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快穿之最佳男配 >

第81章

快穿之最佳男配-第81章

小说: 快穿之最佳男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君越在家里带三孩子,小家伙们今天放假,不用跟着爷爷学习。
  到了新环境,孩子们得适应,也得和小伙伴们先熟悉起来。
  晚上,唐高亮坐在客厅的炕上,和亲爹说着话,“爹,上次发现秘密军火库的事情,部队已经通报给地方政府。
  我想过些天,应该会有嘉奖通报。”
  “嘉不嘉奖,我不在乎。”君越摆摆手,他真不在乎这事。
  “爹,那嘉奖对我哥有用。”
  “那倒是,老二,你们部队周围的密林能打猎不?”
  “能,只是有些地方不能去。那是军事禁地,不能打猎。爹,别去打猎,危险,周围都是老林子,还有密林。我们当兵的,那些个人素质最好的兵就是背着枪也不敢走很远,只能在边边转转。
  您就别去,如果真要去,也得等我休息的时候,和您一起去。
  等会儿睡觉,还能听到那狼嚎。”
  “再说吧,我想想。”
  君越才不想和老二一起打猎。
  唐高亮无奈的苦笑,他算是看出来了。爹没有听进去,也不打算听他的。
  唠了会儿,各自散去,君越睡带着文北睡在客厅的炕上,连房间都不用回,客厅的炕上一天到晚都烧着,暖暖的。不想浪费柴火再回房烧炕。
  夫妻俩带着一双儿女睡,三个孩子闹腾了一天,躺下就呼呼起来。睡的死沉死沉的。
  第二天一早,君越慢悠悠的起床,夫妻俩已经去上班了。三孩子还睡的呼呼的,正在梦里拳打脚踢,兴奋的很。
  九点,君越从空间端出来一搪瓷盆小米粥,还有红糖小馒头。
  三孩子已经起床,祖孙四人吃着早餐。
  午饭,夫妻俩不回来吃饭,都要值班。君越也没有打算做午饭,敦促着三孩子多吃点,告诉他们没有午饭吃。
  吃过早饭,三孩子跟着爷爷学习了三小时。
  三孩子还挺喜欢爷爷给他们上课,哪怕是听不懂几个字的婉婉也喜欢依偎在爷爷怀里,时不时的让爷爷还给喂点吃的。
  外面响起了孩子们欢快的笑声。
  几天的时间,一晃而过。
  “娟姐,大妮,小米,下班了,走啦。”侯秀秀最近几天一到下班时候,就急急的要回家。
  “侯医生,最近小日子过得好啊。下班就有饭吃,家里孩子也不需要管。真幸福。”
  伍小米挺羡慕侯秀秀最近几天的清闲日子。她下班回家还要做家务,做饭带孩子,家里啥啥的都需要她。
  有的时候上班很忙,上班就是累死,下班回到家。还得拖着疲倦的身体,又忙碌。
  “嗯,结婚以来,这是最幸福最清闲的几天。”侯秀秀不否认,公爹人好,才几天功夫就在家属院结识不少主妇,教她们怎么做菜。
  公爹在家属院的人缘 ,看着比她的都好。就没有人不夸他的。不只是女军人,就是男军人也是对公爹竖大拇指,没有人不称赞。
  “昨天唐叔教的那道菜,我学会了,做给孩子们吃,都竖大拇指,说我做的菜比以前做的好吃多了。”宋娟也说起了昨晚新学习的一道菜。兴奋的说着孩子们的反应。
  “喜欢吃就好。趁我爹在部队的时候,多学几道菜,以后你家陈营长得稀罕死你。”
  “去,别拿我打嚓,我是得跟唐叔多学学。”
  宋娟年龄比侯秀秀大,结婚的又早,她对于这种隐喻性的暗话,一点也没觉得不好意思。
  两位护士,伍小米,左大妮也使劲点头,她们也在跟着学习做菜。唐叔的手艺真好,她们学会以后第一次尝试做,味道就很不错。
  左大妮想起唐叔自制的剁辣椒,口水不自觉的流了出来,想想,味蕾上已经开始分泌口水。
  “侯医生,唐叔真是厉害,自己做的酸豆角,剁辣椒那味道好极了。不说别的菜,没餐哪怕就只有剁辣椒,我都能吃两碗米饭或者几个馒头。”
