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是个假断袖-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帮我酿酱菜都是在旬休时,没有耽误工作,且我都有回赠。”萧奎淡笑,“好像大人还想从常捕快的手里强行买一罐酱菜,结果被拒了。”
被人揭了隐私,上官纯觉得很没面子。
坐在高处的武帝发话:“这一条就到这里,萧奎日后不可再让捕快们帮你家里做生意上的事。”
萧奎叩首:“是,皇上!”
请手下帮自己家里做私事算不得大罪,任何官员或多或少都会做这种事,再追究下去没有任何意义。
上官纯见好就收,说起下一条罪证:“萧侍郎,请问你家里是否储有两个小倌。”
萧奎蹙眉:“没有!”
上官纯:“撒谎,上次破采花大盗案时,有两个美过小倌的男子是不是出自你府上?”
萧奎:“是又如何?他们是我府上的家仆,帮我看守院子。”
上官纯邪笑道:“谁家的仆人会如此漂亮,还看守院子?怕是你养的内人吧?”
萧奎看着上官纯,觉得恶心,只有心思邪恶的人才会把事情往歪里想。
既如此,他就顺着上官纯的话说:“上官大人,请问您家的仆人中有没有漂亮的,如果有,是不是也是您养的内人?还是说,您家的下人都丑得不像话?”
“噗嗤!”群臣中有人偷笑,这下上官纯怎么答都不对了。
上官纯憋得有些脸红,他朝武帝躬身施礼:“请皇上派人调查这两个人是否是萧奎养的小倌。”
武帝面无表情地说:“不必了,这两个人是朕赏给萧侍郎的。”
一句话像一个惊雷在朝堂上炸响,武帝送萧奎小倌?!
第六十七章:金殿对质(二)
武帝的话在朝臣的心里炸开了锅,那是需要什么样的恩宠,才能让武帝给萧奎赐小倌啊。
萧奎这断袖当得,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果然如此!”群臣在底下悄声交流,“看来传言不假啊。”
上官纯一看,这么好的一个理由,被武帝一句话轻易化解了,只好拿出最后一个杀手锏:“请问萧侍郎在武林大会结束时,是否拿出三万两白银用来遣散武林人士。”
萧奎答:“是。”
上官纯进一步问:“敢问萧侍郎这三万两白银是从那里来的?”
萧奎撇他一眼:“皇上赏的。”
群臣心里一惊,皇上什么时候赏赐给萧奎这么一笔巨款?
上官纯也是怀疑,他问皇上:“皇上,您是否赏赐过这笔巨款?”
武帝冷笑:“赏过!且萧奎用这笔巨款遣散武林,正和朕意,你还有什么要问的?”
皇上这是要护萧侍郎到底啊,众臣默默的想,同时在心里为上官纯点了一排蜡烛。
上官纯仍不肯罢休,他继续问:“请问萧侍郎是否有皇上赏赐的明旨?”
萧奎回:“有,就在我家里。”
武帝已经没耐心听下去,他说:“上官纯,你难道连朕的话都不信吗?朕看你这官也不用做了,回家务农去吧。”
上官纯心里一惊,急忙跪地磕头,“皇上!”还没等他说完,两个侍卫走上前,除了他的官帽,将上官纯架出殿外。
众臣面面相觑,这变化太快,有那弹劾过萧奎的大臣,悄悄地往后退了半步,生怕自己被推出来挨刀。
武帝对今天的结果很满意,他今日摆明了护着萧奎,看日后还有谁还敢弹劾萧奎。
吉大人左右看了看,见场面有些冷,趁着禄王一派今天受了重挫,他赶紧夹带私货。
吉大人出列启奏:“皇上,臣有本要奏。”
武帝看是吉大人,便微笑点头:“说。”
武帝已经知道昨天中午邢原庭和吉符去了1号院,想着法子帮萧奎解决流言问题,武帝对吉符的表现还是满意的。
吉符在怀中拿出一份状纸,双手托起:“原窦太守在死前招供,梁州的那些山贼其实是他替禄王养的私军,禄王的嫡孙其实还在荆州,京城里的这位是个假的。由于原窦太守所言牵扯甚大,臣不敢独断,特禀明皇上,请皇上裁断。”
“嘶”大殿内一阵吸气声,这禄王的胆子也太大了吧,或者,是这吉大人诬告?当然也不能说吉大人诬告,毕竟这是原窦太守的供词,可是窦太守已经被吉大人处斩,死无对证啊。
禄王一派的人有些发懵,福王一派的人率先反应过来,多好的机会啊!
