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成知青女配 >

第7章

穿成知青女配-第7章

小说: 穿成知青女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行人趁着天黑前还有时间,走小路悄悄摸上后山。
  作者有话要说:  据说蛇肉羹很好吃……


第10章 找粮
  知青们要上山找粮,走之前江秋月进屋找出一张纸把葛根和山药的地上植株画下来。
  其实春季地上的植株肯定跟夏秋季长的茂盛的不一样,现在去找也只是碰运气罢了。
  陈中华在临河村待的最久,对后山比较熟悉,由他打头带路。
  江秋月走在中间,画图的纸张给大家传看。
  一行人拿着木棍一边敲打草丛一边走。饿极的人也不怕蛇鼠虫蚁,敢冒出来他们就敢逮回去当食物。
  渐渐地进入一片开阔地,江秋月等人一点点扒拉着灌木丛草丛寻找。
  转头看到林文清已经带人往里走,找到一棵榆树,他正指挥其中一个男知青爬上去摘榆钱子。
  江秋月和陈中华在开阔地上没找到,跑去看他们摘的榆钱。
  陈中华捋出一把塞嘴里,嚼完评价道,“太老了。”
  有点发苦。
  爬树的那个知青方卫东,瘦的两只眼珠子凸出,他拽出一把就往嘴里塞,大口吃着。
  “都是树梢上摘剩下的,想摘好的得往里面走。”猛吃几口垫垫肚子,方卫东不舍地放下,建议道。
  他们往年也不是没进过山,但都找不过本地村民,只能凭运气捡点漏打牙祭,根本填不饱肚子。
  外围好东西一长出来就被留意的村民弄走了,内围有猛兽,他们也不敢进。
  一群人在左右查探没发现什么后接着往里走,没多会儿遇到几棵老槐树。
  槐树上树叶青翠间露出点点白,那是槐花打苞了,还没开。
  男知青们蹭蹭爬上去,几个在上面扳枝,几个在下面接,忙的不亦乐乎。
  江秋月趁机在周围找葛根和山药,手拿一根一头劈裂的木棍,这挖挖那挖挖,寻找印象之中的根茎。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男知青们扳下一堆槐树枝的时候,江秋月终于挖到了经年老山药的根。
  可喜的是在它旁边,相似的有好几棵。
  山药和葛根她都吃过,等她挖出一小截确定是山药,立即喊人过来。
  陈中华跑过来确定找到了后,招呼男知青下手挖。
  江秋月看天色已暗,建议先把上面的挖出拿回去,剩下长得深的做个记号明天再来。
  山药长的一根直深入地下,完全挖出来要花很长时间,他们在山上待太晚不好。
  男知青齐齐下手,挖出五根一米左右的长山药,由一个人抱着,其余人扛上槐花枝,顺着来时的路快速下山。
  走到山脚时天都黑了,夜空中月亮被乌云遮盖,几人借着稀少的星光摸回知青院。
  刘爱英和李永红早在等着,院中升起一小堆火,见到他们回来连忙起身接。
  江秋月直接将山药根全扔进火堆里烤,还加了柴火。
  “蛇肉和野菜汤已经炖好了,这些咋整?”刘爱英拿出篮子一边捋槐花和叶子一边问。
  男知青们闻言使劲嗅嗅空气中的肉香气,快坐不住了。
  李永红撸着槐花苞,抬头看着江秋月说了句,“槐花跟玉米面搭配着蒸好吃,可咱哪里还有面粉。”
  “能吃能填饱肚子就行,还讲究什么?”陈中华摆摆手。
  江秋月想了下说道,“槐花跟玉米渣子一起和,我那儿还有二合面的烙饼,拿出几张泡成糊权当面粉了,这成吗?”
