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朱门继室 >

第61章

朱门继室-第61章

小说: 朱门继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月尘闻言,脸色略白了一些。

    沈老太太随即重重地敲一下桌子:“你在静月庵一直好端端的,怎么会跌入寒池呢?还落了这么个治不好的毛病。三五年,朱家怎么会等你三五年!”

    好端端的,哪里好端端的。十多年里,他们从未派人过来探望过她一次,怎么会知道她过得好还是不好。

    沈月尘闻言,心中凄凉,开口道:“祖母没去过静月庵,自然不知它地处偏僻荒凉。那静月庵建在半山腰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庵中条件清苦,只有一处山泉可以取用,来回一趟却要走半个时辰。我在庵中生活了十三年,数九寒天,也只能靠木柴取暖,热水稀罕,想要烧个汤婆子暖暖被窝都是奢侈。那年冬天,吴妈摔伤了腿,行动不便,没法去池边涮洗衣物,我便替她去了,结果就出了事。幸好,被打水的猎户所救,送回庵中,好歹捡回来了一条命。”

    那一次,她烧了整整一天一夜,若不是师傅亲自冒雪下山去请大夫,她便是想活也活不了。

    沈老太太听了这番话,心中虽然依然怨忿,但也心虚得很,一时竟无话可回。

    驳也不是,恼也不是,只悔不当初。

    若是早知,她的命里会有这份姻缘在,就算真是什么扫把星转世,自己也会找个稳妥的地方把她慢慢养大。

    沈月尘看着老太太的神色道:“我回府时,身上就已经有了这寒病,长辈们无心过问,我也不便明说,只靠自己慢慢调理,自然效果不大。”

    老太太的双眉更蹙了:“算了算了,过去的事,不提也罢。你觉得你自己过得苦,我们的心里何尝不苦,世事无常,人人都苦。我现在是真心替你着急,朱家一心一意指望着你这个肚子,一年两年,尚且还说得过去,可再往后拖,定是瞒也瞒不住的。”

    说不担心是不可能的。

    人吃五谷杂粮,怎么可能不生病,万一病了,只需差人进来一看,便会察觉。

    老太太越想越头疼,原本私心里只想仗着朱家的财力和人脉,助沈志云在官场上多得一下好处和机会,谁知,偏偏又埋下这么一个随点随着的隐患,一旦事迹败露,朱家愤然不说,沈家也跟着丢人丢脸,还得罪了人。

    沈老太太抬手揉着自己的太阳穴,闭目想一会儿,强自镇定下来,半响才道:“如今,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只得走一步算一步,咱们齐心协力一起将这件事瞒下去,能瞒多久是多久。”

    沈老太太说完,又念了声佛祖保佑,心中默念:“佛祖啊佛祖,功德自在人心。可怜这孩子自幼长在菩萨跟前,您就开开眼,让她怀上个一儿半女的吧。”

    沈月尘自然也是和她同样的想法,目光一凝,轻轻点头。

    房中一时安静下来,祖孙俩二人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计较,半响无语。

    老太太定定心神,只觉自己方才说的话,有些重了,担心她会因此对自己有什么隔阂,便主动握了她的手:“月尘啊,我知道你心里一直怨我们当年狠心把你送走,可是那会但凡有一点其他的办法,我也舍不得让你去庙里吃苦!”说完,她便吸吸鼻子,故作怕她看到似的,转过身去,用帕子悄点了点眼角。

    沈月尘回她一笑:“祖母,我不怨您。谢谢您之前为了我的亲事劳心劳累,如今,又这样疼爱和照顾我的身体,月尘心生感激。”

    沈老太太见她这么说,心下稍安,握紧她的手,道:“此事不宜操之过急,咱们慢慢想法子,你先把身子养好才是要紧,一定多长几两肉,好为自己添几分福相。”


第一百二十二章 娘家(四)


    沈月尘点一点头。

    吃东西能有多难,总好过喝汤喝药。

    “祖母,我如今吃得暖宫丸,那丸药的配方可否给我一份,我想留在身边。”

