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女主她画风魔幻[红楼+剑三] 作者:墨殊 >

第21章

女主她画风魔幻[红楼+剑三] 作者:墨殊-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被精心挑选出来的御林军们面对如此惨烈的训练,险些就要哗变了。可是看着跟他们一起训练的瑄王殿下,想起人家不但是皇家血脉,更比他们都要小上三四岁,瑄王殿下都坚持下来了,他们也没有理由坚持不下去……的吧?
  默默的望了一眼那个头顶的毛还有长出来的同僚,这些御林军的将士们无声的将不满化作动力,愈发努力的训练了起来。
  沈君止的郁闷一直持续到了新年。除夕那一天,他终于见到了自家没心没肺的小白喵。这一日,球球被徐氏按着穿上了一身红色小宫装,插上了一贯不喜欢戴的金银首饰,由媛春牵着,一道随贾母入宫拜见太后。
  这是球球第一次亲自经历这样的场合——与各家贵女一道恭贺新年。而林如海早在半月之前便被圣上点为正三品翰林,所以此番黛玉也在入宫的贵女之列。
  往年除夕的时候,球球也是要入宫的。只是她年纪小,便径直去太后寝宫便是。如今她年满五岁,徐氏觉得理应让小女儿进入盛京的贵女圈子了,这次除夕朝拜,便让媛春带着她一道和那些贵女们认识认识,顺带也让黛玉在众人面前亮亮相。
  京中的王侯之女和高官之女齐聚一堂,除夕之日能来拜见太后的足有半百之数。然而按照家世划分,最终能和球球以及黛玉在一个屋子的,也不足十人。
  都是四王八公之家出身的小姐,球球和黛玉与她们一一见过,也算是混了个眼熟。黛玉虽然年幼,但是才貌却鲜少有人能及,相比之下,球球顶着个衔玉而生的“祥瑞”名号,倒也不怎么显眼了。
  在球球用一块鱼糕磨牙的时候,沈君止左等右等也不见她的身影,便索性直接去了贵女们休息聊天的院子。让逐音将球球带出来,沈君止抱着穿得跟红包一样的小姑娘,三下两下就没了踪影。
  逐音一愣,转而想起了金陵的时候,这位爷是如何拐带自家三小姐的。没有法子,逐音只能小声将这件事回禀了自家大小姐。
  见逐音神色有异的轻拉自己的袖子,却不见了自家妹妹,媛春微微蹙眉,假意对屋中各女说自己要去梳洗一下,媛春便要起身离开。黛玉生来一副玲珑心思,见宝玉姐姐久不归来,她也不免有些担心。心里一动,她也对众人轻声告罪,也随着媛春一道走了出去。
  媛春知道小表妹也是担心妹妹,便牵着她的手,一道出了房门。
  见媛春没有顾忌表小姐,逐音便也将事情一一对大小姐回禀了。黛玉在一旁听着,却不由蹙起了眉。
  她不知道那个瑄王殿下是什么人物,只隐约知晓他和表姐以及婶婶的关系很是亲密,如若不然,大表姐也不会是这幅不见焦急的模样了。可是听见旁人与宝玉亲厚,黛玉的心里还是有些不舒坦,连带着对那个未曾谋面的“瑄王”也不待见了起来。
  哼,不问自取是为偷,明明是我的宝玉姐姐的,瑄王什么的,果然最讨厌了!
  黛玉从小被父母教导要正身克制,要豁达大度。她知道自己的不悦全无道理,对瑄王也只是迁怒。可是,不知怎的,这种想法她却完全克制不住。
  媛春也没了法子,估计小舅舅这有事没事就要拐带自己妹妹的毛病,是怎么也好不了了。无奈的捏了捏眉心,媛春安抚了黛玉几句,牵着她的手一道回了屋去。
  我要多努力才能让宝玉的“消失”变得合理,小舅舅你造嘛?媛春扬起了头,默默逼回即将要飚出来的面条泪。
  沈君止自然不知道自己无形之中拉了黛玉的仇恨值,更不知道自己甩了多大的一个锅给元姐儿,他只是愉快的抱着一个月未见的球球,蹭着小姑娘软软的毛,愉快的开始了投喂。
  他的寝宫里一直温着一瓮鱼丸汤,取北地特产的玉蛟鱼,鱼骨过油之后熬汤,鱼肉捶打成泥,最后挤成指腹大的鱼肉丸子,保留了玉蛟鱼特有的弹牙脆爽,又适合球球这么大的孩子吃。
  有了那鱼肉脯打底,沈君止的厨子表示,瑄王殿下为了一丸子的大小而让他重煮了八次神马的……真的不、值、一、提。
  恍若玉色的半透明丸子一入口,球球就彻底被那鱼肉特有的鲜甜俘获了。接连嚼了三个鱼肉丸子,球球又舀了一口奶白色的汤汁。喵的~她的喵生圆满了。幸福的眯起了眼睛,球球的表情都有些迷幻了。
  “阿止对我最好啦!”
