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成知青女配 >

第3章

穿成知青女配-第3章

小说: 穿成知青女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秋月观察的目光太明显,她身旁的那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抬手的时候手肘碰到了她的胳膊,江秋月在油腻男察觉看过来之前转移视线。
  车厢内的布置比现代四个数字的火车还要简单,座椅、很小的桌子,车窗能打开,却没有窗帘。
  过道很窄,还有晚上车的人在找空位置放行李,乘客基本都是十七八左右的青少年们。
  火车匀速后有列车员过来这节车厢让关好窗,接下来检票。
  他们的位置靠近车门,列车员说完后不到一会儿就轮到他们,江秋月把代表身份的介绍信和车票一起递过去,看见身旁的人交上去的是个墨绿的小本本。
  江秋月看向他,正对上对方敏锐看过来的一双黝黑眸子。
  江秋月转回视线,本来以为对方跟她一样是上山下乡的知青,然而看证件类型,明显不是同一类人。
  列车员走后,车厢气氛活跃起来,坐在一起的人开始自我介绍打招呼,大都是同龄人一同下放的,说上几句话就熟悉开了。
  他们这里是粗辫子姑娘打头先说,“咱们做个自我介绍啥的?”她顺了顺辫子,亮了亮嗓子开始介绍她自己。
  “你们好,我叫王晓红,来自红日纺织厂家属院,将要去的是柳家湾长河大队。”说完两只细眼眨巴着看向江秋月。
  江秋月按照她的模式简单介绍了下自己,“我叫江秋月,来自西城文工团家属院,插队到柳家湾青山大队。”
  按照顺序她说完该到身边的那人,不想油腻男此刻挺积极的,接过她的话头高调地说道,“那我来说说我吧,我叫林文清,从京都东边那片儿来的,去的也是柳家湾,咱们都一样的目的地,路上正好说说话解闷,到时候我给你们朗诵几首主席的诗歌,陶冶陶冶情操怎么样,哈哈。”
  他作出一副爽朗大方的样子,衬着他的装扮却怎么看怎么猥琐。
  江秋月看了一眼想起一个词,小白脸。
  貌似原书男主也是个弱鸡鸡的小白脸呢。
  最后是给她深刻印象的身边那人,他没多做介绍,说出名字和职业完事。
  “彭敬业,军人。”
  他的声音再听一遍仍然很好听,是成熟男人的磁性音色,听在江秋月耳朵里性感极了。
  不过听到他的职业,三人纷纷肃然起敬。
  他们穿草绿色军装是顺应潮流,是做样子过过瘾,人家才是穿真正军装的人,保家卫国,流血不流汗,为人民服务。
  林文清看着油嘴滑舌的不靠谱,却很会说话聊天,不到一刻就把王晓红逗笑了。
  彭敬业沉默冷肃,几次不接话头。林文清开始拉拢江秋月,频频将话题转到她身上,话里话外打听她家庭情况、生活水准等问题。
  江秋月随意应付几句,重要内容一点不透,问烦了干脆从帆布包里掏出一本书打发时间。
  没想到碰巧掏出一本红宝书,应是江母临行放进去的,这书有时候用的好了可是万能利器呀。
  阅读红宝书是一件郑重的事情,不容人打扰。林文清不得不放弃搭讪,转而同王晓红聊到一块去了。
  江秋月找到事情做,捧着红宝书以好奇和对待古董的心态翻开印有毛主席语录五个大字的扉页。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江秋月:“……”感觉有些话真的那啥。