礼部尚书立刻出列启奏:“皇上,不论原窦太守的供词是否是真的,但事涉皇储,不得不慎重,臣恳请皇上下旨详查禄王嫡孙嬴正!”
福王一派的人纷纷点头应和。
禄王一派的人刚刚损失了三位大员,现在又出了这事,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他们纷纷看向禄王一派的领头人威远侯,威远侯的孙女已经与禄的嫡孙嬴正订婚,是真是假威远侯应该最清楚。
威远侯现在郁闷的狠,他带兵去剿匪时,也被山火烧死了不少士兵,如果这些山匪真是禄王的,岂不是自己打自己人?
这个嬴正是真是假,他哪儿知道啊,他的孙女是要嫁给成为皇储的那个嬴正,想是禄王也很清楚这一点,否则自己也不会帮他。可眼下该怎么办呢?
威远侯硬着头皮出列启奏:“皇上,窦太守已死,这份证词的真假还不好说,臣恳请皇上为禄王的嫡孙正本清源。”
禄王一派的人也缓过劲儿来,纷纷附和:“证词未必可信,还请皇上替禄王做主。”
武帝目前还不想打破福王和禄王之间的平衡,禄王孙是真是假他可不关心,既然众臣都请他做主,那他正好可以把水搅得更浑点,这样萧奎就会更安全些。
想到这里,武帝下旨:让礼部尚书、威远侯、定南侯和右相梁文正联合调查禄王嫡孙的真假和山匪的事。
这下福王一派、禄王一派、清流一派、中立一派的人都有了,群臣啥话也说不出来。四个派别都有,这看似公平,但是估计以后光扯皮就扯不过来。
飘香茶馆这下又有了热门话题:
“萧侍郎可真受宠,皇上不仅赏他小倌,还赏给他三万两白银!”
“你说,这萧侍郎真的跟皇上那个什么吗?”
“慎言、慎言!!”
“哎呀,京都里的这个禄王嫡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我看是假的,上次不就刺死一个假的吗?”
“也是,这么大点,万一出个意外,禄王去哪儿再找个嫡孙去。”
“话不能这么说,弄个假的放到京都,岂不是欺君之罪?”
“你说会不会是吉大人诬告?”
“怎么能是诬告呢,吉大人说了这是窦太守的临死证词,真假他也不知道,所以才请皇上定夺。”
“这事儿整得可真够大”
“可不是……”
……
人声嘈杂中,传出李小四一声悠悠的叹息:“哎,我再也吃不到腌萝卜了,你说这叫啥事儿啊!”
“吃一堑,长一智!”1号院里,颜伯对寻古说,“以后咱们挣钱,尽量不要牵扯到萧奎的公务。这次幸亏有吉大人和邢大人他们帮忙,下次可没这么好运。”
“是,咱们先消停些,等这股子风彻底过去再想挣钱法子。”寻古答道。
“去年挣的钱也够咱们花几年了,不开店了!”颜伯下了定论。
单应和大捕快们想来帮忙酿腌菜,都被颜伯一一拒绝,“别惹事了。”
大捕快们说:“就是那些人多事。我们自己做腌菜自己吃总可以了吧。”
“就是,我们自己借颜伯您的酱缸做腌菜,这下那些大人们想找茬也没处找!”
几个大捕快,绕过颜伯,来到酱缸前,熟练地干起腌酱菜的活儿。
颜伯无奈,摇头,微笑,这帮小子!
