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妃后传之凤引江山-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青慕美眸轻扫,将站在龙案一侧的三位大臣收入眼中。
离着龙案最近的,是头发花白的老者。老者微瘦,脸色红润,颚下留着三寸长的花白胡子,全然一副饱读读书的学者模样。
站在老者身后的是一年约四十岁的中年人,浓眉大眼,虽然恭敬的低着身,却掩不住其身上戎马的气势。
站在最后一位的,是位长相仪表堂堂,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翩翩公子。
李青慕收回视线缓缓走到建宁帝的身侧,福下身子,“臣妾给皇上请安。”
站在李青慕身侧的太子亦是行了个标准的宫礼,“儿臣给父皇请安。”
“皇后免礼,太子免礼。”建宁帝扬手让李青慕起来,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孟自宗,刘安,贺清三人忙对李青慕和太子跪了下去,“微臣参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岁。微臣参见太子殿下,太子千岁。”
李青慕抬眸看着建宁帝正看着自己,扬手对三人笑道,“不必多礼,平身。”
说罢转身看向建宁帝,笑盈盈的道,“皇上,臣妾先行告退了。”
在建宁帝点头后,李青慕带着知柳转身离开了清心殿。
送太子带到清心殿本由奴才们做便可了,李青慕亲自来,无非是想看看太子的三位老师到底长得何等模样。
孟自宗和刘安两人让李青慕很是满意,而那个年纪颇轻的贺清则让李青慕心中打起了鼓。
这样的年纪,能担当得起太子太傅之职?
“知柳,你可看到那个年纪轻轻的贺大人?”李青慕扶着知柳的手,边向建章宫外走,边轻声道,“看着像是武功高强之人吗?”
她怎么看怎么觉得贺清是空有其表。
知柳摇头,“奴婢看不出来,不过巫大人不也是年纪轻轻,武功高强吗?”
李青慕入流云谷找巫月医毒的时候,巫奉天不过是二十一二岁的年纪,外表上来看也是看似弱不禁风。
李青慕微微扬眉,没有说话。巫家人,是别人可以比的吗?
“皇后娘娘,皇上那般疼爱太子,选贺大人为太子太傅是不会有错的。”知柳宽慰道。
才二月未的天气,御花园中已是一片姹紫嫣红。茶花园中,身着嫩黄色宫装的妙夫人和身着湖绿色宫装的文充媛正带着三皇子和大公主在玩。
大公主今年已是五岁的年纪,正是可爱的时候。三皇子年幼,才两岁,刚刚蹒跚学步。
大公主拉着三皇子的小手,在宫女的看护下进了茶花丛,抬手去摘一朵粉色的茶花,弄脏了一双绣了杏花儿的小鞋。
妙夫人回头间见李青慕带着宫人走过来,两步迎上前,福下了身子,“臣妾参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岁。”
文充媛正在看大公主在宫女的帮助下将茶花摘下来,听到妙夫人的话后连忙转身,对李青慕福下身子,“臣妾给皇后娘娘请安,皇后娘娘千岁。”
“妙夫人文充媛不必多礼,请起。”李青慕伸手虚扶了妙夫人一下。
这处茶花园是李青慕从建章宫回关雎宫的必经之地,近来因早茶花开了,引得不少妃嫔前来观看。
妙夫人借着李青慕的手势站了起来,文充媛也跟着站直了身子。
文充媛向李青慕靠近几步,笑道,“皇后娘娘,今日的太阳这般好,怎么没见太子出来玩?”
“是啊,三皇子这两日总是嚷着找太子哥哥,臣妾还想着午后带着三皇子到关雎宫中去给皇后娘娘请安呢。”妙夫人亦是暖笑满面。
李青慕笑着回道,“太子到清心殿去了,皇上寻他有些事情。”
妙夫人脸上适宜的笑容一直未变,藏在袖摆里的双手却握紧了,“皇上真是疼爱太子,太子这样小,便跟在皇上的身侧听国事了。”
妙夫人知道太子到清心殿去是做什么去了,如今一问不过是多此一举而已。
文充媛捂唇一笑,看着妙夫人笑道,“妙夫人真是说笑,太子那样小,怎么就听得懂了?”
