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这弃妇又厉害又撩人 >

第4章

这弃妇又厉害又撩人-第4章

小说: 这弃妇又厉害又撩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不到算盘?”董大娘将信将疑,看着林舒婉问:“你是说……”

  “我是心算的。”

  “当真是心算的?”董大娘手掌拍了下书案,“小娘子好本事,我一个妇道人家见识浅,这还是头一次见到有人心算这么厉害的。”

  “您过谦了,您打理这么大的绣坊,生意做的这般好,怎么会见识浅,是巾帼英雄才是。”

  董大娘哈哈大笑:“说什么巾帼英雄,我当不得这个称赞,不过小娘子这个心算的本事,确实厉害。”

  林舒婉也呵呵笑:“那我这一声“东家”,是不是可以喊了?”

  “好,小娘子爽利,我也爽利,从今往后,小娘子就是我这织云绣坊的账房先生,”董大娘道。

  林舒婉起身:“多谢东家。”

  董大娘摆摆手:“你也别东家长,东家短的,我夫家姓程,娘家姓董,丈夫死了十年了,是个寡妇,旁人都叫我一声董大娘,你就跟着别人一起喊我董大娘吧。”

  林舒婉勾起唇角,嫣然一笑:“这倒巧了,我也是个寡妇。”

  董大娘又是一怔:“哦?你,也是个寡妇?不知道小娘子怎么称呼?刚才光顾着考教小娘子,都忘了你的名字。”

  “我娘家姓林,夫家姓薛,丈夫死了三年了,”林舒婉说道。

  “原来是薛家小娘子。”

  “我现在也不是薛家小娘子了。我夫家颇有些家财,但是自从我丈夫死后,我夫家容不下我,就把我赶出来了,”林舒婉说道。

  董大娘看林舒婉相貌出众,大气泰然,又想到林舒婉那一手漂亮的蝇头小楷,感叹道:“原来小娘子也是大户人家的夫人。只是小娘子的婆家也太不不近人情,怎么能把你就这么赶出来?”

  林舒婉谎话编的半真半假:“董大娘别提什么大户人家的话儿,那都是过去的事儿,现在我就是个落魄妇人。

  至于我那夫家,董大娘说的是,他们家确实不是个东西。

  不过好在他们没有收点聘礼,就把我卖给什么遭老头子,而是赶我出门,让我自生自灭。”

  “那小娘子的娘家呢?”董大娘问。

  林舒婉脸不红心不跳继续编:“我娘亲去世的早,家里后娘当家,我爹听我后娘的,也没人管我死活。”

  “可怜见地,”董大娘唏嘘道,作为寡妇,董大娘对林舒婉生出了同病相怜的同情心,“真是没想到,小娘子年纪轻轻,身世竟然这么凄惨,竟比我还……”

  她顿了顿,默默摇头:“这世道,女子不易。”

  林舒婉接着道:“被夫家赶出来就赶出来,我有手有脚有脑子还怕饿死不成?”

  “好,”董大娘拍了拍掌,“小娘子说得好,你有这心算的本事,还怕没有饭吃。如今小娘子是我们绣坊的账房先生,这账房先生每月月例四两银子。”

  每月四两,这个月例的金额当真不少,这一番胡扯,竟博得董大娘同病相怜的同情心,林舒婉心里有些不好意思,但是能得到这样的一份好工钱,她心里还是十分欢喜。

  “董大娘,您也别再称呼小娘子了,听着生分,我闺名舒婉,董大娘叫我舒婉就是,”林舒婉道。

  “好,好,好,”董大娘连说三个好,“舒婉,日后,你就是我们绣坊的账房先生。”

  “是,董大娘,”林舒婉从善如流。

  “对了,舒婉,你有地方住吗?要不要搬到绣坊来,”董大娘关心的问道。

  林舒婉心中暗道,这董大娘是个热心肠的直性子,刚开始她以为她不会算账,对她冷眼相待,现在她成了绣坊的账房先生,董大娘也对她嘘寒问暖。

  “我有地方住的,离这里不远,是个一进的小院,地简陋,也算有落脚的地方,”林舒婉说道,“我的陪嫁丫环和我一起住在那里。我现在落魄了,这个丫头对我一直不离不弃,我们名为主仆,其实也就是结伴过日子,我不能丢下她,一个人过来住好地方。好在我住的地方离这里不远,我每日来回也方便。”

