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五代史演义 >

第34章

五代史演义-第34章

小说: 五代史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俾足财货。因此中外欢洽,国内粗安。 
     契丹主耶律德光,闻晋主已经得国,当即北还。道出云州,节度使沙彦 
珪出迎,为德光所留。城中将吏,奉判官吴峦,管领州事,闭城拒寇。德光 
自至城下,仰呼吴峦道:“云州已让归我属,奈何拒命?”言未已,忽有一 
箭射下,险些儿穿通项领,幸亏闪避得快,才将来箭撇过一旁。德光大怒, 
立命部众攻城,城上矢石如雨,反击伤许多番兵。一连旬日,竟不能下。到 
是一位硬汉子。德光急欲归国,乃留部将围攻,自己带领亲卒,奏凯而回。 
吴峦固守至半年,尚不稍懈,但苦城孤粮竭,不得已遣使至洛,乞即济师。 
晋主不便食言,一面致书契丹,请他解围,一面召还吴峦,免他作梗。契丹 
兵果解围引去,峦亦奉召入都,晋主令为宁武军节度使。还有应州指挥使郭 
崇威,亦耻臣契丹,挺身南归。十六州土地人民,悉数割与契丹,中国外患, 
从此迭发,差不多有三百年。这都是石晋酿成大祸呢!痛乎言之! 
     卢龙节度使卢文进,自思为契丹叛将,恐契丹向晋索捕,乃弃镇奔吴。 
文进归唐见前文。吴徐知诰方谋篡国,引为己用。当时中原多故,名士耄儒, 
多拔身南来。知诰预使人招迎淮上,赠给厚币,既至金陵,即縻以厚禄。客 
卿多乐为效用。知诰又阴察民间,遇有婚丧乏资,辄为赒恤。盛暑不张盖操 
扇,尝语左右道:“士众尚多暴露,我何忍用此!”士民为所笼络,相率归 
心。他因生时曾得异征,有一赤蛇从梨中出,走入母刘氏榻下,刘氏就此得 
孕,满月而产。及为杨行密所掠,令拜徐温为义父,温又梦得一黄龙,所以 
格外垂爱。为此种种征兆,遂靠了养父余烈,牢笼人士,日思篡吴。 
     吴王杨溥,尚无失德,知诰苦无隙可乘,乃阳请归老金陵,留子景通为 
相,暗中却嘱使右仆射宋齐邱,劝吴王溥徙都金陵。不怀好意。吴人多不愿 
迁都,溥亦无心移徙,仍遣齐邱往谕知诰,罢迁都议。知诰计不得逞,再令 
属吏周宗,驰诣广陵,讽吴王传禅。齐邱独以为未可,请斩宗以谢吴人,因 
……… Page 149………
黜宗为池州刺史。既而节度副使李建勋,及司马徐玠等,屡陈知诰功业,应 
早从民望,乃复召宗为都押牙,封知诰为东海郡王,嗣复加封尚父太师大丞 
相天下兵马大元帅,进封齐王。 
     知诰复忌吴王弟临川王镕,诬他藏匿亡命,擅造兵器,竟降濛为历阳公, 
幽锢和州,令控鹤军使王宏监守。濛突出杀宏,奔往庐州,欲依节度使周本。 
本子宏祚将濛执住,解送金陵,为知诰所杀。知诰遂开大元帅府,自置僚属。 
闽越诸国,皆遣使劝进。那时吴王杨溥已成赘瘤,乐得推位让国,把乃父传 
下的土地人民,悉数交给,即遣江夏王镕奉册宝至金陵,禅位齐王。知诰建 
太庙社稷,改金陵为江宁府,即皇帝位,改吴天祚三年为昇元元年,国号大 
齐。尊吴王溥为高尚思玄弘古让皇帝,上册自称受禅老臣。用宋齐邱、徐玠 
为左右丞相,周宗、周廷玉为内枢密使。追尊徐温为太祖武皇帝。温子知询, 
与知诰未洽,已被褫官。独知询弟知证、知谔,素与知诰亲睦,因封知证为 
江王,知谔为饶王。且以知字应该避嫌,不如自将知字除去,单名为诰。吴 
太子琏,尝娶诰女为妃,宋齐邱请与绝婚,且迁让皇居他州。诰遂徙让皇溥 
至润州丹阳宫,派兵防守,阳称护卫,阴实管束。降吴太子琏为弘农郡公, 
封琏妃,即诰女。为永兴公主。可怜杨溥父子,抑郁成疾,父死丹阳宫,子 
死池州康化军。得保首领,还是大幸。就是这位皇女永兴公主,也朝夕悲切, 
闻宫人呼公主名,越多涕泪,渐渐的形瘵骨瘦,也致病终。 
     诰立宋氏为皇后,子景通为吴王,改名为璟。徐氏子知证、知谔,请诰 
复姓,诰佯为谦抑,只言不敢忘徐氏恩。旋经百官申请,乃复姓李氏,改名 
为昪。自言为唐宪宗子建王恪四世孙,因再易国号为唐,立唐高祖、大宗庙, 
追尊四代祖恪为定宗,曾祖超为成宗,祖志为惠宗,父荣为庆宗。奉徐温为 
义祖。以江宁为西都,广陵为东都。庐州节度使周本,亦曾至金陵劝进,归 
途自叹道:“我不能声讨逆臣,报杨氏德,老而无用,还有何颜事二姓呢?” 
