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妾乃蛮夷 >

第121章

妾乃蛮夷-第121章

小说: 妾乃蛮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时,哪怕是用忘忧蛊,他也一定要得到她。

    “郎君,濮阳城门大开,殷五亲自领兵出城……”这时,属下在帐外禀报道。楚溯冷笑着翻身而起。

    “来人,给朕披甲……朕要亲手将殷裔斩于刀下……”

 【二三三章】狼心狗肺的丁氏

    【二三三章】狼心狗肺的丁氏

    濮阳殷氏。

    殷延之的寝室,木榻对面长案上,供着一尊菩萨。也许是早年亏心事做多了,最近几年殷延之很是信佛。而且专门雕了尊白玉菩萨供在自己斗室中。

    “菩萨啊,万请保佑我裔儿凯旋而归。有什么罪孽,全部报应在我身上吧。”殷裔带兵出城了,自从殷裔接任家主之位后,开始独断专行,做什么事并不与他和四位长老商议。以至殷氏诸人颇多怨言。

    只是现在的裔儿,却不是他们敢轻易挑衅的。

    因为他的目光太冷,冷的仿佛毫无温度,便是六月盛夏时节,被他看上几眼,也会觉得冷风飕飕而来。这让殷延之不由自主的心生恐惧,哪怕那是殷裔是他的儿子。

    更何况己经老态龙钟的四位长老,对裔儿更是即怒且惧。殷延之掌权时,每每议事几位长老都是坐上宾,可自从殷裔接任家主之位,不管何事,从不告知旁人,初时四位长老很是不甘,每次殷裔在书房议事时,都会找各种理由强闯入内。可后来,裔儿雷霆的处置了一批护院,言守护不周后,四位长老再不敢强闯了。

    那几个护卫中,有几个算是他们的人,殷裔这般做为,明显是在警告他们。

    这次,裔儿更是带兵出城,可让殷延之和诸人担心的是,他们根本不知道殷裔出城去做什么了。毫无办法的殷延之唯有在屋中祈求菩萨保佑殷裔平安归来。

    本来时局便很乱,殷氏虽说战着晋国半数疆土,可却架不住毓帝和楚君联手强攻。而且己方善战的将士明显不如晋楚联军,

    不是有那么句老话吗?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

    如果没有殷氏,楚国和晋国是劲敌。

    可有殷氏在,楚国和晋国竟然联手对抗殷氏,虽然不够正大光明,可却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三年前,濮阳只是陷入险境。三年后的今日,濮阳却是朝不保夕,连同着殷氏都有被覆灭的危险。

    殷氏中人,该好好呆在房中祈求菩萨保佑的,可偏生有那么有长眼的人。

    殷延之正在诚心祈祷。院中却响起丁氏与护卫争执的声音。拜菩萨时,殷延之素来禁止人来打扰。可丁氏最近越发的有恃无恐,她觉和殷延之连家主之位都丢了,在殷氏,连半丝实权也无,除了得了个‘老家主’的称谓。可以说现在的殷延之便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人。

    自己的儿子争不过殷裔,而先前自己待又早与殷裔结怨,此时殷裔忙着对抗外敌。或是得了闲,岂不找她麻烦。所以她不能呆在殷氏了,她得带着女儿和儿子回娘家去。她的娘家丁氏离此三百里,前日娘家侄子来信。说是那里并没有敌军骚扰。

    她得走,得趁着濮阳没有沦陷前走。

    所以不顾护卫的阻拦,丁氏强闯进来。

    “夫主,夫主。你看这可如何是好啊?我娘家侄子的飞鸽传说,说是我阿娘身染重病,恐不久于人世。我做女儿的,好歹得回去见一面啊。夫主啊,求求你准许我带着珂儿和十郎回娘家一趟吧。夫主……”其实殷延之并不是不知道丁氏为人,此妇心胸狭隘,而且私心甚重,之所以这些年来一直纵容着她。

    或许是因为他太寂寞了,这丁氏能说会道,常常将他哄得很是高兴,那样愁思便会远离。

    便因如此,哪怕丁氏犯了错,他也总是袒护着。他总觉得当年欠了裔儿娘亲的,丁氏既然跟了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做为郎君,他该护她周全的。

    这些年,他护她,纵容她,眼看着她变得越发的变本加厉。

    连他的寝室都敢闯了。

    他累的,真的累了。

    也许他很快便要与裔儿亲娘见面了,到那时,她会不会责怪他对这丁氏太过纵容,以至她数次心生加害裔儿之心,甚至对阿乐,她也曾毫不顾虑殷氏而狠心出手。

    这妇人,忒也歹毒。

    母亲病危?

