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田园悠闲小日子 >

第5章

田园悠闲小日子-第5章

小说: 田园悠闲小日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巧姐,你们怎么跟那个铁公鸡一起采山货,不怕他们家占你们家便宜啊?”谢萱终于说出了正题。

    “原本是半路遇上了,谁知他们家就粘上我们了,我爷也不好意思开口赶人。”周小巧老老实实的说。

    “那你们今天中午回去吃饭不?”谢萱又问。

    “不回去了,我们带了干粮,等傍晚才下山。”

    “哦……”谢萱咯吱咯吱的嚼着嘴里粘牙的麦芽糖,思量了一下,又问:“那你们过来的时候,遇见别的人没?”

    “那倒没有,这山这么大,能遇见铁公鸡一家也算我们倒霉。”周小巧无奈的说,她不舍得一下子把糖一下子嚼吧嚼吧吃完,将糖在嘴里细细的化着,笑着对谢萱说:“好浓的桂花味儿,真好吃!”

    谢萱回过神来,见周小巧欢喜的神情,心里不由得有些唾弃自己,自己不过是为了打听消息,眼前的小姑娘却是真心实意的在感激自己。

    “小巧姐,等有空你来我家找我玩啊!”谢萱也真心实意的说。

    正当两人笑嘻嘻的说话时,就听一个蛮横的声音在背后响起:“你俩在偷吃啥?”

    谢萱和周小巧回头看去,却是铁公鸡吴庆喜的小儿子吴飞虎,比谢萱大两岁,小小年纪除了跟他爹一样抠门小气外,还添了蛮横不讲理的毛病,以前没少欺负过小谢萱。

    “什么叫偷吃啊?我俩在正大光明的吃!再说了,我俩吃啥关你啥事?”谢萱就翻了个白眼儿,心里实在讨厌这熊孩子。

    “咋不叫偷吃?背着我吃就叫偷吃,拿出来让我瞅瞅!”吴飞虎看着两人嚼着的糖,就有些流口水,但又不敢大声惹来大人的注意,就小声威胁道:“不给我,小心我以后揍恁!”

    谢萱皱了皱眉,心里就有些不喜,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威胁人,不知道平常大人是怎么教的。

    正想说话,就见谢志远和谢志诚两个人走了过来,“吴飞虎,你是不是又在欺负萱萱了?”

    吴飞虎看到谢志远和谢志诚,气势就弱了下来,然而嘴上仍然不示弱,“我咋欺负她了,是她俩背着人偷吃东西!”

    谢萱呵呵笑了一声,拿出几颗桂花麦芽糖来,分给谢志远和谢志诚,斜睨着眼前的熊孩子,故意把嘴里的糖咬的咯吱咯吱响,示威道:“大表哥小表哥,咱们就在这儿正大光明的吃,看他能怎么样?”

    谢志远和谢志诚正要接过谢萱递过来的糖,就见吴飞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把夺过谢萱手中的糖果,转身就跑。

    “啊——”谢萱毕竟瘦小体弱,被他黑乎乎的指甲狠狠划了一下,忍不住叫出声来。

    谢志远和谢志诚兄弟俩顿时急了,两人一个箭步就拦在吴飞虎面前,狠狠的推搡了他一下,吴飞虎立刻高声呼救:“爹,快来啊,他们兄弟合伙欺负我……”

    原本正在说闲话的大人就起身过来了,吴庆喜看到谢氏兄弟俩围着吴飞虎,脸上就有些变色,他阴阳怪气的对谢青山说:“谢叔,所谓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你们谢家的门风果然好啊!”

    谢青山和谢平田听了这话就有些不好看,眼看就要训斥谢志远兄弟俩。

    “姥爷,吴飞虎抓的我好疼!”谢萱连忙苦着脸告状,伸出手,亮出手上被吴飞虎指甲刮出的两道红痕,“我们刚才在吃糖,吴飞虎要抢我们的糖吃,还说不给他的话,改明儿大人不在身边就揍我。我不给他,他还抢,抓的我手好疼哩!志远哥和志诚哥还没动他一指头,他就恶人先告状,他怎么这么坏啊!”本想挤出两滴眼泪增加点效果,但死活挤不出来,也就罢了。

    谢青山听说,就赶忙过来看了看谢萱的小手,果然手心两道红红的痕,虽没渗出血来,但谢萱大病初愈身体虚弱,想必也是很疼的。他心疼的揉了揉谢萱的小手,脸色就有些不好看,看向吴庆喜,“庆喜啊,你家这小子现在可了不得啊,快成为咱岗上村的霸王了,小的时候还可以说小、不懂事,现在有八岁了吧,这就学会抢东西了,长大可怎么得了?!”

