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系统误我终身 >

第164章

系统误我终身-第164章

小说: 系统误我终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因为山谷现在处于开拓阶段,罗琦连现在已经熟悉的部落也还没有一网打尽,哪里有时间精力开拓新地图?
  “所以?”
  “难道那个失踪人口飘到了陌生部落?”
  罗琦思考以后,觉得这才是最大的可能。
  那么现在要做的就是弄清楚他到底流落到了哪里?
  “想要看他流落到了哪里,我们其实也是可以推理一下的。”对于很多玩家们来说,从细微或者说全然没有逻辑的地方查找出蛛丝马迹,这才是她们的生存技巧。
  “我们有什么方向或者说证据吗?”
  “当然有了,最关键的就是好感度。”
  “好感度?”
  “任何一个人经历过那样的惊险甚至于惊吓,不可能在情绪上没有波动,对于常人来说他们可能归结于运气或者是老天爷,但是如果是信仰女神的人呢?他们害怕的时候祈祷,恐惧的时候祈求安全,迷失方向的时候希望指引,在失望绝望的时候也难免有所怨恨,而这些,都会引起好感度的波折。”
  “这又能说明什么啊?好感度大起大落又怎么样,我们难道还能通过他的好感度知道他现在在哪个方向哪个部落?”
  “好感度虽然不能提供方向,但是你们想一想,如果一个人在差点死亡的时候却又得救,他会怎么样?”
  “高兴?”
  “是的,或者可以说说狂喜,而显然他们也会归结于宗教而更加感激,那么他这个时候的好感度应该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提升。”
  “那又怎么样?”
  “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他获救的具体时间了,而有了时间,再加上船只的航行速度,水流的速度带来的阻力或者推力,各个航行的方向,然后,这就是一道数学题。”
  在罗琦小学的时候,就经常需要面对着诸如水池里面一个水管放水一个水管排水这样的问题,而计算航行的速度,航行的距离,也是数学题里的一个长盛不衰的经典题型。
  而更有幸的是,因为那天晚上猫头鹰曾经出去寻找过,所以对于河流的流速还有一个大概的推知,不过因为船只航行的方向可以是四面八方任何一个地方,所以推出的结果是一个很大的区域,在草草画出的地图上,这是一个不规则的圈。
  “这样看来,他从遇险到获救,这样的时间不算长。”罗琦提取出白狼的个人好感度值,从中可以看到他在晚上之前还好,等到了夜晚的时候情绪就开始波动,连带着好感度也有轻微的波动,大约晚上十点的时候波动的幅度变大,而到了晚上凌晨一点钟以后,好感度则有一个明显的下降趋势,三点钟的时候达到了这段时间的最低值,之后就没有变化。
  直到第二天早上**点的时候,好感值猛然飙升,一下子超出以往的好感值,可以想见那时候他是多么的欣喜若狂,而接下来的好几天内,虽然好感值偶尔有所变化下跌,但是也是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准之上。
  而这个时间说句实话,并不算长,毕竟现在的船只都是手动划船,而且因为比较原始,所以航行的速度其实并不算快,就算是顺流而下,那么也没有超出山谷所知晓的部落的范围。
  而白狼只要多走一会儿,那么就有很大的概率碰上别人,到达那些信仰女神的部落,而显然,他并没有,而是应该到达了另外一个全新的完全没有听说过女神的部落。
  而如果让他完美的避开沿途的部落和人口,并且独身一人的到达新的地方,找到一个完全陌生的部落落脚的话,从理论上说也不是全然不可能,但是概率确实比较低。
  “那么,最大的可能性是他并没有在这边的河岸获救,而是跑到了这里。”罗琦在地上画了一个草图,现在在表示大河对面的河岸边上重重的画了一笔。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些天各个部落的搜寻都没有动静。
  大河的水流远比北方的大湖要来的湍急,有些地方更是浪打浪,所以为了安全,罗琦一直让他们在离着河岸不算太远的地方捕鱼的,连大河中心都少去,何况是那边的河岸呢?实话说,到现在都还没人去过。
  不过得到这个可能的结果以后,猫头鹰就飞过了大河,不过显然白狼也并不在对面的那个部落里。
  “考虑到当时河水湍急,方向不明,所以他很可能飘到了对面的别的部落去了。”这也是很有可能的,毕竟在那个时候,要想保持直线航行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要想在茫茫野外寻找一个部落,总归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但是对于猫头鹰来说,总是要轻松一些的。
  而花了大概半个月的时间,猫头鹰才总算在一个靠近河岸的部落,发现了那个不算陌生的身影。
  而得到消息的罗琦,则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毕竟对于她来说,一个培养了很久的人手失踪不见,也是一个相当大的损失。
  而她一方面需要寻找人,一方面又要从技术上防范此类事情的继续发生。
  而要想避免这样事情再次发生,那么一个问题就摆放在了面前:
  如何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辨别方向呢?


