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古代之奋斗 >

第56章

穿越古代之奋斗-第56章

小说: 穿越古代之奋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氏眼见众人都把她忘在地上,顾不上装可怜,推开宁松的手,腾地站起来,伸手就把宁若兰手上的纸接过去按了个手印,接着摊开手:“行,算我们瞎了眼,养你这么个白眼狼,手印我按了,银子赶紧给我。”

宁若兰瞅着张氏,直把她看得面上发虚,梗着脖子干巴巴的叫:“咋?你想赖账不成?”

轻哼一声,宁若兰瞟都没瞟张氏,拉过宁松的手,把银子给了他。“大弟,这银子你接着,回去给爹。我虽和宁家断了关系,但你这个弟弟,我还是认的。”

宁松眼泪啪嗒一下掉下来,有心想把银子还回去,可想到自个娘的那副嘴脸,还有周围人不屑的眼光,手就僵在那。算了,断了就断了,若是关系还在,依着娘的性子,还不知要给姐招多少麻烦。

“嗯!姐,我回去了。”宁松抹了把眼睛,掉头就走,招呼都没和张氏打一下。

张氏本来还在和宁若兰掰扯银子的事,咋的给宁松了呢?她来要的银子干啥不给她。结果见宁松悄默声的转身就走,傻眼愣了下,顾不上和宁若兰撒泼,迈开腿跟在后头,哎哎的叫,眼见宁松越走越快,只好小跑的追过去,嘴里还一边叫:“大松你等会,你把银子给我,你等会。”

周围看热闹的轰的了一声笑起来。

“哎呀,还说不是来要钱的,瞅瞅,这有了银子跑得比兔子还快。”

“哎哎,我跟你们说啊,张氏之前对人家姑娘可不好了,简直就是当下人使唤。这不是亲娘就是不行,自个生的当个宝贝供着,不是亲生的就当个草,我搁村里不是一回两回的见着了。”

“哎呦,就说呢,哪有亲娘这么对自个闺女的。这眼瞧着闺女嫁得好,有钱了,不说对她好点,还来这么闹腾,感情是后娘啊。”

“掌柜的媳妇也是个狠得,和娘家说断就断,这得多爽利啊。”

“就这么个后娘,不断等着她吸干你吧。我瞧着断得好,该断。”

“哎呀,先别说这个,掌柜的,县太爷的墨宝啥时候给咱们瞧啊,这都等着呢!”

宁若兰听着众人的议论,无声笑笑。别人的喜怒哀乐,向来只不过是路人一时的谈资消遣,过了就过了,没人在意。所以张氏能豁出来脸皮过来要银子,她也能借此机会彻底和娘家做个了断。
景惊蛰被众人缠着看墨宝,她转身进了铺子。青草已经收了眼泪,正怔怔的坐在柜台后出神。见宁若兰进来,急忙站起身,讷讷的道歉:“若兰姐,我没想到宁松他娘会来铺子闹,给你添麻烦了。”

“傻话!这事和我的关系更大,你的事只不过是个引子罢了。”顿了顿,宁若兰斟酌着开口:“你和宁松?”

青草脸颊飞红,扭捏了一会才道:“宁松咋想的我不知道,要不是今个闹起来,我还不知道呢。”

感情宁松闹腾得这么大,还是暗恋啊。宁若兰顿时有种宁松真是被张氏害惨了的感觉。瞧宁松今个的神情,怕是很中意青草,可张氏今个这么一闹,想必青草对她是避如蛇蝎,有这么个婆婆压着,夫君再好,也白搭啊。

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如果两人真有缘,日后说不定有了什么契机在一起,她现在操心也没用。想通后,宁若兰就把这事丢开手,青草不自在了两日后,又恢复平日的活泼和爽快,也不见这事给她带来啥影响,只是宁松却再也没到宁记来过。

景惊蛰把曹县爷写的宁记商铺四个大字做成牌匾,替换原来的招牌,高高的挂在外头。那日张氏来闹时围观的人都知道宁记有县太爷的墨宝,此时见景惊蛰挂了出来,一传十十传百,不出几日,整个松江县就都晓得了。为此,宁记迎来又一个抢购风,大家伙争先涌入宁记,都想瞧瞧被县太爷赐名的铺子到底有啥稀奇的。那日宁若兰和杨二嫂子还有青草忙得团团转,数钱都数到手软。