  说是要吃很多,可现在到处粮食紧缺。她一餐也只能吃少少的一点 ,多了可不舍得吃。
  “嗯,爹做的坛子菜味道确实好。明天休息,我也给我爸妈寄点过去,让他们尝尝味道。
  他们都是湘省人,最喜欢吃剁辣椒,酸豆角这样的坛子菜。等到了,估计能稀罕死。”
  侯家人祖籍湘省,不过侯爷爷一直从离开家乡以后。只是在战乱年代途径过家乡,解放以后回去过一次,看望亲人。
  虽然离开了家乡,可一大家子的口味都还是湘省口味。


第136章 寻亲记(18)
  “秀秀你真是好命; 没有婆婆但有个好公公; 不给你们惹事找麻烦。还处处想着帮你们,给你们减轻负担。”
  宋娟想起自家婆家的那些糟心事; 都是人才。她想起他们就头疼,就恼火。要不是丈夫是个明白人; 知道护着她; 早就离婚了。哪怕离婚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她也会离婚。
  (注:离婚不光彩这事; 指的是当时的年代,大部分的人都是这么认为的。除非是因为成份问题离婚的,又另当别论。勿喷!)
  “我爹确实很好,是个淳朴的老人。一心为孩子,也明白事理。”
  侯秀秀何其幸运,遇到了一个好丈夫。丈夫是她自己选的。也许丈夫不是最有上进心最优秀的,但最适合她,也是她喜欢的人。
  “哦,对了; 秀秀,雪化了,唐叔说星期天如果雪化了; 就带着人进山打猎的。雪已经化完,你说明天唐叔会带着人进山吗?”
  “会吧; 昨晚爹还说进山的事。”
  “呀; 我家那位说了要去的; 吃过晚饭,我去你家确定下出发的时间。”宋娟替孩子们馋肉了,万一进山能弄到肉,孩子们不说吃几口,肉汤总是能喝上几口吧。
  “行,先问问。看看爹明天到底去不去?”侯秀秀觉得调到东北的这段日子,比西南的那些年都过的有滋有味。
  夜晚,唐家挤满了人,挤的孩子们都去侯秀秀夫妻俩住的房间玩。实在是人太多了,一波接一波。
  全是住在家属区的军人,明天休息,又快到冬天,这是最适宜进补的季节。大家都想给孩子们改善生活,让孩子们补补,他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正是需要营养。
  满屋子的军官,唐家的客厅充斥着一股彪悍之气。每一位都是从战场下来的,身手不凡。但进林子打猎,他们不是熟手,需要有丰富经验的猎人带着他们,给他们指明方向。
  “唐叔,明天咱什么时候进山?”上次与唐高亮一起执行任务的樊志新指导员,最近总是来唐家蹭菜,每次都端着饭碗来,他很自觉,只要闻到有荤菜的香味,就不进去。
  偶尔有鼻子失灵的时候,没有闻到,窜进去以后,也只是象征性的吃一两口。
  他的妻子带着孩子在老家,是农村妇女,年前会探亲来部队。也是提前随军,探亲完毕就不用再回去,所以樊指导员急啊,想给多年没有见面的孩子准备一些肉。
  老家遭灾了,这也是他让妻子来探亲一并提前随军的原因。家里的父母早就过世,他现在至亲的就只有乡下的妻子和一双儿女,妻子来信说,老家遭灾,到处缺粮食,孩子们饿的不行。
  他心疼妻子,心疼孩子们。他隔老家千山万水,有什么事也赶不回去。提前接他们来部队,一家人齐齐整整的过一个年。
  他想给孩子们准备一些吃的,让孩子们知道,爸爸一直惦记着他们。
  “早上六点出发,大家能起的来吧?”君越发现自己修炼功法,除了能自保,还适合打猎。
  “能,我们天天都早起,已经成了习惯。”都是军人,早起是最稀松平常的一件事。
  一屋子的大老爷们儿,一声“能”回答的震天响。
  晚九点,各自散去,回到家里,另外一半拉着问,“去不去?”