    吴庆喜被谢青山说的失了面子,一巴掌扇在吴飞虎脸上,厉声呵斥道:“我让你抢人东西,不争气的腌臜东西!没一点用处……干啥都干不好……”吴庆喜的婆娘就赶紧上去拦。

    听他训斥的话,仿似话里有话似得,众人心里都有些不是滋味,看吴飞虎鬼哭狼嚎的叫唤,脸上也渐渐的留下好几个巴掌印,就都拦了拦,吴庆喜这才罢了。

    发生了这一档子事,众人不欢而散,周老麦趁机招呼自家人赶紧走了,想把牛皮糖一样跟在他们身后的吴庆喜一家给甩掉,吴庆喜还想跟上去,就呼喝妻子和吴飞虎赶紧跟上。

    走过谢家刚才休息的地方时,只见吴庆喜看到地上一片湿润的土壤,像是新翻上来的一样,就没好气的挖苦道:“哟呵,这是在荒山野岭里挖宝贝哩!”

    谢家上下一齐变了颜色。

    顿了顿,谢青山就也没好声气的说:“没见过拉屎埋坑啊!只有那腌臜货才随地屙屎,没得叫人走路踩一脚!”

    谢萱心里为姥爷机智的反应叫了一声好。

    吴庆喜就撇撇嘴,招呼妻子和吴飞虎走了。

    眼看人影走远了,谢青山就叫谢平田和谢平安赶紧挖,挖完将藤蔓枝叶扔进山涧里,别埋进坑里了。

    谢萱不由得佩服,还是老爷子心思缜密。

    中午在山上随便吃了些干粮,下午接着找。

    下午没有找到何首乌,毕竟首乌不是遍山遍野都是只等着他们去挖的,但也有意外之喜,倒是找到了黄精和沙参,黄精补脾,润肺生津;沙参祛寒热、清肺止咳,这两种药材都有滋补的作用,价钱虽然比不上何首乌贵,但也颇能卖几个钱。

    也有那些遍地都是的野菜,比如像蒲公英、苦苦丁、艾蒿、野菊花这些又是野菜也有些药用作用的植物,农家平日里是常吃的,虽然也称得上药材,也有些治病的作用,但是因为数量太多太常见,是卖不上什么好价钱的。

    谢萱终于觉得上辈子自己跟着老爸到处考察致富项目,学习各种中草药种植、农产品种植和加工还是有用的。

    忙忙活活的,不知不觉中,太阳已经偏西,几人就将半路上顺便打的板栗榛子盖在药材上回家了。

    一路上谢志远谢志诚两人兴奋的东看看西瞧瞧,看能不能找到谢萱教给他们认识的药材,还别说,真叫谢志远找到一丛连翘,喜的谢志远一路上蹦回来的,羡慕的谢志诚走到家了眼睛还粘在地上东张西望。

    回到家,谢王氏和林氏已经做好了饭,用了昨日熬油剩的肉渣炒了茄子,放了点儿切碎的大蒜末提味儿,蒸了高粱干饭。这算是一顿不错的饭了,有荤味儿,有干饭,平常农户人家是不敢日日都吃的,也就是昨日发了笔财,再加上连续几日都要上山采药,谢王氏怕他们身子受亏损才做了这些。

    谢青山看了看锅里的高粱干饭,就说:“孩他娘,给萱萱扯点面条,再摊俩鸡蛋,萱萱病才好,身子骨弱,还要跟我们上山东奔西跑的,得补补才好!”

    其他人自然没啥意见,就是谢志远和谢志诚听了有些流口水,但他们俩也知道,萱萱前些日子受了伤,这次又有了功劳,该她得的。

    谢萱正洗手呢,听到谢青山的话就说:“姥爷,我身体好多了,跟你们吃一样的就成,就我一人开小灶像啥话!”