第三百八十七章 文明的灯塔
  指南针?
  这是很多人脑袋里面第一个冒出来的想法。
  然而,然而。
  “连块磁铁都没有,哪来的指南针啊!”罗琦抱着脑袋。
  现在对各部落的资源探访进入了一个更加细致的阶段,但是还不到了如指掌的地步,新发现的植物和别的资源是否可以大规模利用,也还是在尝试的阶段,不过就目前来看,并没有什么磁铁矿的痕迹。
  罗琦穿越前虽然和物理已经相别久矣,但是还是知晓指南针的应用原理的,而没有合适的原材料,那就只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按照你的说法,他们距离岸边其实也不算太远,主要是风雨天气有雾气迷失方向,那可不可以做一个望远镜呢?”有人如此提议。
  望远镜?
  “从材料上来说,主要就是镜片比较难弄,不过河边到处都是沙子,你烧一烧,应该能烧出玻璃来吧?”
  “玻璃?大姐你知道要烧出无色的玻璃有多么难吗?就是烧出来了,你怎么才能弄成合适的镜片?”这个提议一出来,立刻淹没在一堆的反对声之中。
  罗琦自己也不看好:“玻璃的用途虽然比较广,不过那是在经济比较富裕的情况下烧烧,现在吃饭都没有完全解决呢,再弄出人力来折腾这种事,太浪费。”
  “就是啊,玻璃是一天能烧出来的吗?现在连碗都是没釉的呢!”
  “那玻璃也不是一无是处啊。”被大家一致反对,提议者也忍不住了:“你就是用来做窗户也好,实在不行,你弄个大大的玻璃出来,这不就是神迹吗?”
  越说越是兴奋:“古代不都是弄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出来吗?越大越好,越古怪越好,特别是宗教,你里面不弄点亮闪闪的东西吗?”
  奇观误国啊姑娘,罗琦连现在的神庙都只能建立袖珍玲珑版的。
  “那也可以做货币啊!”大约是认为玻璃这个注意实在是太棒了,提议者坚决不愿意放弃:“你想想,以后肯定要有私有制,你要是弄堆贝壳当货币,那肯定是不行的,对吧?现在都住在河边,手一伸那就是满坑满谷的贝壳,那不得通货膨胀了啊?还是弄玻璃珠子当货币的好,亮闪闪的谁不喜欢啊,还比挖坑找金银矿来的安全你说是不是?”
  论坛上一片寂静,提议的姑娘有些不知所措:“我是不是说错了什么?”
  “不,你说的有些道理。”
  玻璃珠不会磨损,质地也算坚硬,而且美观可以作为饰物,完全可以和黄金这样的贵金属一样充当货币。
  不过问题还是有的,比如:
  “玻璃到底是用沙子烧出来的,只要有心人偷学,那么伪币防不胜防啊。”
  比如:
  “玻璃珠哪里是那么好烧的,成本太高的话还不如用别的东西替代呢,纸币也很好啊。”
  又比如:
  “这是今天第三次歪楼了啊!!!大姐们咱们不是要讨论辨别方向的问题吗?”
  “问题就在于这个问题有些难啊,你又没有太阳月亮星星作为指标,又看不到两岸方向,风雨之中河水的流向都可能发生改变,而你连指南针都没有,你告诉我你要分清楚方向,靠什么?”
  “不不不,我有一点思路了,你们说,要是船上的人分不清楚方向,那岸上的人总能知道方向吧?”
  “你的意思是?”
  “意思很简单,毕竟风雨天气还是少数情况,不过这个时候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的,比如我们可以在岸上的高地上生一堆火。”
  罗琦下意识的看向远方,若有所悟:“灯塔?”
  罗琦仿佛记得某些上写的,为了给夜里航行的船只辨别方向,或者让他们避开岩石,在很多的海边区域都会有灯塔。
  既然是灯塔,那么一定要高一些,这样灯火才能传的远,叫人能够看见,就算没有时间和能力建造高塔的话,大河边上有不少岩石山,选择一个在上面生起火来,也能达到差不多的效果。
  “不过我们说的是风雨交加的时候哎,那时候也能生火?”
  但凡是在这里生活过的人,那么就永远避不开生火这个话题,从原始的转木取火到火石打火,无一不是需要环境和燃料尽量的干燥,这样才方便燃烧,要是有天气阴雨连绵,那么为了防止难以生火的情况出现,甚至需要有专人看守着火种,以免熄掉。
  而在风雨之中生火,先不说会不会被雨水打湿,光是生火,那都能够让一个熟练此事的老人崩溃吧?
  “建一个房子吧,简陋一点没关系,能生火就行,怎么说也是人比较精贵吧?”
  “对对对,还有要弄一个灯笼出来,每个船头挂上一个,要不他们自己也容易失散。”
  “好吧,这个问题算是得到了初步的解决办法了。”在没有指南针的时代里,这已经是大家想到的最好的方法了。
  这也是实在没有办法的事情,技术需要摸索,而各种矿石也需要时间和人手,才能在茫茫大地上一一寻找,就是罗琦穿越前的年代里,不是也经常有专业人士天南海北的寻找石油和别的矿产资源吗?
  以当时的人口密度和技术发展,尚且不能发现所有的资源分布,何况是眼下这点人手,面对的又是一片野蛮原始的大陆呢?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啊。”罗琦也有好几次翻过激进冒失的错误,当然更知道循序渐进的道理。
  不过有些事情还是不能等的,比如:
  “说实话,我们是时候给所有的船都加上帆了!”
  罗琦在竹简上画上几条:“还有,我们的纸张制作,也要到了关键的时候”
  “另外就是找到了几种新的类似于麻的植物,也需要一一验证”
  “另外就是也已经收集了一部分的硝,具体的应用范围是?”
  随着山谷越发壮大,需要面对的紧急事情或者说关系存亡的事情虽然变少,但是别的事情可要多多了。


