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朱门继室 >

第90章

朱门继室-第90章

小说: 朱门继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她也是看见过沈月尘怎样在沈家生活的,她一直是个隐忍的性子,不争不抢,却意外遇上了这份好运,能撑到现在确实不容易。

    沈老太太叹息道:“明知是没办法的事,也想为那孩子多加上一把力,可惜,别的帮不上,也只能在菩萨面前替她求求情。”

    李嬷嬷低声道:“老夫人您这么虔心替大小姐祈福,老天爷一定会保佑大小姐的。”

    沈老太太闻言,对着菩萨又是拜了一拜,轻声道:“但愿如此。”

    仔细想想,沈月尘现在处境会变成这样,这其中她和沈志云也有不可推却地责任。

    一步错了,往后步步都是错,想要转头也已经晚了。

    现在,沈老太太已经给沈月尘祈福,当成了是自己对她所做的一种补偿,不管有用没用,只求能心安。

    次日清早,沈月尘和朱锦堂赶在沈志云出门之前,给长辈们请了安。

    沈志云显然昨晚喝得太多了,早晨起来,头还是晕晕的。

    他知道今天,朱锦堂要带着沈月尘去阮家请安问候,便特意多留了片刻,和女婿寒暄几句,让他替自己给阮家众人带一声好,尤其是阮老爷子,更是要务必问候一声。

    “贤婿啊,今儿我有公务在身,不能陪你们一起过去。所以,你一定要给我想国公爷代个好,说我忙过这两天得了空,一定亲自上门拜访。”

    之前,他也派人往敬国公府内送过拜帖,可惜,国公爷似乎对他并无好看,只是一直称病,称说对外一律不见客。所以,他迟迟没有机会正式拜访。这次朱锦堂来了,倒是给了他一个机会,让他可以借着女婿的光,靠着这点拐弯的交情和阮家走动走动。

    朱锦堂听了这话,心里如明镜似的,顺从道:“岳丈大人,您的问候我一定带到。”

    沈志云听了这话,顿时眉开眼笑,只觉头也不那么晕乎乎的了。

    沈老太太倒是比儿子想得周到,求人办事也好,上门做客也好,哪有空手而去的。

    朱锦堂虽然带了不少礼物给阮家,可那是朱家的礼,沈家自然不能没皮没脸地掺合进去。

    沈老太太吩咐下人把事先准备好了几样礼物拿上来,送到沈月尘的面前。“你爹方才欢喜糊涂了,忘了说礼物的事。你是头一回去国公府做客,千万要规矩礼貌些才行。这点小礼物,是我和你爹准备的,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不过就是些吃吃喝喝的东西,你都一起带着,到时候替你爹说几句好话。”说完,她又笑盈盈地望向朱锦堂,温和道:“虽然不是亲戚,但是如今也是沾亲带故的人,又同在京城为官做事,往后还是多走动些的好。所以,孙女婿啊,还请多为你那岳丈向老国公说两句话,也好给国公爷留个好印象。”

    沈老太太仗着自己年长,索性把话说得更直白了些,让朱锦堂想装糊涂都装不了,只能点头应是。

    沈月尘一直有心留意着他的脸色,见他眉心微动,虽然没有蹙起,但神情已经有了些许变化,便暗暗上了心。

    等两人出了院门,坐上马车之后,她忍不住开口道:“大爷方才有些为难了吧。我爹平时不是这么性急的人,可能是昨晚喝多了酒,所以才……”

    她的话还未说完,朱锦堂就轻轻摆手道:“没关系,你祖母说的没错。虽然不是亲戚,但如今也是沾亲带故的关系了,能多走动一些,自然是好的。”

    沈月尘微微一怔,没想到他竟然能答应得这么爽快。

    其实,朱锦堂早就知道,他这一趟陪着沈月尘回来娘家,沈家人少不了有这样的心思。这是人之常情,他能理解,而且,沈家和朱家到底是亲家的关系,适当地帮帮他们,也是应该的。