  “去,早上六点出发,我早点睡,起迟了赶不上队伍。”
  “行,行,你早点睡。”事关吃肉,一向啰嗦的妻子,也不再絮叨。紧闭着嘴,不再问。
  六点,君越带着一群糙老爷们儿,雄赳赳气昂昂,带着家里女人孩子们的期盼出发进山。
  手上都拿着手电筒,君越背着弓箭,其余的人不知道在哪儿弄来的柴刀,还有借出来的长军刀。
  磨的锋利的刀刃,泛着残酷的冷光,在温暖的阳光下,反射出微光。
  走在最前面的是君越父子俩,他们运气不错,进山就很顺利。走了两个多小时后,一路就会遇到猎物,从野鸡到野兔,再有就是傻狍子,野猪也陆续遇到几头。
  君越故意放跑了两头小野猪,五头野猪,还有几头傻狍子,獐,还猎了几只飞龙,这可太难得了。
  都是中壮年,又天天锻炼,有的是一身力气。
  一群人拖着猎物下山,还唱起了军歌  。君越依然走在最前面,这些人坚决不让君越走在后面,还特意让走在最后面的两人啥也不拖,专门断后。
  有积雪没有化的地方,拖着野猪没那么费力气。其实君越几次都遇到了梅花鹿,他一直不忍心猎梅花鹿,所以是闭着眼睛放过了梅花鹿。
  还假模假式的念叨:阿弥陀佛,上天有好生之德。
  其实就是一俗人,还念啥念。
  下午,四点,就回到了家里。
  进到家属区,一群孩子涌上来,“哦哦哦,有肉吃喽。”
  孩子们拉着小手,跟前跟后,蹦哒着,还拍掌大声喊。
  有十几岁的孩子,也有两三岁的孩子,小的纯粹是跟风。其实他们也不懂,只是觉得好玩。
  回到家里,君越拿着衣服,去到部队的澡堂子,上上下下洗的干干净净,一身清爽后才出来。
  家属院,半晚上都热热闹闹的,杀猪,杀鸡等,旅部的大食堂也得到不少好东西,跟着加餐。
  生活区洋溢着一片欢乐的气氛。
  今天出行的男人,在妻儿面前,那是凯旋的英雄。
  转眼又是七天,君越带着没有上山过的有家属的男军官,上山了一次,再次收获满满的下山。
  作弊手段高超,普通人可看不出来。大家唯一感慨的是:唐叔,人好,运气好,经验丰富,是最好的老猎人。
  两次,君越父子都有参加,家里有分到了两份肉。
  前后两星期,一共四份肉,还真不少。
  第二次打猎过后,君越再住了三天。带着孩子们回到井湾生产队。
  这次是唐高亮借的部队的废旧的老吉普车开车送祖孙四人回家的。
  带回去的还有夫妻俩攒的票买的点心 ,水果罐头等。
  回程的时候,唐高亮还去了一趟邮局,给燕京的侯家岳父岳母寄去了盐水肉,还有亲爹做的剁辣椒,酸豆角。
  回到井湾的家,君越一直宅在家里。很少出门晃悠,只是那下放来的那一对夫妻,算是君越的“责任田”,他时不时的会去关心下他们,问问他们有什么不会的。
  其余时间,在家里教孩子,做做饭,偶尔去山谷转悠拎回来一只野鸡。
  转眼到了腊月二十九,唐高亮与妻子正式开始休假。一共有一个月的假期,差不多能休息到正月尾。
  车上,侯秀秀说起出门前接到的电话,“亮子,妈来了电话。”
  “妈,说什么了,她和爸的身体还好吧?”
