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喜上眉头 >

第42章

喜上眉头-第42章

小说: 喜上眉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哭得累极了,她屈膝抱着腿坐在床上,望着纱灯出神时,忽然听到外面隐约有说话的声响。
  “小少爷,您怎么来了呀?三姑娘此刻不愿见人,您还是回去吧……”
  “快领小少爷回去!”
  元棠听得一愣。
  阿弟来了?
  一道略显迟缓呆滞的男孩子声音说道:“我来看三姐……我给三姐、送鸡腿吃……”
  “大太太罚了三姑娘今晚不准吃饭,您这样会惹大太太不高兴的。”丫鬟小声地劝道。
  “不,三姐饿……要吃饭饭。”男孩子似乎很坚持。
  元棠听到这里,眼泪无声坠落。
  她回到家之后,没有人敢来看她,更别提是送吃的了。
  她这个弟弟元朗只小她一岁,是他们大房唯一的男孩,母亲接连生了她们姐妹三个,才好不容易盼来了一个儿子。自然是疼得如珠如宝,真正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可就在去年,她和元朗在花园子里吵闹时,生气推搡间,她不慎将他推倒在地,头磕到了假山上……救治得当之下,命是侥幸保住了,却落下了痴傻的病根。
  以往聪明伶俐、活泼骄纵的男孩子忽然成了连话都说不清的傻子。
  作为罪魁祸首,她一直不敢将真相说出来。
  “谁让你从前那么坏,仗着父亲母亲宠爱你,总是欺负我!那天也是你先抓花了我的脸……”她狠狠地揪着衣裙,哭着自语道。
  ……
  几日过去,很快到了张峦即将外出历事的日子。
  他动身的前一日,王华苍斌等人,兼柳一清皆来张家相送。
  正午设下的宴席上,张敬也在,却未见今日刚巧在家休沐的张彦的身影。
  张峦看在眼中,冷笑在心底,却想着“不来得好,若不然,还要毁了他与好友举杯畅谈的兴致”。
  席间,大家只是薄饮,多是在说着张峦此番的历事。
  张峦要前往湖州府管辖下的归安县县衙历事,路途遥远。
  起初他本应被分派在京城诸司,可后来曲祭酒又忽然说京城名额已满,这才重新安排了他前往外地县衙。
  前往外地,且不过只是区区一个偏远小县,乍一听似乎远远不比留在处处锦绣的京城来得好,可懂得其中关窍的,却知如此反倒更利于发挥己能。
  京城各衙门府司空缺不常有,真正是狼多肉少,家世能力一般者,着实不易出头。
  席上之人都并非目光短浅者,互说着自己的见解,让张峦更添了信心。
  他在心底暗暗立誓此次一定竭尽全力,做出些成绩来。
  推杯换盏间,忽然有仆人过来传话,语气难掩欢喜地道:“二老爷,家里头来贵客了!”


第101章 眼红
  “哪位贵客?”张峦放下酒杯,疑惑地问。
  “是定国公世子!”
  定国公世子?
  席上众人也吃了一惊。
  这确是大贵客了。
  虽同在小时雍坊,说得好听些都是邻居,可定国公府这棵大树却并非其他人家能轻易攀得上关系的。
  若来了寻常好友,还可请人来共饮一杯,但对方是定国公世子,这便不可能用这残羹剩饭来招待了。
  一行人连忙放下碗筷酒杯,起身漱口,整理了形容,不敢耽搁地朝着花厅赶去。
  路上,张峦朝传话的仆人问道:“定国公世子为何忽然造访?”
  仆人摇头答:“这倒不知,小的刚将人迎去花厅,就赶紧通知各房去了。”
  张峦只得暂时压下心中不解,一路疾行来到花厅。
  待他们到时,定国公世子已经有人在招待了——张彦正满脸笑容地跟定国公世子交谈。
  张峦看在眼中,只觉得讽刺。
  他的饯行宴大哥无暇参与,这边定国公世子刚到,他却跑得比兔子还快。
  寒心已谈不上,不齿倒有几分。
  张彦见他带着王华等人赶来,便笑着说道:“二弟三弟既在待客,又何须如此急匆匆地赶来,这满身酒气,冲撞了世子可如何是好?”