  她问的刘爱英,今晚她掌厨。
  刘爱英拍胸脯保证,肯定能蒸出来,到时候加点盐都是香的。
  李永红低头不再多说什么。
  江秋月进屋拿出一个打火机打火照明,打开铁锁头拿出五张已经发硬的烙饼。
  她直接拿到厨房放进汤盆里,加上热水泡着。
  回到院中后,空气中已经有一股烤山药淀粉的清香。
  方卫东几人亟不可待的围在火堆旁,不断地问好了吗好了吗。
  槐花槐叶和榆钱子在他们的帮忙下,已经捋的差不多了。
  刘爱英拿去井边过水洗干净,然后端进厨房塞到汤盆中泡好的面糊里,再加上小半瓢玉米渣子,放点盐和匀后上锅开始蒸。
  这边江秋月正被林文清缠着问她的新式打火机,江秋月只推说是亲戚在上海买的洋货。
  大家都传看着把玩一番,涨了见识。
  等刘爱英擦把汗出来,江秋月拨出火堆里烤熟的山药根,食物的香气弥漫整个小院。
  本是要搁一边放凉再吃,男知青们按捺不住,上手拿着剥开黑皮就啃。
  烫的龇牙咧嘴也不放,在两手里交换着,半根山药眨眼间下肚。
  江秋月得到自己的那半根,轻轻撕开烤焦的外皮,露出里面白嫩的山药肉。
  吃起来糯糯的,淡淡的没什么味。
  之后拉出木桌,蒸好的槐花端出来放在正中间。
  江秋月拿出一玻璃瓶辣椒油,贡献几勺子拌进去,闻起来喷香。
  蛇肉汤带肉一人分得一碗,大蛇刘爱英只炖掉半条,剩下半条留到明天吃。
  一时间没有人说话,就着火堆燃烧的光亮,大家也顾不上斯文和礼仪,唏哩呼噜吃的飞快。
  槐花看着扳下来很多,蒸出来一汤盆不到,一人几筷子就没了。
  方卫东吃完还意犹未尽,砸着嘴说真香啊。
  连林文清都评价说味道不错,明天还去扳。
  蛇肉更好吃,毕竟知青们好久不见荤腥了。
  大家吃个半饱收拾收拾去睡觉,想着明天把找到的山药全挖出来,再找找有没有葛根啥的。
  这青黄不接的鬼日子,总算有点盼头。
  江秋月洗漱好去睡前,想起上午答应的事,于是翻出一盒上面绘喜鹊登枝图案的小巧蓝铁盒,塞进旁边的被窝。
  刘爱英刷锅洗碗弄好后,摸上炕的时候发现了,认出是百雀羚。
  她在被窝里窸窸窣窣了一阵,掏出几张布票和钱悄悄递过来。
  江秋月顺着动静接在手里,随手放在空间的收纳盒中。
  第二天早起,刘爱英洗脸后仔细擦了百雀羚,学生头打理得整整齐齐。
  江秋月看了眼她的西瓜皮刘海,从抽屉里挑出一只简单的小发卡帮她把厚重的刘海别起来,只留下薄薄的一层。
  黄底带斑点的瓜子型小卡子,搭配学生头卡哇伊。
  刘爱英跑到她炕头照镜子看,摸着头发笑起来,露出几分少女的情态。
  “买一送一,看你用着合适。”江秋月扎着马尾说道。
  刘爱英双眼闪亮,“那我不还你啦。”
  江秋月摆手说不用,就当和擦脸油一起换给她的。
  外边男知青叫吃饭,本来今天该轮到江秋月做饭,但她才来没两天,几顿饭还都出了血,陈中华安排男知青那边先轮着做。
  男生的手艺明显比不上女生,熬的玉米渣子粥稠是稠了,但是不好喝。
  “按你这放法,一个月的口粮几顿就吃光喽。”陈中华敲敲桌子说下厨的人。
  大骨头架子佝偻背的赵向东缩在桌边委屈脸。
  他根本不会做饭啊,练几年都这样,再说不多放点粮食能吃个啥?