    笑话?

    若真是母亲病危,丁氏的信也该送到他手中,这才是道理。为何却送到丁氏手中。

    这妇人,眼见殷氏有难,这是要逃了。

    三年前如此,三年后亦如此。

    他自问这辈子对不起很多人,可对丁氏,却是尽了心的。不想……狼永远喂不熟啊。丁氏是个会察颜观色的,见殷延之脸上毫无动容之色,心下一颤。还是佯装伤心的抹泪道。“夫主啊,阿娘生我一场,将我教养成人,我十五岁入殷氏,服侍夫主二十余载,便在阿娘死前,让妾身去见一见阿娘吧。”

    她己没有退路。

    这几年,大夫人掌管着殷氏内务,她根本捞不到好处。好在前些年,她还存了些私房银子。带着那些银子回丁氏,也算是衣锦还乡,兄弟子侄一定会善待她的。

    待战知平息,给阿珂找人好人家,给十门说门好亲事。

    她便可以安享晚年了……丁氏的理想很美好,可是现实……“翠娘啊,我殷延之自认待你不薄,二十年啊,足足二十年,任你在殷氏作威作福。任你欺凌年幼的裔儿,想着只要你不伤裔儿性命,对裔儿来说,也算是历练了。

    可结果呢?

    你竟然心生谋害裔儿之心,我这才不得不将裔儿送去拜师习武。以为你只是一时头脑被蒙蔽,想着你年长些,心性定了,总会好的。可是……

    翠娘,我很伤心。你想走是吧?眼看着殷氏式微,你想带着银子风光的回丁氏是吗?

    翠娘,你真是狼心狗肺……你不仅毁了自己,也毁了珂儿和十郎。好,你要走,可以。只是我殷氏的银子你一分一厘也别想带走。来人啊,给丁氏准备包裹,随后送丁氏母子三人上路……”不是一条心,终究会风崩离析。

    走吧,走吧。

    他有裔儿便足够了。

    百年后,他会在裔儿娘亲面前下跪以求原谅。为何活了几十年,到现在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自己应该珍惜的。而他,悔不当初。

    丁氏听完殷延之的话,脑子一懵。

    什么?殷延之怎么会知道她的想法。他说了什么?不得带走殷氏一分一厘?这怎么成?没了银子,难道让她们回到娘家任人嘲笑?

    不……

    “夫主,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想回娘亲看看阿娘,夫主啊,夫主……”最终,丁氏被护院押下。看着空荡荡的寝室,殷延之最终一声长叹。

    终究,只他一人孤独的在寝室中等着奔赴黄泉。终究……

    一生富贵,半世风流,最终落得个孤独终老的下场。

    人啊,不要在失去后才觉后悔,一定要在拥有时珍惜。当日午后,丁氏与殷珂殷十郎一起,被‘赶’出殷氏,说赶不算恰当,殷延之命人为他们准备了行囊。足够他们行到娘家的吃食和换洗衣衫,外加一辆老牛车。