  再往下看,有些说起来还是挺好挺振聋发聩的,像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呃,后来国内一片乱斗,十年文革至今还没结束呢。
  “核战争打不起来……”翻到其中一页看到这样极具预见性的一句话,江秋月不由佩服这位伟人的眼光长远性。
  核武器的辐射毒害和波及范围那么大,真打起核战地球都玩完。
  没看直到二十一世纪,也就美国在最开始拿小日本广岛长崎试验了两颗,导致那里几十年了还是荒芜的废墟,人口不知死了多少。从那之后,其他国家再没敢轻易动用过。
  又看到一句造成全国上下一片绿的那句: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从这句传颂开后,女子们就开始学男子穿军装,还有大口袋的中山装,修身的旗袍被视为资本主义残留,只对外接单定制出口。
  这些一句句呕心沥血的话语,有的振奋人心引人深思,有的独裁专断一刀切,有的经久弥新在后世广为人知。
  江秋月看的入神,不知不觉翻过半本,车厢内的光线渐渐昏暗下来。
  她揉了揉后颈,往外一看,都到傍晚了,对面的王晓红在吃土布口袋里的干粮饼子当晚饭。
  江秋月下意识想掏出碗康师傅去泡,好在立即反应过来刹住了动作。
  江夏日临走塞给她的干粮包就在她脚底旁放着,拉开系绳最上面是个铝制饭盒。
  这里面都是江母准备的,也不知道都装了什么。
  江秋月打开饭盒发现是两排整整齐齐大小一样的饺子,蒸熟的。
  盒盖一掀开,一股香味就飘出来了。
  好香!应该是鸡蛋馅的,还放了香油。
  她将饭盒放在面前的小桌子上,手伸进包里拿出一双筷子,抬头却发现对面两双眼睛死死盯着饭盒里的蒸饺。
  对于江秋月来说,白面皮鸡蛋小葱馅儿的饺子即使滴了香油那也是素的,很平常的饭菜。
  然而对面那两人却是眼馋的很,平时玉米面的饺子他们都是过节才吃得到,何况是白面做的鸡蛋蒸饺?
  那可是精粮!
  从闻到香味就开始流口水了,眼热地盯不够。
  这是江秋月没想到的状况,但是再收起来也来不及了,索性直接吃吧。
  江母真是下了老本,饺子不大,一口一个特别有味。
  可是对面两人的视线太明晃晃不容忽视了,看的她都吃不下去了。
  “咳,我妈做的,你们要不要尝尝?”对方意图太明显,她干脆直接问,不然这顿饭别想安生了。
  果然她问出后,对面两个不说话光看着的人喜笑颜开,一边说那怎么行不能吃之类的一边言不由衷的接过她夹过去的饺子。
  两人迫不及待又努力维持体面,小口尝过后直说香,夸江母手艺好,还夸她,“江同志,你真是一个大方的人。”
  给过那两人,江秋月偷偷看一眼旁边,总不能单独漏掉他吧。
  “彭敬业,你要尝一下吗?”把饭盒推到他那边,里面还有一排。
  本以为他会客气,结果他定定看了她一眼,伸手抽走她手上的筷子端起饭盒就两只两只的扔进了肚中。
  江秋月怔愣过后看得有点想笑,对面王晓红和林文清目瞪口呆。
  王文清看江秋月没生气,啧巴啧巴嘴没吭声。
  王晓红自己旁人分的清,又心疼粮食,见此劝道,“彭战士,那是江同志的晚饭呢,你可给她留点。”
  多好的白面饺子啊,她看着彭敬业几口给解决完了不由一脸可惜的神色。
  “有点凉了。”彭敬业吃完点评。
  王林二人听他这样说都有点开始鄙视他了,你咋吃完了还嫌弃,亏不亏心?
  这时候一个小兵跑过来,向彭敬业敬礼。
  “班长,你的晚饭送到!”