  小姑娘脆生生的声音想起,让沈君止不由的跟她一道笑弯了眼睛。一只白嫩的小手擎着一只白色的汤匙,汤匙上面还躺着一个白生生的鱼肉丸子,那汤匙抵在了沈君止的唇边,而小姑娘则弯着一双猫眼,笑得一脸酣甜。
  低头吞了勺子里的丸子,沈君止摸了摸球球的发,轻声对她说道:“恩,哥会一直对你好的。”
  用力忘记自己和球球还差了一辈的事实,沈君止这样保证着。不仅仅是对球球,也是对着自己。他想要对这个孩子好,因为他已经对她好了这么多年了,那么日后,也一定要一直一直好下去。
  球球用力的点了点头,继续埋头去吃丸子了。
  很多年之后,一直到沈君止真的做到了那句“天冷抱猫眠”的时候,他也依然会清晰的记得这一年的除夕。因为这个“一直对她好”的誓言,他真的用余生去遵守了。而再细想自己对自家宝宝的感情,沈君止只觉得,那是一种偏爱,在每个人都混沌未开的时候。
  转眼到了年后,林家已经收拾停当,林老夫人也从苏州来了盛京。贾母纵再是不舍,贾敏和黛玉也终归要搬去林家老宅了。所幸林家和荣国府相距不过是两条街,两府的走动便更加频繁了起来。
  还泪的任务以龟速的方式进展着,少了“一起洗澡澡”这个大福利,哪怕球球每次去林府找黛玉玩的时候都会喝得小肚子溜圆,三年下来,这个任务也才堪堪进展了百分之二十。
  盛京之中的日子虽然暗潮汹涌,只是对于球球来说,却也是不见波澜。不觉之间,竟已经过了三年。
  #开启时光飞逝*~#
  #男主:等等,在下和林小姐之间,真的开启了情敌模式么?#

☆、第34章 婚事。

  第三十四章。婚事。
  三年的时间,林如海从正三品的翰林,变成了正二品的翰林大学士。因为他本就是皇上的人,所以对于这种升官速度,京中的朝臣们并不觉奇怪。毕竟,谁都明白,若是不想重用,皇上不会无端的将人从苏州调过来。
  从一颗暗棋变为明子之后,林如海反而安全了不少。京中重地,天子脚下,还没有人会胆大妄为到对重臣出手。悬在头上的一柄刀终于被撤走,林如海这些年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一半。
  而在黛玉七岁那一年的生辰,林如海悬着的另一半心,也稳稳的落了地——经过三年调养,贾敏又一次有了身孕,在二月十二的花朝节这一天,贾敏平安诞下了麟儿。虽然产后出血,日后不能再孕,但到底母子平安,林家也总算是有后了。
  因为一双儿女都生在花朝节,林如海深觉这幼子是借着长女的福气才来的,于是便将为幼子取名的重任交给了黛玉。黛玉虽然年方七岁,却颇有文采,幼弟五行缺土,苦思冥想了几日,黛玉方才定下了一个“玹”字。至此,林家新出生的小少爷便被命名为林玹玉。
  女儿终于为林家生下了男孩,贾母也终于放了心。王夫人的所作所为,徐氏并没有禀明贾母。只是这些年王氏御下愈发严苛,简直到了违背贾府祖训的地步。贾母冷眼瞧着,少不得要出手打压一二。