    丁氏失神的上了车,殷珂抹着泪被推上车。殷十郎则沉默的自发上车。随后,牛车启动。

    驶向了她(他)们不知,却绝对不会期盼的人生。

    ***

    楚溯吩咐着甲,半个时辰后,一身黑甲在身的楚溯己经端坐在坐骑上,只等着斥候来报殷裔的方位,然后出战。

    只是,等了许久,足足一个时辰有余,却不见斥候回转。

    楚溯不由得沉下脸去。

    “再派斥候去探,探不明殷氏动向便不必回来了……”楚溯冷声道,属下惶恐的点头,很快,几匹快马驶出营地。

    楚溯等着心焦,一个时辰前即将与殷裔生死一战的激昂劲头被渐渐抹煞,有的只是越来越冷的心肝,与恨不得将殷裔碎尸万段的恨意。

    自他出生以来,虽然在皇族中艰难求生。可他从没这样恨过一个人。

    哪怕是要置他于死地的兄弟,他们没有真正恨过,不过是弱肉强食罢了,当他亲自将利刃送进兄长的胸膛,他告诉自己,一切都结束了。

    可是殷裔的出现,让他觉得自己是那般无用。

    第一次入晋,便被殷裔看破身份便罢了,便是他手下一个女郎,都可以将他困住。而他更是趁火打劫的一路追杀他至邺城。若不是他自幼便被刺杀无数次,早己被师傅洗髓易脉,当时,他便会因伤重不治而亡。

    他从未那般狼狈过。都是殷裔害的……

    所以,他要杀他。

    后来有了平乐,更是给了他杀他的理由。眼看着便要与殷裔真正的一决高下了……便在这时,殷裔却失去了踪迹。

    这是半个时辰后,一个全身染血的斥候带回来的消息。

    说是殷裔带兵出城后,一路北上,斥候跟上前去,却不想殷裔早有埋伏。

    这个斥候亦是受了重伤,仰仗着坐骑优良才得以带回来殷裔不知所踪的消息……

    楚溯那个恨啊,恨不得立时攻下濮阳。

    可他不能,他不知道殷裔是不是惑敌之计。也许他强攻濮阳时,他从后面包抄。趁他将士浴血时来个奇袭……

    殷裔,早晚有一天,他楚溯一定要将他斩于马下。

    “吩咐下去,点三万精兵,与朕北上。余下之人,继续围而不攻……”楚溯最终决定亲自去追辑殷裔,斥候报,殷裔带着不过万余人出城。一路北上?那是曲城的方向?

 【二三四章】定计

    【二三四章】定计

    殷裔的方向是北,一路北上,那是曲城的方向?

    他不会真是要去援助曲城吧?楚溯觉得这个想法很是好笑,自己都自顾不暇呢。

    他与晋毓分工很是明确,曲城是晋毓的‘地盘’。而他负责濮阳与殷裔。

    殷裔必己算到他在濮阳附近,却敢带着人马北上?真胆大也。

    可偏偏楚溯性子多疑,不敢贸然去攻濮阳。上次濮阳城外败北,更是让楚溯觉得殷裔乃是他的劲敌,他素来心高气傲,在未遇到殷裔前从未败过……这一次,他一定要胜,若再败,属下也会心生轻视之心,他还如何服众。这三年不顾臣下反对,硬是留在淮阳己经使得朝中诸臣颇多抱怨。

    若再吃败仗……

    楚溯想到这里,握紧缰绳,重重挥动着以鞭,催得跨。下骏马嘶昂一声,大步跨出。

    三万楚军,动则烟尘四起,守在濮阳城墙上的殷氏诸人不由得心中一叹。郎君离去前说过。此一去,一解濮阳之困,二调楚人之兵……郎君用己身,诱得楚人去追,算是暂时解了淮阳之围,只是郎君?

    一匹黝黑的俊马一马当先的在路上驰骋,身后是万余将士,远远望去,尘土遮天蔽日。突然间,为首之人勒马驻下,瞬间,数万人一同喝马,灰律律一阵马儿嘶鸣,万骑齐驻。

    殷乔打马上前。

    “郎君,己行出五十里路。”殷裔点头,随后挥挥手。见到殷裔的手势。殷裔身后诸人齐齐垂首向正中那匹俊马上的郎君行礼,随后百人一伍。打马而去。不过片刻功夫,万人队伍散去。殷裔身后只剩百余人暗卫。

    殷乔脸上露出寂寥之色。郎君以身诱敌,却又不忍伤了诸将士性命,让大家分散而去。可郎君呢?区区百人,便是以一敌百的暗卫又如何?“郎君。属下自幼跟随郎君,算是看着郎君长大,属下这般年纪了,便是死也算是高寿了。郎君请快些远去,属下在这里抵挡片刻……”殷乔抽出腰后长剑,横在xiong前,一幅慷慨就义的样子……