  夫妻俩坐在后面,闲聊着家里的琐碎。
  “挺好的,妈说爷爷和爸爸很喜欢吃爹做的酸豆角,剁辣椒。每顿都要吃,说是今年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侯秀秀也喜欢吃,不过她把公爹送的酸豆角 ,剁辣椒一大半都寄去了燕京,她知道爸爸和爷爷都好那一口。
  “喜欢就好,等回家以后我和爹说说,看来年能不能多做点。”
  “这,会不会不好?”侯秀秀有些不好意思,感觉有点指使公爹替侯家做事的感觉。
  “爹不会介意的,我就问问,提一提,决定权还是在爹手上。”
  隔的不远,聊了一会儿,再抬眼,他们已经到家。
  不只是唐高亮夫妻在腊月二十九回到了井湾。还有老三夫妻俩,第一次在腊月二十九回到了井湾。
  一家人大团圆,过年肯定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饭。
  三位儿媳,在厨房忙碌着。老三家的蔡红英低眉顺眼,怎么看都不是以前那混不吝的泼皮样。
  她的变化,感触最深的是老大夫妻俩。老三家的就跟换了一个人似的。这样的弟媳妇好是好,可她却总感觉不真实,有点像做梦一样。
  唯一不变的是,老三家的依然喜欢怼她。这样才是她熟悉的三弟媳。
  快乐的时光,是短暂的。
  老二夫妻俩的假期,转眼就过完了。这一个月的时间,君越过的比地主老爷还舒服,不管做什么老二都抢着做。
  做饭有儿媳们做,他只要等着吃就行。
  老二一家走了,老三一家早就走了,君越又是一个人过。老大一家可不需要他管,他只需要管好自己就成。
  孩子虽走了,可猫冬还没有结束。东北的春天,依然还是一片冰雪。丝毫没有消融的迹象。
  都说瑞雪兆丰年,可在这两年只有瑞雪,没有丰年。
  “爹,我出去了。”每天早上出去,唐高明都会对着正房喊一声,告诉爹一声。
  他从来没有想过爹会回应他。
  “老大,你顺便去牛棚看看。”今天,君越汲拉着旧棉鞋走了出来。
  “嗳,知道。”
  挥挥手,唐高明离开了家门。
  第二天开始,君越又开始了黑市生意,依然是半夜,但时间推迟了两个小时。
  他现在不是那么迫切的需要现金,只是想换一些全国粮票,券,或者古董首饰字画。


第137章 寻亲记(19)
  凌晨五点; 天依然黑漆漆; 伸手不见五指。
  君越又坐在以前常坐的角落,安稳的坐在小马扎上。
  在黑夜中,他能看清楚前后左右十米范围的任何一个人。
  从去年秋收以后,粮站收紧粮食以来。有城市户口的; 吃商品粮的,全感受到饥荒的脚步,在步步逼近。
  韩家人轮流在黑市寻找那位卖便宜粮食的“好人”,可最近两三个月; 一次也没有找到。
  今天; 轮到韩家老大进黑市找人。
  那么些黑市,他来的是离自家最近的黑市。天太冷,他也冷,寻个离家近的。
  习惯性的去到那些犄角疙瘩找寻; 每个黑市都有不少的犄角疙瘩。韩老大仔细的找寻着,一直在黑暗中搜寻,眼睛都不敢多眨。
  黑暗中用手电筒照照对方的摊子,就知道是不是他要找的人。
  走了不少他知道的暗处; “唉,又没有找到。”低声嘀咕着,走向最后一个黑暗处。
  最后一处; 再找不到今天就可以收工了。现在黑市的粮食又涨了几波价。原本就死贵死贵的价格; 更加的贵了。可粮食的质量; 却一直在下降。
  君越正在和一位比现在的他年长的老爷子说话(谈价); 老爷子说话斯斯文文,怀里揣的是老物件。
  老爷子内心很是忐忑,在当下的年月,这些古老的物件,还不如钱和粮票有用,也不保值,要是今年依然干旱,下半年,价格会更低。黑市的粮食的价格更会一路上涨。
  “老哥哥,都是老物件,别现在贱卖了。”君越看到老爷子冷到发颤的枯手,捧着一个小叶紫檀盒子,里面装的是火油钻,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虽然很多人觉得那光芒极弱,在黑暗中,暗似萤火。可君越却看的清清楚楚,真美。
  一组全套的火油钻,项链,耳环,戒指,手链,全是一克拉以上的,几十颗相同品质的镶嵌在一套首饰中,可不常见。特别是项链正中间,有一颗特别的大,他估量有五十克拉。
  做工精致,看的出来,是那种手艺精湛的老匠人才能做出来的。这样一套首饰,以后可不好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