  “哦,是这样,你们主仆二人有情有义,都是好的,既如此,我也不强求了,”董大娘道。

  “舒婉,那你什么时候能开始来这里做账?”董大娘接着问道。

  “我随时都可以,”林舒婉道。

  “那你明天早上就过来吧。有你帮忙我也可以轻松些。”

  “好,”林舒婉点了下头,“另外,董大娘,我有个不情之请,虽然难以启齿……”

  “什么事?你说啊。”

  林舒婉不好意思的笑笑:“董大娘啊,第一月的月例,能不能预支啊?我手头拮据。”

  “自然可以,”董大娘答应得爽气,“你在这里等着,我去给你取银子。”

  “嗳,”林舒婉点头。

  董大娘走出屋子,片刻之后,又回到偏厅,手里拿着一个荷包。

  她走到林舒婉面前,从荷包里取出几锭银子:“这是四两银子,你第一个月的例钱。”

  “嗳,谢谢董大娘。”林舒婉收下银子,放到自己的袖袋中。

  林舒婉拿到银子便和董大娘道了别,相约明日一早再来。

  辞别董大娘之后,林舒婉出了屋子,她刚刚走到楼梯口,就听到楼下一阵嘈杂的吵闹声。

  “戚妈妈,不是说好了这批团扇找我们织云绣坊绣的吗,你怎么能变卦?”是刚才那个名为春燕的绣娘。

  她语速极快,清脆的声音就像圆珠落玉盘,叮叮当当:“戚妈妈,董大娘为了接你们的大单子,特地推了其他的单子,你怎么说变就变,您也是生意的,怎能言而无信?”

  “小丫头懂什么?我一没有给定金,二没有签文书,怎么就言而无信了,”戚妈妈睨了眼春燕,不屑道,“哎哟,我跟你个黄毛小丫头啰嗦什么?董大娘在楼上吗,我去找她。”

  “你,”春燕恨恨一跺脚。

  郝婆婆走到春燕旁边,好生好气的对戚妈妈道:“是啊,戚妈妈,这单子前一阵说好了的,虽没有签文书,也没有给定银,但是我们都觉得戚妈妈是信得过的,我们董大娘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才在签文书之前,就把其他的单子都推了,也好腾出人手来,给戚妈妈绣团扇,这突然变卦,是个什么道理啊?”

  “哟,是郝婆婆呀,”戚妈妈见郝婆婆慈眉善目的,也客气起来,“我也是没办法,你们织云绣坊的绣样不好看咧,别的绣坊给我们看的绣样子更好,姑娘们更喜欢。”

  “这……戚妈妈是我们的老客人了,之前从来没说我们织云绣坊的绣样不好看啊?”郝婆婆问道。

  “哎呀,此一时彼一时啊,以前不是没比较吗?”

  “这……”

  “怎么回事?你们在吵什么?”

  林舒婉回头一看,原来是董大娘。大概董大娘被楼下的吵闹声惊动了,所以从屋子里出来。这会儿正和林舒婉一起站在二楼的楼梯口。

  第7章 青楼姑娘夜里忙,哪有功夫做针线活?

  戚妈妈见到董大娘,脸上便堆出了笑:“是董大娘啊,我过来啊,是想跟董大娘说说团扇单子的事儿。”

  “好,”董大娘颔首,“你跟我进屋子说话。”

  “好咧,”戚妈妈笑嘻嘻的走上楼梯。

  “戚妈妈随我过来。”

  董大娘转头朝旁边的林舒婉道:“舒婉,你早些回去吧,明天记得一早过来。”

  “我知道了,董大娘。”

