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在古代减肥,考试,谈恋爱 >

第13章

在古代减肥,考试,谈恋爱-第13章

小说: 在古代减肥,考试,谈恋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也是去混加分名额的。”事情拖到现在,阿绶倒是对这个加分名额可有可无了,“反正现在如果名额出来,里面恰好有我,铁定会被人说我背后捣鬼。”
      “呵呵呵,要是有人敢说,那我就敢肯定是任布布那个贱人在背后捣鬼!”杨小糖斩钉截铁地说道,“她就喜欢什么事情都和你对着来,还喜欢什么都和你比——她凭什么啊?凭她爹是院长?”
      “这就不好说了哈……”阿绶在旁边翻着之前从燕绡哪里拿来的世祖本纪在看,有一搭没一搭地和杨小糖说着话。
      “所以你不打算跟她计较?就让她挤掉你的名额?”杨小糖顺着阿绶这可有可无的语气想了想,得出了这么个结论,“你打算不考了?”
      “我是想,如果实在没有名额,那就不要算了。”这次阿绶转头看了一眼杨小糖,“各凭本事了,能考上就考,考不上就去官学咯。”
      “哈……你真豁达。”杨小糖没好气地哼了一声,“如果我是你,这会儿不去把名额要到手,是不会这么轻轻松松坐在这里的。”
      “我想过了。”阿绶认真地看向了杨小糖,“这名额已经明摆着告诉大家里头有猫腻,要,还不如不要了,若真是任布布在里面捣鬼……”
      “那你要怎样?”杨小糖来了兴致,然后坐了起来。
      “两家是亲戚……能怎样哦……”阿绶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反正这事情我肯定是吃亏吃定了,谁让我成绩不好?”
      杨小糖道:“听起来好憋屈哦,当初就不应该到红枫书院来嘛!”
      “嗯,谁让我成绩不好?”阿绶耸了肩膀,“自作自受呗!”
      “还不如去官学了。”杨小糖重新躺了下去,“要是人有预知就好了,能知道今后会发生什么……比如当初要是知道到红枫书院来会和任布布纠缠不清,那打死也不应该来。”
      “啧……哪有这么好的能力给你哦!”阿绶翻了一页手里的书,“不过我看,世祖大概是有预知的,至少是通晓上下五千年和寰宇海内。”
      “普通人和世祖比?别逗了。”杨小糖摆了摆手,“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不是世祖那么坚持女人也能顶起一片天,大概现在我们都应该是家里蹲,不用为考试着急什么的——你不觉得世祖是个伟大的男人嘛?唐朝时候因为武皇的缘故对有能力有野心的女人简直是躲闪不及,恨不得把每个女人都培养成小白兔,唯独世祖竟然不这样做——真是一个又伟大又讨厌的皇帝啊,为什么要发明这么纠结的考试办法啊!”
      同是天涯穿越人,一个牛逼一个龊……
      阿绶合上书,语重心长地看向了杨小糖,道:“大概是因为,世祖皇帝怀念他所经历的一切,所以想把自己见过的一切都完完整整呈现出来吧!”
      “……你的意思是,世祖皇帝他老人家小时候也是这么考出来的?”杨小糖摸了摸下巴,“唐朝真凶残,难怪世祖皇帝要推翻他……”
      。
      正如杨小糖和阿绶猜测的那样,阿绶明史的加分名额没有拿到手,的确是因为任布布的缘故。
      在任雪生面前,任布布据理力争了:“阿爹,虽然燕七娘是宰相的女儿,但是她成绩向来不好,拿了加分的名额也没法有什么用处,到时候若我们红枫书院出了一个加分都考不到高分的人,说出去得多难听?阿爹念着燕家和我们任家是亲戚,但是也不能因为是亲戚,就把书院的名声不顾了呀!”