不过,宁记如此火爆的收入,却没抵得上景惊蛰一个五彩矿石卖得钱多。景惊蛰一个矿石就卖出二百两的价格,即便是这样,想买的人依旧很多,还有人纷纷和他订购,给了定金,希望下次互市一定要多带这种矿石回来。

除去送人的,剩下的九十颗矿石,换回来厚厚一沓银票,一万八千两,景惊蛰讨好的把银票交给宁若兰,宁若兰只觉得神情恍惚。她研究咸菜,开作坊,结果却没抵上景惊蛰跑一次商?难怪风险越大,回报越多,这简直就是暴利啊!

这还不算完,天气渐冷,景惊蛰之前进回来的皮子正是好卖的时候。刚互市回来,景惊蛰手上的好货就已经传遍整个松江县,如今刚一放出消息要卖,松江县的富户们就纷纷打探起来。由于皮子进货十分便宜,即便是景惊蛰如今做成大氅、披风,大褂子这类的,成本也比这边的要低很多。

更重要的是,那边的皮子质量非常好,皮毛油光水滑,浓密柔软,保暖效果很好。所以,景惊蛰手上普通的皮子和这边中等的是一个价格,中等的和高等的一个价,而高等的则是极,价格高的吓人。即便是这样,松江县的富户也照买不误,附近县城闻风而动,不出几日,景惊蛰手上的存货就去了一半。

宁若兰放银票的小匣子已经堆了满满一箱,分量虽轻,可一想到那里面的数额,宁若兰捧着小匣子的手都有点发抖,一夜暴富,说得就是他们吧?

这感觉,真不赖!

深秋,寒风呼啸,连日阴雨绵绵。宁若兰瞧着老天跟漏了一样整日整日的下雨,眉头就没舒展过。

想了想,她和景惊蛰说了自己的担心。第二日,景惊蛰便和吴大、杨二哥上街去买米、面、柴火这类的日用。加上往年的存储和今年刚收的粮食,他们家的粮柴支撑五六年都没问题。吴大和杨二哥见景惊蛰这么当回事,也跟着买了一些存在家里,就当买个心里安慰。却不知这些粮食日后差点成了救命粮。

十日后,先是大山村,然后是柳树村,最后是杨树村,接连发了大水,洪水冲破堤防,直接冲到村子里,稍微低矮的,房子一瞬间就没了影子,稍高一些的,眼见大水滔滔而来,根本顾不上收拾家当,只来得及带上最重要的银钱便一家老小相互扶着朝山上跑。一时间,各个村子哀嚎遍地。

而此时,景惊蛰抱着哥哥,宁若兰抱着弟弟,一家人吃过晚饭,正逗趣呢。双胞胎撑在爹娘的手上,一跳一跳的够着对方,挥着小爪子想搞突袭,可惜人小力微,没一会儿就站累了,团在怀里开始吃手指。就像往常一样,本以为这也是个宁静的夜晚,却被突然拍响的大门惊破。

杨二哥只胡乱披着外衣就冲进来,急慌慌的开口:“惊蛰,不好了,柳树村发大水了!”





第98章 第九十八章 援手
天色阴沉沉的,景惊蛰和杨二兵分两路,一个赶着去镇上租船的地方,一个赶去中人处赁房子。下边几个村子都发了大水,一时道路肯定不通,景惊蛰打算租了船先把老屋那边的人接出来。人接出来也要有地方住,一大家子不可能都住他那里,先不说地方不够,关键是先头景老头和李氏办的事景惊蛰心里头气还没消,也不想和他们住一起,所以先叫杨二帮着赁一处房子给老屋的人住。

一通忙活,事情都办完就已经到了晌午。景惊蛰先回了家,宁若兰正和李婶给两个小包子喂米糊,两个小的吃的满嘴巴子都是,见着景惊蛰进来,在宁若兰怀里一蹦一蹦的乐呵。

“媳妇,我租了船去接爹娘他们,你们搁家里也要当心,大门关好,别轻易放人进来。”

宁若兰点头,下边村子遭了秧,人出不来,她县上的作坊肯定也开不了,索性先关门。只是不知这场水要发多久,时日拖得越久,灾情越严重,物价肯定要暴涨。

“你放心去,我一会儿叫李明李光两个跟着李叔出去再买些米面之类的东西回来,以备万一。”

