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妻悍 >

第227章

妻悍-第227章

小说: 妻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过了这段日子我们就回去吧,子晴要明年才能成亲了,有母亲在,子晴也不用担心,母亲说不走了,要给子晴调养一下身体,等她成亲后在去江南看我们。”杨岚絮叨着说着,也让自己放松下来。
  “好啊,到时候把小武和子晴成亲的日子差不多安排在一起好了,这样咱们也省的来回跑了,小武成亲后让他带着媳妇跟他一起去福建得了,咱们也就能放心了。”容逸算计着等孩子们都成亲了,就是大人了,几个孩子都能站住脚了,他也能功成身退了。
  杨岚也笑着点点头,握着他的手,“这些年真是辛苦你了,等孩子们都成亲了,我们就安生了,再也不用操心了。”
  “可是,到时候我带你到处去转转去,你还没去过江北那边吧,那边略苦一些,我带你去看看不同的风景。”容逸饶有兴致的说道。
  408
  不管杨岚怎么想,但她进宫一趟就把贵妃给弄的又禁足了,至于为什么没人知道,也没人能打听得出来,这让人有点懊丧,可是大家对杨岚开始重新认识了,觉得她并不像大家以为的那样坐冷板凳了,相反在皇帝和太后心里,她还是有位置的。
  京城从来不缺聪明人,有人以往也没和杨岚断了联系,如今更是热情了几分。
  在他们快要离开进城的时候,出了一件事不得不留了下来,平安姑姥姥半夜去世了,这让杨岚难过极了,又一个对她极好的老人去世了。
  杨岚脱下华服穿上月白色服饰去平安姑姥姥府邸去拜祭一番,送姑姥姥一一程。
  期间母亲哭的很厉害,杨岚也是难过之极,母女两个对这一起哭,平安姑姥姥是个睿智很正直的人,也是个很有敏锐度的公主,一辈子都活得漂亮。
  想起她对自己的照顾和提点,杨岚就觉得挖心一般的难受,这让她想起了太皇太后去世那会,她连最后一眼都看不到,都不能去亲自送外祖母走。
  送走了平安姑姥姥后,杨岚意兴阑珊,觉得没什么趣味,心情很长一段时间无法平复,和慧长公主也不愿意留在京城了,打算跟随杨旭一起回福建老家了,那里虽然是粗茶淡饭却比京城的风风雨雨更加的让人想念,想念那份久违的平静祥和。
  大家一起坐船离开了京城,中间杨旭带着和慧转到去了福建,而杨岚则和容逸去江南了。
  回到江南后杨岚休息了一段日子,直到心情平复下来才重新投入到学堂的工作之中,慢慢地也学会了放下。
  容逸在书院教书,做得很开心,没有了朝堂的勾心斗角,专心做学问,容逸学到了很多。整个人也更加洒脱开明,对局势把握的也越发精准,目光更加清澈犀利了。
  杨岚把学堂做的有声有色,得到了不少文人学子的赞誉。赢得了不少好名声,毓哥几个因为这些名声在朝堂结交人脉很是顺利,少了不少阻力。
  京城嫂子和福安公主干的也很起劲,大概是因为有公主在其中参与的关系,不少宗室也是给与了方便,得到了很多好名声,皇帝也乐意看到百姓有人安置给予更好的生活,也就没有再阻止。
  贵妃被关了几个月出来后,皇帝待她也就平平了,没有了以往的热络态度也冷了不少。但对儿子还是愿意指点一下的。
  不过皇帝对皇后的态度倒是好了不少,辉哥常常出入上书房,渐渐得到了不少注意力。
  定国公回到了京城,果然对路家是明里暗里的挤兑,使得他们在朝中很是不顺利。处处受制,随后定国公连统宗室宗亲上本弹劾路家,让亲戚在内务府把控内务,有谋害皇室之嫌疑,并提交了有些宗室子弟被谋害的证据,皆是出自内务府的送的吃穿等物。
