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门福妻 >

第51章

农门福妻-第51章

小说: 农门福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藏了钱啊,他到底是当差这么些年头了,要说手里没个银子,我可是不信的。”

    边上石成才这会儿也不说话了,抿着嘴吧一声不吭,他早就想到了,一遇到用钱的事儿,他娘就会直接想起那边来。这么多年了,每每家里要拿钱了,都是他娘去跟那边讨要的,每一次会空手而回。

    其实他也不相信大哥一家真没钱,说是把家里吃用的钱都交了,谁知道私底下有没有得了别的好处?不过他到底要些面皮,又一向标榜不掺和家里繁琐的家务事,只一心读圣贤书,所以哪怕心里埋怨也从没说出过口。

    左右有爹娘做主呢,大哥那边甭管是藏着掖着,终归还是得落到他头上。

    想到这里,他面生的神情就轻松了许多。一想起前几日在县城书馆时候,正巧碰见了许久不见的大哥赶着骡子车去一家酒馆。说来也是巧合,当时他心下好奇就一路跟过去了,却瞧见那车直接去了一家酒楼。原本他是想跟着过去瞧瞧的,奈何自个跟大哥本就不对付,加上身上没有多余的银钱去吃饭喝酒,所以只能守在外头瞧一瞧。

    这一瞧不当紧,却看到有个瘦小的伙计来回从车上往下搬东西。等到临走时候,后院一个穿着明显好一些的中年人,笑着跟自家大哥客套了几句,然后取了一串铜板递过去。

    不用说,他也知道,那铜板估计是给的货钱。就是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只是依着他的经验,想来也得有七八十文。接着,他又跟着去了四五家,每家都会给钱。粗略算下来,少也有四五百文。

    后来自家大哥临走时候,竟然去了粮行买了许多粮食,路过肉铺子时候还买了肉跟骨头。

    当时他就诧异的很,本以为大哥丢了差事,还被打了板子无处可去之后,应当是落魄的很。他甚至还有些怜悯他们一家,不过说到底再同情可怜,也不足以让他帮忙,毕竟相比于连累自个名声,孰轻孰重他自认为清楚的很。

    可现实却给了他个大耳刮子,大哥离了家,看起来过得越发风生水起了。甚至都能买粮食买肉吃了,看着一袋子一袋子的粮食被搬上车,他的眼都嫉妒的有些红了。

    后来他也舔着脸去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大哥之前所谓的好兄弟竟然真成了事儿。开了茶坊跟作坊,而且生意也好的很。

    虽然不知道大哥在里面能挣多少,可本能的他还是觉得好处肯定不少。一想到刚刚被踩进泥里的大哥,转眼之间又过起了好日子,他心里就不平起来。

    “行了吧,你安生点吧。当时断亲断的那么利索,家里啥都没给他带走,甚至他们赁的小院里物件都让你搬空了,哪里还藏的下什么钱财?”石老汉看了一眼还想诈唬的婆娘,咳嗽两声,揉了揉为了银子有些发疼的额头,没好气的说道,“再说了,就是有,那才有多少?老大当差的俸银可是有数的,回回都让你直接讨要了,就他媳妇那点做绣活的钱,亏你也能看进眼里。”

    本来石老汉也没说什么难听话,可架不住邱氏觉得自家老头子又偏心了,想着老大那家子了。当下就跟被踩了尾巴的猫儿一样,直接嗷的一声炸毛了,整个人都恼怒起来,“咋地了,你有心疼那小子一家子了?那你还不赶紧的凑过去看看,也好看看人家孝不孝顺你,哼哼。。。。。。”

    “你有咋呼啥呢,我也没说别的,不过就算他们有钱,能有五十两?”石老汉看了自家婆娘一眼,心想这婆娘当这是个小心眼的,为着两句话都能想岔了。

    其实别看他嘴上说的好听,心里这会让也飞快的算计着呢。老大毕竟是干了那么多年差事了,就算手里没落下钱,指定也认识不少有钱的人,借钱总归比他们容易一些。

    可关键是当时断亲书是直接在衙门里立下的,又因着怕连累儿子的名声,当堂让差老爷给盖了大红印,可是比族里自个立的文书厉害的多。这要是反口,只怕也不容易。若是想借着大辈的架子去求,直说帮着借些钱,许还有些可能。