返镇未几,即至去世。既知自愧,何必劝进? 
     自李倣改国号为唐,史家恐与唐朝相混,特标明为南唐。先是江南童谣 
云:“东海鲤鱼飞上天。”至是南唐大臣,趁势附会,谓鲤李音通,东海系 
徐氏祖籍,李倣过养徐氏,乃得为帝,这便是童谣的应验。又江西有杨花一 
株,变成李花,临川有李树生连理枝,相传为李倣还宗预兆。江州陈氏,宗 
族多至七百口,仍不析居,每食必设广席,长幼依次,坐食。又畜犬百余, 
也共食一牢,一犬不至,诸犬不食,当时称为德政所及。因有此瑞,州县有 
司,采风问俗,报明孝子悌弟,不下百数,五代同居,共计七家,由李倣颁 
下制敕,族表门闾,蠲免役赋。这也无非是铺张扬厉,粉饰承平罢了。抹倒 
一切。 
     事且慢表,且说天雄军节度使范延光,闻晋军入洛,自辽州退归魏州, 
及晋主颁敕招抚,不得已奉表请降。但事出强迫,未免阳奉阴违。他未贵显 
时,曾有术士张生,与谈命理,谓他日必为将相。至张言果验,格外信重。 
又尝梦蛇入腹,仍要张生详梦,张生谓蛇龙同种,将来可做帝王。蛇钻六窍, 
还有何吉。嗣是侈然自负,阴怀非望。因唐主从珂,素加厚待,一时不忍负 
德,所以蹉跎过去。到了石晋开国,还有什么顾恋,不过仓猝发兵,恐非晋 
敌,乃虚与周旋,敷衍面子,暗中致齐州防御使秘琼书,欲与为乱。琼得书 
不报,延光恐他密报晋主,使人伺琼,乘他因事出城,把他刺死。随即聚卒 
缮兵,意图作乱。 
     晋主闻知消息,颇以为忧。桑维翰请晋主徙都大梁,且献议道:“大梁 
……… Page 150………
北控燕赵,南通江淮,是一个水陆都会,资用很是富足。今延光反形已露, 
正好乘时迁都。大梁距魏,不过十驿,彼若有变,即可发兵往讨,迅雷不及 
掩耳,庶可制彼死命!”晋主称善,遂托词东巡,出发洛都。留前朔方节度 
使张从宾为东都巡检使,辅皇子重乂居守,自挈后妃等赴汴。沿途由百官扈 
跸,安安稳稳,到了大梁。下诏大赦,进封凤翔节度使李从■为岐王,平卢 
节度使王建立为临淄王,两人是范延光陪宾。就是将反未反的范延光,也加 
封临清王,权示羁縻。 
     延光得了王爵,也把反意一半打消,偏左都押牙孙锐,与澶州刺史冯晖 
合谋,屡劝延光发难,延光尚是踌躇,会有病恙,不能视事,锐竟擅上表章, 
诋斥朝廷。及延光得知,使人已经出发,不能追回。乃召锐面询,锐本延光 
心腹,久知一切底细,便伸述延光梦兆,催他乘机发难,必得成功。否则何 
至速死!延光又觉心热,遂依了锐计,遣兵渡河,焚劫草市。 
     滑州节度使符彦饶,据实奏闻。当由晋主调动兵马,令马军都指挥使白 
奉进,率骑兵千五百人,出屯白马津,再命东都巡检使张从宾为魏府西南面 
都部署,续派侍卫都军使杨光远,率步骑万人屯滑州,护圣都指挥使杜重威, 
率步骑五千屯卫州。那知人情变幻,不可预料,西南面都部署张从宾,出兵 
讨魏,反为延光所诱,也一同造起反来。 
     晋主方令杨光远为魏府四面都部署,以从宾为副,忽闻此报,急调杜重 
威移师往讨。重威未及移兵,从宾已还陷河阳,杀死节度使皇子重信,再入 
洛阳,杀死东都留守皇子重乂,并进兵据汜水关,将逼汴州。有诏令都指挥 
使侯益,统禁兵五千,会同杜重威,往击从宾,并饬宣徽使刘处让,从黎阳 
分兵会讨。远水难救近火,急得汴城里面,烽火惊心,从官无不惊惧。独桑 
维翰指划军事,从容不迫,神色自如。晋主戎服戒严,密议奔往晋阳。夺位 
时非常踊跃,即位后非常胆怯,这都为富贵所误。维翰叩头苦谏道:“贼烽 
虽盛,势不能久,请少待数日,不可轻动!”晋主乃止,但促各军分头进剿。 
     白奉进至滑州,与符彦饶分营驻扎。军士有乘夜掠夺,由奉进遣兵出捕, 
共得五人,三人系奉进部下,二人系彦饶部下,奉进尽令斩首,然后通知彦 
饶。彦饶以奉进不先关白,很觉不平,奉进乃率数骑至彦饶营,婉言谢过。 
彦饶道:“军中各有部分,公奈何取滑州军士,擅加诛戮!难道不分主客么?” 