  江秋月认出是最开始坐在她旁边的那个小战士。
  彭敬业点头接过铁饭盒,小兵立马转身跑走。
  他没打开,直接将铁饭盒放到江秋月面前。
  “你吃吧,这是热的。”
  江秋月脸颊骤然一红,如果不是对方眼神太光明磊落,她都要被他的举动想歪了。
  “不用,这是你的晚饭,我不能动。”江秋月拒绝。
  彭敬业不听,直接打开饭盒摆到她面前。
  里面是一荤一素加白米饭,这趟火车上的一等餐,一般人拿钱也吃不到。
  看来军人伙食还不错嘛。
  江秋月肯定不能动人家解放军同志的口粮啊,但是彭敬业一双黑眸盯着她让她吃掉。
  最后坚持不过,她挑角落位置动了两筷子,摆摆手不再用。
  彭敬业随后端起饭盒扒拉几下很快将饭菜解决。
  江秋月觉得他肯定没吃饱,铁饭盒看着容量不大,他那种年纪又正是光吃不饱的时候。
  想想说不定路上还要靠人家照应,江秋月借由干粮包遮挡,从空间取出一纸袋包子。
  “你吃下这个。”她将袋子递给他。
  那里面是几个手掌心大小的菜肉包,她以前的存货,摸着还是温的呢。
  彭敬业接过看了一眼,挑了挑眉,也不多说,凑到嘴边就着纸袋两口一个,迅速解决。
  对面的两个只闻其香不见其物,只得嗅着香味啃干巴巴的粗粮饼。
  与此同时,他们又对江秋月高看一眼,不敢轻易打什么主意得罪两人。
  想一想,一个白面能当饭吃身家不凡,一个解放军战士享有一等待遇,惹不起惹不起。
  江秋月正剥着小橘子当饭后水果,那边突然过来一个穿的确良衬衫绿军裤袖子上绑红袖章的女的。
  人像是专门来找他们这的,一来就高喊:“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毛主席语录之一,刚从红宝书上看过。
  江秋月懵逼了一瞬,这是要干啥,批评她吃的好还是咋滴?她可没吃什么出格的东西,饺子还是江母准备的,外加尝两口解放军的饭!


第5章 来往希望的田野
  江秋月也不是软柿子,顺口回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别时刻盯着别人碗里的肉看。
  那女的鼻孔朝天,瞪了她一眼,又高喊,“毛主席说过,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毛主席同样说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背语录谁不会,经典的语句地球人都知道。
  那女同志还要说,彭敬业冷声打断,“这位,我们可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好同志。”
  女同志住嘴,瞥了眼江秋月手上的橘子,又看两眼两人身上簇新笔挺的绿军装,终是好不甘愿地哼一声,转身走人。
  期间王晓红和林文清连个屁都不敢放,乖乖缩着当鹌鹑。
  等人走后,林文清才状似夸张地擦把冷汗吐口气,悄悄透露,“那女人有个在国营厂当副厂长的舅舅,平时把红宝书背的顺溜,就是爱找茬。”
  江秋月听过也不在意,身份再显赫等下放到别人的地盘上,是虎是龙都得盘着,自身没点能力连肚子都有可能填不饱,到时候谁还管她有没有当副厂长的舅舅,毕竟不是亲爹。
  夜幕降临,车厢两头亮起昏暗的灯光,伴随着火车哐哐的行驶声,座位上的人纷纷开始陷入沉睡。
  接下来的一天一夜,火车窗外的风景越来越荒凉原始,黄沙漫天不见人烟,直到渐渐出现新绿,越来越多的麦田稻田出现,青山绿水开始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火车停靠,列车员到车厢通知,他们得目的地到了。
  解放军果然是为人民服务的好同志,江秋月刚起身,彭敬业就把她那俩包一手一只拖了下来,拎着往外走,让她拿着小包跟上。
  车门外,小战士已经背着两个绿背包等着了。
  王晓红和林文清也随后下车,王晓红大包小包带的东西比较多,好在林文清只一个拉风的小皮箱,还能绅士范儿地帮忙拿点。