    至于借钱之后的事儿,那自然就不用发愁了。当了县太爷的亲家,他们还能缺了钱?不说别的,就说县太爷只怕也不好意思让亲家的日子太过寒酸了。

    甭看他们不识字,一辈子也没啥出息,可到底是因着儿子的缘故跟着听了几回说书的。那说书的戏文里都说了,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虽然县太爷没知府老爷官大,可想来挣得银钱也不会少到哪去。

 第八十八章

    第八十八章

    见爹娘为着银子的事儿发愁了,一直沉默着的石成才面色僵了僵,然后迟疑了片刻终是咬牙说道:“爹娘,原本儿子是不该说的,只是前几日见到大哥赶着车来县城。当时想着毕竟是兄弟,能拉扯一把是一把,哪知道还没等儿子上前相认呢,就看见大哥去了好几家酒楼馆子,之后一打听才知道,大哥是跟着什么人做起了生意,咱们县城许多酒馆都跟他有了往来。想来,是不差钱的。。。。。。”

    一听这话,边上的邱氏蹭一下子就站起来了,嘴里自然又是一阵骂咧。老大果然是生了外心的,不然能一断亲就做起生意来?说别的她不相信,就靠张秀娘作秀活儿的钱,能支撑起买卖?

    还赶着车,要知道他们到现在可都没舍得买车呢。别说是买黄牛跟驴车骡子车了,就是车板子都没瞧见一个边边。

    老大一家可好,一离了家,登时就置办了那么大的家当。当她是傻的啊,不行,可不能这么白白便宜了他,怎么着也得弄出些钱来。

    这厢一家三口凑到一块嘀咕了好一阵子,最后还是石老汉拍板,等打听清楚了,就找过去跟老大好生商量一下出钱的事儿。不管怎么说,自家老二成了事儿,他当大哥的也能沾光不是?就算是断了亲,可要是他们都不说,旁人也不至于说啥不是。

    钱的事儿算是告一段落了,余下的却是更让石成才难以启齿的事儿了。而这事儿,要从他这个自诩比旁人清高的人嘴里说出来,当真是难看的很。

    石成才顿了顿,又有些为难的看向自家爹娘,“不过春儿说,这里面的事儿主要是她当县老爷家管事儿的大哥管着呢,她那大哥也是见过。。。。。。见过招娣的,说是想问问能不能帮着牵个线说成这门亲事。”

    石成才为难是因为他也见过春儿那丫鬟口中的大哥,外头传言说那管事儿是个远近闻名的色鬼,尤其喜欢没开苞的年幼女孩,平日里好似见了美貌娇俏的女娃就走不动道。这还不算什么,关键是那管事儿已经有了婆娘,而且他婆娘也不是个善的。想来就算俩厢真成就了好事儿,只怕招娣也不过是被当作外室养着,见不得人的。

    石老汉先是愣了一下,有些奇怪的问道:“那个春儿不是有嫂子了吗?好像还托她嫂子给带过话啊。”

    被问到正点上,石成才面上也有了几分难堪,支支吾吾了半晌,才咬牙道:“那人是已经成亲了,可偏生他又瞧中了招娣,所以儿子才觉得作难。”见石老汉面色有些不好看,他也露出了不自然的神色,“其实依儿子看,春儿家大哥也是个能耐人,能当了县太爷家管事儿,领着那么多下人还管束着许多庄子,甭管是如何嫁过去的,日子上定然是错不了的。不过。。。。。。”

    他话里带话,似是遗憾又像是狠不下心看不得招娣做小一般,想了想,索性就泄了口气往座椅靠背上一歪,认命道:“罢了,没得让爹娘跟着操心,大哥那边也不好说话。儿子只当没跟县太爷家小姐相识过,往后只一心读书,等秋试时候凑了盘缠去县城考试。待到秀才的功名下来,再早些往京城去,也省得路上再雇车费了盘缠。”

