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乱世长宁 >

第55章

乱世长宁-第55章

小说: 乱世长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28章 因为我信他

  “你还有什么话要对孤说?”丹王冷冷地望着孙慎,“孤看在你上了年纪,尚且为国尽忠的份上,想放你一马,你却偏要自寻死路吗?”
  孙慎整了整容色,面色依旧苍白,却很是认真肃穆。
  “我来,便做好了赴死的准备。”他沉沉跪地,话语却显得很是平静,“只是有些话,即便是拼却性命,也一定禀明王上。”
  丹王冷笑一声。
  “好!孤给你这个机会,就听听你所谓的比性命还要重的谏言究竟是什么!”
  孙慎平静地跪伏着。
  “我想给王上讲一件事。”他说道,“就讲一个少年的故事。”
  丹王微微皱眉,却没有出言打断。
  “他刚来丹国的时候,只是一个乞丐,三天后,他从石业手中得到了一千两黄金。”孙慎平静说道,“他从一个乞丐,到整个红蔷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用了一个月。如今,他辅佐一个懦弱无能的质子走到称王的边沿,也不过用了四个月。”
  丹王皱眉:“你究竟想说些什么?”
  孙慎目光平和。
  “在他初扬名的时候,很多人都想仗势欺他辱他,那天,有一百多人冲进他的府邸,从文客到武士,甚至很多是市井泼赖人,可他却依旧全身而退了。”
  孙慎笑了笑,丝毫不惧地望向丹王。
  丹王眉心皱到最深处。
  “你是想为荆长宁求情?”他冷冷道,“他骗了孤,就算有才又如何?他的才能为易国所用,对于孤而言,便是大害!”
  孙慎未曾替荆长宁辩解,只继续言道:“那日,谁都以为他会被刁难得很惨,可是他做了什么?他用了半盏茶的时间将来人的性命身份背景,一字不落丝毫不差地点了出来,所有的一切磊落于天下,相互制衡,反倒是没有人能真正敢对他动手。”
  丹王冷笑。
  “这个应对的确精妙,但那又如何?一个文客而已,不过是聚众成势,妄图炒弄他的墨画罢了。”
  孙慎闻言,反倒是轻笑了声。
  “王上看错了,微臣想说的不是他的应对和手段,而是这件事浮于最表面却往往被众人所忽略的那一处。”孙慎顿了顿,“试问,易地而处,如今朝中有谁可以在街市之上辨清识明每一个人的姓名和身世背景?如此记忆能力,如此剔透而果敢的心思!试问这世间,可否能找出第二人?!”
  孙慎的言词磊落,反倒是掷地有声。
  最后,他叩首道。
  “王上,大害与大利之间不过一线之隔。”他定定道,“如今乱世,荆长宁必有经世之才,得之,可得天下。”
  直到孙慎最后一句,丹王几乎站立不住。
  得之,可得天下。
  天下!
  那是天下!
  和天下相比,一个易国又算的了什么?
  “你想让孤如何去做?”丹王扶着桌案而立,呼吸急促。