  饭后照常去上工,天气阴沉沉的像是要下雨的节奏。
  下地刚干没多久,天上开始掉雨点子。
  然而地里的人不能走,得干完一上午,不然半天的工分不给记。
  春雨稀稀拉拉落下来,渐渐的发展成淋淋漓漓缠绵不断。
  等坚持到回去的时候,江秋月差不多浑身淋湿了。打了好几个喷嚏,感觉要感冒。
  中午炖的剩下的半条蛇肉,和着野菜玉米渣子一锅乱炖。
  下午雨下大了,队上来人通知不用上工。
  知青们却没多开心,因为少半天工分等分粮的时候就少一份粮食。
  下午四点多的时候,雨开始滴滴答答减小。
  男知青们蠢蠢欲动,想趁时间去把山上的山药挖回来。
  江秋月提醒下雨天山路滑,但是挡不住他们高涨的热情,六个男知青一起出动跑上山去了。
  留下三个女知青坐在门槛内,就着光做点活。
  李永红带上顶针在纳鞋底,一针一针的细密又匀称。
  江秋月仔细瞧了两眼,佩服之。
  刘爱英拿块碎布头缝小布兜,江秋月问是做什么的,回说当钱包装粮票和钱。
  江秋月随大流也拿出针和线,找出一块卡其色的细帆布摆弄。
  画线打底版,剪裁缝合,一只小帆布包就初具雏形了。
  款式仿照的她那个军用挎包。
  缀上肩带,翻盖的地方打上扣眼和扣子,正面用红线绣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花体字,右下角用蓝线绣上便宜弟弟的名字。
  一块布做成两只小书包,除了名字不同外其他都一样。
  刘爱英和李永红早就看的目瞪口呆,眼睁睁看她在半个小时内搞出来两个好看的小书包,又开始往上绣绿叶小红花了!
  刘爱英拿过一个查看,除了针脚上有点稀疏,整体看起来跟百货商店卖的一样。
  江秋月把做好的书包收起来,准备等哪天有机会就寄回京都,给两只小的上学用。
  剩下的碎布被李永红要去,说硬硬的料子适合打鞋底。
  傍晚的时候,陈中华他们终于回来了,一个个满身泥泞,不知道摔了几次。
  还好收获不错,五根长长的山药被他们挖出来折断带回来,还用上衣兜回一堆山药蛋。
  陈中华指着地上聚拢的那一堆说,“我想着下面的根能吃,上面藤上长的这些或许也能吃,就给带回来了。”
  江秋月说是山药蛋子,能吃。大家都很高兴,一下弄回几十斤粮食。
  还有槐花枝他们也没放过,扳下扛回来好多,有的花开了,生吃甜丝丝的。
  随后,刘爱英指挥赵向东熬辣椒水,给男知青们喝了驱寒。
  江秋月跟李永红把山药搬到通风干燥的地方放置,防止腐烂。
  雨打过的槐花要赶紧捋下来蒸掉,连着槐叶一起。
  江秋月继续贡献出几张烙饼和辣椒油。
  晚饭风卷残云,大都吃到五成饱,不会饿的睡不着了。
  江秋月私下有给自己补贴,没吃多少,睡觉时感觉有点发热,第二天早上就爬不起来了。


第11章 生病
  江秋月早上起来头疼头晕,浑身发冷无力,明显是感冒的症状。
  得,这具身体免疫力太弱,淋了场小雨就生病了。
  她躺在被窝里用被子裹紧自个,麻烦刘爱英去跟陈中华说给她请病假。早饭都没起来吃。
  刘爱英摸摸她的额头,感到在发烧,又看她有气无力的难受模样,就让她在家好好休息。
  院中一阵动静后,知青们出门上工了,即使天气还阴沉沉的下着零星小雨。
  江秋月头重脚轻的爬起来烧锅热水,拿暖壶装满。又给自己下碗青菜鸡蛋面,吃完收拾干净。
  常备的感冒药退烧药吃了后,她爬上炕被子一卷闷头睡觉。
  江秋月被叫醒的时候睡得迷糊的不知身在何处,感觉到一双枯树皮似的手接连放在她的额头和手腕上。
  脉搏上冰凉粗糙的触感让人直打激灵,一下子清醒过来。
  “怎么了?”江秋月望望炕边站着的刘爱英和李永红,还有坐在炕头的一位老先生。
  他刚才在给她把脉吗?
  刘爱英告诉她,大家中午回来看她裹着被子昏睡不醒,陈中华担心她烧傻了,赶紧请来了村里医疗合作站的医生。
  老大夫探探额头,又切脉片刻,说是没事了,烧退了就好,之后吃饱点过一星期活蹦乱跳。
  刘爱英有点担心,说早上还烧的烫手呢,你看现在睡的脸色发红满身虚汗的真没事儿吗?