  这话听起来就像是兄长对胞弟善意的提醒,还间接拍了把马屁。
  却让被提醒的几人一时处境尴尬无比。
  张峦面不改色,朝着定国公世子长揖一礼:“听闻世子光临寒舍,一时无暇顾及良多,唯恐怠慢——失礼之处,还望世子勿怪。”
  不就是拍马屁吗,才看过猪跑,谁学不会?
  仪表温雅的定国公世子笑了笑,道:“无妨,张贤弟不必多礼。”
  这句张贤弟让众人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尤其是张彦,更是在心底大吃了一惊——方才他与定国公世子寒暄时,定国公世子只称呼他张翰林,透着股生疏,怎到了二弟这儿就成了贤弟了?
  一定是因为二弟没有官职在身的缘故!
  张彦这么一想,心中才略微舒服了一些。
  待王华等人皆与定国公世子逐个行了礼,他便笑吟吟地道:“二弟三弟,你们且还是先行下去更衣罢,世子自有我来招待。”
  他一而再提及此事,不想在外人面前失了礼数的张峦自然也别无他法,正打算应下之时,定国公世子却抢在前头开了口。
  “不必如此麻烦,今日倒是我来得贸然——然我此番前来,正是寻张贤弟来了。”
  张彦惊愕不已,脸上的笑意顿时凝固住了。
  张峦也很吃惊。
  他无官职在身,不过监生一个,如何能劳得定国公世子亲自前来相见?
  “不知世子有何吩咐?”他连忙询问。
  “这是哪里的话。”定国公世子笑着说道:“前些日子小女在私塾中被蛇所咬,幸得贵府三姑娘相救,这才未受惊险。相助之恩,自当上门相谢。”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愣住。
  定国公世子见张峦如此神情,也有些惊讶:“怎么,贵府三姑娘未向家中提及此事吗?”
  张峦忙道:“这倒真不曾听说过。”
  定国公世子就有些纳闷儿了。
  救了他定国公府的小姐,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这小姑娘这么沉得住气的吗?
  定国公世子脸上笑意更浓了几分,玩笑般说道:“令爱倒是施恩不图报——此事按理来说早该登门道谢的,只是近来内阁事忙,难以脱身。失礼之处,还望贵府勿怪。”
  “世子此言折煞我等了。”张峦自是道:“孩子间互为同窗,举手相助乃寻常事,不足一提。”
  内心却道:我闺女竟然敢碰蛇?还救下了定国公的小姐,并且只字不提……未免也太优秀了吧!
  余光瞥见张彦假笑的难看脸色,张峦心中莫名优越。
  看看大房的孩子,再看看他的孩子,简直高低立见好吗?
  张彦正如吞了苍蝇一般难受之时,偏又听得定国公世子提到:“对了,今日我出门时,我那女儿千叮咛万嘱咐地让我给张三小姐传达一句话——说是她恰巧得了仁和公主的花会请柬,想邀贵府三小姐一同前往。”
  仁和公主的花会?
  张彦听得更是眼红不已。
  听闻定国公世子上门,刚赶过来的张老太太听到这句话,激动得眼睛发亮。
  “这当真是不巧了……”张峦笑着摇摇头。
  张彦拿看待傻子一般的眼神看向他——他难道连仁和公主的花会都没听说过?!
  这千载难逢的机会都要推脱拒绝,怕是吃酒吃傻了吧!
  张老太太更是气得险些没站稳。
  “这话怎么说?”定国公世子不解地问。
  这一家人还真怪,女儿救了人不吭声,父亲想也不想就拒绝了花会邀请……
  “世子万万别误会。”张峦解释道:“是因小女先一步答应了与秦家小姐的邀请。”
  咳,他就是故意卖个关子,借机气一气大哥。
  定国公世子一愣之后,这才释然。
  张彦的眼珠子惊得都快掉到地上去了。
  他竟都没听二房提起过!