  “大军已发,势必不可逆转。”孙慎道,“王上何不趁此机会,对荆长宁与易国施以挑拨离间。将荆长宁争取到丹国,只要他回到丹国,给他想要的一切,届时,他已与易国成仇,唯有衷心服从王上一途可行,王上用好他,必能成就一番事业!”
  丹王扶在桌案上的手慢慢收紧,指节青白。
  “要如何挑拨离间?”他抓住孙慎话语中的重要之处,开口问道。
  孙慎心中浮现一抹喜色,面上却不动声色。
  “将一切罪责推到荆长宁身上,逼易王作出取舍,轻重缓急,立下可见!只要易王愿意将荆长宁缚以绳索囚以木车送至丹国赔罪,便可给彼此一个台阶,收兵而归。”
  孙慎缓了缓,又道:“王上也知晓,即便有文国相助,景国与云国对丹国依旧会虎视眈眈,大军陷在易国国境之中,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七国平衡,无论哪一国的灭亡都会让天下骤乱,王上心中也清楚,一举灭亡易国的可能性并不成立。”他望向丹王,“逼易国交出荆长宁,一则能给丹国收兵找一个台阶;二则,易国于此关头舍弃荆长宁,以如此屈辱的方式将他送至丹国,必会让他绝望而离心,从此再无辅佐易禾的可能。失去荆长宁,易国再无翻身的可能。”
  丹王扶在桌案上的手缓缓松开,青白的指节渐渐恢复颜色。
  “一箭双雕。”他说道,“的确是好计策。”
  说罢,他望向伏地叩首的孙慎。
  “可是,他当真值得我倾二十万兵士,只为求他一人?”
  孙慎没有丝毫犹豫。
  “值得。”他答道。
  ……
  倾二十万之军,跨两国之境,白骨成山,苍生飘摇。
  只为,求一人。
  ……
  ……
  与此同时。
  五匹马飞驰在官道之上。
  为首之人一身青衫,墨发被青玉簪束住,领口之处靛青色的云纹越发衬得她容色秀致高雅。
  席延目光不可置信地望着前方的那个女孩子。
  离开九雨峰,她便换上了一副男子的装扮。
  初见时,只一个转身,席延便愣怔原地,只得赞上一句。
  好一个秀致高雅的少年郎!
  夜幕降临,一行人勒马止步。
  温暖的篝火苒苒而起。
  众人就着干粮,围坐在篝火前,目光却全部落在当中的那个女孩子身上。
  荆长宁平静地将目光落向远方易国的方向,眸色沉静地看不出情绪。
  黎夏眉眼间隐着忧色。
  “郎君让我们准备那么多箭羽是做些什么?”他开口问道。
  荆长宁的目光从远处收回,她眨了眨眼睛呢喃道:“做什么?”
  她想了想,然后冲着萧嵘撇了撇嘴。
  萧嵘此际正呲着牙,将怀里抱着的干粮啃得“咯吱咯吱”作响,显然一副什么也不担心的模样。
  “就吃饱了然后睡觉。”荆长宁笑着说道。
  “……”,黎夏,“郎君不担心世子禾吗?”
  闻言,萧嵘回过神,一转手将黎夏怀里的干粮抢了过来。
  “自己的都还没吃饱,整天想乱七八糟的脑子都坏了,还嫌自己不够笨是不是?”
  黎夏转手想要将被萧嵘抢去的干粮再夺回来。
  然而萧嵘哪里肯让?
  两人抱成团抢了起来。
  荆长宁无奈地摇了摇头。
  “当然担心,不过,我信他的。”
  她透过燃烧得热切的篝火,安静地望着远处被墨色染成一片的天际。
  