第三百八十八章 看远方
  竹子最适合生长在温暖潮湿的地方,不过眼下每次到了冬天,总是免不了大雪纷飞,河水冻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片土地并不是特别的适合竹子生长。
  所以自从穿越以来,罗琦只在石洞部落附近看到一片竹林,别的地方就没有见到竹子的身影。
  而竹子的用处显然非常广泛,不管是作为竹筏,作为扁担,或者是书写文字的竹简,装水的竹筒,都是很好的,而且竹子生长出来也非常快速,相比于一棵树木最少十年的成材期,竹笋从长成竹子的时间要短的多。
  但是栽种竹子依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罗琦尝试过很多次,多次让人从北方石洞部落那里带来竹子,想要栽种到这里,不过路途不算太近,所以栽种不算困难,到现在也只是瘦瘦弱弱的十几颗竹子成功成活。
  罗琦之所以想要栽种竹子,也是因为竹子的应用太广,如果每次都要从石洞部落那里运送,那么显然太过耗费时间和人力了。
  在准备搬入山谷的时候,罗琦已经考虑过这种情况,所以很多东西都在尝试着别的材料,就比如原本常见的竹筏,眼下已经大都变成了用整颗原木制作而成的木船了。
  虽然比起竹筏的制作来,木船需要的工艺似乎更多,而且制作的周期也更长一些,但是好处也不是没有,一是大河的河水湍急,竹筏更不安全,另外一个则是捕鱼的时候,船舱可以是天然的容器,而竹筏则做不到这一点,只能另外设置容器或者捕捞一网就来回与河岸之间,耗费人力。
  后世里,船只可以使用钢材或者别的材料,而这里,只能从自然中选择,而落后的木头加工技术,显然也做不到将几块木板拼接成船,而只能用整颗木头来制作船只。
  虽然现在已经有了锋利的青铜工具,也能更有效率的加工木头,使其光滑,但是他们制作船只,最常见的方法,依然是烧。
  是的,那些粗壮的木头,不使用工具凿出来的,而是用烧出来的。
  当然,烧也有烧的方法,首先是要用粘土将不需要烧的地方遮掩起来,这样烧的时候就不会烧到,然后在木头上放上燃烧着的木炭。
  木炭燃烧起来温度高,持久,但是却又不会燃起熊熊大火,可以说是效率和安全的典范了。
  而等到木炭烧掉一些木头,就需要用青铜工具将炭化的地方都给去除掉,然后再烧下面一层。如此一来,虽然花费的时间不短,但是一个人是可以顾及好几颗木头的,所以效率上也不算低。
  而为了方便船只下水,所以都是在靠近河滩的地方进行造船,在距离大河的那一段路途之中,还给用厚厚的河泥涂了一层,也是为了减少船只和地面的摩擦力。
  船帆制作也不算困难,需要的无非是木头,绳索,还有一大块帆布。
  帆布虽然眼下没有,不过还是可以用别的东西来代替,兽皮或者布料都是可以的,鱼皮就太薄了,不适合——很容易被风吹破的。
  不过兽皮和白背草——为了达到效果,白背草还得缝好几层——也不是那么多的,而从资源的角度来说,也还有别的替代品,就比如藤条布。
  将藤条浸泡晒干,从中提取出长纤维来,依次制作出来的布料质地粗糙,简直像是一个扎人的席子,无法作为衣物来使用,但是如果是用来作为船帆,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有了船帆以后,船只就可以航行的更快,有些时候甚至是不需要用浆滑行的。现在山谷人大都在大河近岸的地方航行捕鱼,而这样的船帆并不意味着没有了作用。
  “一是为了接白狼回来。”
  “二也是为了去往更远的地方。”
  罗琦虽然在山谷内拥有很高的权威,但是遇到事情的时候也需要征求大家的意见,当然这里的大家自然不可能是山谷里的全部人,而是管理人员,有些机密会议,更是只有她最信任的人才能参加。
  而和山谷里一般人想象的不同,女神使者的话并没有那么神圣无暇,尤其是很多石洞部落的老人,他们尊敬爱戴女神使者,很多时候他们觉得女神使者不能更聪慧了,但是也有一些时候,他们却觉得她像是一个孩子一样。
  在很多人看来,眼下的山谷已经是他们从未想象过的庞大,而还有各个部落的人源源不断的来到这里,甚至有时候他们还会觉得来的人未免多了一些。
  而现在,还有必要去那些陌生的地方,陌生的部落吗?
  相反,不少人从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