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五代史演义 >

第33章

五代史演义-第33章

小说: 五代史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予犹父也。朕昨以独夫从珂,本非公族,窃据宝图,弃义忘恩,逆天暴物,诛翦骨肉, 
     离间忠良,听任骄谀,威虐黎献,华夷震悚,内外崩离。知尔无辜,为彼致害,敢徵众旅, 
     来逼严城,虽并吞之志甚坚,而幽显之情何负!达予闻听,深激愤惊,乃命兴师,为尔除 
     患,亲提万旅,远殄群雄,但赴急难,罔辞艰险。果见神祇助顺,卿士协谋,旗一麾而弃 
     甲平山,鼓三作而僵尸遍野。虽已遂予本志,快彼群心,将期税驾金河,班师玉塞。矧今 
     中原无主,四海未宁,茫茫生民,若坠涂炭。万几不可以暂废,大宝不可以久虚,拯溺救 
     焚,当在此日。尔有庇民之德,格于上下;尔有戡难之勋,光于区宇;尔有无私之行,通 
     乎神明;尔有不言之信,彰乎兆庶。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历数在尔躬,是用命尔, 
     当践皇极。仍以尔自兹并土,首建义旗,宜以国号曰晋。朕永与为父子之邦,保山河之誓。 
     于戏!诵百王之阙礼,行兹盛典,成千载之大义,遂我初心。尔其永保兆民,勉持一德, 
     慎乃有位,允执阙中,亦惟无疆之休,其诫之哉!中国主子,受外夷册封,史不多见,故 
     录述全文。 
      敬瑭登坛,拜受册命,并接过衣冠,穿戴起来。好一个不华不夷的主子, 
南面就座,受部臣朝贺。礼毕乃鼓吹而归。当时附和诸臣,又盛言符谶,托 
为符瑞。相传朱梁开国时,壶关县庶穰乡中,有乡人伐树,树分两片,中有 
六字云:“天十四载石进。”潞州行营使李思安,呈报梁主朱温,温令大臣 
考察,均不能解。乃藏诸武库。至敬瑭称帝,遂有人强为解释,谓天字两旁, 
取四字旁两画加入,便成丙字,四字去中间两画,加入十字,便成申字。如 
此牵强,无不可解。这就是应在丙申年。周易晋卦彖辞,有晋者进也一语, 
国号大晋,岂非明验。又当晋阳受困时,城中北面,有毗沙门天王祠,夤夜 
献灵,金甲执殳,巡行城上,既而不见,内外俱惊为神奇。牙城内有崇福坊, 
坊西北隅有泥神,首上忽出现烟光,如曲突状。询诸坊僧,谓唐庄宗得国时, 
神首上亦曾出烟。今烟又重出,当有别应。嗣是日旁多有五色云气,如莲芰 
状,术士多指为天瑞。敬瑭也目为祥徵,固此乘势称帝,号令四方。 
      即位以后,又至番营拜谢德光,愿割幽、蓟、瀛、莫、涿、檀、顺、新、 
妫、儒、武、云、应、环、朔、蔚十六州,作为酬谢,并输契丹岁币三十万 
匹。何其慷慨。德光自然心喜,就在营内设宴,与敬瑭欢饮而别。 
      敬瑭返入晋阳,即于次日御崇元殿,降制改元,号为天福。一切法制, 
皆遵唐明宗故事。命赵莹为翰林学士承旨,桑维翰为翰林学士,权知枢密院 
事。刘知远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客将景延广为步军都指挥使。此外文武将 
佐,封赏有差。册立晋国长公主李氏为皇后,大赦天下。布置已定,再会契 
丹兵攻晋安寨。 
      晋安寨已被围数月,待援不至。营将高行周、符彦卿等,屡出突围,均 
被契丹兵杀回。寨中刍粮俱尽,张敬达决志死守,毫无叛意。杨光远、吕审 
……… Page 145………
琦等,入劝敬达,谓不如投降契丹,保全一营性命。敬达怒叱道:“我为元 
帅,兵败被围,已负重罪,奈何反教我降敌呢!且援兵旦暮且至,何妨再待 
数日。万一援绝势穷,汝等可降,我却不降,宁可刎首,俾汝等出献番虏, 
自求多福,我终不愿背主求荣哩!”还算忠臣。光远斜睨审琦,意欲令他下 
手。审琦不忍加害,转身趋出,告知高行周。行周也服敬达忠诚,常引壮骑 
为卫。敬达未识情由,反语人道:“行周尝随我后,意欲何为?”不识好人, 
终致一死。行周乃不敢相随。杨光远觑得此隙,屡召诸将密议。请将常称敬 
达为张生铁,各有怨言,遂与光远合谋,决杀敬达。诘旦敬达升帐,光远佯 
称启事,趋至案前,拔出佩刀,竟将敬达刺死,开寨出降契丹。 
     契丹主德光,收纳降众,入寨检查,尚存马五千匹,铠仗五万件,悉数 
搬归,交与敬瑭,并将降将降卒,亦尽归敬瑭约束,且面谕道:“勉事尔主!” 