☆、第128章 因为我信他

  “你还有什么话要对孤说?”丹王冷冷地望着孙慎,“孤看在你上了年纪,尚且为国尽忠的份上,想放你一马,你却偏要自寻死路吗?”
  孙慎整了整容色,面色依旧苍白,却很是认真肃穆。
  “我来,便做好了赴死的准备。”他沉沉跪地,话语却显得很是平静,“只是有些话,即便是拼却性命,也一定禀明王上。”
  丹王冷笑一声。
  “好!孤给你这个机会,就听听你所谓的比性命还要重的谏言究竟是什么!”
  孙慎平静地跪伏着。
  “我想给王上讲一件事。”他说道,“就讲一个少年的故事。”
  丹王微微皱眉,却没有出言打断。
  “他刚来丹国的时候,只是一个乞丐,三天后,他从石业手中得到了一千两黄金。”孙慎平静说道,“他从一个乞丐,到整个红蔷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用了一个月。如今,他辅佐一个懦弱无能的质子走到称王的边沿,也不过用了四个月。”
  丹王皱眉:“你究竟想说些什么?”
  孙慎目光平和。
  “在他初扬名的时候,很多人都想仗势欺他辱他,那天,有一百多人冲进他的府邸,从文客到武士,甚至很多是市井泼赖人,可他却依旧全身而退了。”
  孙慎笑了笑,丝毫不惧地望向丹王。
  丹王眉心皱到最深处。
  “你是想为荆长宁求情?”他冷冷道,“他骗了孤,就算有才又如何?他的才能为易国所用,对于孤而言,便是大害!”
  孙慎未曾替荆长宁辩解,只继续言道:“那日,谁都以为他会被刁难得很惨,可是他做了什么?他用了半盏茶的时间将来人的性命身份背景,一字不落丝毫不差地点了出来,所有的一切磊落于天下,相互制衡,反倒是没有人能真正敢对他动手。”
  丹王冷笑。
  “这个应对的确精妙,但那又如何?一个文客而已,不过是聚众成势,妄图炒弄他的墨画罢了。”
  孙慎闻言,反倒是轻笑了声。
  “王上看错了,微臣想说的不是他的应对和手段,而是这件事浮于最表面却往往被众人所忽略的那一处。”孙慎顿了顿,“试问,易地而处,如今朝中有谁可以在街市之上辨清识明每一个人的姓名和身世背景?如此记忆能力,如此剔透而果敢的心思!试问这世间,可否能找出第二人?!”
  孙慎的言词磊落,反倒是掷地有声。
  最后,他叩首道。
  “王上,大害与大利之间不过一线之隔。”他定定道,“如今乱世,荆长宁必有经世之才,得之,可得天下。”
  直到孙慎最后一句,丹王几乎站立不住。
  得之,可得天下。
  天下!
  那是天下!
  和天下相比,一个易国又算的了什么?
  “你想让孤如何去做?”丹王扶着桌案而立,呼吸急促。
  “大军已发,势必不可逆转。”孙慎道,“王上何不趁此机会,对荆长宁与易国施以挑拨离间。将荆长宁争取到丹国,只要他回到丹国,给他想要的一切,届时,他已与易国成仇,唯有衷心服从王上一途可行,王上用好他,必能成就一番事业!”
  丹王扶在桌案上的手慢慢收紧,指节青白。
  “要如何挑拨离间?”他抓住孙慎话语中的重要之处,开口问道。
  孙慎心中浮现一抹喜色,面上却不动声色。
  “将一切罪责推到荆长宁身上,逼易王作出取舍,轻重缓急,立下可见!只要易王愿意将荆长宁缚以绳索囚以木车送至丹国赔罪,便可给彼此一个台阶,收兵而归。”
  孙慎缓了缓,又道:“王上也知晓,即便有文国相助,景国与云国对丹国依旧会虎视眈眈,大军陷在易国国境之中,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七国平衡,无论哪一国的灭亡都会让天下骤乱,王上心中也清楚,一举灭亡易国的可能性并不成立。”他望向丹王,“逼易国交出荆长宁,一则能给丹国收兵找一个台阶;二则,易国于此关头舍弃荆长宁,以如此屈辱的方式将他送至丹国,必会让他绝望而离心,从此再无辅佐易禾的可能。失去荆长宁,易国再无翻身的可能。”
  丹王扶在桌案上的手缓缓松开,青白的指节渐渐恢复颜色。
  “一箭双雕。”他说道,“的确是好计策。”
  说罢,他望向伏地叩首的孙慎。
  “可是,他当真值得我倾二十万兵士,只为求他一人?”
  孙慎没有丝毫犹豫。
  “值得。”他答道。
  ……
  倾二十万之军,跨两国之境,白骨成山,苍生飘摇。
  只为,求一人。
  ……
  ……
  与此同时。
  五匹马飞驰在官道之上。
  为首之人一身青衫,墨发被青玉簪束住,领口之处靛青色的云纹越发衬得她容色秀致高雅。
  席延目光不可置信地望着前方的那个女孩子。
  离开九雨峰,她便换上了一副男子的装扮。
  初见时,只一个转身,席延便愣怔原地,只得赞上一句。
  好一个秀致高雅的少年郎!
  夜幕降临,一行人勒马止步。
  温暖的篝火苒苒而起。
  众人就着干粮,围坐在篝火前,目光却全部落在当中的那个女孩子身上。
  荆长宁平静地将目光落向远方易国的方向,眸色沉静地看不出情绪。
  黎夏眉眼间隐着忧色。
  “郎君让我们准备那么多箭羽是做些什么?”他开口问道。
  荆长宁的目光从远处收回,她眨了眨眼睛呢喃道:“做什么?”
  她想了想,然后冲着萧嵘撇了撇嘴。
  萧嵘此际正呲着牙,将怀里抱着的干粮啃得“咯吱咯吱”作响,显然一副什么也不担心的模样。
  “就吃饱了然后睡觉。”荆长宁笑着说道。
  “……”,黎夏,“郎君不担心世子禾吗?”
  闻言,萧嵘回过神,一转手将黎夏怀里的干粮抢了过来。
  “自己的都还没吃饱,整天想乱七八糟的脑子都坏了,还嫌自己不够笨是不是?”
  黎夏转手想要将被萧嵘抢去的干粮再夺回来。
  然而萧嵘哪里肯让?
  两人抱成团抢了起来。
  荆长宁无奈地摇了摇头。
  “当然担心,不过,我信他的。”
  她透过燃烧得热切的篝火,安静地望着远处被墨色染成一片的天际。
  