    “陆大夫的配方一直都有的,只是每次都是他亲自调制好之后,再送进府里的。”沈老太太道:“你想要那方子,我立马就派人给你找出来。配方有的,还有方子上各种补身的药材,家里也是齐全的,你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谢谢祖母。”多留一份方子,以备不时之需。

    沈老太太微微一笑道:“只要你能好,祖母花多少银子都舍得。”

    沈月尘随即又想起一事,又问道:“对了,上次胡太医的事情,祖母是如何说服他的?孙儿看他的样子,不像是个好说话的人。”

    “青酒红人脸;财帛动人心。”沈老太太抿了口茶,道:“那个胡太医最是贪财,借着行医的名头,来来回回已经在朱家捞了不少的好处。如今,咱们再多给他一份,他自然愿意收下。”

    沈月尘闻言,不禁又有些担心。

    贪财的人,根本没有信用可言,他收了银子封口,也可以为了银子松口,简直就等于是个无底洞。

    “他既然那么贪财,咱们须得给他多少银子才够?”

    沈老太太淡淡道:“光是银子还好说,关键还是你爹有办法,找了熟人帮忙,给胡太医的小舅子在莱州谋了份肥的流油的好差,也算是让他满意了。”

    说是肥差,岂不知就是挂了个虚名而已,光得银子不出力,整日悠闲自在。

    沈月尘微微一怔,没想到,连父亲沈志云也跟着一道帮了忙。

    不过,想想也是,他们不仅是一家人,还是利益共同体,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你爹这个人啊,虽然不善言辞,其实他心里还是很惦记你的。说来说去,你到底是他的亲生骨肉啊。”

    身体是他的骨肉,可惜,灵魂不是。

    沈月尘静静的看了老太太一眼:“父亲的恩情,月尘定会牢牢记在心上,不让你们失望。”

    沈老太太点点头,方才还板着的脸庞慢慢笑开了,她心里最关心的就是沈月尘的身子,其次,就是朱家人对她态度,尤其是朱锦堂。

    “朱大少爷待你可好?老太太和大夫人对你如何?”

    沈月尘点点头,实话实说道:“大爷待我很好,老太太和大夫人平时也很疼我,可以说是关爱备至。”

    沈老太太心里又踏实了几分,想起从前她在家里温顺听话的样子,确实招人喜欢,可惜就是不能生育,否则,以后还不得被朱家人宠上了天。

    事已至此,多想无益。

    沈老太太轻轻一叹,握着她的手道:“你素来不会撒娇,心事重话又少,往后可得改改才行,好好拿出你那股知疼知热的劲儿来,把你丈夫哄得服服帖帖。这女人一定要好好抓住自己丈夫的心,有了他的宠爱,且不说你在朱家的地位会越来越稳,就算是日后,真出了什么岔子,也好有人替你撑腰,周旋周旋。”

    朱锦堂是长房长子,未来的一家之主,只要他肯为自己的妻子说一句话。也许,万事还有得商量。而且,她好歹是明媒正娶进门的朱家大少奶奶,虽是继室,也是过了明路的,闹得太僵,两家人的面子上都不好看。

    沈月尘明白祖母的意思,低低地应了一声。

    两人说了没一会儿话,门外的丫鬟禀道:“老太太,二老爷二夫人来了。”

    沈老太太闻言,随即望向沈月尘,道:“好容易你也出来一遭儿,该说的都说完了,也让你二叔二婶进来瞧瞧你吧。”

    说话间,沈志坚和萧氏已经一前一后地走了进来,两人皆是一脸殷切的笑容。

    沈月尘忙不迭起身行礼:“月尘给二叔二婶请安。”

    萧氏只笑着扶起她道:“快让我好好瞧瞧!了不得了不得,数月未见,咱们的大姑娘完全像是变了个人似的。”