又因张敬达为忠死事,收尸礼葬,语部众及晋诸将道:“汝等身为人臣,当 
效法敬达呢!”唐马军都指挥使康思立,听了此言,且惭且愤,即致病终。 
思立尚有人心,足愧杨光远等。敬瑭复请命德光,会师南下,德光语敬瑭道: 
 “桑维翰为汝尽忠,汝当用以为相。”敬瑭乃授维翰为中书侍郎,赵莹为门 
下侍郎,并同平章事,赐号推忠兴运致理功臣。敬瑭欲留一子守河东,亦向 
德光询明。德光令尽出诸子,以便审择。敬瑭当然遵命,令诸子进谒德光。 
德光仔细端详,见有一人貌类敬瑭,双目炯炯有光,即指示敬瑭道:“此儿 
目大,可任留守。”敬瑭答道:“这是臣养子重贵。”德光点首,乃令重贵 
留守太原,兼河东节度使。看官听说!这重贵是敬瑭兄敬儒子,敬儒早卒, 
敬瑭颇爱重贵,视若己儿,就是后来的出帝。 
     晋阳既有人把守,遂由德光下令,遣部将高谟翰为先锋,用降卒前导, 
迤逦进兵,自与敬瑭为后应。前锋到了团柏,赵德钧父子,未战先遁。符彦 
饶、张彦琪、刘延朗、刘在明各将吏,本皆由从珂遣往救应,至是亦相继溃 
散。士卒自相践踏,伤亡无算,再经契丹兵从后尾击,杀得唐军尸横遍野, 
血流成渠。及德光、敬瑭至团柏谷口,唐军早不知去向,仅剩得一片荒郊, 
枯骨累累了。 
     唐主从珂,留寓怀州,尚未得各军消息,至刘延朗、刘在明等,狼狈奔 
还,方知晋安失守,团柏又溃,敬瑭已自称帝,杨光远等统皆叛去,急得神 
色仓皇,不知所措。众议天雄军未曾交战,军府远在山东,足遏敌氛,不如 
驾幸魏州,再作计较。从珂也以为然。但因学士李崧,素与范延光友善,乃 
召崧入议。薛文遇未知情由,亦踵迹入见,从珂勃然变色。崧料知为着文遇, 
急蹑文遇靴尖,文遇会意,慌忙退出。从珂乃语崧道:“我见此物,几乎肉 
颤,恨不拔刀刺死了他!”本是贤佐,奈何欲将他刺死?崧答道:“文遇小 
人,浅谋误国。何劳陛下亲自动手!”从珂怒意少解,始与崧议东幸事。崧 
谓延光亦未必可恃,不如南还洛阳,从珂依议,遂谕令起程还都。 
     洛阳人民,闻北军败溃,车驾遁还,顿时谣言四起,争出逃生。门吏禀 
请河南尹重美,出令禁止,重美道:“国家多难,未能保护百姓,倘再欲绝 
他生路,愈增恶名,不如听他自便罢!”乃纵令四窜,众心少安。 
     从珂自怀州至河阳,闻都下有慌乱情形,也不敢遽返,且在河阳暂住, 
命诸将分守南北城。一面遣人招抚溃将,为兴复计。哪知人心瓦解,众叛亲 
离,诸道行营都统赵德钧,与招讨使赵延寿,已迎降契丹,被耶律德光拘送 
西楼去了。原来德钧父子,奔至潞州,敬瑭先遣降将高行周,劝令迎降,德 
钧倒也乐从。既而敬瑭与德光同至潞州,德钧父子,即迎谒高河。德光尚好 
……… Page 146………
言慰谕,惟敬瑭掉头不顾,任他谒问,始终不与交言。德光知两下难容,乃 
将德钧父子,送解西楼。 
     德钧见述律太后,把所赍宝货,及田宅册籍进献。述律太后问道:“汝 
近日何故往太原?”德钧道:“奉唐主命。”述律太后指天道:“汝从吾儿 
求为天子,奈何作此妄语?”说着,又自指胸前道:“此心殊不可欺哩!” 