    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总好过便宜了外人要强。

    沈月尘见他答应得如此爽快,心里微微一松,跟着把心思都放在了阮家。

    马车在拥挤地街道上缓缓而行,须得半个时辰才能到达阮家。

    沈月尘正好趁着这个功夫,好好准备一下。


第一百六十五章 秘密(三)


    朱锦堂每年都会来一次京城,每到一次就定要去阮家拜访。不过,这次他是带着沈月尘一起来拜访,自然要更加郑重一些。

    阮家对朱家一直很在意,毕竟,他们在德州是数一数二的人家,很有体面。

    阮西平和妻子朱元兰得知了朱锦堂要来的消息,心中自然十分高兴。

    朱锦堂带着沈月尘一起去了阮家,门房的下人们很快就把话传到了二房的屋里。

    朱元兰很是欢喜,亲自携着丫鬟婆子出来相迎,脸上笑盈盈的,看起来心情很好,还未等朱锦堂给他行礼,便虚扶了他一把道:“锦堂啊,你来了,姑姑可有日子没见着你了。”

    朱锦堂微微一笑,目光温和道:“我理应早点问候才是。姑父和姑母的身体还好吗?”

    朱元兰含笑点一点头,温柔似水的目光,随即望向他身后那抹窈窕清丽的身影,轻声问道:“这就是那孩子?”

    沈月尘一直小心翼翼地站在朱锦堂身后,脸上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双眸微垂。

    朱锦堂闻言,伸手轻轻地牵了一下她的手,然后把她介绍给朱元兰认识。“这是我内人沈氏。”

    沈月尘还是第一次听见朱锦堂称呼自己为“内人”,心情有些说不上来,怪怪的,也甜甜的。不过,她下一秒还是很快反应过来,连忙屈膝向朱元兰行礼问安,面露微笑,恭敬得体。

    自从,阮琳珞被封为静妃之后,阮西平又被封为了镇国大将军,朱元兰如今也名正言顺地成为了二品诰命夫人,地位非同一般。所以,沈月尘也是格外地小心,不论如何,都想要给她留下一个好印象。

    朱元兰笑眯了眼睛,稍微将她从上到下打量了一番,之后含笑道:“恩,一看就是温顺的孩子,难怪静妃娘娘都是和我说起她来。”

    静妃娘娘……沈月尘听了这四个字,心里莫名其妙多了一份酸涩的感觉,想起阮琳珞那张明媚姣好的笑颜,还有她总是喜欢撒娇开玩笑的样子,仿佛就是像是昨天才发生的情景一样。

    很明显,阮琳珞继承了母亲的美貌,眉眼精致,五官小巧,目光清澈而有神。

    朱元兰虽已身为诰命夫人,但还是和以前一样,没有丝毫高高在上的傲慢姿态,很是平易近人地主动拉起沈月尘的手,轻拍了一下,示意道:“你是第一回来,难免会觉得拘谨,不要担心,往后多来几次熟悉了就好了。”

    沈月尘点头一笑:“叨扰您了,给您添麻烦了。”

    朱元兰见她语气客气,声音柔软,不禁又多了几分喜欢,道:“都是一家人,有什么好麻烦的,我正愁没人和我说话解闷儿,偏巧你们来了,快和我进屋说话吧。”

    这会阮正山和阮西平都不在,老太太也在佛堂念经,少说还得一个多时辰。

    朱元兰先领着他们去自己院子喝茶休息,等家里人都回来齐了,再过去正式问候一声。

    “这会长辈们还没回来,你们先陪我说说话儿,等傍晚时分,家里人都整齐了,咱们再过去请安,免得来来回回地折腾。”

    朱元兰为了他们安心,把自己的打算明明白白地说了出来。

    朱锦堂忙点头道:“姑母安排就是。”

    朱元兰微微一笑,询问道:“德州那边一切都好吗?两位老人家,身子还康健吗?”