  这下大家哗然一片,皇帝很多天都阴着脸。一怒之下换下了李家,将内务府血洗了一遍,还将宫里的人手也放出去一批,将宫里也清理了一下,导致很多妃子的人手都折损了,而贵妃人手折损的最是厉害。几乎是全军覆没了。
  大皇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老实恭敬孝顺,夹着尾巴做人了。
  路家被定国公在朝堂为难,大有纠集朝堂半数朝臣喷死你的架势,情形突然一边倒,原先很多摇摆不定的人一下子开始支持皇后党了。
  皇帝在朝堂当朝说出秘密立储的宣言。不在立太子了,群臣顿时傻眼了,这下他们也不知道皇帝会选谁做未来储君了。
  一下子朝臣都老实了很多,皇后和辉哥情形得到了很大的缓解,算是能暂且松口气了吧。
  杨岚这边则完全不理京城之事,做学堂教学生们,闲来无事回合容逸去乡下四处转悠一下,拜拜佛参参禅,日子过得很惬意。
  又是一年年底,杨岚回到京城,筹办两个孩子的婚事,子晴要嫁了,小武要娶妻了,这一直是杨岚的心头大事。
  今年她打算等筹办完小武的事后多留一段时间,她发现这次回来后公婆的脸色不是很好,脸上的老年斑似乎变得很重了,气色也不是太好,尤其是公公,显得老态龙钟的她有点担心。
  小武和子晴的婚事办在同一个月里举行的,杨岚亲眼目送女儿离开,看着毓哥背着女儿上轿子,她忽然眼泪忍不住的掉了下来,朋友们都拉着她说吉祥话,逗她开心,可心里就是百感交集的。
  三日回门后子晴满脸娇羞,看样子是过得不错,不过就是那个继室总出幺蛾子,被子晴四两拨千斤给驳回去了,除了这一点其他的都很好。
  穆彦的调令下来了,下个月就去南疆了,继室本来不想让子晴离开,想让她伺候自己的,但被子晴轻易就拨了,说是邀请她爹娘过来亲自和婆婆说一说道理的,继室不得不缩了回去。
  杨岚见女儿过的挺不错的,并没有受什么委屈,略交代了几句就放她回去了。
  小武成亲后杨岚又一次喝了媳妇茶,这个媳妇性格活波可爱,还带着一队女卫,但对自己很是孝顺,对长嫂也很恭敬,从不多行半步更不会说不该说的话,头脑明白机灵,让杨岚很满意。
  安哥为了参加小武和子晴的婚事,特意带着媳妇和儿子赶了回来,一家人总算凑齐了。
  杨岚等孩子们都成亲了,心里一桩事也该办了,这日趁着大家都在,她和容逸早早请来了族长和族老们。
  “今日请族长和族老们来,主要是我想把自己的这嫁妆分一分,其实之前也分的差不多了,子晴也嫁出去了,如今就是正式立个字据,给大家通知一下,免得以后说不清楚。”杨岚淡然的跟族长等人说了这事。
  族长以想知道杨岚的为人,没说什么,只是点头表示了赞许,公婆老了,已经不管这些事了。
  杨岚将早就写好的单子挨个念了一遍,将分给谁的铺子庄田都说得很仔细,收益是多少大概折合成银子是多少,基本上三个儿子是平均分配的,没什么差别。
  她的嫁妆属于私产,愿意分给谁就分给谁,谁都管不着,但为了兄弟将来能和睦,她是平分的,至于侯府财产怎么分那是容逸要考虑的事,自己的这一份完全可以平分。
  她将单子念了一遍然后看着三个儿子说道:“你们的店铺庄田大小不一,但都是我仔细斟酌后考量的,基本收益都是差不多的,出入不大,如今当着族老的面问你们一句,可有不满意的地方,这样分行不行,有话现在就说,别等我死了你们再到我坟头哭去,说我偏心眼啥的,我可不认账啊。”她眉毛一挑很是霸道的说道。
  毓哥先站了起来,笑容温润气度清雅迷人,“瞧娘说的,好像我们很不孝似得,就知道盯着老娘的私房,我这没什么意见了。”
  王婉儿也点头表示没有意见,一切全听毓哥的。
  安哥也笑着说道:“我没意见的,娘分的已经很公道了,当然您要是乐意再多给点我们也没意见啊。”他调皮的挤挤眼。