  兰县的火车站明显比首都的火车站还要小,乘客也少,大都是下车的人群,还有等在外面灰头土脸的几伙人。
  大家认识的一起往外走,他们这里有彭敬业带头,出来后首先找到了柳家湾来接车的人。
  彭敬业过去时,一个穿汗衫灰绿裤子的中年人立马上前打招呼,显然一眼认出解放军同志的身份。
  领头人诧异之后才发现人家是送小姑娘过来的,了然的笑笑后不由多看了白嫩嫩的小知青一眼,果然城里姑娘跟他们村里泥腿子的闺女们就不一样,一眼就看出是细粮养出来的。
  江秋月随他打量,彭敬业帮她送来行李后安放在接人的拖拉机上,之后就要跟小战士归队,她在顾着跟他道别。
  一路上的照顾早就超出了当初分享的一点吃食的价值,江秋月有心感谢,人多眼杂的只寻摸到一纸包薄荷糖送给他。
  “谢谢照顾,一点小心意。”
  彭敬业看了一眼,知道从她手里拿出的一般都是好东西,却也不是多贵重的。食指挑开油纸一角,露出青亮亮的糖果色,果断接过来塞进军裤兜。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说完一句鼓励的话,他转身走了,远处是接他的军绿色吉普车。
  江秋月额头抽了抽,这种随时来一句语录的话体模式真是有点受不了。
  中年男人是柳家湾的大队书记,这次带人开着大队的拖拉机来接插队入乡的知青们。
  几个分别通报过姓名和将去的地方,又等了片刻,总共集合到十来个少年少女,都是去柳家湾那片的。
  拖拉机后面装了半车斗的行礼包袱,三四个女生被安排在另一小半的空间里窝着,男生们自己找地方挂在车头上。
  书记一声吆喝,开车的老乡卖力摇动手柄,发动机突突突的冒烟,拖拉机载着一群人颠颠簸簸的上路回程了。
  走了老远遇到一伙人在路头僵持,火车上见过一面的那个带红袖章的女生一个人怼一群大老爷们小伙子,听她在那喊妇女能顶半边天,走远见不到人了还能依稀听见‘大家一起走路不能歧视妇女’之类的话。
  他们这边一起在老式拖拉机上坐着站着甚至挂着的人各自对视一眼,一起笑喷了。
  戴草帽的老乡坐在车头铁把上,听到他们笑开也笑了,一脸褶子黑黝黝的对着他们说,“有车接干啥不坐,傻哩,像咱呼啦啦坐好比他们行动快多了。”
  “还是书记领导的好啊!”林文清伺机接过话头恭维,说的书记和两位老乡笑容满面。
  不得不说这家伙适应能力很强,嘴皮子也好,在其他人还满面迷茫之色忐忑不安的时候他已经跟书记他们说上话了,好话说说探听点消息再显摆几句红色诗歌,玩得一手顺溜。
  车斗估计是为了照顾新人,底部铺上一层塑料布,几个小姑娘挨着蹲在一角,避免颠簸。
  江秋月歪靠在行李上,满鼻子的鸡屎味儿。
  现在还没有村村通修路,都是压实的泥巴土路,大路还好,等拐上小道就坑坑洼洼的,人坐在车斗里颠来颠去简直要散架了。
  柳家湾说来离县里不远,走了小半天第一个村子就到了,下去两个女生一个男生,之后两个村子又下去几个,车斗里越来越空。
  直到长河大队的地界,王晓红跟她挥手告别,另外两个男生帮忙一起拿行李,三人跟随村口等待的人走了。
  剩下江秋月和林文清两人,坐着颠簸得要吐血的拖拉机突突突的到达青山大队所在的村子临河村。
  村口接待的人还没到,林文清鸡贼的奉上三根香烟,拖拉机直接将两人拉到了村头队长家门口才走。
  队长家是一座建有三间青砖大瓦房的农家小院,土胚垒成的院墙不到一人高。
  院中收拾的很干净,只有一个老迈掉牙的老人和几个光屁股小孩在家。
  老人很热心,拉他们进院喝口水,小孩子们呼啦啦跑过来啃着手指围观。
  林文清跟老人聊天打听村里的情况,江秋月避过小孩子好奇地想抓她军装的黑手,拿出几颗散装水果糖一一分给他们。
  老人看见了笑的满脸褶子,嘴里说道,“费那干啥,都是精贵东西。”
  江秋月摆手说没事儿。
  几颗糖果成功让几个皮小子乖乖吃糖不胡闹。
  青山大队的队长很快就闻讯从地里回来,知道人已经到了家里,进门就说抱歉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