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姜姬 >

第436章

姜姬-第436章

小说: 姜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二,留下花万里,可以警惕云将军。
  心腹说,他觉得云将军有贰心了。
  之前朝阳想打那八座城时,明明问了云将军的意思,可云将军不想自己去打,这才把花万里给推了出来。
  朝阳问心腹:“那他为什么不想去打?他去打,打来的钱粮他可以占去不少啊。”她感觉到了云青兰不像她想像中的那么忠心,但她想不通,一个将军居然不想去打仗?为什么?
  心腹说:“依臣之见,云将军打不打……他都是您座下唯一的大将军啊。”
  朝阳的脸色就不好看了。
  心腹说:“他自有云城养兵,又有您这座靠山在。他家祖辈都是凤凰台的御卫,带兵护卫皇城,可云家不入朝,不呈爵,不授官。所以这仗,他打不打,都一样。打了,还要费他自己的钱粮,自己的兵马。干脆不必打,您也一样要用他。”
  朝阳也感觉到了云青兰有自己的小心思,现在心腹这么说,真是说到了她的心里。
  她不由得更信服他,问他:“云将军不驯,这花万里也未必就忠心于我。这下该如何是好呢?”
  心腹还真给她出了主意。
  他说,花万里想把兵留在外面就留在外面吧,在外面可以做的事更多。哪怕花万里不回来都不要紧,他亲娘、媳妇都在呢。
  但也不能花万里要什么给他什么。他现在不是怕陶公害他,想先要一道保命的圣旨吗?
  圣旨可以给,但花万里需要先去做一件事。
  朝阳说:“难道,让他把陶然这贼给杀了?”她本想自己杀的,这样的恶人,如果不能亲手杀了,那可不解恨。
  心腹道:“长公主请想,如果花家的人真杀了陶公,那他不就有个把柄落在咱们手中了吗?”
  朝阳这才转过弯来,顿时高兴起来,对心腹说:“你如此忠心,我怎么能不好好赏你?你虽是晋人,可既然到了凤凰台,就不要再想晋国了。”
  心腹,原名姜俭,化名为简章的人对朝阳公主深揖一礼,“小人甘愿将全部身心都献给公主。”
  姜俭在赵国与赵国大夫季平分手之后,季平归乡,他想成为赵国公主的随从,跟她一起到凤凰台,好间接替公主效力。
  可赵王并不在意送到凤凰台的这个女儿,并没有替她好好选随从、陪媵。姜俭在赵国徘徊良久,一直没办法钻进赵国的王宫之中。
  恰在这时,晋国公主来了。
  姜俭假称自己是赵人,曾在赵国大夫家中为仆,成功成为了晋国公主的随从。
  晋国公主被赵国公主赶走后,日夜啼哭,害怕这样回到晋国会被晋王指责。她只是晋王的一个不起眼的王姐,没有家族支持,能被送到赵国来,还是因为她的这张脸。
  姜俭就趁机成为了晋国公主的心腹,对她说,她因美貌被晋王选中,也因为美貌被赵国公主赶走。
  他建议晋国公主不要再去找赵国公主了:“恐她会暗害了您。”
  晋国公主听了他的话,也没有回晋国。她藏在民间,一直等到听说赵国公主已经进了凤凰台才启程。
  等她到了凤凰台后,姜俭又四下钻营,替这晋国公主选了陶家。
  因为那时他的公主已经有了徐家支持,花千降又被砍了头,不如选陶公。这样陶公支持晋国公主的话,他在晋国公主身边,对他的公主更有帮助。
  可惜的是姜俭自从跟随晋国公主进了凤凰台后,他的公主已经闭门不出开始产子了。
  姜俭顾不上去与公主相认,赶紧建议晋国公主去与朝阳公主说,这是件好事!如果外面的人知道皇帝有了孩子,对皇帝更好!