  林舒婉见董大娘和戚妈妈走了,便也下了楼。

  她告诉郝婆婆和春燕,她通过了董大娘的考教,以后就是织云绣坊的账房先生。郝婆婆、春燕以及其他的绣娘纷纷向她道了恭喜,表示欢迎。

  同郝婆婆和众绣娘道别之后,林舒婉就欢欢喜喜,出了绣坊大门。

  一出绣坊大门,暂时消失了的饥饿感顿时如潮水般袭来。

  刚才她因为应聘账房先生的事儿,精神高度紧张,头脑又兴奋,现在出了门,放松下来,便觉又饿又累。

  眼冒金星,腿脚发软。

  林舒婉拖着沉重的身子,往家走。幸好她家就在几步之遥,很快,她就走到家。

  门口,画眉已在翘首探望。

  画眉一见到林舒婉,就小跑迎上去:“小姐,您总算回来了,婢子等得心都要纠起来,您说会尽快回来的,这都走了一个时辰了。”

  林舒婉连连摆手:“画眉啊,先别说了,我快饿晕了,粥煮好了吗?”

  “早就好了,一直在灶上温着,”画眉道。

  “好,好,快先来一大碗粥。”

  ——

  一碗热粥下肚,胃里暖洋洋的,林舒婉舒畅得喟叹道:“吃饱了真舒服。”

  “画眉,你吃过了吗?”林舒婉见画眉站在旁边看她吃,便问,“你还没有吃?”

  “小姐,您还没吃,婢子怎么能吃?”

  “那要饿坏了,我们在这里结伴过日子,还讲什么规矩?是我疏忽了,应该跟你嘱咐一声,让你先吃的,”林舒婉有些懊恼,她虽有原主的记忆,但毕竟是个现代人,没有意识到画眉会因为规矩,饿着肚子等她回来,“现在赶快去吃。”

  “婢子就不吃了,现在已经快到中午了,婢子一会儿直接吃午饭就成,这些粥可以给小姐下午当点心吃。”画眉摇头。

  林舒婉想了想:“你莫不是为了省点米钱?”

  画眉动了动嘴唇,喃喃轻声道:“小姐,我们的银子不多,能省一点是一点……”

  林舒婉慢慢咧开嘴,笑眯眯的往画眉凑了过去,“画眉,银子的事不用担心。”

  她从袖袋里取出一锭银子放在桌上。

  “小姐,你哪里来银子?”

  林舒婉又从袖袋里取出一锭银子,接着又是一锭,然后又是一锭。

  一锭一两,四锭四两。

  “小姐,您这是从哪里弄来的银子,您从侯府里带了什么值钱的东西出来了?刚刚拿去当了?”画眉惊讶道。

  “我从侯府出来,什么值钱的东西没带。”

  林舒婉把自己在绣坊找了份账房先生的差事告诉了画眉。

  画眉听了之后,十分惊喜,欢喜之后,画眉又苦下脸:“婢子心里又欢喜又难受,欢喜的是,我们以后不用担心没银子了,难过的是,小姐是相府嫡出的大小姐,现在却要抛头露面的去做账房先生。”

  “至少,我们不用为吃穿发愁,这是好事,相府大小姐那都是过去的事儿,”至少生存问题解决了,不用担心饿死,林舒婉笑道,“何况,那织云绣坊里一屋子都是女人,我去那里当账房先生,也不算抛头露面。好了,别想这些了,快去吃粥吧。”

  “嗳,”画眉点头。

  ——

  第二日一早,林舒婉吃了早饭,出门去织云绣坊。

  到了织云绣坊,林舒婉敲了敲门,不大一会儿,郝婆婆就来给她开门。

  像昨天一样,郝婆婆把林舒婉带进绣坊大堂,然而,一进大堂,林舒婉就觉得气氛不对。

  昨天来时,绣娘们都坐在绣架前仔细做着针线活,偶尔说笑两句,气氛很融洽。

  今天过来,绣娘们都没在做活,擦绣架的擦绣架,理绣线的理绣线,个个垂头丧气,愁眉苦脸。

  林舒婉转头问郝婆婆:“郝婆婆,今儿怎么了?我看着大伙儿都不太高兴啊?”

  “是啊,”闻言,郝婆婆一向乐呵呵的脸也露出愁苦之色,“有笔单子退了单。退了单,绣娘们就没活做,没活做,就没有银子赚,绣娘们都指望着做点绣活,补贴家用,现在没了活,哪能高兴得起来哦?”