  “小姑娘吃了什么药?”老大夫也不是没见识的,感冒发烧不严重的一周时间自己都能好,用西医的药往往见效快些。
  江秋月只感觉一觉醒来轻松了点,没有临睡前的头疼沉重,就是还有些虚软,身上黏腻腻的不舒服。
  听到大夫问话,她斟酌的回答,“来的时候家里备了点西药。”
  既然人没事了,老大夫也不再多问,嘱咐她吃饱多休息,拎起药箱离开了。
  刘爱英陪同往外送,李永红坐回她自己炕头,提到中午饭吃玉米碴子煮山药粥,还有凉拌野菜。
  江秋月嗯了声,翻身下炕拿出那瓶辣椒油让她送去灶房,算是贡献出来给大家的,正好凉拌野菜用上。
  不然光是滚水加点盐巴能有什么味?苦不拉几的。
  李永红抿嘴笑笑,接过东西出去了。
  “惯的她!两只眼珠子光盯着别人碗里的。”刘爱英错身进来,愤愤说了一句。
  江秋月倒出暖壶的热水简单擦洗,便说是大家一起吃,不是给她一个人。
  “她就是只喂不熟的白眼狼,等赵美丽回来你看着吧。”刘爱英不屑地嘟囔一声,跟江秋月说刚才陈中华给她垫付了两分钱的出诊费。
  江秋月没想到那一茬,经她提醒反应过来,连忙从墙上挂的帆布包里摸出两张小毛票,托刘爱英转交还给人家。
  刘爱英出门后,江秋月躲在里面快速脱下衣服擦洗一遍,另外换一身内衣。
  这次穿上她空间里准备的衣服,白衬衫和女士西裤扣黑皮带,外面加件驼色长款针织衫保暖,脚蹬黑袜子和绿胶鞋。
  以往很平常的休闲打扮,融入这个时代的特色,也不显得突兀。
  刘爱英端着饭碗进来,一碗玉米碴子山药粥,一小盘凉拌野菜,放到江秋月炕头柜上。
  “呐,给你抢回来一份,一群天杀的吃啥啥不剩。”
  江秋月道谢,或许是吃过几天渣子粥喉咙已经习惯了,这顿就着凉拌嫩野菜吃的味道不错。
  由于请医看病花了时间,知青们吃完饭没怎么歇息就要去上工。
  刘爱英出门后看到路上灰扑扑的人群,又看看自己个儿,想到江秋月好看的打扮不由心生羡慕。
  她收拾的再干净也只是蓝布衫灰裤子,里面加套打补丁的秋衣裤罢了。
  不过外面一身看起来也是新的,怎么就穿不出来人家的那个味道?
  接下来三天江秋月都窝在知青院里没出门,避免吹风。
  天气仍然不见晴,下一阵阴一阵的。
  春耕还在继续,据队长柳建国说要赶在月底种上玉米高粱。
  知青们每天下地干活,江秋月就暂时负责做饭,顺便把院里的小菜地理一理,将另外一边的地给刨了种上一小片土豆。
  临河村有人家会在房前屋后偷偷种点土豆,产量不错,可以当粮食吃。
  但是柳家沟这一片是有粮食指标的,地里种什么是上面说了算,每次收获后交上要求的公粮,敢在地里私自种植就是搞资本主义残留。
  而村民为了填饱肚子,在院子里种点,队长睁只眼闭只眼。
  江秋月借着这个存在的由头,把一小片地翻翻,拿出空间储存的土豆当做从村里买的种子。
  知青里没人会种土豆,江秋月也不会,只能照本宣科把土豆泡出芽,一芽切一块埋进土里浇上水。
  剩下就听天由命吧,能收多少是多少。
  在此期间,知青们下午一下工就往山上跑,找山药找洋槐花,还挖回了大块大块的野葛根。
  知青院坐落在村子边上,偶尔弄一次没人注意,次数多了难免被人发现。
  不过好在村民大都淳朴,看到他们拉树枝找树根的,以为知青院断粮后开始吃树皮树根了,不到半天传的整个村子都知道了。
  然而,村里也没办法,除了富农之家还有点存粮过活,其他勒紧裤腰带靠野菜、糠皮熬日子的比比皆是。
  一天三顿野菜汤,喝的人面带菜色,后山坡和山脚下被人翻了一遍又一遍,最后野菜也吃光了,村里人开始往山上寻摸。
  这时候知青上山再找不到什么好东西了,菌子木耳一出来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