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沉-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误会要一起洗身子?”施夷光转头看向熊章。
“就是这个理儿。”熊章靠近施夷光突然说道:“不管如何,你跟别的人一起做这些事儿,我跟你一样是很介意的。不过我比你讲道理,真的是误会或者迫不得已的话,我不会去深究,但不代表我心中没有芥蒂。”
“所以往后,你能不能不要跟除我之外的男子一道儿洗身子了?”熊章看着施夷光,认真的说道。
这一堆话,无疑是对施夷光的肯定,肯定她不会背叛他。按理说,这个时代的女子听了这些话该当是感动至极的。
可是不知为何,施夷光心中竟浮不起一丝波浪。
“你不问问我为什么跟他一道洗么?”施夷光偏着头,面色奇怪的看向熊章。自己女人,跟别的男人一块儿洗澡这件事儿,就这么宽容的不闻不问?
熊章看着施夷光,摇了摇头:“我信你。”
施夷光听得眉毛一缩:“我都不信我自己你信我?”
在男人方面的自制力,她都不信她自己。
“我信。”熊章看着施夷光,点了点头。倒不是多笃定,似乎只在陈诉一件很平常的观点。
感情从某个角度来讲,于他而言跟国家利益一般。总有取舍。
大概,正如入了军营取权,就要舍儿女私情牵扯的狭隘情义。
施夷光直直的看着熊章。
“你是我见过对待情爱最理智的人了。”
“不好吗?”熊章伸手,想再去拉施夷光的手掌放到怀里头。
理智有什么不好吗。他倒是觉得挺好。
帐篷外头突然传来了百里瑾的声音。
“秉将,朝中骑那边的人归来了。”
施夷光和熊章的谈话被打断。熊章收回还伸在半空中的手。
而后,他从施夷光的床板上站了来:“你们早些休息罢,我回帐篷了。”
这个点,其他军种的训练兵士也几乎纷纷回了帐篷,说入睡的话了。
“嗯,你后儿什么时候走?”施夷光亦是跟着起身,开口问道。她记得先前熊章说的是呆两天就走。
“后儿一早。”熊章一边向着帐篷外走去,一边回道。
“这么早?”施夷光皱眉。
“西南那边情景紧迫,我得早些过去。”熊章撩开帐篷帘子走了出去。
施夷光跟着走了出去,又抬头看向熊章的后脑勺:“那明天呢?明天你作何安排?”
“明天要跟着胜哥,看他军队布阵。”熊章回道。
胜哥,便是上将军白公熊胜,熊章的大堂哥。
“哦,原来你来这边是为了学习他的军队布阵。”施夷光似乎在跟熊章说话,又似乎在喃喃。
“嗯。”前方的熊章开口回应。
第271章 将战
军营夜中又篝火,在夜色之中熊熊摇曳。
施夷光将熊章送了出去,余光扫过另一条路上走来的熊朝等人。
“那我先走了。”熊章站定步子,转头看向施夷光:“你不用送了。”
闻言,施夷光也跟着停了脚步,看着熊章,面上表情让人看不明白。
“你不想听,是因你太信我么?”施夷光看着熊章,“还是因你太不信我?”
不信她跟别人纵然一道洗身子也没什么,所以干脆不听。
熊章站定脚步,看着施夷光没有说话。
干枯的木柴堆起的篝火烧的‘噼里啪啦’响。
旁边走过的兵士看着将领和一个身穿贵服的公子都绕道而行,没有人上去打扰。各自做着自己手头的事。
“回去休息罢”
“是我敏感了”
两人同时说出的话皆是一顿,而后看着对方又不约而同的笑了笑。
施夷光对着熊章,扯了扯嘴角,
“那我先回去歇着了。”她说道。
熊章点了点头,施夷光转身向着来时路而去。
熊章站在原地,看着施夷光的身影离开,默然不语。
有一阵夜风吹过,撩过他的脖子顺着脖颈钻入一丝凉意,熊章提了提衣领子,再看了眼走远的身影,转身离去。
施夷光走到帐篷口的时候,熊朝正站在原地看着他。
“我听叔父说章哥来了?”熊朝站在帐篷门口,看着施夷光开口问道。
施夷光“嗯”了一声。没有多看熊朝一眼。
熊朝似乎还想问些什么,看着施夷光比往常更冷淡的样子,抿着嘴,转身走进了帐篷里头。
熊朝走进了帐篷里头,甩过的帘子还摇晃着。
施夷光o忽而站定了脚步,盯着帐篷帘子发起了呆。
她转头过身子,背着手看着远处已经没了那熟悉身影的道路,路上来来往往依旧,夜归或者放哨回来的士兵成群结队的走在一起不知说些什么。
偶尔一两个弓箭营兵士从施夷光前头走过,还纷纷点头行礼,唤上一声‘秉将’。