  再加上迎春之事,王夫人便算是和贾母杠上了。安庆重孝,即使王夫人还管理着贾家的内务,贾母也丝毫没有将她放在眼里。她本不是苛待媳妇之人,只是王氏委实过分,若非看在王家和迎春的份上,贾母又如何弄容她放肆。
  除了王夫人,贾母还有一件烦心事,那件事便是关于她的长孙贾珠。
  按说贾珠身为荣国府长孙,虽然日后未必能承袭爵位,可是他自己很是争气,小小年纪便考上了贡生,入国子监读书。年初的时候,贾珠又被直接被圣上任命为正五品六科给事中,与其父贾政同级。
  而她的孙儿又是那般的清俊温文,这样的家事人品,京中愿意与之结亲的人本应当数不胜数。可是偏偏拖到了贾珠十八岁,却依旧没有娶亲。而贾母给他身边放了两个通房丫鬟,贾珠居然也一个都不沾染,只当她们是丫鬟使唤便罢了。
  贾母心中暗自焦急,也曾托了几个相熟的老姐们相看,只是相看出来的人不是家世太低,就是品貌不良,直气得贾母在多年的老姐妹面前砸了杯子。
  末了,还是与她年少交好,性子又最是直爽的同为八公之家老太君的牛夫人向贾母说清了事情的原委。
  这京中世家嫡女自幼被精细养大,自然是要联姻用的。荣国府虽然是钟鸣鼎食之家,贾珠也是前途不可限量之辈,但是他母族的身份却是明晃晃的摆在那里的。东平郡王府当年兵败,全府殉国,可是圣上却一直为徐府保存着“东平”这个封号。
  当年的一场旧事太过惨烈,又太过蹊跷,安庆折损了最骁勇善战的骠骑将军和最尊贵的大长公主。而是他们的遗孤却逃了出来,以至于这么多年过去了,京中诸人还是不相信这件事情就会这么简简单单的过去。
  作为东平局王府仅存的男丁,在世家眼中,贾珠就像是走在悬崖的边缘,一步登天抑或是永堕深渊尚且没有定论。而在尘埃落定之前,他们是没有必要为了那半数的可能,搭上一个自家精心培养的女儿,甚至是自己一家的。
  换言之,不是没有人家愿意将女儿嫁与贾珠,而是在圣上和忠顺王爷的对弈未见胜负之前,盛京中的所有世家都不愿意贸然站队。
  贾母听了牛夫人的一席话,最终只能一声叹息,为贾珠说亲的事情,也只得暂且这样搁置下去了。
  和贾珠的婚事困难相比,媛春的亲事却当真算得上是被媒人踏破门槛了。安庆贵女年满十四便需要入宫选秀,媛春作为公府之女,自然在选秀之列。为此,贾母还忐忑了多日。
  须知自己这个孙女出生之时,儿媳为了避开那“凤命”的元月元日,生生将这孩子在腹中憋了一日,险些母女都出事,如今孙女小选,贾母还当真怕她会被选中。到时元姐儿进了宫,一生孤苦不说,贾家也势必是烈火烹油、不得长久之势。
  等到了选秀尘埃落定那一日,还真的有人去荣国府宣旨。在贾母心口狂跳,惴惴不安之时,却听见了皇帝册封媛春为倾珑郡主的旨意。
  倾珑谐音青龙,青龙司东方,又为东平郡王府的图腾。媛春受此封号,乃是多年以来,皇帝第一次将这桩旧案再摆在明面上。
  皇帝册封郡主的旨意一出,便有朝臣出言反对,认为贾家媛春被册封为郡主,这与礼不合。皇帝却是一声冷笑,亲自为媛春写好册封丹书,对朝臣缓缓道:“明瑞宜公主,朕之亲妹也。倾珑郡主,朕之外甥也。朕之家事,诸君有何不满?”