  晋国公主早就对他言听计从,立刻就去找朝阳公主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劝了一通。
  朝阳公主没有被惹怒,反倒觉得晋国公主是一心一意为了皇帝着想,一点都没有私心,对她更好了。
  晋国公主便趁机举荐姜俭,说她平日蠢笨,一切都是她的这个随从教导她的。
  姜俭这就到了朝阳公主身边。他曾跟在赵国大夫季平身边数年,走过燕、魏、郑、晋四国,学到不少东西。
  他知道他想要日后帮得上他的公主,就一定要在朝阳公主身边站住脚,让朝阳公主也相信他才行。
  所以他就一心一意的替朝阳公主打算,还替她笼络凤凰台下的世家,有他从旁相助,朝阳公主身边的人也越来越像样子了。
  朝阳公主也越来越相信他,因为姜俭在她眼中是“晋人”,在凤凰台没有家族,只能依靠她。虽然他曾经的主人晋国公主也在凤凰台,可连晋国公主都要仰她鼻息而活,那姜俭的忠心当然是她的。
  现在,她觉得只用普通的宠信已经不能继续笼络姜俭了。她决定要给他封官。
  她是很大方的,问姜俭想做什么官?
  姜俭客气道:“只要长公主用得上我,哪怕是个倒茶牵马的小吏,我都甘之如饴。”
  朝阳当然不会让他当小吏,她早想好了。于是第二天,姜俭化名的简章就成了皇帝身边的一个传旨。
  传旨只是个末品小官,但他是实权官。姜俭上任第一天,就要先去各家拜会一遍,叫人认准他的脸。
  他先去徐家,再去陶家。他在徐家喝了一杯茶,别说徐公,连徐树的面都没见着,就是一个管家陪了陪。
  但在陶家,却是陶然亲自相陪。
  “公子如今鸿图大展,来日前程可期。”陶然笑道。当时就是这个简章把晋国公主送到他手上的,虽然现在还看不出来这晋国公主有什么用,但等鲁王那边自逊的奏表一递上来,鲁国公主是无论如何也当不上皇后了。
  这样一来,除了晋国公主,还有谁能当皇后呢?
  当然,如果鲁国公主当了皇后,那关于她身世的秘密在他手里握着,由不得她不听他的话!
  姜俭一改往日在陶然面前的恭敬,变得有点冷淡、倨傲。
  陶然不以为意。这种小人,陡然登上高台,当然要傲一傲的。想这简章,身为晋人,就能把晋国公主卖给他,那现在他转头把陶家丢到一旁,又有什么奇怪的?
  对付这种小人,就要不停的给他好处。不过这种小人也更好相处,因为只要有好处,他就没有丝毫廉耻与忠心。
  陶然命人抬来一担黄金,看姜俭不为所动,又抬来一担。
  等黄金加到第五担时,姜俭终于改了颜色,告诉了陶然一个秘密。
  姜俭:“公危矣。”
  陶然:“有性命之忧?”姜俭点头。
  陶然仍坦然自若,他伸手指一指凤凰台。
  可姜俭却摇了摇头,而是起身从廊下掐了朵花回来,摆在陶然面前。
  陶然冷笑:“原来是他。”


第578章 家族小传
  姜俭收下谢金; 出发去“劝”花万里回朝了。
  举凡当臣子的闹别扭了,闹脾气了,不管是一气之下怒而辞官,还是一气之下带着大军在外不肯归顺,当皇帝的一般都要派人去安抚、宽慰、百般劝导,引人向善……总之就是放低身段说好话把人给叫回来。
  直接喊打喊杀的不是没有,但这样就失了为君的气度了。当皇帝的,没点肚量能行?对臣子的一些失礼之举都要包容才对。
  ……特别是在自己底气不足的情况下,软和一些既有面子; 又有里子。
  所以姜俭当了传旨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马不停蹄的去把花万里劝回来,这种事大家都能理解。
  顺便也理解了这花万里确实胆子大了。
  如徐公这里; 就有人上门来说这武人就是不行; 你看花家在凤凰台里多少年了,多乖巧懂事啊,花千降死得那么丢人; 花家放一个屁了吗?