      事实上任雪生也有些犹豫的,他自然知道燕绶绶是怎样的成绩,所以他当然也就知道自己女儿说的是有道理的。
      但让他纠结的却并不是成绩本身,而是燕绶绶身后的燕府。
      总所周知,燕秋是宰相,是燕绶绶的亲爹,这就算了,燕绶绶的大哥二哥三哥也早就出仕,燕经在鸿胪寺总理大赤朝与其他国家的外务,燕纤去了海上开疆扩土,而燕纨则在边疆驻守——燕家如今是惹不得,更加不能得罪的。
      他的妹妹虽然嫁给了燕冬——燕冬虽然是燕秋的亲弟弟——但燕冬钟情书画又无心仕途,始终是比不上燕秋。
      若因为燕绶绶这件事情惹恼了燕秋,燕冬大约是不会站出来说什么的。
      他这样想着,心中便是动摇。
      任布布却并不知道她亲爹在想什么,她看到任雪生这样犹豫的样子,心中只觉得有几分快意:哪怕是宰相的女儿又怎么样?拿不到的就是拿不到了!
      。
      这些纠结的事情阿绶和杨小糖是不知道了,她们同往常一样,下午看书闲聊之后,便去了杨氏院子里面乖乖地等着吃晚饭了。
      而今天她们来得早了一些,杨氏还在着人布置小厅。看到她俩进来,杨氏笑着招了招手示意她们过来陪着坐,口中道:“怎么,今天饿了?所以来得早?”
      “是呀姑姑!”杨小糖爽快地说道,“饿得肚子叽里咕噜乱叫,就拉着阿绶跑过来啦!今天吃什么?”
      “葱烧孤雁。”杨氏笑道,“这道菜还有个典故,你们知道不知道?”
      杨小糖摇头,转而看向了阿绶:“你知道吗?”
      阿绶想了好一会儿,才朦朦胧胧想起个燕子楼来,有些犹豫问道:“关盼盼那个?”
      杨氏点头,道:“就是这个了,今儿你大哥回来了,忽然唱了两句白居易的诗,便跑过来说想吃这个,然后就吩咐人去做了。”
      “那还得找个大雁啊……”杨小糖的关注点向来有些偏颇。
      杨氏笑道:“还好你大表哥回来的时候带了一只,否则今天就吃不上了。”
      。
      等到晚饭做好,燕经便和燕秋一起出现在了饭桌上——这是非常少见的情形了,因为事务繁琐,燕秋向来是在衙门里面用饭,燕经甚至是常常住在衙门里面不回来的。
      阿绶颇有些拘谨地看着自己大哥和亲爹,又看了看那盘色泽红亮、葱香味浓的大雁,不太敢伸筷子。
      燕经一眼就看出了她的小心谨慎不自然,于是伸手给撕下了大雁的一条腿,放到了她的碗里面:“干嘛,见到大哥了为什么像老鼠见着猫?上次不是听五弟说你要跟我学经义?前段时间没空,最近正好空下来了,明天下午我就到你这里来教你好了。”
      燕秋在旁边赞许地点了点头,道:“七娘现在知道学习了,的确是好事,大郎要严格教才是。”
      杨小糖眨了眨眼睛,不等阿绶反应过来就抢先开了口,道:“姑父大表哥,但是阿绶现在用明史的加分名额都没有下来,那乡试应该怎么办?”
      。
      。
      。

      第24章 凤穿牡丹

      燕秋前段时间忙着朝中的事情,并没有太多的精力来管着阿绶乡试的事情——并且因为家中子女多,前面的那几个都没让他操心过,所以他是下意识觉得阿绶也应该能自己处理好乡试这样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这会儿听到杨小糖忽然这么说,他便有些疑惑地看向了阿绶。
      “阿绶要用加分来考乡试?”燕秋和蔼地问道,“是因为其他几门课的成绩不太好吗?其实乡试并不难,加分可有可无的。”
      阿绶尴尬地笑了一声,不太好解释这个自己成绩不太好的事情了。
      燕纬轻咳了一声,道:“阿绶起步太晚,又正好赶上乡试,如果有加分,还是轻松一些的。”
      这话说得十分含蓄,但是燕秋听懂了。
      他看了一眼自己的宝贝女儿,复又看向了杨氏,道:“若是实在不行,便再读一年好了,也不用急着今年考。”
      杨氏笑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先让她考着试试吧!”