景惊蛰点点头,摸摸两小的光滑水嫩的小脸,又嘱咐两句这才出门。

柳树村的情况比想象的还要糟糕,因为大多地处低洼地带,很多人的房子一夜间被大水冲得无影无踪,只要高处的才得以幸免。景家老屋万幸地势还算比较高,只是门前的菜园子和左边的仓房被大水冲垮,东西两屋住人的地方倒是没问题。可即便这样,也愁坏了景老头,因为仓房被冲,家里面所有的存粮都没了!若不是厨房还放了些这两天要用的米面,恐怕不等景惊蛰过来,他们就要饿肚子。

景老头望着院门前涛涛大水,眉头就没舒展过。

“爹,咱们收拾收拾东西,赶紧朝高处搬吧。现在雨还没停,恐怕这水还要涨。”

景惊风如今早已脱去过去那副惫懒无赖模样,整个人都精神不少,也勤快不少。此时一边劝景老头,一边动手收拾家什。

王氏用背带把二丫绑在背上,一手拉着铁蛋,一手挎着包袱走出门来。

“爹,娘,我先把两小的带回娘家。一会回来跟着收拾,你们也动作快着点,我瞅这水又涨了呢,刚才还没到那个坡,现在都淹到一半了。”

李氏嘴巴张了张想说把孩子送回娘家像什么话,可是想到如今的情况,只好闭上嘴,转头瞅着景老头,询问道:“他爹,咱也收拾吧?”

景老头砸吧下旱烟,叹口气,把烟杆插、进裤腰:“收拾吧。”

山上一处供猎户歇脚的草庐,此时挤满了柳树村的村民。男人肩挑手抗的把各家看中的东西带着,女人拉扯照看孩子,老人喘着气坐在一旁,愁眉不展,叨唠着:“多少年没发过大水了,咋就今年发了,唉,流年不利啊。”

景老头他们到时,草庐已经没地方了,景老头只得叫景惊风把家当放在草庐附近的一棵树下。只一趟东西肯定拿不完,景惊风放下扛着的锅碗之类的,对景老头道:“爹,娘,你们先搁着呆着,我再回去取一趟。”

等景惊风走下山,山上就有人拉着景老头感叹:“老景头,你家惊风如今可算浪子回头,出息了。”

景老头露出个得意的笑,刚点头,就听旁边又有人道:“可惜哦,景叔家惊蛰哥那才是真出息,就是不知道人家现在干啥呢。”

景老头脸色霎时变得难看起来。村里人不是不知道他和大儿子关系如今正紧张,这时候跳出来说这话,简直就是不安好心,专挑人家心窝子戳!

“哎呀,惊蛰再能干,如今发了大水,道都不通,他也来不了,你这孩子瞎说啥呢。”

有人出来打圆场,总算叫景老头脸色回转。

“唉,刚收了粮食,本来还觉得今年是个难得的丰收年,谁知道一场大水,啥都没了。这都入秋了,等入了冬可咋办啊。老天爷,不给活路了啊!”除了把粮食放进屋里,地势又高的,其他人家秋收的粮食全都没了。即便大水退了,他们没了粮食,日子也没法过下去。

“我们的房子没了,大水一来,整个没了影。”更有那房子都被大水整个端走的,更是神情木然、悲从中来。

一席话说得众人都沉默了,有人呜呜哭起来,一个出声,紧接着就有人跟着哭,小孩子被大人吓到,也跟着哭起来,一时不大的草庐全是女人孩子悲切的哭声。

男人红了眼圈,闷头蹲在地上不说话。灾难来得太突然,他们全无准备。

“爹,娘,大哥来了!”

突然,下边传来景惊风惊喜的大叫声。景老头和李氏相互扶着站起来,就看见景惊蛰当先从山下大步走上来,身后跟着满脸喜气的景惊风。

“爹娘,你们没事吧?”

景老头哆嗦着嘴唇,一连声应着:“好好好,我和你娘没事。”

景惊蛰上下打量一番,确认景老头和李氏都无大碍,松了口气。“弟妹和孩子们呢?”