  “郝婆婆,你说的退单,是不是昨天戚妈妈来退的团扇单子,”林舒婉问。

  “昨儿小娘子都听到了啊,就是那笔单子,大一批团扇的绣活,说没就没了,”郝婆婆叹道。

  林舒婉想了想问道:“我昨天听着,就觉着奇怪,现在是秋天,一天比一天冷,应该忙着冬衣被褥之类秋冬时节的针线活,为什么会有人定制团扇绣品?而且团扇这样的私物,一般都是女子自己绣的,哪家会定团扇绣品,还一定定一大批?是哪家大户人家,家里有很多女眷?”

  “不是哪家大户人家,大户人家的女眷都会自己绣团扇,她们绣团扇那叫闺趣。这批团扇是怡春院定的。”

  “怡春院?”

  “这种地方,你一个正经人家的女子不知道也是常情,怡春院是京城最大的青楼楚馆,里面的姑娘多得数不清,这些姑娘白日休息,夜里啊忙得很,哪有时间做针线活。”

  “哎哟,我说着都羞人,”郝婆婆忸怩了一下,见林舒婉大大方方的,毫无忸怩之态,她尴尬的轻咳一声,接着解释:“咳咳,秋冬时节,整个怡春院上上下下不知道要摆上多少炭盆,燃上多少银丝炭,不管外头是秋风秋雨,还是冰天雪地,里面都是温暖如春的,姑娘们穿的轻薄,这团扇啊,也要一摇一摇的。”

  “原来是这样啊,”林舒婉暗道,难怪会在秋天定团扇,如果是青楼,那倒也不奇怪。

  “每个姑娘配上一两把团扇,怡春院那么多姑娘,是笔大单子,可惜了,”郝婆婆叹道,“亏得董大娘还推了其他的单子,现在这大单子没了,其他的单子也推了,绣娘们都没活做,可恨那姓戚的老鸨子言而无信,董大娘昨日也被气坏了。”

  “我昨天听那个戚妈妈说,别家绣坊的绣样子好看,她们那里的姑娘喜欢,所以她才退了我们的单,”林舒婉道。

  “就说得这个理由,说是怡春院里的姑娘们,都不喜欢我们织云绣坊的绣样子,喜欢别家的,她也没办法,”郝妈妈道。

  “郝婆婆,能不能让我看看我们绣坊的绣样子?”林舒婉问。

  “这有什么不行的,你要看啊,我去给你拿,就在那架子上摆着,你等等,”郝婆婆走到堂屋角落的架子,从架子上取下一叠绣样,走回来。

  布满皱纹的手握着一叠绣样子给林舒婉递过来:“这些绣样子本是给怡春院那批团扇准备的,都在这里。”

  “郝婆婆,我瞧瞧。”

  林舒婉接过绣样,一页一页翻看起来,都是仕女的工笔画,精致是挺精致的,但是并不出彩,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失了灵动。

  少了些什么呢?

  林舒婉凝神想了一会儿,终于豁然开朗,眉目舒展。

  郝婆婆见林舒婉盯着一张绣样,一动不动,不禁问道:“怎么了?这绣样有什么不对的?”

  林舒婉回过神:“没什么不对,郝婆婆,这绣样能不能借我一用?”

  “这绣样子摆在架子上,一时半会儿也没什么用处,你有用就拿去,记得还回来就是。哦,舒婉,你要用着绣样子做什么?绣帕子,还是枕头啊?”郝婆婆问道。

  “这倒不是,我可没有绣娘的本事,用处么,先容我卖个关子,到时再告诉郝婆婆,”这事儿还没成,现在还不适合告诉郝婆婆。

  “你这丫头,还跟老婆子卖关子,”郝婆婆好脾气的嗔了一眼林舒婉。

  “嘿嘿,”林舒婉咧嘴嘿嘿一笑,“我去楼上找董大娘了。”

  “快去吧,别让董大娘等久了。”

  林舒婉上了二楼,进了董大娘的书房:“董大娘,我过来了。”

  董大娘正坐在书案前,眼睛下方有黑眼圈,人也没什么精神,看到林舒婉出现在门口,便打起精神招呼林舒婉:“舒婉,你来得正好,快过来,我这里有几笔支项还没有入账,你帮我记到账本里去,项目有些杂,你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