    一旁的沈志坚含笑不语,不禁也觉得她变得顺眼了不少。

    萧氏最留心沈月尘的衣着打扮,眼光不经意间地往她的手上一看,只见,她的食指丧带着一只红玛瑙戒指,小巧玲珑,颇为别致。

    到底是嫁进名门的人,从前是一身病气,如今却是一身贵气。

    萧氏原本就是个话匣子,这会见了沈月尘,自然更有许多话说。

    沈月尘一直淡笑着听萧氏说了好些的闲话,左不过是老太太如何惦记她,几位姐妹如何乖巧懂事,家中如何贵客盈门,繁华热闹。

    沈家和朱家联姻之后,门庭之客络绎不绝,地位今非昔比。沈志云虽然人在莱州,也已经开始和京城权贵越走越近,往后的官路想必也会越来越畅通无阻。

    须臾,李嬷嬷进来回话道:“老太太,咱们这边给亲家那边的回礼都已经预备好了。”

    沈老太太端起茶杯,道:“都准备好了都成。”说完,她又望向沈月尘,“折腾了一上午,你也累了,不如先去歇歇。”

    沈月尘微微一笑:“我不累,还是陪着祖母说说话的好。”

    她能回来一次不容易,下次再见,怕是要等到过年的时候才行。

    沈老太太该交代的话,都说完了,便道:“好了,既然你不累,你就早些回去吧,免得耽误了晚上请安的时辰,惹你婆婆不高兴。”

    沈月尘正有此意,便起身行礼。

    沈老太太执了她的手,殷殷叮嘱:“你自己在朱家一切小心,好好将养身体,遇到什么难事,只管让吴妈回来知应一声,家里人定会为你谋算周全,切不可一时意气。”

    沈月尘点一点头:“孙儿知道了,还请祖母宽心。”

    沈老太太派人将她好生送走,自己继而走到床边,看着她瘦伶伶的背影,深深的叹了口气。

    李嬷嬷送走沈月尘之后,进来回话,看老太太的眼中似乎还有泪水,不觉道:“老太太怎么了,怎么哭了?可是大小姐有什么不好了。”

    沈老太太闻言,立刻摇摇头:“我只是难得见她一次,心里突然有几分不舍得罢了。”

    李嬷嬷淡淡一笑,淡淡地应着,“大小姐已经嫁为人妇,老太太心里舍不得,也是留不住她的。大小姐吉人自有天相,老太太也不必太过担心,左不过还有老爷在外面筹谋着呢。”

    沈老太太又叹了口气:“月尘是个好孩子,只是……唉,一切还得看她日后的造化了。”


第一百二十三章 后路


    沈月尘回府之后,先去洗漱换了衣裳,便到了掌灯时分。

    时辰刚过,老太太那边的丫鬟就送了几样精致小菜和一锅温热的香菇炖鸡汤过来,而且,还带来了老太太的话,让她吃过晚膳之后,便在房中早些休息,不必再过去请安。

    老太太一来是念着她回娘家,身子乏累,不便折腾。二来也是怕她身上真的沾染上了病气,想让她先缓一缓。

    沈月尘听得仔细,便没有违背老太太的意思,起身吩咐春茗把从娘家带来的回礼,一并送了过去。

    老太太送来的菜,荤素得当。

    菜心新鲜,乳鸽酥嫩,蘑菇滑爽,牛肉香口,还有一锅熬了近两个时辰的香菇鸡汤,浓而不腻,芳香四溢,每样都花了不少的心思。

    沈月尘看着十分舒心,便特意多用了些,又想起白天祖母的交代,又多喝了一碗汤。未免积食,吃完之后,她只好在院子里多走了两圈,宜动宜静,才是最好。

    偏巧,老太太才刚送过了饭,老爷子又命人送来了一个四四方方的小锦盒,说是老爷子赏给大奶奶解闷的小玩意儿。

    沈月尘接过锦盒,随即想起那日老爷子曾说过的礼物,立即打开一看,只见盒子里面放着的竟是一只西洋纯金怀表。

    沈月尘微微一怔,没想到,老爷子之前故弄玄虚的宝贝,居然会是一只怀表。

    这只怀表的做工精细,成色全新,表壳浅刻着绚丽花纹,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带着一种沉重的复古感。

    这样的东西,她前世虽然不难见到,但在这一世,却是稀罕的很。

    沈月尘握着凉凉的怀表,脸上微微一笑,没有作声。

    老爷子的心意,果然与众不同。

    一寸光阴一寸金,这世上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就是时间了!

