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太子是个假断袖 >

第31章

太子是个假断袖-第31章

小说: 太子是个假断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关系,皇上派我们来萧大人身边就是为了历练。”玄五如此安慰桑源。关于萧奎的身份,皇上已经严令不可对任何人说,包括桑源、寻古和萧奎本人。

    远在荆州的禄王知道梁州的情况后,急忙派心腹前来梁州探听情况,一来一回,原窦太守已经被开刀问斩。

    荆州禄王府内,刚从梁州探听消息回来的心腹擦着脑门上的汗,“窦太守前日已被斩首!”

    “这个吉符哪儿来的胆子?!即便他是大理寺卿,也应该将人押往京都定罪。”禄王怒喝,“我要告他!”

    心腹急忙说:“王爷息怒,据说吉大人有皇上的密旨。”

    “密旨?”禄王冷静下来,“你说,皇上这是什么意思?他知道我们养私军?”

    心腹说:“估计是怀疑窦太守跟‘山匪’有关系,毕竟我们都是通过窦太守操作的,窦太守这么一死倒是死无对证,这对我们是好事。”

    禄王拍着桌子:“什么好事?没了窦太守,怎么跟这群‘山匪’联系!”

    “等过了这阵风头,我们再跟这群‘山匪’联系,当舍则舍啊,王爷。”心腹劝道。

    “这次的起因到底是什么?你都查清楚了吗?”禄王问。

    “属下查出来,是因为窦太守抓了富商钱同,钱同的好友将诉冤的状子交给了刑部左侍郎萧奎,萧奎当朝弹劾窦太守。”

    “这个萧奎真是多管闲事!”禄王迁怒于萧奎。

    心腹急忙说:“王爷,萧奎您可不能动,他现在是帝前宠臣。”

    “什么帝前宠臣,我看是帝前佞臣,这口气本王可咽不下,去,让京里那群人传萧奎的坏话,我要让他做不成宠臣!”

    “是,王爷!”

 第六十五章:流言

    吉符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将梁州的事情理顺。原窦太守抄家,抄出来的财物一部分归还给像钱同这样的苦主,一部分由定南侯派军,护送至京都,上交国库。

    听了窦太守抄家所得数目,禄王一夜没睡好觉,这些应该都是他的财产。

    他的心腹安慰他:“等嬴正打败福王的嫡子夺得皇位,这些还不都是您的。”禄王这才心下稍安,加紧了对福王一派的打击。

    十一月初,新任太守抵达梁州,吉符挥挥衣袖,轻车返回京都。

    元祁本想继续跟着吉大人,但碍于萧母的规定,只好依依惜别,返回紫藤山庄。

    元佑在钱同拿回祖宅和被占的商铺后,就不知跑哪儿去了,只有紧跟元佑的玄六不定时给玄五传些元佑的消息。

    腊月初,吉符返京交旨。

    定南侯和威远侯也被召了回来。

    窦太守死后,那些山匪躲入大山,跟着官军捉迷藏,大军的粮草费用直线上升。为了几千流匪,实在不值得劳动十几万大军,还需另想办法。

    腊月初七,吉符中午打着蹭饭的旗号,又来到1号院。

    颜伯如上次一样,将一份双人套餐递到吉符手里,冲着萧奎的屋子努努嘴,“萧奎现在心情不好,吉大人进去开导开导他。”

    吉符笑着说:“我今天来就是为这事,早朝我看他神情不对。我刚回来,还不知道具体的事情,颜伯能说说吗?”

    颜伯叹口气,让吉符放下食盒,坐下来听他讲:“也不知什么人,可着劲的往萧奎身上泼脏水,说他以色侍君,见利忘义,收藏小倌,利用完桑源就把他甩了;还说他贪污,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更有人说他假公济私,强令六扇门的捕头们为我们酿酱菜。”

    说到这里颜伯就气得不行,“我已经让寻古把前门那个酱菜铺子关了,以后再也不卖酱菜,让他们瞎说!”

    吉符听到这里,心里大概也有了谱,他问颜伯:“都是些什么人在诋毁萧大人?”