      燕秋点了点头,重新看向了阿绶,道:“这乡试算不得什么,既然之前基础没打好,就慢慢补起来好了——古语说‘亡羊补牢犹未晚矣’,你自己也应当明白这个道理。”
      燕经含笑看着默默啃着大雁腿的阿绶,道:“父亲说的是,七妹现在明白读书的用处也并不晚,之前几年虽然……但好歹也是玩够了,现在收心正好。”
      默默啃掉了一条大雁腿,阿绶认真地点了点头。
      。
      家人这样的态度,让她压力大减。
      虽然不太愿意承认,但是她还是不得不说,自从穿越过来之后,她的压力是超级大的。
      怕身份露馅就不提了,过了这么几个月虽然已经渐渐融入,但是还是小心翼翼。
      除了身份露馅之外,压力最大的就是考试了,尽管原身的确基础不好,她可以用这一点来作为掩护,但是……这并不是万能的掩护,她不能靠着基础不好来过一辈子,她要面对的是活生生的考试,血淋淋的乡试,并不是能用基础不好糊弄过去的。
      学习……跑到古代来用文言文学习,她有时候甚至看到自己的书本,恨不得一头撞死在书上一了百了算了……
      绞尽脑汁地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想着加分来渡过乡试,结果加分还出岔子,虽然面上云淡风轻并不提,但是心中早就已经翻江倒海了。
      这会儿听到燕秋说可以不用着急,还能考第二次,她真的松了口气。
      。
      燕秋看向了燕纬,道:“不过这个加分的事情,你明天去书院帮着问一问吧,若是有机会的话,也不能让机会生生溜走了。”
      燕纬应了一声,道:“我明天和五哥一起去。”
      燕经笑着把大雁的翅膀撕下来放到了阿绶碗里面,笑道:“七妹就不用担心这些了,好好看书学习就行了,这些就让你五哥六哥替你操心去。”
      阿绶点了点头,开始默默地啃大雁的翅膀了。
      。
      第二天,燕绡和燕纬就与阿绶一起到红枫书院去了。
      去到书院,还没进教室呢,就看到外面的公告栏上贴着明史加分考试名额已经出来了的消息。
      一行人上前去看了看,上面果然没有阿绶的名字,写着的是张五月的任布布。
      。
      “这倒是有意思。”知晓内情的燕纬这样评价道,他看向了燕绡,“这事情,二婶知道不知道?”
      燕绡摇了摇头,道:“这事情,大约二婶也不知道的吧?二婶大约是不会知道书院里面究竟是个什么情形了。”
      杨小糖在旁边直接炸了:“这算什么?假公济私?任布布凭什么能上?凭着她是院长的女儿?”
      燕纬轻描淡写哼了一声,道:“去问问就知道了。”
      于是四人便直接去找任雪生了。
      。
      任雪生是做好了准备燕家会有人过来过问这件事情的,但他并没有想到是一次性来了四个人。
      “明史报的人不多,统共也就三个。”任雪生说着之前就已经想好了的说辞,“之前是想着给七娘留一个,但是听说了今年明史加分的题目很难,我也是想着书院这才开始呢,不能在加分考试上跌了跟头,所以……也是不得已了。还希望七娘能理解。”
      顿了顿,看着面前这几个人都没有出声的意思,任雪生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说了下去:“七娘若是有什么想法,也可以与我说一说,毕竟乡试也是件大事。”
      燕绡按住了想开口的燕纬和杨小糖,又给了阿绶一个安抚的眼神,等到任雪生说完了,才开口,道:“若是以成绩论的,也无话可说。只是我想看看任五娘的成绩了。”
      任雪生并没有想到燕绡会突然提出来看任布布的成绩,于是有些尴尬地笑了笑,便一叠声地让人去拿了任布布的成绩单过来。
      。
      平心而论,任布布的成绩的确比阿绶要好很多。
      但在任布布各科成绩当中,明史并不是最出色的——甚至明史可以算是她的短板,她所擅长的显然是明译,若不选明译也应该选明法,按照成绩来选加分,怎么都不会选到明史上来。
      燕绡似笑非笑地把成绩单递给燕纬看了看,然后慢条斯理道:“若以成绩论,五娘的明史成绩……并不太好。”顿了顿,他看着任雪生的脸色微微变了,才继续把话说下去,“院长的意思我们也明白了,这事情原也是我们家强求的,不占什么道理。”说着,他看向了阿绶,“反正再过一个月乡试,报名什么的早就弄好了,今天就回去吧,在家里面我来辅导你学习也是一样的。”
      燕纬立刻明白燕绡的意思,于是不等任雪生开口就接了燕绡的话,他故意问道:“太史令那边不是还等着你修书?你有时间来给七娘辅导么?”