第六十八章:宴请
洪武三十二年的春节,在京都的一片流言中渡过。
当然这些流言已经跟萧奎没什么大关系,这些流言主要是针对禄王嫡孙和山匪。甚至还有流言说禄王根本没有嫡孙。
颜伯为了感谢吉大人、邢大人和单应等人对萧奎的帮助,他特意在初一备上特制食盒,让萧奎提上,一一去他们府上拜年,并请他们在初七中午到前门酱菜园子吃饭。
有颜伯出马,各位被请的大人都很给面子,在初七一大早就来到酱菜园子。
吉大人住的近,自认是最早到园子的,没想一进正厅,就见邢大人正在跟一个蹄子奋战。
“哎,我说邢大人,形象,主意形象!”
“都是自己人,注意什么形象。你要注意形象,你别啃。”说完,邢大人将盘子护到自己的手边。
“哎,别人还都没来呢,你就把好吃的都吃了?你这礼仪不过关啊。”吉大人连忙靠近,抢了一个蹄子。
“这是颜伯专门给我拿来的,想吃你跟颜伯要去。”邢大人十分占理。
吉大人坐下,十分自在地啃起蹄子:“萧大人呢?”
“在隔壁跟梁大人和宣子瑜商谈事情。”邢大人啃着蹄子说。
“梁大人他们,也到了?这么早!”吉大人很惊讶。
“他们好像有事,想早点来跟萧奎商量。”
“大过年的能有什么事?”吉大人啃了一口蹄子,“香,油而不腻,这劲道正好,不愧是颜伯的手艺。”
“颜伯说,请两位大人慢用,待会儿还有好吃的。”小左笑嘻嘻地拿着托盘走进来,托盘上有几个小蝶,里面有虎皮花生、怪味大扁、奶白葡萄、雪山梅、蜜饯桂圆、蜜饯青梅。
“你是萧大人身边的小左吗?”吉大人还记得小左,“近来怎么没见你跟着你家大人出去?”
小左笑着给两位大人添了些茶,随口说道:“我家公子新添两个贴身侍从,我就闲下来跟颜伯学厨艺。颜伯说了,以后他的手艺由我继承。”
“跟颜伯学艺,可是大有前途。”吉大人点点头,“好好学,以后出息了,别忘了请我吃饭。”
“好嘞!”小左笑着应承下来,还从兜里拿出瓜子放在桌面上,“这是我自己琢磨的十香瓜子,吉大人尝尝味,邢大人也请!厨房那边正忙着,我先过去,待会儿给两位大人上好吃的。”
“谢谢小左!你去忙吧。”吉大人兴致勃勃地开始吃桌上的零嘴,邢大人边说他注意形象,边往自己嘴里塞东西。
等中午开餐时,这两位大人已经吃了个半饱,看着小左和罗修远不断往桌上摆放的珍馐美味,这两位大人后悔地恨不能咬掉自己的舌头,你说都五十几岁的人了,怎么一点节制都没有,搞得现在,这么多美味放在面前,没有肚子吃,真是难受啊。
餐桌上,与萧奎商谈了一上午的右相梁文正一上来就罚吉大人酒。
“吉大人,你在朝上砍了禄王两板斧,抽身走了,害得我们挤在后面帮你收拾,你说是不是该罚酒?”
“梁相这是为难我啊,我也就提了提原窦太守的证词,我可什么也没干。”
“是个人都知道你的目的,你捅了蚂蜂窝,跑了,我陷进去了,连我的学生也陷进去了。”
“冤枉我呀,梁相,您怎么能陷进去呢?”
“皇上派我和宣子瑜去梁州、荆州和徐州查账!”
“啊?!”吉大人顿时将眼光从桌上的美味抽出,惊讶地看向梁相和宣子瑜,“不是让你们四位大人联合调查禄王嫡孙的真假吗?”