  杨岚没好气的翻他一眼,“去,熊孩子,你娘我没东西可给你了,以后靠你们自己挣家业了,别指望我了。”
  小武也笑着点头道:“我没意见,娘很公正的,娘你也分了家产了,家里还有大嫂看着,不如你跟我去福建吧,外公外婆也想念你的。”正好趁机把老娘拉去福建,自己每日都可以吃到好吃的,还可以照顾老娘,多好的事。
  安哥顿时怒了,一掌照着小武脑袋拍了过去,“你小子想什么美事呢,不行。”
  他还在外放之中,就是想也不能接老娘去那里受苦喝风的,因此异常痛恨小武趁机截胡的行为。
  小武瞪着眼睛,一脸理所当然,“咋不行啊,娘又没事可干,接去我那里多好啊,还能看看外公外婆的。”
  毓哥也怒了,怒目相向,“不成,我咋办,娘应该是我养的,不去你那。”
  杨岚一挥手,不耐烦的说道:“好啦,不要吵啦,我哪都不去,我要陪你祖母他们,明年开春去江南,就这么定了。”
  最后三个孩子无奈的应了下来。
  杨岚都打算好了,但无奈世事不等人,过年时小武媳妇传出有孕的消息,公爹高兴子孙满堂,一时高兴多喝了一杯酒,谁知第二天一大早就没能醒过来,在梦中去世了。
  一下子一家人陷入了悲痛之中,婆婆一夜之间白发满头,伤痛欲绝。
  在大家还没来得及回过神的时候,婆婆因心疾复发一个月后也去世了,容府一夜之间挂满了白幡,全家人一起开始守孝了。
  老四也不远千里从江南赶回来,奈何还是没来得及看老爹一眼,只能送了老娘一程。
  老三他们也回来了,可惜也没能看到老爹老娘最后一面,哭得很是伤心欲绝,容府的丧事引起了很多人的吊唁,一时之间侯府又出了一把风头。
  毓哥他们开始递折子请求守孝,老三老四他们也递了折子,最后商议后决定送老爹老娘的灵柩回老家安葬,在老家守孝三年。
  容府留给了老管家,他们全家决定回老家去守孝了,这一走就是三年。
  409
  此时正是朝堂风云变幻之时,容府在这个时候选择退隐朝堂是明哲保身的明智之举,杨岚带着孩子们在家乡守孝,容逸则带着兄弟们一起看护族学,教导孩子们成才,瑜哥几个则教导族学的孩子考学等需要注意的要点。
  三年时间里容府儿孙认真的守孝,没有一丝一毫的偷懒懈怠,容逸算是容家很出色的儿孙了,因此对老家的族学族务等事也是尽心尽力。
  杨岚以几个孙子的名义又在老家大手笔买下千亩良田作为祭田,使得族人很感激他们,对他们一家子尽其所能的给予照顾。
  她还在老家这里买下了几栋大宅子连成一片,为的是将来给孩子们一个退守的后路。
  还让儿子们对族里的事能出力就出力,多帮帮穷苦的族人孩子,给与指点和帮衬,对族学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针对自己多年办学堂的经验给与了一些意见。
  设定了奖罚制度,对于考得好的学子,有了功名的按照族规给予一定的奖励,例如奖励银子或是笔墨纸砚这是最简单的考试考得好的,若是考中举人或进士的,那就按照族规奖励宅子或是良田给家人更好地照顾。
  这些举措得到了族老们的认可和赞赏,由容逸三兄弟出面具体实施,带着毓哥几个已经在朝堂有了位置的人,教授孩子们一些在朝堂上的一些经验之谈,这些是书本上所没有的东西。
  三年孝期让毓哥三个有了更多的时间沉淀自己,比以往更加成熟懂事了,他们在一年前被皇帝召回京城,如今正是缺人才的时候,皇帝肯定不会忘了他们。
  杨岚则在老家尽其所能的帮衬着族人一把,给孩子们留一份善缘。
  三年后他们必须要离开了,容逸还要去江南教书,杨岚也需要去江南看看学堂的事,老三被升官了。回京城任礼部侍郎了,老四继续留任江南坐镇江南的稳定。