    “寻古、萧奎和单应他们分析,估计是禄王的人在背后捣鬼,福王的人跟萧奎有仇,也跟着起哄。听说暗地里已经有不少弹劾萧奎的折子,都被皇上压下了。”

    “我明白了。颜伯不急,我进去劝劝萧大人,顺便帮他想想法子。”

    吉符拿起食盒往萧奎的屋子走,颜伯在后面喊:“吉大人,这两天你多来几趟,我给你做好吃的。”

    吉符回头笑道:“行,就为了颜伯的饭,我也要常来。”

    进得房间,吉符见萧奎坐在桌前发愁,便笑着说:“哎,我说萧大人,你把我支到梁州,平白挨了一场火烧,我回来你不去慰问我,还得我来找你,这算什么事?”

    萧奎见吉符进来,脸上挤出笑容:“吉大人来了,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行了,别给我装样子!”吉符摆摆手,将食盒放到桌上,“来,颜伯特意给你做的,我也沾点光。”

    萧奎叹口气,拿起筷子:“我的那些流言,你都听说了吧。”

    吉符扒了一口饭,点头:“略有耳闻,刚才颜伯详细跟我说了下。我觉得这就是禄王在报复。你不至于就被这点流言吓倒吧。”

    萧奎摇头:“我不是担心我自己,我是担心我周围的人。将来不管哪个皇储继位,他们都会对我不利,我倒无所谓,我担心我周围的人会受到波及。”

    “原来你担心的是这个,”吉符吃了一口菜,环顾四周,压低声,“我跟你说,我敢保证这两个皇储将来都继不了位,别的我不能说,但这个我可以打保票。”

    “真的?”萧奎睁大眼问。

    “真的。”吉符肯定的说。

    得到吉符的肯定,萧奎顿时来了食欲,开始大口夹菜吃饭。

    “哎,给我剩点,这是两个人的份。”吉符连忙开始跟他抢,两人风卷残云,将食盒里的饭菜一扫而光,连汤碗都喝了个干净。

    小左进来将食盒收走,两人谈起了正事。

    “总是这么被人说着也不好,你有什么想法?”吉符问。

    “常人说,对付流言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去理它,时间久了人们也就忘了。我是不去理这些流言,但禄王那帮人不断的造谣生事,似乎不把我踩下去他们就不罢休。”萧奎蹙眉。

    这事实在让人憋屈,却又阻挡不得。

    “流言越抹越黑,你这样做是对的。”吉符摸了摸新长出的胡子,笑道:“不过,还有一种说法,以流言对流言。”

    “噢!”萧奎眼睛一亮,这是个好方法,“那我要造什么话题呢?”

    “现成的。”吉符诡秘一笑,“窦太守死前供出,他出钱替禄王养私军,还供出禄王的孙子还在荆州,京城里这个是假的。”

    “禄王的胆子真大,这是要谋反啊。”萧奎很惊讶。

    “是呀。但禄王做得仔细,让人抓不住把柄。光凭窦太守的供词还扳不倒他,反到容易让他反咬一口,说我刑讯逼供。”

    “那你为何不留窦太守一命?”

    “夜长梦多,当时若留他一命,谁知道禄王会怎么搭救他。在他们的地盘,还是快刀斩乱麻的好。”

    “那你现在就被动了。”萧奎有些替吉符担心。

    “所以,正好借着你的流言,也给禄王他们添添堵!”吉符笑道。

    萧奎站起身,深深一礼:“多谢吉大人!”

    “行了,别跟我客气,怎么散播流言可是由你来弄。”吉符微笑摆手,准备起身走人。

    萧奎笑着送吉符出门,在院当中正好碰到单应和久未露面的刑部尚书邢原庭。

    “什么风把您老吹来了?”吉符和邢思源同时问对方,随后两人都呵呵一乐,能这个时候来1号院,肯定是为了萧奎的事。

    “邢大人、单大人快请进屋,”萧奎拱手,请邢源庭和单应进屋。

    吉符转过身,捋了捋参差不齐的胡须,“看来我要二进屋啦,呵呵”,萧奎忙躬身做恭请状:“吉大人请!”