德钧俯伏在地,不敢出声。至此亦知愧悔否?述律太后又说道:“我儿将行, 
我曾诫我儿云:赵大王若伺我空虚,北向渝关,汝急宜引归,自顾要紧!太 
原一方的成败,管不得许多了。汝果欲为天子,俟击退我儿,再行打算,也 
不为迟。汝本为人臣,既不思报主,又不能击敌,徒欲乘乱徼利,不忠不义, 
尚有甚么面目,来此求生呢?”爽快之至,读至此应浮一大白!德钧吓得乱 
抖,只是叩首乞哀。述律太后又问道:“货物在此,田宅何在?”德钧道: 
 “在幽州。”述律太后道:“幽州今属何人?”德钧道:“现属太后!”述 
律太后道:“既属我国,要你献甚么?”德钧惭汗交流,只恨地上无隙,不 
能钻入。还是述律太后大发慈悲,令暂拘狱中,俟德光回来,再行发落。可 
怜德钧至此,又不能不磕头称谢,退至番狱待罪,及德光北归,才将他父子 
释出。德钧怏怏而亡,延寿却得为翰林学士。小子有诗叹道: 
     番妇犹知忠义名,如何华胄反偷生! 
     虏廷俯伏遭呵责,可有人心抱不平!欲知耶律德光何时归国,容至下回 
叙明。 
          从珂以骁勇著名,乃石郎一反,即致心胆坠地,是非前勇而后怯也。盖未得富贵以前, 
     冒险进取,虽死不顾,故能以百战成名。既得富贵以后,志愿既盈,其气渐衰,故转至一 
     蹶不振。且从珂得国,由于篡窃而来,不意石郎之起而议其后,自问心虚,益致气馁,而 
     当时文武将佐,又属朝秦暮楚,成为习惯,四顾无一人可恃,安能不为之沮丧也。惟石敬 
     瑭乞怜外族,恬不知羞,同一称臣,何如不反,既已为帝,奈何受封,虽为唐廷所迫,不 
     能不倒行逆施,然名节攸关,岂宜轻隳!谋之不臧,非特贻害子孙,抑且沦陷民族,惜不 
     令述律太后,以责赵德钧者责石敬瑭,而竟使其靦为民上也。 
……… Page 147………
          第二十九回 一炬成灰到头孽报 三帅叛命依次削平 
     却说晋王石敬瑭,既入潞州,即欲引军南向。契丹主耶律德光,意欲北 
归,乃置酒告别,举杯语敬瑭道:“我远来赴义,幸蒙天佑,累破唐军。今 
大事已成,我若南向,朱免惊扰中原,汝可自引汉兵南下,省得人心震动。 
我令先锋高谟翰,率五千骑护送,汝至河梁,尚欲谟翰相助,可一同渡河, 
否则亦听汝所便。我且留此数日,候汝佳音,万一有急,可飞使报我,我当 
南来救汝!若洛阳既定,我即北返了。”敬瑭很是感激,与德光握手,依依 
不舍,泣下沾襟。亦知德光之为胡酋否?德光亦不禁泪下,自脱白貂裘,披 
住敬瑭身上。且赠敬瑭良马二十匹,战马千二百匹,并与订约道:“世世子 
孙,幸勿相忘!”敬瑭自然应命。德光又说道:“刘知远、赵莹、桑维翰, 
统是汝创业功臣,若无大故,不得相弃!”敬瑭亦唯唯遵教。随即拜别德光, 
与契丹将高谟翰,进逼河阳。 
     唐都指挥使符彦饶、张彦琪等,自团柏败还,密白唐主从珂道:“今胡 
兵得势,即日南来,河水复浅,人心已离,此处断不能固守,不如退归洛都。” 
从珂乃命河阳节度使苌从简,与赵州刺史刘在明,协守河阳南城,自断浮桥 
归洛阳。遣宦官秦继曮,与皇城使李彦绅,突至李赞华第中,将他击死,聊 
自泄忿。那知石敬瑭一到河阳,苌从简马上迎降,且代备舟揖,请敬瑭渡河, 
一面执住刺史刘在明,送入敬瑭营中。敬瑭释在明缚,令复原官,遂渡河向 
洛阳进发。 
     唐主从珂,亟命都指挥使宋审虔、符彦饶,及节度使张彦琪,宣徽使刘 
延朗,率千余骑至白马阪,巡行战地,准备驻守。忽见晋军渡河而来,约有 
五千余骑,登岸先驱,符彦饶等已相顾骇愕,共语审虔道:“何地不可战? 