施夷光无暇去一一作答。每每听到路过的人唤自己,便微微点点头示意。
身旁行人的交谈声和篝火‘噼里啪啦’的声音,夹杂着夜风,有些缥缈。
施夷光抬头,看着浩瀚幽深的天空。缓缓的叹了口气。
孟阳嘉月时分,风还带着冬日未吹散的冷冽。夜间有些冷,一阵风吹过,吹入施夷光的脖梗之中,顺着锁骨寒了一身。因着将才脱了外套的缘故,故而施夷光格外冷。
她提了提自己衣领,转身走进了帐篷。
春寒料峭,冻杀年少。
而后的两日,正如熊章所说,他在胜将哪里观察布阵。施夷光又整日守着弓箭营,两人竟再也未见过了。直到第三日熊章离去的时候,施夷光还忙着在营地里头守着操练。
听到半儿从跑来说熊章走了,她先是默然片刻,而后点了点头,说了句“我知晓了。”目光看向西南处的天儿,几朵白云在西南处的天际浮过,轻盈飘然。
攻打顿国的日子终于定了,于初春一月戊申日。
开战之前,子期找来了随行的将领以及武将吩咐进攻路线。
施夷光走进子期帐篷的时候,里头很安静,只有子期一个人站在帐篷的舆图旁边,身手指着舆图上面含糊不清的布帛说着进攻路线。
看到施夷光进来,子期的动作顿了顿,而后收回了手里拿着的木尺,环头一扫。
“人既然都到齐了,那我就讲一下此次进攻的路线了。”子西说着,将手里的木尺点在挂着的布帛舆图上头一处:“这是顿国,与项、陈、蔡、郑、邓、随、黄、宋、胡和成周接壤。此次我们征兵讨伐顿国的缘故是他们攻打陈国,陈国求于楚。所以这一次的楚兵,并非以征战为主,而是讨伐。到时候入军攻进顿国时可不要忘了。”
战争檄文以下,不管私下是个什么原因,总之都按檄文上的为主。征战和讨伐的出发点不同,那么打的方式也就不同了。
“顿国的胆子忒大,竟然敢隔着邓国的边境将跟胡国将暗道挖到我楚门口,就这藐视大国权威侵犯领土的缘由,就能去灭了他们。为何还的去应陈国的请求?”坐在施夷光旁边的一个男子看着布帛,不满的说道。
在军中很多人看来,这一次去打顿国,就该直接灭了。
前些年楚国被别的大国征讨就算了,你一个跟楚国郡县差不多的国家,又哪儿来的胆子和脸来惹楚国?
施夷光看着说话的那人,这人她认识,是另一军的将军,亦是子期早年的随将左司马,养子庸。
子期在上头,摇了摇头:“陈国是我们的友国,他们被侵略,我们自然该去帮扶的。”
“帮扶自然是可以的,但我们也可以趁机消灭顿国。因着跟我国相邻甚近,如此做法楚国的敌对力量就少了许多。”养子庸看着子期说道。
子期摇了摇头:“令尹大人的意思,是现在还不是灭除顿国的时候。”
“可是既然我们派兵楚国了,都已经到了城下,怎么忍得住呢?”养子庸开口说道。
“那也不能轻举妄动。”子期说着,摆了摆手,似乎主意已定。
养子庸情绪有些大,对于顿国他似乎有些难以让人捉摸的情绪。
施夷光偏着头看着养子庸。
“诺。”养子庸应声。如今天下四分五裂,并不是楚国一家独大,故而楚国也得按规矩来办事儿,不是想灭了谁就去灭了谁。且楚国常年战争也需要休养。这些关系作为左司马的养子庸自然也明了。所以纵然有恨意,也得压下去。
“至于你爷爷的仇恨,总会得报的。”上头坐着的司马子期看着养子庸说道。而后又回头道:“周围的地势在此,进军路线的话,我们已经跟陈国洽商好了。顿国正有一部分军队去包围着顿国。兵力分散,我们径直从舞阳出发,到邓国召陵。再从邓国召陵之中穿过申国,直接攻打顿国。”
说着,子期看着底下的众人:“诸将以为,此般如何?”
底下的将士们听着,思虑着,纷纷点头。养子庸虽然面上有些情绪,但还是点了点头。
第272章 路线
“成周与顿接壤,我们自然要避开。从邓国入境,隔开了天子的周国,绕到申国去打,倒是省了不少力。”养子庸对面坐着的另一将领狐熙点了点头,赞同子期的话,开口说道。
天下共主,就算如今周天子已经丧失了军权和威慑力。大国的君主称‘伯’挟天子令诸侯等等礼崩乐坏的事情层出不穷。
但是表面上,所有国家对于周天子在礼仪上还是要遵从的。不然别的国家随便就可以挑个由头,什么不敬周王,丧礼失仪等等由头来找事儿。说大一些,拿着这些事儿就算来打你那也是有理有据的。
施夷光听着帐篷里头说着的几人,目光看向帐篷中立挂着的舆图上头。
避开周王室,径直从舞阳入邓国召陵,还要绕过接壤的申国,才攻打顿国。饶了这么大一圈儿,足足多了三百多里的路程,这还叫省力?