    殷裔看着,表情始终淡淡的。这三年来,殷乔虽然不知自家郎君为何变得不易相处,而且似乎恁的冷血。可在殷乔眼中,郎君永远是郎君,便是不言不语不笑不闹也无法改变。为了郎君死,乃是凭生幸事。

    这样冷情的郎君,竟然会牺牲自己为救濮阳。殷乔心里很是感动。想着虽然自己势单力薄,年纪也着有些大。可哪怕能为郎君争取旦夕时间,他也算是报了殷氏数十年倾心相待之恩。

    殷裔看着殷乔,有些不理解这个老人为何执意要跟在他身边。

    现在他这是要做什么?为他挡刀?想想有些可笑。可殷裔却觉得心中有股可以称为酸意的感觉在酝酿。

    他己无感觉好久了……

    这殷乔能让他有了一丝感觉,哪怕只是稍纵即失的,殷裔也觉得可贵,所以他示意暗卫阻止殷乔,然后纵马远去,他己经能看到后方飞扬的烟尘了。楚溯的人马离的不远了。

    牺牲自己以求殷氏?如果殷裔知道在殷乔心中自己那般高大无私,一定会满心疑惑的。因为他根本没有牺牲自己的心思,他之所以出城,只是不想让濮阳变成战场,战后重建什么的,很麻烦。

    而且要花大笔钱财,与其善后,他更喜欢进攻。

    所以,他最终决定用己身诱出楚溯。至于最后的决战会在哪里?

    殷裔遥望天际……

    ***

    殷裔离开濮阳,向北而去之时,平乐和周悠也商量了类似的计划。只是周悠比起殷裔来要保守些,并不同意平乐己身诱敌之计。

    平乐的计划是水攻。

    所谓水火无情,火攻连用两次,收效都不错。不由得让平乐更加确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曲城南面百里,是泯江的一条支流,最近几年因雨季降雨骤减,以至河g干涸。平乐的想法是把敌人引到那里。然后想办法引水倒灌。

    而离河g数里有一处天然形成的堤坝形状的深潭,而且颇广,站在潭边,只见一望无际湛黑的水浪。那里的人们喜欢称其为‘鬼见愁’。水即深且永不干涸。当地人曾寻过其源头,却未果,为此有很多的说法,最被人们接受的便是那或许是口活泉,至于源头,应该是离那潭数里的绵延高山,高山冬日长年积雪,待开春后积雪消融,最终缓缓流入深潭。

    那潭因位置险峻,又因潭深不知几许,偶尔会伤人或牲畜性命,渐渐的周边再无人迹,而平乐的计划是将深潭凿开一个豁口,然后引水倒灌入河g。只要时机把握得当,对敌人来说必定是灭ding之灾。

    身处战场,同情。人等同于将自己送到敌人的刀尖上。

    这个时候,谁都会想着敌人死好过自己死。平乐心中也挣扎过,用这计恐杀孽太重。可人活在世,不想被杀,只能杀人。这是平乐用两辈子明白的道理。

    这场战争,不是败便是胜。不管是败还是胜,都会死很多人。

    这是无法避免的。造杀孽,亦是为了少杀生,战争早一日结束,不管是对晋国还是楚国百姓都是好的。

    这样的道理真的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体会。对这个计划,周悠表示赞同,以前打仗双方一味的互相拼杀,却很少有人会想到利用地形优势。那处河g很宽阔,晋军若真被诱到那里,一定会选在那里安营,因为周边皆是乱树丛生的山地。那河g干涸数年,谁也不会想到会水从天降。

    至于凿穿深潭的人选?

    先前为周氏挖掘密道的匠人还有几位未离开曲城,那些匠人颇有些手段,想必能行。

    计划定好,只是执行的人选却发生了争执,平乐的意思是由她带人出城,然后一路向河g暂打暂退。最终将敌人诱到河g位置。

    可周悠却说平乐一个女郎,还是呆在曲城安全些,这些冒险的事还是郎君来做合适些。平乐虽然心中觉得自己带队将敌人诱走的可能性更大些,可话说到这个份上,若自己一味坚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