    “吉大人要出去,怕是已经跟萧大人商量好解决方法了吧。”邢源庭开门见山地问吉符。

    “是啊,以流言对流言。我说,邢大人,萧大人已经被流言攻击了半个月,您老作为上司怎么才出马?”

    邢源庭笑着说:“看你这么上心,我还以为萧大人是你的手下呢。”

    “我倒是希望有萧大人这样的帮手。”

    邢源庭和吉符打了半天嘴仗,邢源庭才说明来意:“我和单应查到了流言的来源,是吏部的右侍郎和御史台的杜御史,他们都是禄王一派的。在朝堂上弹劾萧大人最起劲儿的也是这二位。”

    “哦,查出来又如何?”吉大人问。

    “我来这儿,就是准备和萧奎商量下明天一起弹劾这二位,我们已经抓到这二位的把柄。正好吉大人在,明天我们一起弹劾这两位。”

    “好嘞,看来你老儿这半个月没闲着。”

    “往萧大人身上泼脏水,就是往我刑部泼脏水,我怎么能干坐着。”邢源庭得意地端起茶盏,喝了一口热茶,“这茶味道不错。”

    “这是颜伯新制的六味茶,冬天喝正好。”萧奎在一旁解释。

    “别光喝茶,你让我帮忙参奏,您老好歹告诉我一些详情吧。”吉符在一旁打岔。

    “真是,从认识你那天起,就没见你有耐心过。”邢大人放下茶盏,让单应把证据递给吉符,“这是我们找到的证据,足够参倒这两位。”

    吉符翻看了一下,沉着脸说:“这帮官员,表面人模狗样,背地里满是男盗女娼!即便不是为了萧大人,知道这个,我大理寺也容不下这样的狗官!”

    “那明天就请吉大人出份力了!”

    “废话!”

    萧奎算是看出来了,吉大人和邢大人碰到一起就爱斗嘴,他急忙说:“多谢两位大人相助!”

    “客气什么!”两位大人同时说,萧奎闭嘴,单应躲在后面偷笑。

    几人坐在一起,商量了下明日如何弹劾,如何放禄王的流言。

    总之,关于萧奎的流言不能再放任下去,放出流言的人也要出点利息。

    几人商谈完,面带笑容的走出。

    颜伯给每人送上一罐子腌萝卜和一袋特制六位茶,把两位大人乐得见牙不见眼。

    “再来几次,是不是还能得更多腌萝卜?”

    “不来,腌萝卜也管够几位大人吃!”颜伯乐呵呵的说,看来萧奎的这次危机马上就要解除了。

 第六十六章:金殿对质(一)

    武帝最近比较烦。

    当关于萧奎的流言起来时,武帝没有太在意,他当时的心思都放在了两个宝贝孙子上。

    元祁需要配两个德高望重还能保守秘密的老师。

    元佑那边,需要配四个功夫好的暗卫跟着,闯荡江湖,万一出个事可不得了。当然能把元佑拐到京都更好。

    等武帝忙完孙子的事,再回头管萧奎时,才发现,抹黑萧奎的流言甚嚣尘上,想制止已经来不及了。

    朝堂上的弹劾武帝能帮萧奎挡了,但是民间的流言却是越挡越多,武帝明知这是禄王捣的鬼,却也无计可施。

    这日中午,武帝接到玄六传回的消息,知道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要帮着萧奎反攻,武帝喜不自胜,真是瞌睡碰上了枕头,他一定配合到底。

    武帝决定杀鸡儆猴,只要刑部尚书说得证据充分,他就会将禄王一派弹劾萧奎出力最多的两个人拍得起不了身。

    第二天早朝,还没等一些朝臣开始继续弹劾萧奎,一直默不作声的邢尚书率先出列。

    “皇上,臣有本要奏,吏部右侍郎刘京龙强占邻居申老头的独女、杀害申老头、霸占申老头的遗产,杀人灭口,证据确凿。”

