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喜上眉头 >

第335章

喜上眉头-第335章

小说: 喜上眉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东西被存放在此处,若说没有内应,他是一万个不信!
  更为紧要的是,那蛊虫看起来似乎已是活不了多久了,不知还能撑上几日——在那之前,能找到幕后的主使吗?
  不觉间,他将目光从那只匣子上移到了外甥女身上。
  他意识到,这个孩子从始至终都保持着冷静和理智,即便是在面对那骇人的蛊虫之时。
  女孩子也在看着他,目光里没有一丝闪躲:“舅舅,这冰窖的钥匙,是姨母给我的。接下来的事情,还需舅舅从中商议配合。”
  这也是她选择带舅舅来此处,将一切都在他面前摊开的原因。
  姨母病重,外祖父年迈体弱,她若想在宋家行事,必须要有舅舅的配合才能在顺利之余,做到事半功倍。
  接下来两日间,宋家渐渐传开了一个消息。


第810章 可疑之人
  大姑奶奶的身子有大好之势了。
  人人都说是二姑奶奶自京城带来的那位患有哑疾的医婆,使了不知什么灵丹妙药将大姑奶奶给医好了。
  因是好消息,下人们议论传扬起来也并不遮掩,是以短短两日的工夫,宋家上下就已是无人不晓。
  如此之下,宋家沉积了多日的压抑气氛也在逐渐消散。
  时值正午,锦清居内,宋氏正在房中陪着宋锦娘用饭。
  而此时,有丫鬟入得房内,笑着通禀道:“太太过来看大姑奶奶了。”
  宋锦娘闻言道:“快请进来,怎好叫人还在外头等着?”
  她话音刚落,就听外间的俞氏笑着道:“看来阿姐当真是大好了,单听着声音都亮了太多哩!”
  说话间,人已走了进来。
  宋氏起身含笑行礼:“嫂嫂。”
  “快些坐下——不知你们还未曾用罢饭,早知就晚些再过来了。”俞氏说着,忽然惊喜地“呀”了一声,看着倚在榻中的宋锦娘,道:“阿姐今日竟是已经能下床了?”
  宋锦娘笑微微地道:“躺得久了,身上都要生出蘑菇来了。忽然离了床榻,好似连路都不会走了……今日还是芩娘扶着我,才勉强走了几步而已。”
  “那也可见是要大好了!这样的好消息,阿姐怎也不差人告诉我一声儿?”俞氏话中似有埋怨,却满是亲近。
  边说边扫了一眼榻边长几上的饭菜,只见已是用了大半,宋锦娘面前的粥碗,也快要见了底。
  见状,俞氏眼中笑意更深了些。
  “到底你每日都要过来的。”宋锦娘笑着道:“再者道,又不是什么大事。若说大好,怕还有的熬。”
  “俗话说得好,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阿姐这才短短几日,有此恢复,已是少见了。”说着,忙催促道:“都别理我,饭可得趁热吃——我就是顺道儿来看看阿姐,见阿姐精神这般好,也就放心了,这便回去了。”
  宋锦娘点了头。
  “知道你忙,也不留你多说了,晚间得了空再过来就是。”
  俞氏自是点头连声道:“好好好,晚间必要来陪阿姐和芩妹说话的。”
  “嫂嫂慢走。”宋氏将人往外间送了送,片刻后折返回了内室当中。
  宋锦娘放下了筷子,微蹙的眉心泄露出了一丝痛苦之色。
  宋氏连忙喊了赵姑姑来,二人几乎是合力将人抱回了床榻上。
  “阿姐可是难受的紧?”宋氏满眼心疼,握着宋锦娘的手。
  “说句实话,自吃了这药之后,倒确实觉得精神好了许多。”宋锦娘笑了笑,然那笑却渐渐转为了叹息声。
  但再怎么瞧着精神变好了,却也是假的。
  今日那些族人多遣了女眷来看望她,见她确有“好转”迹象,想必是能消停几日了。
  但至多也只是几日罢了。
  若她一旦……
  “阿姐放心,一定会有办法的。”宋氏轻声安慰道:“那哑婆不是在纸上写给你瞧了么,眼下最重要的便是放宽心。”
  宋锦娘斜睨了她一眼,半点也不配合地道:“这个时候你叫我放宽心,不是存心为难我吗。”
  人终有一死,但她宋锦娘可不想这么不明不白地死去。
  若不能叫她看清那背后藏着的究竟是人是鬼,即便是死,到了黄泉路上她必也要再掉头回来。
  然有一点……
  但愿真相不是她猜想的那般。
  ……
  天色渐渐暗下。
  晚饭罢,张眉寿坐在房中对灯拆信。
  见得那熟悉的字迹,还未去看内容,她便觉得一颗心莫名安定。
  只是……回回对方这信写得都过于厚了些,少说也要费上五六张纸。
  她倒也不缺耐心去细看,只是每每回信时,总要愁得不行——正所谓礼尚往来,她若写得太少,岂不显得敷衍?
