,倒在了大殿之上。
  “啊……”
  勤政殿内,一片喧哗声起。
  文武大臣们的脸色皆是变了。
  这一盏酒原来要喝的主人是摄政王,如今摄政王未饮,代饮的宫人死了。在这皇后大典册封仪式后的宫宴之上,出现了人命官司。
  这真是让在场的众人生出了莫名的不祥预感。
  “来人,护驾。”
  摄政王赫然起身,一声利喝。
  护卫应诺,当场从怀中掏出了号角,咆咆的吹了起来。
  稍片刻,整座勤政殿被众兵团团围了起来。一时间,肃杀之气,弥漫了整座皇宫。
  兴宁帝在兵将围了勤政殿之时,脸色变得苍白起来。他望着摄政王起身,在护卫的拥促之下,从丹台的玉阶之下,一阶一阶的走了上来。
  “皇叔……”
  兴宁帝唤了一声。
  摄政王目光冷然。
  “圣上,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话,想与本王讲一讲?”停在了兴宁帝两步开外,摄政王左右两侧皆是亲卫守护。摄政王开口,吐了这等话。
  那语气冷冽若冰。
  兴宁帝讷讷无言,他似乎想狡辩什么,张嘴儿又是不知道应该如何讲?
  彼时。
  昭阳殿。
  刘遂歌刚接受完了外命妇们的朝贺。
  这可谓是她这一生最荣耀的时刻。刘遂歌心底里,带着激动与欣喜。
  在外命妇朝贺结束后,皇宫后苑的宫宴,也是开始了。借着这点子时间,刘遂歌准备回了寝宫内,去专门的妆室,重新补一下妆容,以及换一身吉服。
  之前的祭祀与大朝贺,那朝服是正冠。
  这会儿,在举行了后苑的宫宴,倒是吉服穿戴着,总是轻省一点儿。
  就是刘遂歌换了吉服,重新回了宫宴的昭阳殿的正殿之中时。她隐约听到了号角的声音?这怎么可能?
  号角可是战场上的指挥信号。
  “嬷嬷,可听到了什么异样的声音?”刘遂歌还是问了身边的掌事嬷嬷。
  “奴婢愰乎里,听到了呜呜的声音。”掌事嬷嬷如实回道。
  刘遂歌沉默了一下。
  尔后,她道:“嬷嬷差人去提醒一下,今个儿宫中正是庆典,倒是注意一些。莫是打扰了圣上与朝中众位大人们的兴致。”
  有刘遂歌此话。
  掌事嬷嬷自然是应承了。
  就是掌事嬷嬷刚刚吩咐了宫人去传话办事儿。才是回来复禀了刘遂歌时。有杀气腾腾的大队兵将来,一下子围了整个昭阳殿。
  一时间。
  外命妇们俱是花容失色。
  那些兵卒,人人身上都带了血腥与杀气。哪是后宅的贵妇们,平日会接触到的?
  这会儿,人人都感觉到了宫中出事儿了。而且,不是小事情,是天大的篓子。
  “尔等何人,居然擅闯昭阳殿?”
  “可知这里是皇后娘娘的寝宫,尔等居然敢惊了凤驾?”掌事嬷嬷是宫里的老人,这会儿,那是一出马,就是利声喝话。倒没弱了宫中老嬷嬷的风采。
  兵卒之中,一个领头小首领出来。他一身的铠甲,八尺男儿。在此等地方,倒是显得份外的引人注目。
  “臣禁卫军统领值事何琢,拜见皇后娘娘。”
  “臣奉上命,调动麾下前来守卫昭阳殿。此乃上官授予的令牌。”小首领将令牌一展示后,就是挥手,对围了昭阳殿的兵卒,说道:“依令行事。”
  “诺。”
  众人齐喝。
  此时,被晾了那儿,满面难堪的刘遂歌,只觉得天塌地陷。
  刘遂歌已经从禁卫军的态度中,品出了一些真相来。她知道,朝堂之上,不,应该是勤政殿出事情了。
  只是不知道究竟牵连多大的范围?
  这一回,她这个还没当了一天的皇后娘娘,会不会落得万劫不复?