    邢尚书的话音刚落,大殿内就响起一阵嗡嗡声,众臣交头接耳。

    刑部左侍郎萧奎这些日子一直被流言所扰,禄王一派的人起劲儿的弹劾萧奎,刑部一直没动静,众臣本以为萧奎在刑部没什么支持,没想人家的尚书一上来就是实锤,这下刘京龙想翻身可难了。

    武帝心中暗喜,本来还想着怎么发落这次强出头的两个禄王的人,没想到刑部尚书亲自递上一把快刀,这个刘京龙实在该杀。

    让武帝惊喜的不仅这一点,接下来刑部尚书接着弹劾:“御史台的董御史,对外宣称自己两袖清风、为官清正,实际上家财万贯,巨额财产大部分为受贿而来。此次弹劾萧侍郎,董御史受贿三千两白银,指使三个家丁分别在各处散布关于萧侍郎的流言,所言极尽污蔑之能,有家丁证词为证。”

    邢尚书的话音刚落,大殿内就炸开了锅。

    这次弹劾萧侍郎,明眼人都知道是禄王在报复,福王一派的人跟着瞎掺和。

    没想短短一个月,刑部就把这次弹劾的主力全查了个底儿朝天,一巴掌拍下,让人全无抵挡之力。

    刘京龙和董御史颤巍巍的跪地,冷汗滴落到地,刑部尚书给出的都是实证,自己想反驳也难,他俩都在后悔,当初为何要帮着禄王弹劾刑部的人呢。

    “拉出去,押入大牢!”武帝下令。

    侍卫上前,摘掉这两人官帽,押出大殿。

    朝堂上弹劾萧奎的可不只这两位,其他帮着禄王弹劾萧奎的人一看情势对己方不利,便纷纷自救。

    一位御史出来参奏:“皇上,刑部假公济私,为帮萧侍郎,私自调查官员的隐私,理当受罚!”

    吏部尚书上官纯也出来参奏:“皇上,吏部刘京龙和董御史虽然被刑部查出有罪,但刑部萧侍郎假公济私,强令手下捕快帮其酿菜;行为不端,私藏小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光在武林大会上就能拿出近三万两白银用来遣散武林人士。所有这些,都应一一调查定罪!”

    禄王一派的人和福王一派的人纷纷附和,就差说萧奎“以色侍君”。

    已升任户部右侍郎的宣子瑜实在看不过去,出列维护萧奎:“众口铄金。所有这些都是空穴来风,你们仅凭自己的猜测,就死咬不放,私心昭然若揭,实非良臣所为。”

    吏部尚书上官纯反驳:“无风不起浪,难道这些都是我们捏造不成?我们也是证据确凿!”

    一直保持沉默的清流一派的首领右相梁文正此时站了出来:“皇上,臣以为今日就应在朝堂上就萧侍郎的事情说清楚,免得整日弹劾影响正常朝政!”

    大理寺卿吉大人附议:“臣认为右相所言极是,请弹劾之人和萧侍郎一一对证,免得朝外流言漫天,影响朝臣的清誉。”

    “萧奎还有啥清誉……”底下有朝臣轻声蔑笑。

    武帝咳嗽一声,郭公公大喊:“肃静!”

    武帝发话:“上官纯、萧奎,你二人出列,一一对证,其他人退回。”武帝现在也想清楚了,光他一个人在这里压着不行,事情总是要说清楚,才能让萧奎摆脱困境。

    上官纯私以为这个机会难得,今天一定要将萧奎整倒了,否则日后刑部再暗中调查自己,谁知道会出什么乱子。

    上官纯自认证据确凿,所以在萧奎和他出列面对面站好后,率先发问:“六扇门的众捕头给萧侍郎家酿制腌菜,这事可有?”

    萧奎:“有。不过他们是自愿,我并没有强迫。”

    上官纯:“你怎么证明你没有强迫他们?”

    萧奎:“可请众捕头上殿作证。”

    上官纯:“都是你的手下,他们当然不会说你强迫。”

    萧奎:“上官大人有什么证据证明我强迫?”

    上官纯:“堂堂大捕快们,不去忙着抓贼,居然给你们酿酱菜,卖钱,不是你强迫的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他们帮我酿酱菜都是在旬休时,没有耽误工作,且我都有回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