“现在不懂,听着听着也便懂了。”妙夫人抬眸看向李青慕,话里有话的道,“就如皇后娘娘一样,皇后娘娘初到大月时只会听不会说,如今大月话说得越发好了。”
李青慕意味深长的看了妙夫人一眼,四两拨千斤的回道,“妙夫人说的有理,太子天资聪慧,听着听着也便懂了。”
文充媛左看看李青慕,右看看妙夫人,深知这两人谁都不是她能吃罪得起的,挑起樱红的唇角一笑,道,“皇后娘娘,妙夫人,大公主玩了一会子累了,臣妾选带她回去了。”
说罢对两人福了下身子,带着大公主走了。
大公主一走,三皇子突然哭闹不止,将李青慕和妙夫人之间莫名升起来的诡异气氛打断。
………………………………
第二百六十一章 毒发
? 妙夫人对李青慕和太子有多厌恶,李青慕心中知道的清清楚楚。 所以她回到关雎宫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姚远叫到内殿,让其将妙夫人最近的动向细细的说了一遍。
姚远站在矮榻的一侧,对坐在那里吃茶的李青慕恭敬的道,“皇后娘娘,自皇上追封如夫人为后,妙夫人已是没有动作了。”
“不可能。”李青慕挑眉,甚是肯定的道,“今日在御花园中她看似对我恭敬,可眼中的敌意却丝毫未减,她不可能就这样罢手。”
“奴才再去查。”姚远躬身。
“晴修仪近来可有动静?”李青慕又问。
如今后宫之中除了太子外,便是二皇子和三皇子。妙夫人视李青慕为眼中钉,晴修仪何尝不是视太子为肉中刺。
“晴修仪近几日来同温夫人和陶娘子走得甚近。”姚远回道。
“同温夫人走得近?”李青慕抬头,美眸之中全是诧异。
太子惧怕温夫人,全是因晴修仪做下的手段。温夫人心中因此失去抚养太子的机会,心中早就恨毒了晴修仪,又怎么会同晴修仪走得近?
“是啊。日前二皇子生辰,温夫人还亲手给二皇子绣了肚兜呢,亲手绣,绣好后又亲自送去给二皇子,亲手穿在了二皇子的身上。”姚远说得有模有样,如亲眼看到一般。
李青慕抬起双手轻揉太阳穴,想了须臾后对站在身侧的几个忠心的奴才道,“不管温夫人同晴修仪重修旧好所为为何,你们皆是将眼睛放亮了,护住太子。”
姚远,问晴,知柳三人躬身,齐齐的称了声是。
放下手后看着窗外轻叹了声,李青慕道,“等太子长大,等他长大就好了。”
关雎宫的院门处,建宁帝脸上带着千笑,背着手走了进来。吕识低着身子,落后一步紧跟在建宁帝的身后。
李青慕忙站起身迎了出去,看着建宁帝空无一人的身后问道,“煜儿呢?”
建宁帝捉住李青慕略凉的小手,笑了,“你说呢?”