  藏得可真够深的!
  这等机会自家女儿想都不敢想,怎么偏偏老二家的还有人争着抢着带着去?
  定国公世子离去之前,得知了张峦即将要前往湖州府历事,主动提出要张峦替他给曾是故交的湖州知府吴怀敏捎一封信。
  明面上说是替他捎信,可谁都听得出言外之意——这是有意暗中替张峦疏通关系!
  人前宠辱不惊的张老太太回到松鹤堂之后,高兴的合不拢嘴,亲自上了三炷香,念叨着祖先保佑。
  念叨一半,又觉得不对——好像不关祖先的事,应当是三丫头带来的好运气!
  张老太太当下赏了不少物件儿让人送到愉院。
  而张彦的心态彻底崩塌了。
  他回到大房之后,背着手在屋子里来回地踱步,又气又急。
  今日刚拆了头上伤布的柳氏看得心烦意乱,这才算是开口与他说了第一句话。
  “不是听说定国公世子来了吗?怎么,难不成还为难你了?”
  张彦听得想冷笑。
  为难他?
  人家都不曾拿正眼瞧过他!
  他当即将在花厅里发生的事情都说了出来,尤其念叨着仁和公主花会之事。
  柳氏听得惊异极了。
  可眼红之余,她很快就想到了一处关键。
  “既然三丫头有秦家姑娘带着了,那能不能让咱们妍儿跟着徐二小姐一同去?”


第102章 狗子变了
  张彦听得精神一振。
  对……他怎么没想到这上头去?
  “可咱们眼下跟二房闹得这么僵,他们未免肯答应帮妍儿。”他皱着眉说道。
  “自然是不能由咱们出面。”一旦有了共同的利益,夫妻二人很快“冰释前嫌”,柳氏撺掇着张彦去找张老太太。
  “让老太太去找二房他们说,妍儿若也去了仁和公主的花会,这对咱们张家来说也是长脸的好事,老太太没理由会不答应。”
  她的女儿若是能去仁和公主的花会上走一遭,那可就不一样了。
  张彦赞同地点头。
  他片刻没耽误,立即去了松鹤堂。
  最近他回回来松鹤堂,回回被骂,此番竟然也难逃此劫。
  他本以为母亲会一口应承下来他的提议,可谁知老太太二话不说就直接拒绝了,还倒过来斥责他:“妍儿如今什么名声你们心里头没个数儿吗?跟过去干什么?让人议论、给三丫头丢脸吗?!”
  张彦面红耳赤,一时说不出话来。
  呆在内间抄经的张眉娴刚出来,就看到了这一幕。
  “此番三丫头有幸去仁和公主的花会,你只盼着她日后若是出息了,得了一门好亲事,多少让二丫头沾些光就已是你们天大的幸运了!”张老太太看着他又道:“至于旁的,不该是你们的,还是少惦记为妙。”
  仁和公主的花会若能去上一回是很光彩,可关键你也得照照镜子,瞧瞧自己一身的污点,适不适宜去不是?
  “母亲这话说得未免有些太过了吧?”张彦低着头,语气忍耐:“妍儿名声是不好,可眼下不正是一个好机会吗?姐妹间相互提携帮助,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吗?”
  情理之中?
  张眉娴翻了个白眼。
  这时候若二房还肯帮二妹,那哪里是情理之中,分明是以德报怨!
  亏父亲还这么理直气壮,仿佛人人都该顺着他这歪道理往下走似得。
  “眼下你倒知道一家人要相互提携了?往前你们算计二房的时候怎没想到?”张老太太恨铁不成钢地道:“我几次三番让你去给你二弟赔不是,你又是怎么做的?今日是你二弟的饯行宴,你亦还在使性子不露面,你以为你给他扮了丢人,可丢人的根本是你自个儿!”
  如今用得着二房了,他倒是一大堆道理冒出来了。
  合着这些道理只有在对他有利的情况下才能算作是道理是吧?