  回到江南之前她去福建看了看父母哥嫂,看他们精神都还不错,父亲的风湿也好了一些。精神矍铄,让杨岚放心不少。
  回到江南后杨岚的生活变得平静悠闲,在三年又一次悠悠划过后容逸彻底将书院的事移交给了别人,至此无事一身轻了。
  他带着杨岚在周边开始转悠,打算一年去一个地方,多转几个地方,他们每到一个地方会有游记还会作画,二人都很喜欢这样的生活,觉得这算是此生最高兴最开心的时光了。
  玩了两年后,杨岚回到福建陪着父母。在他们身边尽孝,一年后送走了父亲,在半年后伤心郁结的母亲也走了,杨岚痛哭失声,跪在灵堂前久久无法平静。
  父母的丧事很多武将家属都来吊唁。还引起了当地的轰动,甚至是皇帝都写了批词,亲封父亲为忠勇候。
  无论多么风光的赞许都无法弥补杨岚的伤痛,父母对她极为疼爱的,给与了最多的呵护和最大的包容与成全,让她得以在这个时代找到一丝丝温暖和归属感,她这样纠结难过的伤痛之中病倒了。
  大哥回来吊唁后匆匆再次回到京城。皇帝不允许他回家守孝,要知道守孝是要卸掉官职的,这对于掌管京城安全的大哥来说是很严重的事,皇帝肯定不会愿意的。
  就连二哥也没能成功让自己回家守孝,依然需要镇守福建,杨岚不愿意父母坟前连个烧纸钱的人都没有。选择留在了福建给父母守孝三年。
  三年吃素让杨岚看上去越发清瘦了,容逸很是心疼,可除了帮衬着两个舅兄招待好客人之外,其他的也做不了什么,他和杨岚的心情是一样的。爹娘和岳父岳母都走了,自己就少了个指路的明灯,尤其是老岳父,给与自己很多的指点,自己能有今天这样高的威望,少不了岳父的一份功劳。
  因此也是认真的陪着杨岚吃素守孝,帮着招呼族人,给族人帮衬,在族学给孩子们指点一番,得到了族人的赞赏。
  三年孝期后杨岚并没有回去京城,对京城她已经没有依恋的东西了,儿子们大了,儿孙自有儿孙福,知道他们过得很好就足够了。
  容逸因为杨岚一直郁结不开心,决定带着她去泰山那边转转,也好散散心。
  这儿年历他们转了很多地方,抛却了荣华富贵,做一对最简单的平民夫妻,吃遍美食玩遍山水,杨岚常常恍惚,夜里每每做梦,似乎梦见了爷爷和奶奶在自己的病床前掉泪,还看见了当兵的哥哥们都回来了,在窗前凝望,那伤痛的眼神刺伤了她的心。
  她经常会被惊醒,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情形,她有很多疑惑却没法提问,只是深深的压在心里。
  一晃神他们也出来十年了,京城传来消息,皇帝要给太后过大寿,特意邀请他们回去,这是没法推脱的事情,杨岚和容逸不得不带着行囊返回京城。
  回到京城容府,儿媳们特特来接他们,早就预备好了上房,正院一直收拾得很干净给他们预留着,不过因为杨岚一直没回京城也没住过,但儿媳们也不曾搬进去。
  王婉儿如今也历练成合格的大妇了,能够帮着毓哥应酬官夫人,管家理事都处理的一把手。
  因为没有分家只是分了杨岚的嫁妆,所以几个儿子还是住在一起,就连老三也住在侯府照顾几个孩子,在朝堂能指点一下,家里一直有他们的院子,容家兄弟还是满团结的。
  “娘你们回来就好了我们早就盼着你们呢,这回回来就别走了吧,我们都可想你们了,逢年过节就念叨着呢。”大儿媳笑容满面的给杨岚请安,让儿子女儿们挨个给磕头。
  这些年老大有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老二则有两个儿子,老三小武有了一儿一女,都算是儿女双全了。
  杨岚给几个孙子都准备了礼物,看着儿孙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