李青慕抬眸看建宁帝,看了须臾后低下头,眼中露出落寞。
太子认了师,现在自然是跟着三师做学问。
“都快到正午了,都不回来用午膳吗?”拉起建宁帝的手,李青慕一边往殿里走,一边幽幽的道。
“午膳不回来用了,晚膳的时候会回来。”随着李青慕进了内殿,建宁帝笑道,“慕儿,他才离开你不到一个时辰。往日他出去玩,离开你也不止这个时间。”
“那不一样。”建宁帝在矮榻上坐下后,李青慕接过知柳手中的茶盏亲手递了过去,道,“往日他出去玩,身边跟着的宫女嬷嬷皆是我放心的……”
“你不放心太子太师他们?”建宁帝挑眉。
“也不是。”坐到建宁帝的身侧,李青慕想了须臾,咬着红唇道,“说不出的感觉,好像……”
“好像有人同你抢煜儿?”建宁帝又问。
李青慕连连点头,觉得建宁帝说的话贴近她心里所想的了。
建宁帝放下手里的茶盏,抵住李青慕白皙的额头大笑出声,“慕儿,他总要长大的。”
“你还笑……”李青慕伸出嫩白的小手轻掐了建宁帝的胸膛一把。
“好,我不笑了。”将李青慕抱到怀中,建宁帝抬手摘去她发髻上的珠钗步摇,柔声道,“慕儿,等我们再有个孩子,你就不会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到他的身上了。”
散开李青慕的发髻,建宁帝把李青慕抱起来向寝殿走,笑道,“慕儿,这回煜儿不会突然出现了。”
李青慕一声惊呼,抱住建宁帝后脸红透了,轻捶了建宁帝肩膀一下,道,“现在是白天。”
“那有什么关系。”把李青慕压到床榻里,建宁帝边品香尝玉,边笑道,“小孩子长得快,你要快些给煜儿诞下个弟弟。等煜儿的弟弟长到三岁,你再诞下……”
李青慕的美眸越瞪越大,当建宁帝说到弟弟的弟弟后再诞下个妹妹后,她忍不住出声问道,“完颜哲,你当生孩子不痛吗?”
太子年幼,第一日留下来给太子任教的太子太师孟自宗也未多教太子什么东西,只选了论语的一段让太子背诵。
太子聪慧好学,在孟自宗的教导下只用了半个时辰的时间便将那段论语字正腔圆的背诵了出来。
孟自宗很高兴,他自己的府上便有三四岁大的小儿。这样大的孩子能学些什么,接受能力如何他自是知道的。
背了论语后,孟自宗提笔在宣纸上写下论语两字,教太子习字。
太子回到关雎宫时,太阳已经偏西,建宁帝和李青慕正坐在内殿中吃茶。
看着年幼的太子挺直了脊梁一步步甚是稳重的走进关雎宫,李青慕噗哧一笑,对握着她手的建宁帝笑道,“都说三岁看老,看煜儿现在这样,就仿佛看到十年后他背着手,意气风发的从外面走进来一般。”
“十年后,他也十三岁了。”建宁帝轻握中手中的柔软,笑道,“十三岁,已是出宫建府的年纪了。”
李青慕猛的把手抽回来,嘟起了红唇,抬起美眸瞥了建宁帝一眼。
建宁帝又逗道,“那时他最小的妹妹,应该才诞下吧。”
李青慕脸刷一下的红了,咬着红唇道了句,“胡说八道。”
看着李青慕娇羞的样子,建宁帝爽声大笑。
太子由石蕊领着走进来,站在建宁帝和李青慕的面前行了个规矩的宫礼,“儿臣给父皇后请安,给母后请安。”
建宁帝松开李青慕的手,站起身将太子抱到了自己的怀里,笑道,“煜儿,今日可是开心?”
李青慕则是问了句,“煜儿,今日学了些什么?”
太子依在建宁帝的怀里,对李青慕奶声奶气的回道,“娘,太师教导煜儿学了论语。”回头又对建宁帝道,“父皇,开心,太师说煜儿聪慧过人。”
吕识跟在太子的身后进来,对心情甚好的建宁帝道了句,“皇上,孟丞相未走,说要求见皇上。”
“到娘这里来。”李青慕对太子伸出手,笑道,“娘抱。”
太子对李青慕张开小手,从建宁帝的怀里缠到了李青慕的怀里。
“怕是同你说煜儿的事。”李青慕对建宁帝道,“你快些过去吧。”
“晚膳时我再过来。”建宁帝抬起手指轻刮了太子的鼻子一下,笑着出去了。
李青慕抱着太子走到关雎殿外,看着自己的夫君踏着夕阳一步步走出关雎宫。
将额头抵在太子的肩膀上,李青慕心中满满的全是幸福,“煜儿,你父皇是不是很高大?”