  刘遂歌亦是不知道的。
  “嬷嬷,扶本宫回寝殿。”
  刘遂歌吩咐了一句,她挺直了腰杆儿,在掌事嬷嬷的随侍下,离开了昭阳殿的正殿。这时候,每踏出了一步,刘遂歌都是强自让她自己镇静。


第37章 
  皇宫,勤政殿中。
  兴宁帝已经瘫软在了龙椅之上。他的旁边两步开外,摄政王见兴宁帝一直没回答了他的问题,摄政王司马铭就是严肃的站了那儿。
  直到了整个勤政殿内,安静得鸦雀无声。
  “圣上受了惊吓,扶圣上回后殿歇息。”摄政王一声吩咐,自有亲卫上前去搀扶了兴宁帝。至于兴宁帝的贴身太监,这会儿,都是吓得站了一旁傻愣着。
  文武大臣中,有些人的面色是变了几变。
  到底没哪一个忠心于兴宁帝的臣子,是站出来,为帝王讲了忠贞之语,反驳了摄政王的话。兴宁帝本来还想挣扎一下。
  结果一瞧这架式,兴宁帝也没敢多再折腾了,直接就让摄政王亲卫给送到了勤政殿的后面寝殿去了。
  “请太医去圣上诊脉,记得开了安神汤。”
  “圣上万金之躯,不能有什么意外。”摄政王这话一出来,自有亲卫又应诺,依言去办事情。唯那些离得听些,听清楚了摄政王说话时的语气的人,已经明白了许多。
  夏,六月,刘氏的立后大典上,兴宁帝受了惊吓。据朝廷公布的消息上讲,是册封皇后的大典之后的宫宴上,有刺客要行凶。
  摄政王英明神武,护了圣驾。
  然后……
  然后,朝堂上就是有人上奏,上立后大典没有举办完全,因为次日本来还要进行祭祀。刘皇后要以继后的身份,再给司马氏的祖宗们祭祀血食香火的。奈何……
  兴宁帝受了惊吓,已经病倒了。
  所以呢,刘氏的皇后身份,不合礼仪。举行了一半的立后大黄,新出炉的刘皇后娘娘还得补足了仪式,才可以享受了皇后的超规格待遇。
  皇宫。
  昭阳殿。
  掌事嬷嬷把朝堂上的纷争,一五一十的讲给了刘遂歌听。
  “看来某些人不想给本宫一份体面收场啊。”刘遂歌已经听出了太多的东西。只是,她能如何呢?
  刘氏一族已经在大魏朝的南下中,败落至厮。
  刘遂歌的士族出身,就是一个空头的牌子。在朝廷的政治斗争之中,完全没什么实质的作用。更何况,王氏一族的嫡支不会为了她跟摄政王较板的。
  相反,王氏一族卖了她这个一天的皇后娘娘,倒可能从摄政王的手中得了便宜来。
  “娘娘……”
  掌事嬷嬷还是想说些什么?
  刘遂歌摆摆手,道:“嬷嬷,不用多讲了。”
  “本宫差人去求情,希望让本宫去给圣上侍疾,这等后妃的本份都让驳回了。嬷嬷,你说说,本宫还能再求什么?”刘遂歌说的话,有例有据。
  掌事嬷嬷也是沉默了下来。
  之前。
  昭阳殿让兵卒围了。
  后来,勤政殿传来了确切的消息,说是抓了刺客。
  外命妇们这才得已出了宫,当然,人心不稳是肯定的。这等风波诡异之下,刘遂歌又不是傻子,她自然要做一些小试探。
  试探结果,一点了不美妙啊。
  兴宁九年,夏,六月。
  建业城内,气氛紧张着。因为,这些日子里整个建业城都是被摄政王的亲军接管了城防的工作。
  整座城池,貌似像军管。
  市井百姓生活在天子脚下,也没真傻的人。特别是立后大典被驳斥,刘皇后被披露不得享受皇后的待遇,依然领受了德妃之尊。
  再加上兴宁帝病了,天子不再上朝,刺客宫中行刺当场死亡。朝廷又是下旨,在建业城大搜捕之类的事宜。
  这闹得整个建业城是人心惶惶。
  建业城,外城的西区,梧桐巷子尾。
  夕食后。
  荣娘借着亲娘赵春花早早睡下了。她就是寻了刘之烨说悄悄话。
  两人在院中,小声的唠叨着。
  “三郎,你准备怎么办?”荣娘问了话。
  刘之烨似乎在思考,他想了片刻后,才回道:“静观其变,我暂时也没什么好法子。宫中的消息,传到外面了总会失真。”
  荣娘听后,点点头,又问道:“要我想法子,给你娘递了消息吗?”
  刘之烨摇摇头,他说道:“敌人在明,我在暗。这本是好事。荣娘,咱们不用多做什么,我没料错的话,娘和姐姐身边肯定有别人的眼线。”
  “这等时候,我若不掺合进去,也许能给娘和姐姐多些退路。”刘之烨不会忘记了,刘氏一族的覆灭,还有敌人。
  娘和姐姐两个弱女子,在皇家的漩涡之中,反而会让某些人有忌讳,不敢真正的胡乱出手。他若出现,就未必是那般样了。
  “……”
  荣娘这时候没多讲什么,她只是有些吃惊于刘之烨够冷静。
  不过,旁观者清。也许不掺合了皇家的斗争,也许真的好些。毕竟,他们若有余力,在其后也能伸了援手。
  若大家都是一起倒霉了,倒真是要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了。
  其后的日子。
  荣娘对刘之烨用了更多的细心。荣娘倒是发现了,刘之烨似乎一直在做了豆腐小买卖时,也在打探了一些有用的消息。
  也许……
  荣娘想,也许刘之烨不是不想给他娘和姐姐帮忙,而是在权力斗争面前。似他们这等人物,太弱小了。连掺合进去的可能,都没一星半点儿。
  飞蛾赴火,就是自取灭亡。
  于无上的权柄而言,他们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