加上军需消耗,这可比直接从郑国攻打顿国麻烦多了。
施夷光目光从舆图上收回,看向帐篷中还说这话的几位楚军将领。
她是新任的司马裨将军,虽然有右领的实职,在军中地位也算高。但这帐篷中坐着的这些个将领,都是楚军高层有决策能力的将官。跟伯将和胜将他们差不多,其中左司马养子庸更高他们两阶。
此时的施夷光在这群人面前,可以说是最小的武官了。所以她也坐在离帐篷口最近的茅草蒲团上,听着屋里的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这话。
她作为一个最低级的将官,对于军队行程和规划是没有资格置喙的。
最多私底下在子期面前说一下自己的顾忌。但若是檄文一下,她正式任命,而直属上抉择已定,她作为下属将官只有绝对服从。
这也是她前世在国安部中学习过,并且已经深入了骨血的习惯。对军事和任务调令绝对服从。
虽然她性子总是不羁,但若正儿八经的处于了国家军队之中,这种绝对服从的态度也依旧扎在她心脏深处生根发芽。
“那司马这次派军去攻打顿国,军力投入多少?”狐熙看着子期问道。
施夷光拉回了思绪,继续听着帐篷里头的人对于军队安排的商洽,以及对于楚宫那边所下达任务的具体实施方案。
“派军的话,三千乘车便足够了。”子期站直身子,偏头看着旁边的舆图。
他伸出手,捻了捻下巴上的胡须:“随军的话,五万人足矣。”
攻打顿国这种型号的国家,五万人加三千乘的确已经最够了。
施夷光知道如今的车乘,也就是战车,在国家的战争之中作用非常大。重要性和作用类似于现代化的坦克。
但一般的国家对于车乘的要求都是有规定的。
周礼有定,天子之国六千乘;大国三千乘,中国两千乘,小国一千乘。这便是所谓的“千乘之国”。
一个大国全国上下加起来车乘不能超过多少种。虽然楚国私底下还有三倍的这么多,但三千乘也足够说明战斗力了。
关于行军的具体方案和行军日期子期跟所有将官都讨论完的时候,已经有些晚了。
子期让众人退出,开始清兵。离着帐篷口子最近的施夷光亦是跟着站起了身子,随着众人纷纷退出。
“秉右领和养左司稍候。”子期忽而抬头,看向跟着各路将官退出去的施夷光,开口说道。
施夷光跟养子庸的脚步闻言皆是停了下来,抬头看向帐篷最上头的子期面上。
“秉右领和养左司稍坐。”子期随手点了点帐篷中的两个茅草蒲团,示意施夷光和养子庸两人先坐下。
两人也不推辞,坐在了子期将才点着的两个蒲团上头。施夷光坐的稍稍往下了些,偏着头看向上头的子期。
子期还看着舆图,在舆图面前背着手来回缓步走着。
“秉右领的弓箭营都训练好了么?”子期转头,看向施夷光问道。
“然,箭营万事已备。”施夷光跽坐着的身子端了端,停止了背脊,冲着子期点头应声道。
“嗯,那就好。弓箭营交给你我还是很放心的。”子期点了点头,对着施夷光赞许的道:“如此,你去上车正那边领五百乘车。除去车乘之中所需的弓箭手,还需要另外再带三个尉的弓箭手。你此刻回去之后,便安排好伯长和尉长,统训箭队完毕,便去领车。”
“诺。”施夷光先是恭敬的应声,而后又抬头看向子期,道:“另三千人的箭队以步兵规格要求么?”
再早个十年,中原各国中都是以车兵兵种为主。兵种单一,且作战环境限制很大。后来吴国孙武开始教习吴国步兵这另一兵种,于是车兵不能行去的地方,入高地山丘或是江河丛林,步兵便轻便省事多了。
至此之后,天下各国争先效仿,一时之间步兵倒是成了各大国大力培养的新型兵种。但是由于还将处在摸索阶段,所以还有许多不足。
后来施夷光带领箭营之后,便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加上她先生又是孙武本人,对于军事兵法又有自己的见识,兵法和战略也先于此地之人不少。
故而她在管理弓箭营的时候,便摒除了楚军本来‘立而稳射’的常态。而是将一大部分又传教了步兵的技能。让他们能在山间丛林能做到‘行而准射’。
于是在她呆在楚军的这段时间,楚国弓箭营的战斗力和作战灵活性一跃成为天下数一数二的精兵。
“嗯。”子期听着施夷光的话,点了点头:“虽说邓国到申国几乎都是平原,但还是准备着。毕竟这是在他国之地。”
施夷光应声:“然,司马可还有其他事务?没有的话属下就告退了。”
子期伸出背着的手,冲着施夷光挥了挥:“那你快些回去准备着罢。本月壬寅日军队集整出发,不过几日的时间了。”
施夷光跪直的身子抱拳行礼:“诺。”而后又偏了偏身子向着上手坐着的养子庸行了礼,起身往外退去。
“子雍你去车营那边督促集整。”子期看着一直坐在旁边的养子庸靠口说道。
“诺。”养子庸亦是应声,起身跟着施夷光退了出去。
今儿天气尚算好,冬过之后的春色终于是点点的显现了出来。边塞没有太多春色可看,可是地下铺了一层的绿草还是被春风给吹绿了。一扫之前的枯黄颓败。
施夷光向着车营走去,准备按照子期的安排,先去集整自己弓箭营需要的那五百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