  结果现在花万里手中一有兵就不听话了。可见,要想让武人听话; 手中就不能放兵。
  所以,之前陶公递上的奏表; 徐公看看; 是不是很有道理呢?
  徐公好容易不病了,可脾气也回来了; 当即让人把这个说客给赶出去; 还让他的弟子追到门外去唾到人家脸上; 充分表达了他的意思。
  这下人人都知道,徐公还是跟陶然不对付!
  大喜!
  本来都以为徐公都这把年纪了,也该为子孙留条后路了。看他冒了头,还以为是要站队了呢。又有陶然之前在帝陵祭祀时打下的底子,做足了忠臣的戏,于是都觉得此时此刻就是徐公和陶然讲和的时机了。
  但徐公这一唾就表示,他还是不站陶然,哪怕他死了以后子孙后代都受陶然压迫呢,人家也站公道正义这一头。
  没办法,徐公天然正义,他一站出来,正义的领导人就不是陶然了。
  那些原本观望的,都觉得陶然不值得下注的,蜂涌而至,徐家一时门庭若市。
  来找徐公的大概分成几个派别。
  第一派,无脑支持派。表示徐公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你让打谁就打谁;
  第二派,自持公道派。表示徐公,现在情势这么复杂,你和陶公再继续相争,只会消耗掉咱们为数不多的精英,为了天下,你还是跟陶然握手言和比较好,至少别打的像以前那么凶。
  第三派,以毛昭为首,直接就问现在这样该怎么办?是保朝阳还是保陶然。
  这是实干派。
  徐公对毛昭说:“保皇帝。”
  毛昭:“那就是朝阳长公主?”
  徐公摇头,叹道:“是我的过失。以为御玺可以由旁人掌管,现在看来,谁都不如皇帝自己拿着好。”
  毛昭:“可是陛下……”是个傻子。你把御玺给他,他估计以为是块石头呢。
  徐公:“那就换个皇帝。”
  毛昭浑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他花了一些时间才平静下来,抖着声音问:“公可有人选?”
  大梁皇帝从第一个开始,就是长子继承。而且只有皇后所出的才能称为公子,夫人所出就是个普通人了,等公子继位为皇后,余子也都会出宫,他们早年都会拜师,之后就不再称自己是皇帝的儿子,而是称自己是某师之弟子,再序一个排行。
  后面不会这么严格了,夫人所出也能称公子,但还是太子的人选还是只看皇后,不看夫人——除非这个夫人真当上了皇后。在大梁的历史中,还真有这样的能人异士。
  不过非常非常少,这样的太子哪怕日后继位了,史书中也会记载为“异子”,称这样的皇帝得位不正。
  对大臣们来说也是耻辱,为了避免这种事一再发生,接下来的大臣会更加努力的阻止异子继位。
  再往后,当然就更加放宽了。夫人之子也可以序上排行,也可以假借种种手段,成为皇后之子或成为长子,乃至成为太子,继位为帝。
  最牛的是一个梁帝,想立他喜欢的一个儿子当太子,而那个儿子的娘偏偏只是一个夫人。他就不碰皇后,皇后当然就不会有孩子了,等皇后死了,他又死活不肯再迎一个皇后,跟大臣们斗智斗勇到他死前一刻,最后他赢了。
  因为他就这一个儿子是成才的,剩下的都被他关起来当猪养,真大字不识。
  大臣们捏着鼻子把这个公子迎为太子,再迎为皇帝后,在史书中大大的记了一笔。不止如此,这一朝的大臣在临死前写自己的小传时都把这一段给大书特书了一番,把这个糟心的皇帝骂得狗血淋头。
  姜姬最近都在看万应黎家淑女带来的嫁妆中的书卷,其中她最喜欢的就是万应历代家主自己写的小传。这个小传不止是记载自己的人生,或本家族内的故事,更多的是他活着的那个时期,大梁最出名的事,最出众的人。
  有的人能写十几本小传,姜姬读起来更觉得畅快。
  这种书卷真的只有在嫁妆或家族藏书内才能看到,一般人是看不到的。