“皇上改主意了,让他们三个调查禄王嫡孙的真假,派我和宣子瑜去梁州、荆州和徐州查账。”
“哎呀,这三个地儿可是火坑。”吉大人放下筷子,替梁相出主意,“请皇上多派侍卫,那里山匪多,谁知道他们会利用山匪做什么事。”
梁相点头:“我刚才与萧大人就是商量这件事来着,他去过那里还被劫持过,知道的比较多。”
“你怎么不找我?我知道的不比萧大人少。”吉大人说。
“你的手下不行。我主要还是想从萧大人这里借几个高手,呵呵。”梁相笑着举起酒杯,“你说就因为你的那两板斧,害得我去跳火坑,你该不该罚酒?”
“该罚。我是知道了,您今儿个,就是来寻我撒气的。”吉大人无奈举起酒杯,干了一杯。
“萧大人,我可被你害惨了,瞧,我这胡须才长出来。你牵头弹劾窦太守,害得我去挨火烧,你是不是也要喝一杯?”吉大人又将酒杯举起来,开始灌萧奎的酒。连带着,邢大人也不能放过,“邢大人,我们在外面忙里忙外,您老就知道躲在后面不吱声,是不是也要罚一杯?”
萧奎和邢源庭看吉大人说得可怜,刚长出的短胡须委实难看了点,便都很给面子的干了一杯。
邢源庭喝完后,拿起筷子说道:“我说,都别顾着喝酒,赶紧吃菜,这些课都是颜伯的手艺,下次想吃还没有呢。”
“今天先饶过你,吃菜!”吉大人拿起筷子,招呼大家,“吃菜,吃菜!”
还没等大家吃上几口,小左颠颠跑进来,有些为难地说:“公子,外面又来了位客人,请您出去迎一下。”
萧奎诧异地站起身,“是谁?我好像没请别人。”
“不知道,反正来头挺大,大伯让我请您出去迎一下。”
萧奎擦了擦手,拱手对大家说,“我先出去下,各位大人慢用。”
“去吧,去吧!正好我多吃点。”吉大人笑着打趣说。
“咱们猜猜来的这位是谁。”邢大人边吃黄焖茄子,边建议。
“不好猜,怕是待会儿吃不成饭了。赶快吃。”吉大人加快了夹菜速度。
邢大人招呼梁相和宣子瑜:“你倆别文邹邹的,快吃!”
宣子瑜小声问梁相:“恩师,你猜会是谁呢?”
梁相摇摇头:“不好猜,来人估计是皇家的人,否则也不会让萧大人亲自出迎,我们还是快吃点吧。”
还没等这四位多吃几口,萧奎已经迎着一位儒雅的老者走了进来,这位老者进来也不客气,直接坐在上座:“行了,你们也别见礼了,我微服出来,就是想尝尝颜伯的手艺。”
在座四人嘴里塞着东西,咽也不是,吐也不是,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萧奎忙着从小左手里拿过新的碗筷,小心地放在桌上。
梁相出声:“皇上,礼不可废!”说完,带头跪地磕头。其他几人纷纷跟进。
“都起来吧,今天由你们来陪朕吃饭。”武帝乐呵呵的说。
有皇上在,这几位自然不能放开了吃。武帝倒是自在,吃得津津有味,不时还说:“颜伯的手艺真是出神入化,这比宫里做的好太多。”
连带着萧奎,五位大臣坐在边上,不知该如何作答。
或许换个会吹嘘拍马的人来,场面能融洽些。
武帝吃了一阵,见大家都不动筷子,就说:“一起吃,一起吃。呵呵。据说颜伯做菜每次都不重样,过了这村可没这地儿。”
“郭公公,还有你,叫小左吧,来给几位大人布菜。”武帝自来熟地吩咐起来。
有了郭公公和小左布菜,几人这才壮起胆子,斯文地,小口小口地从眼前的碟子里夹菜吃。
颜伯做菜,从不让人失望。
武帝心满意足地吃了个大饱,开始说起正事:“梁相,朕这次让你去还有一个目的。”
梁相连忙停筷,垂耳恭听。
“有个叫辛辰的皇族子弟,资质不错。到了那里后,请梁相多教教他,尤其是庶务,都让他学学。”
“臣,定当尽力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