☆、第130章 谁入谁的局(上)

  军帐中是一方沙盘。
  沙盘宽约一米,长约三米,其上插着红绿二色的小旗,红旗写着丹国,绿旗则是易国。
  易禾微沉眉,目光落在沙盘之上的一座城池上,看不出心中思量。
  “你能守住杭湾城吗?”南宫落月凉凉道。
  易禾想了想。
  “守不住。”他坦然答道。
  南宫落月皱眉。
  “那你究竟想怎么做?”她问道。
  易禾答道:“能守一时便守一时。”
  一个兵士从屋外跑进。
  “报告世子,丹国大举攻城!”他沉声说道。
  “来了吗?”易禾低声呢喃。
  他转身动作利落地从架上取下盔甲,然后配好长剑。
  “那便走吧。”他平静说道。
  南宫落月望着易禾离开营帐的背影,心间有些复杂。
  “真不知该不该信你。”她自语道。
  城墙之上。
  易禾立在城墙的垛口间,眺望着城下渐渐聚集而至的黑压压的兵士。
  他伸手握紧腰际长剑,手心微微泛潮。
  他的确是个心志不够坚定之人。
  此时,她不在他身后,他竟是这般压抑不住心间的慌乱。
  易禾自嘲地勾了勾唇角。
  可是他说好了要护着她的,风雨飘摇亦不动摇,那他就不能退缩,即便心间畏惧,他也要坚定地走下去。
  目光平和地自城墙之上向下望去。
  却陡然间一凝。
  二十万大军最前端,除了领兵的将领,还有一个很熟悉的人。
  ……易修。
  此际,易修得意地抬起眼眸,正正地对上了易禾的视线。
  无声的碰撞,仿佛要将彼此吞噬。
  易修在马上得意地大笑。
  “三弟,你当日算计我,可曾想到今日?”他举起双手,仰天道,“想到我易修离开易国,能够有朝一日再度归来!易国?既然你们都瞧不上我!我就毁了这易国!”
  他目光狠冽,伸手指着易禾。“我得不到,你们也别想得到!”
  易禾目光凝重地望着易修。
  所有的伤感化作怜惜的一句。
  “你既然逃了出去,又何必回来送死,真是愚蠢啊。”
  易修面色一僵。
  旋而重重喝道。
  “众将士随我攻城!誓取易禾小儿的首级,祭我丹国军旗!”
  ……
  与此同时。
  易国王宫之中。
  “王上饶命!王上饶命啊!”一个郎中伏地,如筛糠般畏惧地颤抖着。
  易王不断地咳嗽着。
  “大胆!”他喝道,“竟敢,竟敢言说孤命不久矣!信不信,孤杀了你!杀了你!”
  郎中伏地颤抖道:“王上就算杀了微臣,也抹杀不了这个事实啊!”
  宜良王后不动声色的替易王揉着穴道,温良细语。
  “王上定是近日太过忧心前方战况,才引得病情反复,如此说来,倒是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王上。”宜良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