    “你给咱谢家立了大功,就算天天开小灶也是应该的!”谢青山笑着说,不过他也心疼两个孙儿,就说:“那就多做点,志远和志诚今天也出了不少力!“

    谢志诚高兴的跳了起来,谢志远毕竟年纪大两岁,就比谢志诚稳重一些,只是笑呵呵的。

    就这样连续跑了几天,虽然上山下山几乎都是谢青山父子三个背着的,但她大病初愈的身子仍然很虚弱,几天之后,她身子就有些受不了,总是感觉很累没什么力气,唬得谢青山和谢王氏夫妻俩赶忙要带她去找刘一帖,她就安慰他们是累着了,想歇歇。

    谢青山就让她在家歇着,他们父子三个带着谢志远兄弟俩去就行了,反正认得药材也不少了。

    在家也没闲着,她要教会谢王氏和林氏两个炮制首乌的法子,这样卖的时候价钱也能更高些。

第10章 炮首乌() 
其实炮制何首乌也不难,唐代《理伤》中有黑豆蒸、醋煮、水煮熟黑豆酒煮等炮制方法,并提出“用苦竹刀切,米泔浸一宿,暴干,忌铁”。宋代《圣惠方》中提出增加单蒸、米泔水浸后九蒸九暴,《朱氏》中提出生姜甘草制,《履巉岩》中提到牛膝制等法。金元《儒门》中有米泔黑豆干枣同制。明代《回春》又增加了黑豆人乳制,《醒斋》黑豆牛膝人乳制,《景岳》中写道人乳拌蒸、酒浸蒸。清代《良朋》还增加了乌羊肉制、牛乳制,其炮制方法已达30余种。

    总的来说,难者不会,会者不难,难就难在古代没有那么多识字的人,识字的人中没有那么多银两买那些珍稀书籍,识字又有钱买书籍的没有像现代社会那么广泛的资源,毕竟现代社会几乎整个知识都是开放的,想要知道什么只要上网一搜,想要买什么只要上购物网站,一切都是放在那儿的,只要你掏钱肯买。

    而古代封建时期,整个社会的信息都是封闭的,不流通的,哪怕你家财万贯,有些东西不知道它有什么用,你不知道它在哪儿,那就买不到。

    单说谢萱所知道的炮制何首乌的方子,她当初没花任何代价,就只是上网一搜,一个集合了千百年来无数医家先辈智慧结晶,经过千百次试验,无数人在制作中改进,才得出这个精华般的方子。

    她甚至不需要知道这些步骤来自哪本医书,这本医书又是哪个朝代、哪位先贤写出来的。而明代的医家想要得到这样一个简单的方子,则必须首先是个识字的,次而神通广大能搜得来各种珍藏版本医书的,再经过无数次试验,才能得出这个看似简单的方子。

    所以说,现代文明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每一个现代人可以说都是站在古代无数先辈智慧结晶凝结的巨人肩膀上,只是每个人都不自知罢了。

    “姥姥,黑豆汁熬好了吗?”

    这日,谢青山带着两个儿子照常上山去寻药材,谢萱就在家教谢王氏和林氏炮制何首乌,谢志远兄弟俩也在旁边烧火跑腿的帮忙。

    “萱萱啊,你来看看这熬的怎么样了?”谢王氏看了看锅里黑糊糊的汁水,有些不确定的说。

    谢萱哪儿知道熬到什么程度,她也不过照本宣科,只要水和黑豆的比例对,火候对,应是差不了多少,眼下黑豆汁已经熬了两个时辰,又加水煮了一个半时辰,应该可以了。

    那边的鲜何首乌几日前已经洗净浸润,竹刀切片后晒干了,谢萱有点不确定的说:“应该可以了,把黑豆汁和首乌片拌匀了,在放进蒸笼里蒸十六个时辰,蒸到黑豆汁浸进去就行了。”

    厨房原本只有一个灶台,前几日谢萱说炮制何首乌需要的时间长,要再砌个灶台,要不没办法做饭了,谢青山就连夜带着两个儿子在原本灶台边另砌了个灶台。

    “哎唷,蒸十六个时辰,这得整整两天一夜啊,果然这炮制药材不容易啊!”正在切鲜首乌的林氏感叹了一句,鲜首乌还是很坚硬的,谢平田用后山的大竹子做了几把竹刀,竹刀又轻又没菜刀锋利,切起首乌来十分费力。