    他这话一出,边上坐着的邱氏可就坐不住了。当下弹跳起来,拔尖了嗓音嚷道:“那可不行。能跟县太爷家做亲家,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别说让招娣做小了,就是白送过去,也得送。不过是个赔钱货,难不成还要让你搭上前程不成?老石家养了她这么些年,现在也该她帮衬帮衬了。”

    石老汉被自家婆娘这一嗓子嚎的哆嗦了一下,心里不由有些不高兴。虽然他也觉得自己儿子前程不能这么断了,可也从没想过真的把亲孙女送去做小的啊。再者说,毕竟已经断亲了,过了文书按了手印,自家也实在没什么立场去插手那边的事儿了。嫁闺女,可不比娶媳妇事儿小。

    “胡咧咧什么呢,也不怕旁人听了笑话。”

    其实自打老大一家受连累下了牢,还被抄家之后,他心里也是有过后悔的。尤其是见老二一心只读圣贤书,家里地里的活计从来不管,也从来未能往家里挣过一分半文的钱,他就越发的念起了老大一家的好来。

    可念归念,一想起老大一家不顺着自个的意愿,他心里就又不痛快起来。最后那一点点的念想,也就成了埋怨,尤其是自家婆娘邱氏总在耳朵边叨叨张秀娘挑唆了老大跟自己离心,就越发的认定张秀娘不贤惠是个搅事儿精。

    而现在见自己其以厚望的二儿子满脸为难,他也很是矛盾。要把亲孙女亲手推进火坑,他有些不忍,可要坏了儿子的好姻缘好前程,他更是不愿意。

    见到石老汉沉默不言,石成才心里咯噔一下,生怕自家爹爹会反悔,可要让他直白的说出要把招娣送出去,他还真说不出口。

    相比于石老汉的不忍心跟自家儿子的心软,邱氏可是蹦跳的厉害,她先是恨铁不成钢的戳了戳儿子的脑门,说道:“有啥不忍心的,就那一个赔钱货,就算正儿八经嫁出去,能过上啥好日子?”

    其实石成才哪里是心软吧,不过是强拿着所谓斯文人的脸面要面子罢了,怕落下口舌日后难看。或是变着法的怂恿爹娘出面折腾,他跟石家老两口过了这么些年头,哪里不知道老两口的脾性?尤其是邱氏这个当娘的,但凡遇上他的事儿,绝对什么都干得出来什么都说得出来。

    如今他把话说成半截半,可不就是逼着他娘出面?就算他爹石老汉不乐意那么做,又能奈何住邱氏吗?

    不得不说,读书并没有把他的心眼读成死的,甚至心眼更多了些,只可惜这些聪明跟心眼都用错了地方。既然狠着心供着读书,何不好好做学识,日后凭着真才实学出人头地?却要走歪路,想着抄捷径,却不知道所谓的捷径许是末路。

    “啪啪啪”石老汉刚刚激动难耐的心情因着儿子的几句话落下不少,甚至因着兴奋而涨红的脸色也恢复了许多,他磕了磕烟袋锅子,有些犹豫了。

    虽说老大一家不孝顺,他也有些看不上,可招娣到底是石家头一个娃。虽然不争气的是个女娃,没法传承香火,可到底也是他们一家子期盼过得。如今。。。。。。

    “你好琢磨什么呢?老二的事儿可耽搁不得,过了这村就没这店儿了,咱要是不答应不帮着,还有谁能帮他啊。”见石老汉面露不忍,邱氏狠狠的瞪了他一眼,火急火燎的嚷道,“难不成还要老二为着那个赔钱货让路?不说跟县太爷当了亲家咱面上多有光,老石家祖坟只怕都得冒青烟了。就是说有了县太爷的丈人,咱们还愁过不上好日子?老二往后读书的束脩跟考试的盘缠,也就不用发愁了,指不定还能请亲家请了外头有名的先生教导咱儿子,以后你就等着享福当状元爷他爹吧。”

    似是怕石老汉还说什么话,邱氏直接连连冲着儿子催促道:“还想啥啊,赶紧的应了。就算让招娣那丫头片子去伺候管家,那也是难得的福分了,还由得她拒绝?以后吃香的喝辣的,穿的比咱们可都强,那不比跟着外头村里那些粗莽的泥腿子好过?”