太子点头,挣扎着从李青慕的怀里下去,学着建宁帝的样子挺胸昂首的踏着夕阳向外面一步步走去,“娘,煜儿和父皇像不像。”
李青慕轻笑出声,点头道,“像。”
“煜儿将来也要长得如父皇那样高大。”太子转过身子向李青慕走来,一步一个脚印,步履丝毫不乱。
建宁帝晚膳时未能如约到关雎宫中用,因为他回到清心殿见过孟自宗后便蛊毒便发作了。
李青慕坐在关雎殿内等了许久,到了戌时听前去清心殿打探的姚远说建宁帝病了后,再也坐不住了。
来不及整理,李青慕披了件披风带着知柳去了清心殿中。
清心殿同往日没有丝毫不同,橘红色的宫灯在静谧的夜里散发出是柔和的光。
建宁帝榻上龙床上,面色青白,已经没了丝毫意识。
李青慕一见之下红了眼圈,眼泪滚滚而落。
建宁帝下午从关雎宫回去时还是好好的,怎么突然就病得这样重。
“请了御医吗?”拿着帕子擦泪之余,李青慕对站在自己身侧的吕识问道,“是什么时候病的?”
“回皇后娘娘的话,已经吩咐人去请国师了。”吕识心虚的看了眼李青慕,回道,“可国师远游未归。”
“国师不在,就不会叫御医吗?”李青慕咬牙,目光如刀子一般看向吕识。
“皇后娘娘,不能叫御医。”吕识突然对李青慕跪下,抬起手狠狠抽了自己一个嘴巴,回道,“御医院的御医无人能治皇上的病?”
李青慕疑惑的看了吕识一眼,将右手的三指按在了建宁帝的左腕脉门上。
建宁帝的皮肤冰凉,轻触之下李青慕的眼泪再次滚落。她咬着唇,想尝试着诊出建宁帝是何种病症。
诊了须臾,李青慕猛的瞪大美眸,看着建宁帝的目光里充满了惊讶。
从脉相上来看,建宁帝无病。
脉搏强健有力,同往日没有任何区别。
李青慕想起多年前建宁帝生病时,那时建宁帝浑身滚烫,可在脉相上却瞧不出丝毫的病来。
御医治病,主要就是看脉。建宁帝这样的脉相,御医院的御医们的确难以诊出病症。
回头再次看向吕识,李青慕寒声问道,“皇上的病,到底为何?吕识,到了这种时候你还要瞒着本宫吗?”
吕识将头低下,良久后,吞吞吐吐的对李青慕道,“皇后娘娘,皇上,皇是是蛊毒发作。”
建宁帝每次蛊毒发作,都是国师亲自照顾。如今国师不在,吕识和凝诗凝笑已是大乱。
李青慕坐在龙床上,看着寝殿内明黄色的装扮双耳嗡嗡鸣响。
须臾,她看着吕识道,“传本宫懿旨,喧巫奉天入宫。”
………………………………
第二百六十二章 急奏
? 李青慕不知道建宁帝中的是什么蛊,如今国师找不到,李青慕唯一能想到的便是找巫奉天。
巫奉天的医术同巫阳一脉相承,又同巫月偷学了十几年的蛊术,就算解了不建宁帝的蛊毒,最起码也会知道要怎样做才能缓解建宁帝的痛楚。
巫奉天奉旨进宫时,已是子时将尽,漆黑的夜空挂满了点点星辰。
在这近两个时辰的时间里,建宁帝的体温由冰凉冻手再到烫得灼人,来来回回变换了两次。
建宁帝的冻得脸色发青,浑身发抖时,李青慕便和凝诗凝笑拿着厚锦被和暖手炉去暖他的身子。待到建宁帝烧得脸色发红,皮肤热的碰不得的时候,三个又用冰水拧一条又一条的湿帕子去帮他擦身子。
巫奉天来到龙床前大惊失色,他顾不得行君臣之礼,两步跨到龙床前,将右手搭在了建宁帝的左腕上。
李青慕满含期望的看着巫奉天,双眸之中含着热泪。
“莫梅,你别急。”巫奉天一边给建宁帝诊脉,一边轻声安慰李青慕,“皇上为天子,自有苍天庇佑,不会有事的。”
建宁帝的皮肤热得烫人,已经超出了人体能承受的限度,可他的脉相却很正常,没有体现丝毫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