  圣上骤然冷下的脸让朝臣一惊——太平的日子过得太久了,久到他们险些就忘了这位上位之初的雷霆手段了。更何况只是一个郡主封号而已,只是一个女儿家而已,在场的朝臣心里一哆嗦,再无人敢忤逆圣上。
  于是,媛春册封的事情便被敲定了下来。
  从公府二老爷的嫡女,一跃变成了皇家郡主,短短几日,媛春的身价翻了数番,让京中各家的势力都开始蠢蠢欲动了起来。
  对于京中贵女来说,选秀之后就意味着要开始说亲了。京中的世家夫人都是人精,如今皇家子嗣凋敝,圣上至今唯一的亲女刚刚夭折。一时之间,媛春这个圣上亲封的郡主便显眼了起来。那些权贵们略作权衡便会明白,如今这贾家媛春虽然顶着郡主的名号,可实际上和公主却也不差了。
  一想到自家儿子娶了她之后,自家在圣上心中会是何等地位,来荣国府求亲的人便多了起来。
  徐氏看着那些平素皆不走动的世家夫人接连递帖子来要与她“闲话”,便来者不拒的应邀,也一改往日深入简出的性子,在荣国府内也举办了几场赏花宴。只是,凡是关于媛春亲事的,通通都被她挡了回去。
  媛春的婚事,徐氏从来没有打算当做筹码,她如今活着的目的,除了要一雪东平郡王府的兵败之耻,便只剩下了要自己的三个儿女一生平安喜乐。所以每每有人对她提及媛春的婚事,徐氏便会让媛春在一旁暗暗瞧着。
  媛春看不上的,徐氏便会回绝。而媛春能瞧上眼的,徐氏便会让王威去探查那人的人品。若是人品有瑕的,徐氏便会一五一十的和媛春讲了,由她自己判断。
  只是这般折腾下来,两年之中能让媛春点头的,也不过两人。
  可惜这两个人一个家中早有妾室,另一个则是有一个自幼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君子不夺人所爱,媛春身为徐氏的女儿,纵然不是君子,这点骄傲却还是有的。所幸也不过是稍微入得了眼,知道其中原委之后,媛春便也一笑作罢了。
  左右如今媛春还只有十六岁,皇家的公主和郡主,留到双十年华也是正常,徐氏便也不着急,只是慢慢相看便是。
  徐氏却没想到,女儿的婚事到底出了点乱子。
  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关心女儿婚事的时候,却忘了那个猪队友贾政。在徐氏不知情的情况下,王子腾与贾政提及媛春的婚事,说了自己儿子若干好话,贾政居然满口应下了。
  等到王家派人来正式提亲的时候,徐氏才知道贾政做下的好事情。
  面对着俨然要来抢人的王子腾的夫人,徐氏面色不变,依旧和她寒暄,暗地里却派了身边的弄弦火速去寻太后。
  且不说王家在东平郡王府一案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就是单说王子腾的儿子的那人品,太后就是一百个瞧不上。
  ——小小年纪就已有了六房妾室,还有通房丫鬟若干,这样的人,怎么配得上她家媛春?
  听着弄弦不带半点儿添油加醋的叙述着王家人的嘴脸,太后气急,当下就下了懿旨,将王子腾一家好一通贬损,只差没明说他们“癞□□想吃天鹅肉”了。罚了王子腾的夫人抄《女则》百遍,安心在家教子,太后又言说倾珑郡主的婚事自有圣上和她亲自操持,闲杂人等无需费心。
  这一圣旨下来,贾·闲杂人等·政的脸色顿时难看非常,王子腾夫妇二人脸上也是挂不住,三人黑了脸,却不得不跪下领旨谢恩。
  王子腾的夫人被太后亲下懿旨要求她好好教子,便也是告诉众人他儿子是多么的不成器。王子腾本是想哄得贾政答应这桩婚事,为他儿子寻一个身份尊贵的妻子。可是闹了这么一出,不说京中贵女了,就连五品小官家的女儿也是不肯嫁给一个被太后质疑过人品的人的。
  之后几日,这件事在京中不胫而走,多年以前贾政被张老一通斥骂的事情又被翻了出来,贾政再也没脸行走官场,索性便递了告老的折子,闭门谢客,只一心在家与清客们清谈,抑或是教导儿子贾环了。
  对于儿子的下场,贾母只能一声叹息。然而转念一想,贾政也不过是五品小官罢了,如今朝堂形势波澜不定,她儿子能早抽身也好。左右珠儿出息了,他老子在家赋闲也是好事——毕竟父子同级什么的,到底还是尴尬。
  笑着看着在自己身边围绕着的几个孙女,贾母慈爱的笑了笑,只觉再满意不过了。
  #媛春:感觉大舅舅的起名技能好可怕qaq#
  #男主:抱着球球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