    朱锦堂一一应了,“托姑母的福,德州一切都好,祖父和祖母也都平安得很。”

    朱元兰见了朱锦堂,自然有很多话想说想问,两人说了好一阵的话,这期间,沈月尘安安静静地没有出声,知道这些都是专属于他们亲人之间固有的寒暄话,自己不能插嘴。

    须臾,外面的青衣丫鬟进来禀道:“二奶奶,老爷子和大爷二爷都回来了。”

    朱元兰闻言,轻笑着点了一下头,习惯性地整了整纹丝不乱地鬓发和头上华丽的首饰,起身道:“来吧,咱们一起过去上房给长辈们请安去吧。”

    朱锦堂和沈月尘连忙起身跟随,两人双双不约而同地整了整衣襟和头发。

    朱锦堂已经来过阮家很多次了,对阮家的人和事都很了解,可沈月尘却是第一次,除了小心,还是小心,连带着脸上的表情也跟着变得紧张起来。

    这会,阮家的上房里已经坐满了人,阮正山和妻子分别坐正中的两个位置,右手边坐着的是阮东升夫妇,左手边坐的是阮西平,朱元兰带着朱锦堂和沈月尘进来请安,稍微有些姗姗来迟。

    她们三人一走进来,众人的目光不由得都落在了朱锦堂和沈月尘的身上。

    对于朱锦堂,阮家人是熟悉的,每年总要见上一面。但是,沈月尘却是一张彻头彻尾地生面孔。

    阮家人对朱锦堂的评价一直很高,虽然他还很年轻,又是一个没入仕途的商人,但是阮家人对他的印象却很好。尤其是阮西平,总觉得他除了样貌俊朗和行动举止厮文有礼之外,就引人注意的就是那双明亮且又犀利的眼睛。

    阮西平是武将出身,常年在出生入死的战场上,除了练就一身过人的胆色之外,最厉害的地方就是眼光独到,光看目光就知来人究竟是敌是友。

    规矩就是规矩。朱元兰先是向家人介绍了朱锦堂,然后就是介绍沈月尘。

    夫妻二人彼此交换了一个目光,便先是上前给阮正山和夫人请安行大礼,接着就是阮东升夫妇和阮西平夫妇。

    沈月尘的出现,着实让阮家人有些意外。毕竟,他们对从前的秦红娟,还有些记忆犹新,再加上,之前秦家被景荣王连累,衰败不堪的样子,更是让人心中多了几分寒意。

    不过,虽为见人,但闻其事。如今,沈月尘的父亲沈志云在京城做官,虽然官职不大,却也是小有名气。

    原以为她是官家之女,定会和当年的秦红娟一样,是个极其耀眼的女子。却不想到,看她竟然看起来年纪那么小,而且,和从前的秦红娟相比少了几分明艳,多了几分乖巧,笑盈盈地站在朱锦堂的身边,总觉得不像是他的妻子,更像是他的妹妹。


第一百六十六章 秘密(四)



    沈月尘和朱锦堂相差将近十岁,虽然单从外表看来,容貌的差距并不明显,但是,两个人的气质却是完全不同。

    朱锦堂老成,沈月尘含蓄,一个强势,一个温顺。

    朱锦堂和沈月尘福身见礼,阮家的长辈们纷纷抬手,示意他们起身说话。

    “你们一路辛苦了,坐下说话吧。”阮正山微微笑着说,满脸和气,看着他们两个站在一起的样子,有些满意地点点头。

    朱家选人的眼光一直不错,这个孩子看着确实挺好的,温顺老实,模样也不错,文文静静,不张扬。

    起身以后,沈月尘的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笑容,虽然她几乎没有什么机会说话,但是保持笑容也算是一种善意的语言。

    阮正山的妻子乔氏冷眼打量着沈月尘,不禁觉得她和从前的秦氏相差太多。

    在京城住了大半辈子了,官家的女儿家她见多了,却没有见过沈月尘这样的。

    秦红娟最出众的地方就是她的气质神韵,让人一看就知她是名门闺秀,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都能让人不自觉地感到满意。可是,眼前的这个孩子,给人的感觉却和秦氏完全不同。她的眼睛清澈明亮,透着一股淡淡的紧张,一点傲气都没有。