      “之前已经给七娘把明史给讲完了,其他的讲起来也快得很。”燕绡很满意燕纬的反应迅速,“七娘聪颖,只是书院的先生没有耐心,又不会因材施教,所以才被耽误了。”
      “这就再好不过了。”燕纬笑着说道,然后看向了阿绶,“走吧,去把教室里面你自己的东西收拾一下,就回去了。”
      阿绶目瞪口呆,简直没想到这事情发展到这样地步。
      杨小糖倒是机智,她一把就拉着阿绶出去,直接往教室去了。
      。
      “走走,去收拾东西去。”杨小糖开心地说道,“哎呀你不在了,我就可以不用给任布布那个贱人面子了,我和她又不是亲戚,看我不弄死她!”
      “这个……不太好?”阿绶只觉得事情的发展已经有些出乎她的意料了。
      杨小糖道:“这有什么,任家既然不打算给你名额,我就不用给任布布面子啊!反正我当时也是因为你在这里所以我才来的,有本事他让我回家去!”
      阿绶有点懵,甚至有点不太懂身边的诸位究竟在想什么了。
      。
      收拾好了东西,杨小糖把阿绶送到了书院门口,又等了好一会儿,才看到灰头土脸的任雪生送了燕绡和燕纬出来。
      三人上了马车,阿绶有些忐忑问道:“我这样就不来了,会不会不好?”
      “没事,反正马上就乡试了,回去复习也是一样的。”燕绡说道,“六郎正闲着,大哥也说了要教你经义,算学方面还有鹿小郎,教你是绰绰有余了。”
      “不我的意思是,这样会不会和任家的关系闹得不太好?毕竟是因为我成绩……不太好所以……才去红枫书院的吧……?”阿绶纠结地问道。
      燕纬噗嗤笑了出来,道:“你这么想的确没错,你成绩不太好,所以选了个亲戚开的书院,让你能学得轻松些。但是你反过来想,你是什么身份?就算你成绩不太好,只要对外说你想找个书院上,哪个书院不会抢着要你?”
      燕绡伸手摸了摸阿绶的脑袋,道:“反正这事情,你也不用多想了,回家了我去和阿娘说就行了。”
      阿绶傻傻地点了头,决定把这些费脑子的事情都交给有能力的人去完成了。
      。
      回到家,正好赶上了杨氏正在吩咐人做午饭,还在选定菜色。
      看到阿绶回来,杨氏笑眯眯地问道:“今天吃个凤穿牡丹怎么样?”
      “听起来好好听。”阿绶挨着杨氏坐下了,“所以是什么东西?”
      “改良过的象牙鸡条。”杨氏说道,“象牙鸡条你知道的吧?就是隋朝时候的隋炀帝,有一次去扬州玩的时候,吃到了一个小菜。”
      阿绶点了点头,道:“嗯嗯那就吃这个好了!”
      。
      等到中午的菜色都定下,下人离开了,燕绡和燕纬就把红枫书院的事情说给了杨氏听。
      杨氏听过之后,也没说什么,只叮嘱了阿绶在家里面也要认真学习,又打发了人去杨家,问要不要让杨小糖也干脆回家复习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