“我岳母家地势高,没啥事,春花带着两小的去岳母家安顿了。”景惊风把肩上扛着的东西放下,接口道。

“惊蛰啊,靠河边你那个堂叔家,整个都没了啊!”景老头呜咽着出声。

景惊蛰面色沉重,大水突发,肯定要有不少死伤。“爹、娘,先别说这个了,我这次来就是打算带你们去县上安顿的。趁着水势还不算太大,咱赶紧坐船过河。”

“这,这能行吗?这时候河还能过?”李氏问道。

“能,有一处河道窄,这会儿也就比平时宽了一倍,水势不算太大,还挺平稳,咱们得抓紧时间。”

“行行,惊风啊,赶紧去把王氏和孩子接回来,咱们跟着惊蛰一起走。”

景老头转身收拾家当,景惊蛰赶紧拦住他:“爹,这些沉重的家伙事就不要了,日后大不了我再给你置办,如今最要紧的是人先过河。”

景老头一听,就把手上的锅放了下来。转头之际,还特意瞥了眼刚才出口嘲讽的男子,只见他一脸讪讪的缩在后面,没敢再吱声。景老头满意了,故意大声道:“那我和他婶子就和惊蛰去县上了,家伙事我们不带走就搁这,你们要是要用就拿去。”

景惊蛰抬头瞅瞅柳树村的村民,认出好几个都是当初作坊里闹事的。此时见景惊蛰看过来,满脸羞愧都不敢抬头。景惊蛰顿了顿,对其他人道:“大家要是也想去县上,就说一声,我送了爹娘过河,再叫船夫来接你们。”

“真的?惊蛰,你这话可是当真?”

“当真。放心,船费我来出。”

景惊蛰话一出口,众人都感激不迭,女人们红着眼紧紧拉着孩子挤到跟前,忙忙的叫道:“惊蛰啊,我们去我们去。”

“我们也去,记上我们。”

不管怎么样,去了县上也比搁村里山上挨日子强。毕竟县上还有县太爷在,这么大的灾,总得有个说法吧。

到了河边,杨二带着杨二嫂子和大宝小宝也来了。他们另外租了一条船,正等着景惊蛰他们,好一起过河。

景惊蛰安排景老头和李氏先过河,然后是王氏娘家父母,再然后是景惊风一家,最后他才和王氏娘家兄弟一起上船。

安全渡过河,景惊蛰又许了船夫一趟五两银子的重利,烦他往返接送柳树村村民。景惊风叫王氏带着孩子先和景老头走,他留在后面帮衬景惊蛰,此时见景惊蛰自个掏钱租船给村民使,不想叫大哥的好意白费,便在一旁时不时提两句,使得每个过河的人都知道这是人家景惊蛰每趟掏五两银子才求来的船,一时心里都很感激。特别是原先闹事的,更是羞得没地站,特别是被同村的人若有似无的瞟上两眼,更是抬不起头来。

景老头和李氏满以为这回是去景惊蛰的住处,谁知道杨二一路带着他们却到了另外的一处房子。

“叔、婶,这是惊蛰特意赁的房子,里面啥都不缺,你们进去歇歇脚,我先回去了。”说完,就带着杨二嫂子和大宝小宝去了自个赁的房子。

景老头脸色不太好,李氏对着王氏娘家的人也有些没面子。可到底有地方住就挺不错的,只好推开门,当先走进去。房子不算大,加上王氏娘家一屋子人,略微挤挤就能住下。王老实觉得沾着姑娘的光,能搁县上住就不错了,也不计较。可钱氏却有些不乐意。暗地里和王氏嘀咕:“都说景惊蛰挣了大钱,咋就赁了这么小一处房子,我和你爹还得和你大哥家挤在一起住。”

王氏一边解下二丫喂她喝水,一边叫铁蛋把包袱放到炕上柜子里。听了她娘的话,语气不耐的反驳:“娘,你就知足吧。人家可不是专门赁给你们住的。白吃白住,你还挑上了。”

钱氏被也噎住,有心想教训王春花两句,被王老实一眼瞅见,三两下拉倒一旁收拾东西,压低声音道:“你就别挑事了。咱姑娘如今日子总算有些盼头,惊风也出息了,你不说叫他们多和惊蛰亲近亲近,还挑拨他们和惊蛰的关系,咋想的?赶紧收拾收拾,一会儿出去烧火热水,做些面汤来,叫亲家脸上也好看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