    她说的是痛快,却没想到她当初嫁的也是村里的泥腿子。若不是后来石大勇能干,张秀娘又能持家,又怎能攒下在镇上置办房产田地的银钱?

    见他娘这般急切,石老汉终究也没在说什么。孙女再亲,能比儿子亲?况且他也不是不想做人上人,光是想着别人羡慕的目光跟巴结的模样,他心里就不由沸腾起来了。

    罢了,左右也是让招娣去享福的,算不得害她。要是她是个能耐的,日后给那管家生个一儿半女的,日子定然比跟着村里的粗人好过。

    这么想着,他隐隐的竟然真觉得自个做了一件好事儿。

    至于石大勇一家同不同意,又或者那由他们自个提出的断亲书,却是没人再提的。依着他们的想法,要是松口让老大一家回来,那边定然会感恩戴德迫不及待的,哪里会犹豫或者拒绝?

    大体把事儿商量的差不多了,石老汉又悠闲悠闲的点了烟袋锅子吧唧吧唧的吸起来,见自家婆娘还坐着傻乐却丝毫不动弹呢,不由得敲了敲桌子,说道:“还不赶紧的给儿子拿了钱,让他去走动走动,可千万别把春儿那丫头这条线断了。”顿了顿,接着对着石成才叮嘱道,“给人小姐信物,可别抠唆着。不过你也要留个心眼,别被人诓骗了,手里攥上那小姐的贴身物件才能当了凭证。要是可以。。。。。。就跟话本是说的那般,能生米煮成熟饭自是最好的。。。。。。”

 八十九章

    第八十九章

    邱氏一听,自然是不断附和着。这事儿确实不能大意,毕竟先不说那五十两的银子,就是现在给出去的十几两,那也不是个小数目。

    要不是老大这么些年的钱都在这里,怕是他们老俩半辈子都攒不下这些个。要是换成粮食,可是够他们好几年吃的了。

    “爹娘,你们放心吧,我心里有主张。”石成才红着脸,好像不想再听爹娘再多说那些个话,又好像很是意动一般,恭恭敬敬的对爹娘行了个礼,小声保证道,“儿子以后定然好生孝敬爹娘,也让你们风风光光的,让街坊邻居的恭敬羡慕着二老。”

    得了儿子这番话,刚刚心里还砰砰砰乱跳的石老汉,顿时间眼睛就笑眯了。深深吐了一口烟,满意的挥手让石成才出去了。

    隐隐约约的,他似是真的看到了自家美好的未来,还有旁人谄媚的奉承着自个的样子。一想到,不久以后,县太爷家千金还要叫自个一声公爹,他就乐不可支,连带着粗俗的婆娘也看着顺眼很多了。

    而此时他们都不知道,石成才所在的书院,可是好几个人都凑在一块翻着白眼唾弃连着两日没来的石成才了。连带着石老汉跟邱氏做下的那些个龌龊事儿,还有他们狼心狗肺冷心冷情的诬陷石家老大一家跟石家老大断亲的事儿,都被翻腾出来了。

    倒不是这些读书人爱嚼舌根生是非,而是那石家人人品当真底下。尤其是石成才,也不知道哪来的自信,整日里都觉得自个高人一等,更是觉得自个是什么不世之才,功名自然是手到擒来的事儿。

    更让人觉得厌恶的是,也不知他心里何等龌龊,居然在书院里堂而皇之的跟人暗通曲款私递信物。这还不算,偏生有人瞧见过,那模样还算娇俏的丫鬟,拿了书信竟然去的是怡红院的后院。。。。。。

    清清白白的读书人,却跟窑子里的窑姐儿不清不楚的,当真是丢尽了脸面。让大家对石家那边越发的不耻了,对石成才更是退避三舍,恨不能不跟他在一个书院。

    “古曰君子当守道崇德,他做下这等事儿,只怪他自个守不住君子之礼,且与你我无关。日后不与他往来便是,他非君子,然你我却不能做背后说人恶话的小人。”刚刚过了春试,如今算是唯一一位在书院就读的秀才,只等秋试再考举人的秦晋睿皱皱眉头对刚刚同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