    只是,不知自己在朱家的时间,还能有多久多长?

    想到,自己将来未知的命运,沈月尘心中忽然多了几分急迫感,脑中忽地想起一件事来,随即把吴妈叫到跟前,道:“吴妈,我之前不是说过想置办几亩田地吗?近来琐事太多,这件事一直耽搁着,回头你寻个合适的机会,帮我留意着。”

    吴妈闻言,顿了一顿,才又开口道:“小姐想买多少地?”

    小姐已经有一阵子没提起买地的事情了,这会又重新提起,怕又是在心里做着最坏的打算,做着离开朱家的打算。

    陪嫁的嫁妆,虽然丰厚,却轻易动不得。

    沈月尘知道自己的积蓄并不多,零零总总不过两百多两。依着现在外面的行情,最多也就能置办三十亩地。但是,银子不能全部花掉,还要留点过生活才是。

    “最少也要十亩地吧,咱们可以先买下来收收租子,或是,来年开春雇人种些五谷粮食,四时蔬菜,总之,不要白白空着就行。”

    她仔细想过了,光有银两傍身自然是不够的,再多置办几亩地,买间房子,也算是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就算以后真的被休出朱家,自己和吴妈她们也不至于会无处可去,流离失所了。

    吴妈闻言,心里顿觉苦涩,嘴里却恭恭敬敬道:“是,老身一定会尽快把这件事办妥。”说着,她又瞅着沈月尘好一会,方才小心翼翼地问:“小姐,您没事吧……”

    “我当然没事了。无论如何,以后的日子还得过下去,我不过是想给咱们留条后路,以防万一而已。妈妈别担心。”

    映照着淡淡的烛光,沈月尘本如秋水一般的双眸,此刻却仿若深不见底的幽潭,目光看不出是悲是喜,就和她此时的心情一样,深藏不露。

    吴妈莫名地心中一酸,故意立马转身,拿起剪子轻轻剪掉打结的灯花:“夜深了,小姐早点歇了吧。”

    “我不困呢,你先睡吧。”沈月尘回给吴妈一个浅浅的微笑,让她安心。

    吴妈闻言,只好又罩上纱罩,让屋子里光线更加明亮起来。

    沈月尘坐在灯下,靠着迎枕,一行一行地看着礼单。

    春茗取了披风盖在沈月尘的肩上,随后取来针线笸箩,带上顶针儿,低头认认真真地做起针线。

    朱家虽有专门做针线女工的人,但沈月尘的贴身衣物,还是全部要由身边人亲自经手才行。

    吴妈轻轻掩上房门,站在屋门外,长叹一声,跟着回到自己的屋里,在自己的床下抽出一只黑色的大箱子,箱子看起来旧旧的,似乎有些年头的样子。

    旧旧的箱子上,拴着一把旧旧的铜锁。

    吴妈从枕头底下摸出一把铜钥匙,打开那只大箱子,里面装的都是一些旧衣裳,而且还是小孩子的衣裳。

    吴妈伸手拿起一件灰色的小棉袄,手指细细摩挲着上面细密整齐的阵脚,心中一阵惆怅。这是她亲手为沈月尘缝制的第一件棉袄,是用庵中老姑子的棉袍改成的,面料陈旧,里面的棉花也松松散散的,不够紧实。可小姐还是一穿就穿了三年,从长变短,因为练字,袖口更是不知被磨破了多少次,叠摞着好几处补丁。

    沈月尘从小到大常穿的衣裳,吴妈都仔仔细细地收着,一直都没舍得扔掉。

    吴妈把那一摞子的衣裳卷起,然后,从最底层的拿出了几样东西。

    一个装着银子和银票的布袋,两只荷包,还有,几根被手绢包在一起的银簪子。这些东西,都是她和小姐辛辛苦苦积攒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