奉进也不禁怒起,便勃然答道:“军士犯法,例当受诛,仆与公同为大臣, 
何分彼此!况仆已引咎谢公,公尚不肯解怒,莫非欲与延光同反么?”语亦 
太激。说着,拂衣竟去。彦饶并不挽留,由他自去。偏帐下甲士大噪,持刀 
突出,竟杀奉进。所有奉进从骑,仓皇逃脱,且走且呼。诸军各擐甲操兵, 
喧噪不休。左厢都指挥使马万,禁遏不住,意欲从乱。巧遇右厢都指挥使卢 
顺密,率兵出营,厉声语万道:“符公擅杀白公,必与魏州通谋,我等家属, 
尽在大梁,奈何不思报国,反欲助乱,自求灭族呢?今日当共擒符公送天子, 
立大功,军士从命有赏,违命即诛,何必再疑!”万嘿然不答。部下且还有 
数人,呼跃而出,被顺密麾动亲军,捕戮数人,余众才不敢动。万亦只好依 
了顺密,与都虞侯方太等,共攻牙城,一鼓即拔,擒住彦饶,令方太解送大 
梁,诏赐自尽。即授马万为滑州节度使,卢顺密为果州团练使,方太为赵州 
刺史。 
     杨光远为滑州变乱,急自白皋至滑城。士卒欲推光远为主,光远叱道: 
 “天子岂汝等贩弄物!晋阳乞降,出自穷蹙,今又欲改图,乃真是反贱了!” 
士卒始不敢再言。及抵滑城,已是风平浪静,重见太平。乃奏请滑州平乱情 
……… Page 151………
形,归功卢顺密。 
     晋主因三镇迭叛,不免惊惶,遂向刘知远问计。知远道:“陛下前在晋 
阳,粮不能支五日,尚成大业,今中原已定,内拥劲兵,外结强邻,难道尚 
怕这鼠辈么?愿下抚将相以恩,臣等驭士卒以威,恩威并著,京邑自安,本 
根深固,枝叶自不致伤残了!”确是至论。晋主转忧为喜,委知远整饬禁军。 
知远严申科禁,用法无私,有军士盗纸钱一袱,事发被擒,知远即令处死。 
左右因罪犯轻微,代求赦宥。知远道:“国法论心不论迹,我诛彼情,岂计 
价值呢!”由是众皆畏服,全城安堵。 
     及得杨光远奏报,复命光远为魏府行营都招讨使,兼知行府事。调昭义 
节度使高行周为河南尹,兼东都留守,授杜重威昭义节度使,充侍卫马军都 
指挥使,命侯益为河阳节度使。且因重威方在讨逆,卢顺密平乱有功,先调 
顺密为昭义留后,令重威、侯益与光远进军讨贼。光远驱众至六明镇,正值 
魏州叛将冯晖、孙锐等,渡河前来,当即掩他不备,横击中流。晖与锐不能 
抵当,大败走还,众多溺死。重威、侯益乘胜至汜水,遇张从宾众万余人, 
迎头痛击,俘斩殆尽。从宾慌忙西走,乘马渡河,竟致溺死。党与张延播、 
张继祚、娄继英等,统被擒住,送至阈下。那时还有何幸,当然身首分离, 
妻孥骈戮了。两镇既平,范延光知事不济,归罪孙锐,把他族诛。因贻书杨 
光远,乞他代奏阙廷,情愿待罪。正是: 
     失势复成摇尾犬,乞怜再作磕头虫。 
     杨光远代为奏闻,能否邀晋主允准,容待下回叙明。 
     俚语有云:风吹墙头草,东吹东倒,西吹西倒。观五代时之将吏,正与 
俚谚相符。从珂得势,则归从珂,从珂失势,即降敬瑭,是而欲国家治安, 
百年不乱,其可得乎!但从珂弑鄂王,杀孔妃,及其四子,篡逆不道,隐于 
天诛,其举室自焚宜也!非不幸也!敬瑭入洛,虽未能迎立从益,昌言仗义, 
但奉养王淑妃,仍封从益以公爵,不忘故主,犹为可取。范延光为唐大臣, 
不能效死于晋阳,反欲称兵于魏博,朝降晋,夕叛晋,不忠不义,乌能成事? 