  可偏偏关于正事,颠来倒去也就那么几句而已,横竖用不了半面信纸,于是只得绞尽脑汁说些有的没的,加上比不得那位殿下的笔下生花,便显得絮叨得很。
  再有便是,这习惯可谓影响到了她生活的方方面面,今日落了雨有些凉,心中不由就念着回头要在信上写于他看;瞧见两只猫儿打架,就同高手过招儿似得,有趣地紧,头一个念头也是要告知他……
  真真是将絮叨二字的精髓,给刻进了脑子里。
  张眉寿看罢了信,重新一张张折叠整齐,收回信封内。
  随后起了身,行至窗前,望着那轮弯月出神。
  京城的月亮,也是这一轮。
  殿下在信上对自己的处境未曾多提,只宽慰她,替她缜密地分析各方心思与当下存在的可能性,又想法设法替她调动人手——可她也想象得到,他如今必然不会轻松。
  白家公子身陷诏狱,拒绝相助。
  继晓已经得知了她兄长的真实身份,暗中还不知是何盘算。
  还有她家兄长,那般聪明通透的一个人,此时又是何心境?
  正当少年,三元及第,本该是踌躇满志踏上大好前程的时候。
  种种挂念,叫她只想尽快回京。
  然姨母之事,如今才真正是她心头上最大的一桩牵挂,甚至是高高悬起的一把利剑,随时都有落下的可能。
  而此事与其他事又有不同,关乎性命危急,由不得她去细致谋划,抽丝剥茧地去查。
  时间紧迫,她能做的就是尽力而为,然后等着未知结果的到来。
  片刻,阿英走了进来,低声道:“姑娘,清烈回来了。”
  张眉寿闻言转过身,立即抬脚去了外堂。
  “姑娘。”
  外堂内,身穿夜行衣的清烈向她行礼。
  “今日可有进展?”
  她在来到苏州的第一日,断出了姨母所中乃是百日蛊之后,便立即让清烈调动了祝又樘安排在此处的探子,去查了云家这段时日以来明里暗里曾接触过的可疑之人。
  找到蛊主,乃是最紧急的事情。
  但因不确定那人是何时来的苏州城,也不知其身份样貌,查起来无疑十分困难。
  “回姑娘,这两日探子盯上了一名四十岁上下的男子。属下亲自跟了跟,亦觉得此人确有可疑之处。”


第811章 夜中
  清烈低声道:“此人乃是年前腊月随同云家在湖南当地的分号大掌柜一同来的苏州,明面上是那名孙姓大掌柜的家仆。孙掌柜回陕西之后,他则留在了孙家在苏州的老宅,替其打理家中事宜。”
  张眉寿顺着他的话思索着。
  许多大商号,年底都会召集各地分号掌柜一同细理一整年的账目盈亏状况,共商生意上的要事。
  此人那时随分号掌柜一同来苏州,可谓半点不引人注意。
  被留在老宅中打理琐事,也无甚异样。
  但是,湖南……
  巧的是,湘西便隶属湖南地界。
  而湖南乃是湖广巡抚古逢知的管辖之地。
  单凭此点,确实就已经值得深查。
  她看向清烈。
  既被怀疑上,定有其它异常之处。
  果然就听清烈说道:“然经查,此人暗下常出入赌坊与烟花之地,出手阔绰——且皆是乔装前往,与白日里的仆从打扮截然不同。”
  当然,单凭此点,也并不能说明太多。
  出手阔绰,甭管来路正不正,兴许是人家生财有道。
  或是不想引人注意,怕被主家责骂,才略作乔装。
  清烈继续说道:“今日属下亲自跟了他一段路,一直跟到他回到孙家老宅,才真正发现了蹊跷之处——此人在孙家,有一处独院,并不与其他下人共住,且院中竟有一名家丁伺候。那家丁是习武之人,若非属下多了份谨慎,只怕是要被他察觉。”