何苦在此驻营,首当敌冲!”说着,便即驰还。审虔独力难支,也即退归。 
从珂见四将还朝,尚是痴心妄想,与议恢复河阳,四将面面相觑,不发一言。 
迎新送旧,已成常态。 
     那警报如雪片传来,不是说敌到某处,就是说某将迎敌,最后报称是胡 
兵千骑,分扼渑池,截住西行要路。从珂方仰天叹道:“这是绝我生机了!” 
既有今日,何必当初!遂返入宫中,往见曹太后、王太妃,潸然泪下。王太 
妃不待说出,已知不佳,便语曹太后道:“事已万急,不如权时躲避,听候 
姑夫裁夺!”太后道:“我子孙妇女,一朝至此,我还有何颜求生,妹请早 
自为计!”曹太后亦有呆气,何不死于从厚时,而独为养子死耶?王太妃乃 
抢步趋出,带了许王从益,窜往球场去了。 
     从珂奉着曹太后,并挈皇后刘氏,及次子雍王重美,并都指挥使宋审虔 
等,携传国宝,登玄武楼,积薪自焚。刘皇后回顾宫室,语从珂道:“我等 
将葬身火窟,还留宫室何用?不如一同毁去,免入敌手!”妇人心肠,究比 
男子为毒。重美在旁谏阻道:“新天子入都,怎肯露居!他日重劳民力,死 
且遗怨,亦何苦出此辣手哩!”于是后议不行,就在玄武楼下,纵起火来。 
一道烟焰,直冲霄汉,霎时间火烈楼崩,所有在楼诸人的灵魂统随了祝融氏 
驰往南方去了。 
     从珂一死,都城各将吏,统开城迎降,解甲待罪。晋主石敬瑭,即率兵 
入都,暂居旧第。命刘知远部署京城,扑灭玄武楼余火,禁止侵掠,使各军 
一律还营。所有契丹将卒留馆天宫寺中,全城肃然,莫敢犯令。从前窜匿诸 
人民,数日皆还,悉复旧业。当由晋主下诏,促朝官入见,文武百官,俱在 
……… Page 148………
宫门外谢恩。车驾乃移入大内,御文明殿,受群臣朝贺,用唐礼乐,大赦天 
下。惟从珂旧臣张延朗、刘延浩、刘延朗三人,罪在不赦,应正典刑。延浩 
自缢,两延朗皆处斩。追谥鄂王从厚为闵帝,改行礼葬,闵帝妃孔氏为皇后, 
■葬闵帝陵。并为明宗皇后曹氏举哀,辍朝三日,拾骨安埋。觅得王淑妃及 
许王从益,迎还宫中。妃自请为尼,晋主不许,引居至德宫,令皇后随时省 
问,事妃若母。封从益为郇国公,独废故主从珂为庶人。或取从珂膂及髀骨 
以献,乃命用王礼瘗葬。从珂享年至五十一岁,史家称为废帝。总计后唐, 
自庄宗起,至废帝止,四易主,三易姓,只过了十三年。 
     后唐已亡,变作后晋,仍用冯道同平章事,卢文纪为吏部尚书,周瓌为 
大将军,充三司使。符彦饶为滑州节度使,苌从简为许州节度使,刘凝为华 
州节度使,张希崇为朔方节度使,皇甫遇为定州节度使,余镇多沿用旧帅。 
命皇子重乂为河南尹,追赠皇弟敬德、敬殷为太傅,皇子重进、重英为太保, 
改兴唐府为广晋府,唐庄宗晋陵为伊陵。饯契丹将士归国,送回李赞华丧, 
封赠燕王。前学士李崧、吕珂,逃匿伊阙,晋主闻他多才,赦罪召还,授珂 
为秘书监,崧为兵部侍郎,兼判户部。寻且擢崧为相,充枢密使。桑维翰兼 
枢密使。 
     时晋主新得中原,藩镇未尽归服,就使上表称贺,也未免反侧不安。再 
加兵燹余生,疮痍未复,公私两困,国库空虚。契丹独征求无厌,今日索币, 
明日索金,几乎供不胜供,屡苦支绌。维翰劝晋主推诚弃怨,厚抚藩镇,卑 
辞厚礼,敬事契丹,训卒缮兵,勤修武备,劝农课桑,藉实仓廪,通商惠工, 
俾足财货。因此中外欢洽,国内粗安。 
     契丹主耶律德光,闻晋主已经得国,当即北还。道出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