符彦饶、张从宾等,益等诸自郐以下,不足讥焉。然敬瑭入洛,仅阅一年, 
而叛者迭起,降臣之不足信也,固如是夫! 
……… Page 152………
              第三十回 杨光远贪利噬人 王延羲乘乱窃国 
     却说晋主得杨光远奏报,不欲遽允,仍敕光远进攻魏州。光远意存观望, 
遇有军事调度,辄与朝廷龃龉。晋主曲意含容,且令光远长子承祚,尚帝女 
长安公主,次子承信,亦拜美官,光远乃整军徐进。到了魏州城下,驻立大 
营,亦不过虚张声势,迁延时日。自天福二年秋季进兵,直至次年秋季,仍 
不损魏州片堞。惟招降前澶州刺史冯晖,荐请授官。晋主特擢晖为义成节度 
使,欲借此诱劝魏州将士。偏魏州坚守如故,杨光远旷日无功。为下文谋叛 
伏案。 
     晋主因师老民疲,没奈何再议招抚,乃遣内职朱宪,往谕延光,许以大 
藩,且使朱宪传谕道:“汝若投降,决不杀汝,如或食言,白日在上,不得 
享国!”至此与设重誓,何如前日允请!延光乃顾副使李式道:“主上重信, 
许我不死,想不至有他虑了。”遂撤去守备,厚待朱宪,遣令归报。宪复命 
后,好几日不得延光降表,因复遣宣徽使刘处让往谕,申说再三,始由延光 
令二子入质,并派牙将奉表待罪。晋主颁赐赦书,延光素服出迎,顿首受诏。 
接连是恩诏迭下,改封延光为高平郡王,调任天平军节度使,仍赐铁券。所 
有延光将佐李式、孙汉威、薛霸等,各授防御使、团练使、刺史。牙兵皆升 
为侍卫亲军,就是张从宾、符彦饶余党,一并赦罪,不再株连。未免太宽。 
魏州步军都监使李彦珪,本为河阳行军司马,随张从宾同反。从宾败死,他 
得脱奔魏州,延光令为都监使,登城拒守。彦珪有母在邢州,为杨光远军捕 
取,推至城下,招降彦珪,彦珪拈弓搭箭,竟将老母射死。及延光复降,晋 
主却令彦珪为坊州刺史。近臣言彦珪杀母,恶逆已甚,不宜轻赦。晋主道: 
 “赦令已行,如何再改呢?”即许令莅任。叛君之罪尚可赦,弑母之罪乌可 
恕!晋主欲全小信,反失大义,故特揭之。授杨光远为天雄节度使,加官检 
校太师,兼中书令。光远已恃宠生骄,尝与宣徽使刘处让叙谈,多不平语。 
处让答言朝廷处置,均由李、桑二相主议,并非出自宸断。光远不禁动怒道: 
 “宰相得兼枢密,自前代郭崇韬后,无此重官。今闻李、桑二相,皆兼枢密, 
怪不得他独断独行。主上尚肯优容,我光远却忍耐不下呢!”既而处让归朝, 
光远即托呈密奏,极言执政过失。晋主明知他有意刁难,但因军事甫平,不 
得已曲从所请,乃加桑维翰兵部尚书,李崧工部尚书,撤去枢密使兼职,即 
令刘处让代任。光远益加专恣,随时上表,尚指斥宰辅不已。晋主见他跋扈, 
恐将来势大难制,密与桑维翰熟商。维翰谓天雄重镇,屡生叛乱,应析土分 
众,减杀势力,延光可使守洛阳,调虎离山,免为后患。晋主依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