  想来也就是干惯了这等隐秘差事的他了,若换作清羽他们,恐怕当场就会被对方发现踪迹,从而打草惊蛇。
  殿下独独派了他护送张姑娘来苏州,不是没有道理的。
  张眉寿没有察觉对方的自我感觉良好,刚要问一问那中年男人的长相之时,却见清烈自袖中取出了一物。
  “此乃属下所绘对方的大致样貌图,请姑娘过目。”
  他将东西双手奉上。
  张眉寿接过,展开了来看。
  纸上所绘画像可见是个五官称得上端正,然脸颊有些清瘦凹陷的中年男人。
  “画得不错,是学过画?”
  张眉寿边将画像卷起,边随口问道。
  “姑娘过赞了,只是闲来无事时,拿来打发时间的爱好罢了。”
  想到棉花曾经所绘画像,一旁的阿荔沉默着看向窗外。
  守在窗下的棉花似有所查一般,转过头来与她对视着。
  只见阿荔脸上现出了一丝恨铁不成钢的神态,嘴唇轻动,无声吐出了一个字——学。
  她阿荔身为大丫鬟,处处都不想输给旁的丫鬟,她的男人自然也不能输给别的随从才行。
  棉花默默转回了头。
  做随从很容易,但娶媳妇好难。
  “姑娘,是否要将人先控制住,或带来见姑娘。”见张眉寿一时没说话,清烈主动问道。
  “你武功虽定在他之上,然此人兴许极擅使毒,决不可轻举妄动与其交手。”
  这世上有些毒发作极快,她到时即便有心想救怕也来不及。
  清烈上一世是因暗查白家的案子而殉职,这一回祝又樘将人保了下来,交到她手里,她便不可能叫他冒这个险。
  “眼下只需暗中盯着,待我先确定了对方身份,再设法将人引出来。”
  清烈闻言应“是”。
  “近身交手断不可取,但有一事,需得你去办。”
  “姑娘只管吩咐。”
  “待其出门之时,潜入卧房内,取几根须发即可。”
  “?”
  清烈眼底有着困惑。
  但其中缘由轮不到他来多问,照做就是了。
  清烈退下之后,张眉寿向阿荔道:“去请田氏过来一趟。”
  这画像画得极生动传神。
  其上的人她并不认得。
  而若田氏认得,便可证明没有找错人。
  约等了一刻钟的工夫,田氏便随阿荔一同过来了。
  “姑娘。”
  “看看吧。”
  张眉寿指着桌上的画像道。
  田氏在路上已听阿荔大致说明了情况,眼下没有迟疑地上了前,将那画像展开了来看。
  只一眼,面色便已大变。
  又待细致地打量了片刻,确定正是自己记忆中的那人没错,不由震惊地喃喃道:“怎会是他……”
  张眉寿心底陡然生出希望来,忙就问:“他可是南家人?”
  田氏好一会儿才得以点了点头。
  “是。”
  她的目光仍然胶在那幅画像之上,道:“这是我家中庶出的舅舅。”
  “舅舅?”张眉寿一时有些不解。
  田氏低声解释道:“因要选出每代最有天赋的嫡女来传承蛊术,故而南家与其他人家有些不同,常需招赘上门——我父亲便是南家的赘婿,这画上之人,正是我母亲同父异母的庶弟。”
  只是在她幼时,父亲就患病去世了,一直以来替代父亲教导她的人是极严厉刻板的外祖父,也就是南家覆灭之前的最后一任家主。
  张眉寿这才了然。
  原来南家等同是田氏的外祖家。
  那么这个舅舅哪怕是庶出,却也是实打实的南家嫡支血脉了。
  她一颗心彻底落定了下来。
  如此一来,姨母的蛊,十之八九有解了!