    乔氏心中微微有些奇怪,亲家老太太是不是真的老了,看人的眼光,怎么没有从前那么厉害了。

    朱锦堂和沈月尘才坐下来,丫鬟就立刻端上了茶。

    众人一起喝茶说话,沈月尘虽说是第一次登门做客,但是乔氏似乎对她很感兴趣的样子,一连问了很多问题。

    朱元兰也没想到,婆婆今天会变得这么多话,看她连连发问的架势,只差让沈月尘把祖上三代,全都问上一遍才可。

    朱元兰原想适时地插上一句话,换个话题聊聊,可惜乔氏却非要一路问到底。

    过来之前,沈月尘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想着无论发生样的情况,自己都要应对得体,不能给自己丢人,也不能给朱锦堂丢脸。所以,面对乔氏过于“热情”地询问,她都一一据实回答,若是遇到太敏感地地方,就避重就轻,一句带过,随后便是招牌式地微笑。

    乔氏之所以这样,不是因为好奇,而是因为担心。

    如今,因为阮琳珞的缘故,阮家好像一下子像是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虽然站得很高,心里却不安稳。

    阮家一得了势,什么阿猫阿狗都跟着挤上门来,明明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却也敢打着阮家的名号,在外面胡作非为。

    树大招风,人言可畏。

    乔氏可不希望随随便便让人进了家门,又糊里糊涂地被人算计和利用。

    沈志云从地方知府突然一下子成为清吏司郎中,这其中一定和朱家有关,但同样是沾了他们阮家的光。

    乔氏故意问得仔细些,明白些,也好让自己心里有个数,知道沈家人有多大的胃口,到底有什么目的。

    不过,听了沈月尘的回答之后,她的脸上淡淡地有了些笑意,且不说,她的话语恭敬,单是看那些送上来的礼物,便只没少花心思,不像是个只拿不还的主儿。

    乔氏问完之后,脸上的神情微微有了些变化,对待沈月尘依旧是不冷不淡,算不上是热情,但也没有敌意了。

    沈月尘陪她说了一会儿的话后,只觉口干舌燥,便端起茶杯轻轻地抿了一口,润了润嗓子。

    朱锦堂在一旁听得真切,见她应对得还算自如,便没有多言。最后,还是阮正山亲自发话道:“你父亲既然也在朝中做官,往后自然有相见的机会。这些礼物,我就先收下了,回去替我转告你父亲,以后得了空,我请他吃茶。”

    国公爷这一句话,分量极重,也算是答应的意思了。

    沈月尘连忙起身行礼道:“谢国公爷赏识,我回去之后一定好生转告家父。”

    无论如何,总算是办好了一件事,沈月尘只觉自己这趟没有白来,也没有白辛苦。

    她心里很清楚,沈志云是一个非常适合做官的人。因为他为了做官,为了前程,可以放弃一切,这就是他的能耐了。

    说起来,有一件事一直让沈月尘很奇怪,以前她不知道,原来沈志云对妻子林氏的感情很深,若不是沈老太太无意之间透露了几句,她还以为他一直对亡妻林氏毫无感觉呢。

    沈老太太说,自从林氏过世之后,每年她忌日的那一天,沈志云都会睡在书房,从来不去别的房里,连妻子姚氏那里都不去……

    沈月尘当听到的时候,还以为老太太是在特意为父亲说好话,但是只见老太太一脸认真道:“孩子,不管你信也好,不信也好,你爹一直都没有忘记你娘……”

    不知为什么,沈月尘听到这句话之后,心里莫名地微微刺痛了一下,但随即又觉得自己很可笑。事到如今,沈志云的心里在不在乎林氏,和她又有什么关系,她虽然名义上是他的女儿,可骨子里却不是,心里也不是……她虽是这么想的,但是真的做起事情的时候,还是选择了尽心尽力,就算不是为了沈家,也是为连她自己。

    又说了一会儿话之后,朱锦堂很明智地选择起身告辞。其实,他此番真心要和姑姑说的话,方才已经都说完了,这会寒暄几句,也就够了。

    阮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