    “蒸这么长时间,咱们这柴火不够吧!”谢林氏望了望厨房外堆积的木材。

    “我和志诚去后山再拣些回来!”谢志远懂事的说,谢志诚有些恋恋不舍的,被谢志远拉出去了。

    “不准上山啊,在山脚下拣些就成!”谢林氏连忙对着谢志远兄弟俩喊,远远的听到两人答应了才放了心。

    将黑豆汁和晒干的首乌片拌匀了,放进竹制的蒸笼中,小火蒸上,剩下的就是烧火了,得保持火不熄灭,整整蒸制十六个时辰。

    “今天晚上得有人连夜看着火,睡不了好觉了!”谢萱坐在灶台边的小板凳上,往灶台下塞了一根柴火,笑着说。

    “唉,那有什么,不过一两晚不睡觉,就能多得几两银子,往年一年也挣不了这么多呢!”谢王氏洗干净手上的黑豆汁,在围裙上擦了擦,推开正在烧火的谢萱,“你去屋里躺会儿,让我来。”

    “我不累,都是你和大妗在干活,我就动动嘴巴,哪儿能累着?”谢萱说。

    “我们都是出把子力气,你还得用脑子,能不累么,看你那小脑袋瓜子,头发黄拉拉的,歇着去!一会儿吃饭喊你!”谢王氏就命令道。

    谢萱无奈,只好出了门。

    看到院里石榴有几个裂了嘴,胭红的石榴籽晶莹剔透,好些日子没有吃到丰富零食的嘴巴不由得开始分泌口水。但往年这些石榴都是留下来进县城去卖的,谢萱和谢志远兄弟俩也只能尝个鲜,她也不能随便就摘了吃。

    “姥姥,我想吃石榴!”谢萱就探头问谢王氏。

    “随便吃去,往年手头紧巴巴的,没法子只能卖了!今年手头宽裕了,我做主,家里的石榴枣子一个不卖,都给你们吃!”谢王氏大气的说,颇有当家做主的气势。

    “我刚在灶台里放了榛子栗子,应该快烤好了,给你们当零嘴吃!”林氏就说。

    “诶!”谢萱就高高兴兴的搬了凳子去摘石榴。

    下午半晌,天还没擦黑,谢青山父子三人就回来了,一进门,脸上的笑容再也绷不住,各个笑的脸上跟开了花儿似得。

    正在厨房前和谢志远兄弟俩剥石榴栗子吃的谢萱看见,就知道有好事儿。

    “咋了?都这么高兴,捡到宝贝了?”正在做晚饭的谢王氏听到开门声,出来见谢青山他们脸上带着笑,有些诧异的问。

    “还真是捡到宝了!”谢青山关好门,也不去堂屋了,就径直来到厨房,将背篓往地上一倒,哇啦啦一声,一块牛头大小的何首乌随着栗子榛子掉在地上。

    “萱萱,你赶紧瞅瞅,这块何首乌年份长不长?”谢青山笑眯了眼,有些期待的问。谢平田和谢平安俩人也期待着看着谢萱。

    “这么大一块儿啊!”谢萱不由得感叹道,蹲下身子摸了摸何首乌,看到上面的生长纹路细密,然后用指甲掐了掐外皮,觉得入手坚韧呈木质化,不由得心头一喜,这是首乌生长年份比较长的标志。

    她抬头看了看谢家人期待的面庞,笑道:“不错,至少是百年首乌!”

    仿似平静的空气中投下一个炸弹,气氛一下热烈起来,谢青山父子三个笑的没了眼,谢王氏和林氏两个也喜的不知如何是好,就连谢志远兄弟俩都知道这句话代表的意义,那就是这块牛头大小的何首乌能卖更多的钱,能干好多事儿,能买好多的好吃的、好玩的!

    正当谢家人正兀自开心的时候,忽然听院外的门咯吱一声响,从门缝里一个脑袋探头探脑的伸进来,东张西望个不停,然后喊道:“谢叔在家吗?”

第11章 露行踪() 
谢青山赶紧给谢平田谢平安父子俩使眼色,他自己抬脚就出了厨房门。

    “庆喜啊?你这是有啥事儿?”院里传来谢青山有些惊诧的声音。

    谢萱看谢平田将那块何首乌藏好了,也出了厨房门,见是铁公鸡吴庆喜,也不由得有些诧异,他们谢家和吴庆喜家向来不怎么打交道,不知道这只铁公鸡今日来所为何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