  田氏却站在桌前望着那幅画像,陷在了巨大的惊惑中,久久无法回神。
  ……为何会是舅舅?
  在她记忆当中,幼时周围为数不多肯宠着她,陪她说话的人,便是这位小舅舅了。
  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她不知道的隐情?
  ……
  夜色渐深,夜幕中的薄云如一层浮动的轻纱,轻轻拂过皎洁弯月。
  锦清居内,宋氏姐妹已经歇下。
  熄了灯的四下,一瓦一木,在浅浅月色的笼罩下显得极宁静,只隐约可听得自墙角处偶尔传出一两声虫鸣。
  宋锦娘住着的卧房中,行出了一道身影。
  绣鞋轻软,踩在地上几乎不曾发出什么声音,守在外间的丫鬟睡得正熟,并不曾察觉到什么。
  那道身影脚步极轻地来到了冰窖前,取出钥匙将门打开。
  冰窖中寒冷刺骨,她为了不发出声音,却连一件外披都不曾穿,仅着一身中衣,此时冷得牙关打颤。
  她摸索着点亮了备好的半截蜡烛,刹那间,光影一闪,背后忽有一阵凉风吹拂而过。
  她心口处一阵狂跳,蓦地回过头去。


第812章 是她
  然而昏暗中似乎并没有什么异常。
  或是方才进来的急,忘了关地窖的门,有夜风灌了进来……
  她不敢有片刻耽搁,大步朝着那几口木箱处走去。
  她一只手握着蜡烛,另一只手将一只只锦盒挪到一旁,最后才摸到一只不起眼的小匣子。
  这一刻,她心中略定。
  她就知道东西一定还在——如若真被发现了,宋家此时又岂会这般平静。
  可宋锦娘怎么会突然有大好的迹象?
  她分明是按照那人的交待做好了一切,那人也说了,这蛊毒外人根本解不了……难道说那位哑婆当真不同寻常?
  但那人也叮嘱过她,倘若到了不会再引人注意的最后关头,只要将那蛊虫烧死,中蛊之人就会必死无疑……
  她这些时日也想这么做,但迟迟下不了决心。
  但眼下这局面,她若再不做些什么,事态怕是真要脱离掌控了。
  趁着眼下宋锦娘还未曾真的大好,及时结束这一切,或许这几日的好转在旁人眼中便只是回光返照而已,到时想来也不会引起什么猜测和麻烦。
  她这般想着,边取出了贴身藏放的钥匙去开那把小锁,眼底闪过挣扎之色。
  但那一丝挣扎,并没能动摇得了她的决心。
  如今她根本没有退路。
  “嗒——”
  铜锁被打开了来,发出细微清脆声响。
  她迫不及待地将匣子打开了来。
  然下一瞬,却是脸色大变。
  匣内空空如也,无一物在!
  蛊虫不见了!
  这一刻,巨大的惊诧与恐惧同时向她袭来,她拿不安的眼神在四下不停地搜寻着。
  按理来说,这匣子和铜锁都完好无损,虫子绝不可能自己爬出去才对!
  但眼下她除了先找一找,根本没有其它什么能做的。
  几口箱子均被她挪开,任何一个角落都不曾放过。
  四下寒气侵蚀,所触碰之物皆如寒冰一般,叫人忍不住牙关打颤,然她却是一颗心仿佛要跳出嗓子眼儿,短短片刻间已是满身的汗水。
  而此时,身后忽然有一道声音响起。
  “不知太太在此处找什么?”
  “……”
  她浑身一僵,手中的蜡烛砸落在地,烛芯挣扎着闪了几下便灭了。
  四下陷入短暂的黑暗,直到那藏身在昏暗中的人点亮了手中的火折子。
  这是锦清居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