  只从万应城一家的记载中,她就看到了另一个更鲜活的大梁。
  大梁七百多年,皇帝传了五十多代,有好皇帝,也有不好的。而这个好不好,不是从这个皇帝打过多少胜仗,或拓了多少国土来说的。
  从她读过的书卷中可以看出,判断标准有以下几个。
  第一:祭祀。大梁每年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祭祀,一次是祭祖先,一次是祭天。
  皇帝在任时,祭祀的越多,越盛大,祭祀过程越顺利,就是他的功绩。
  某一任皇帝在任十六年,祭祀了四十几次,平均一年祭三次,黎家当时的人就对他评价不错,说他祭祖是没有忘掉死去的爹和祖先,是孝;祭天祭得好是诚,老天会保佑他的。
  这个判断标准,姜姬刚开始看到是笑,后来再一想,觉得还算有道理。因为皇帝的祭祀,其实就是靠全国各城的供品来支撑的。现在凤凰台要祭一次还要发圣旨叫各城送贡品来,在当时肯定连诸侯国都要出血。
  皇帝能祭这么多次,从侧面也证明了他在位时,各诸侯、各城都是很听话的。
  他可能不是一个好皇帝,但他一定是一个强而有力的皇帝。
  第二个标准是,人。
  这个人不是指穷苦百姓,而是指家有恒产的。基本就是大世家,小世家,乡间著姓等。
  某一任黎家人就在小传中这么写,说这个皇帝在时,这八九年里,他们家多了七十多个儿子,九十多个女儿,这就说明这个皇帝是个好皇帝。
  猛一看,皇帝好像成了保生孩子的。
  但姜姬却能体会他的心情。从乐城到公主城,她时刻发愁的都是人才不足。这个人才,专指读过书,识过字,会算数,有一定的见识的人。这种人才,一般只有上述的家族中才养得出来。生在此地,长在此地,亲友故眷都是本地的人,熟知本地的一草一木,四时节气,这种最好用。
  换成乐城,她当时就对乐城世家的年轻子弟们流过口水。
  都能来当她手下的小吏多好!
  可惜当时这些人都自持家世身份,不肯服管。
  现在应该够了吧……
  姜旦砍了那么些头呢,姜武也搞掉了一批,现在肯定不会缺人用了。
  她都有点羡慕了。
  现在公主城也缺这种人啊。
  用来当劳力的那些奴隶,反倒简单了。鲁国没有,从别国买来就行。
  别的标准就多了,因人而异。有一个小传中说某任皇帝在时,最大的功绩是发明了一种女子束腰的方式,令女子更美,被称蝶腰。
  姜姬见了好奇,命人演示给她看,其实就是用交叉绑带的方式把人的腰给勒成筷子。现在也有某些地方的人还在用这种方式束腰,不止女子束,男子也以蜂腰为美。
  总之,从小传中的记载来看,这一任的皇帝,说不定在史书中还会说一说他的好话。
  最多因为放纵了朝阳长公主,造成陶然与帝裔乱伦的恶果,会被人骂两句。除此之外,他是没有过失的。
  哪怕他继位以来十七年没露面,没亲手写过一道圣旨,也没见过一个大臣。
  这都不是事。
  因为每年的祭祀都好好的举办了啊。这就行了。
  假使说,花万里的这场大仗最后被定性为“恶”、“乱”,那对他的评价就会直线下降。
  他会由一个没有大错的皇帝,变成一个被臣子口诛笔伐的皇帝。
  姜姬想了想,令人请来花万里的使臣。
  或者说,这是花大将军担心她,专门送来保护她的护军。
  姜姬高高兴兴的就大开城门,欢迎这五千多人驻扎进来。
  当然,他们在此地的吃喝都要由她来付了。
  这不算什么。不过公主城是没有军营的——姜武的旧军营已经加紧改造成仓库了。
  所以这五千人要先造军营。
  木料、石料都由姜姬包了!
  她还把花大将军送来的小将,名叫图格的人给请进了宫,就让他住在她的宫殿里,日夜保护她。
  现在,她照着时辰把图格请进来,对着他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