  “母亲对我们大房不满,不肯从中帮忙就且罢了,又何必借此再来教训儿子。”
  张老太太简直被气乐了。
  他还一副看破世态炎凉的样子是怎么回事!
  “老大,你若当真觉得是情理之中,那你自去找你二弟伸手去要便是了,还来找我这个无用的老婆子作甚?”
  说白了,自己也觉得没脸吧!
  张老太太一句话堵得张彦面色通红。
  “老大,你如今怎如此糊涂!”张老太太皱着眉,语气却谆谆:“且不说你与二房之事,单说妍儿,即便真的跟去了,顶着与邓誉的纠葛,不仅有损张家颜面,甚至有损定国公府的颜面!这般做人,未免太不识趣——而三丫头好不容易跟定国公府结下的善缘,只怕因此也要被毁了!”
  “再者,妍儿这般名声,若到时传到公主耳朵里,再触了公主的霉头,才更是不妙。”
  张彦听得在心底连连冷笑。
  一口一个妍儿名声不好,可妍儿的名声为何不好?还不是毁在了他们二房的手里!
  他心里这么想,嘴上却道:“是,都是儿子的错,儿子不该痴心妄想。”
  “你要当真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才好。”
  “儿子当然知道,儿子错在处处不如二弟,自幼难讨母亲欢心。”
  张老太太气得头脑发昏。
  她没听错吧?
  这话竟出自一个三四十岁的大男人之口?
  怎么不干脆将裤子脱了,换上开裆裤再来说!
  “你日后有什么事不必来找我了,母亲实在帮不上你。”张老太太忍无可忍地摆摆手。
  她已是将道理嚼碎了给他听,他也能越扯越偏,就问你气不气?
  气是不能气的,她还要长命百岁,所以——
  “你日后有事只管去找你父亲,你们男人间的事情,我妇道人家掺和不了。”
  她算是看明白了,大儿子迟早也是发疯的命。
  为什么?
  因为这平凡的世间根本容不下这么愚蠢自私的脑子!老天爷迟早要看不下去的!
  就如他那自私的父亲一般,终日想着自己求长生,丢下一家子不管,将所有的难题都抛给她一个柔弱女子来面对承担!
  张彦脸色尤为难看地离开了松鹤堂。
  张眉娴替张老太太轻轻拍背顺气,轻声劝道:“祖母别气。”
  “我气什么?你父亲幼时是跟在你祖父身后的,他不成器,是你祖父教得不好,也怪不着我。”
  张眉娴无奈望天。
  摊上这样一个父亲,那她是不是该去找祖父寻仇呢?
  “倒是委屈你了。”张老太太有些愧疚地看着大孙女。
  她想到了大孙女的亲事。
  她如今老了,身边没有一个正常的男人支撑,娘家也一直庸庸碌碌,许多地方根本使不上劲儿了。就如大儿子如今屡屡明目张胆地忤逆她一般——这要换到十年前,借他十个狗胆他怕也不敢!
  哎,狗子长大了,眼里没娘了。
  若再这样下去,再有十年的光景,她只怕就要仰仗柳氏的鼻息过活了。
  这回她夺了柳氏的管家权,底下的大管家已经背地里在提意见了,说什么二太太能力不足……只是都被她压了下去而已。
  老太太感慨之余,忽然想到了什么,向张眉娴道:“你近来与你三妹不是走得近些吗?不如,你去试着探一探她的口风,万一她愿意帮你一把,说不定对你的亲事能添些助益。”
  她如今也不大愿意再去勉强二房做什么事,更何况是为了大房,她若亲自出面,只会将这潭水越搅越混。
  所以,她想让孩子自己去试试。
  “祖母……徐二小姐要带的人是三妹,又不是我。再者,我比徐二小姐大了五六岁呢,我跟着后头未免不好看……”张眉娴不赞同地说道。
  可手指却不自觉地绞紧了帕子。
  “而且,正如您方才所说,这是三妹跟定国公府的善缘,若上赶着提要求,未免显得咱们太势力了。退一万步说,三妹即便真的想带,只怕也会带年纪相仿的四妹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