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喜上眉头 >

第68章

喜上眉头-第68章

小说: 喜上眉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不知那大国师究竟是爪牙太多,还是真的有过人的本领,可无论是哪一样,都足以让人畏惧之极了。
  尤其是当今圣上对他深信不疑——
  三年前,与她家疯老头子走得极近的兵部侍郎白家,就是因为被大国师算出祖宅下压着龙脉,被断言三代之内必要换天造反,而被举家抄没,株连无数……
  也是自那之后,老头子被吓得彻底疯癫了。
  张老太太至今想起此事,仍觉得后怕。
  前一晚还拉着她的手唠嗑的白家老姐妹,第二日就被推上了断头台。
  她不敢想象若叫大国师知晓她张家竟窝藏了一个有什么煞星转世可能的姨娘,那会是什么结果。
  此时此刻,什么大儿子被戴绿帽,二儿子被人设计失身丢了清白,儿媳妇搅得家宅不宁……这些统统都变得不重要了!
  早知如此,她绝不会不自量力地去揪扯这些陈年旧事,这种求锤却得狼牙棒的感觉——真的让人觉得不值得。
  现在将人交出去验明身份然后祭天还来得及吗?
  张老太太焦急难安地盯着苗姨娘看。
  本打算将这些秘密带进棺材里去的苗姨娘无比愧疚却无奈。
  张眉寿有些心虚地望天。
  如果叫祖母知道了今天这些事情全是她捣鼓出来的,想必要被打死的人该换作她了罢?
  苍天可鉴,她本只是想弄清楚并抖出大伯娘的错处而已啊,想活得明白一些有错吗?
  眼下看来,真的有错。
  张眉寿默默低下了头。


第164章 将死
  “母亲,只需将此事瞒死了便是。事隔多年,说不准那真正的‘煞星’已被捉住发落了。”三太太纪氏在一旁轻声说道:“总归该死的都死了,余下的,将嘴管住了便是。”
  世人大多数都被那大国师的‘威名’给震慑过头了,眼下关起门来说的话,哪有那么容易传出去?
  蹲在墙头借着树冠遮掩身形的清羽安静如鸡。
  张老太太拿“你懂什么”的眼神看向三儿媳,却只能道:“立即将苗氏送回庄子上去!干干净净,再不要回来了——”
  再不要回来了。
  便是要让人悄无声息地死在庄子上的意思了。
  今日已经死了个芸儿,大儿子又吐血请了郎中,柳氏还在等着处置,若贸然再将苗氏打死在家中,动作闹得太大,少不得要惹人议论。
  寻常议论倒不怕,怕只怕苗氏方才所言为真,再惹出不必要的麻烦来。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小心一些为妙。
  今日她将苗氏处置干净,来日万一真的不幸被那大国师找到头上来,也好表明一下‘大义灭亲’的狗腿立场。
  总归苗氏横竖都得死了,只是死得悄无声息些更为妥帖。
  至于自家人的嘴能不能闭得牢牢地?
  想来想去,竟也只能靠自觉了。
  若不然,总也不能一碗毒药将在场的两个儿媳和孙女都毒死了不是?
  张老太太无可奈何之际,只能又在心里骂了柳氏一遍又一遍。
  归根结底,这些个破事全都是怀春怀出了毛病来的大儿媳妇给折腾出来的!
  “妾身临走之前,想要再见池儿一面。”苗姨娘将头叩在地上哀求道。
  “休想!”正怒火当头的张老太太斩钉截铁地拒绝道。
  难道还要再多一个人知道那个能要人命的秘密吗?
  还是说,苗氏再打算在儿子面前叫叫苦,临死前说一番她是如何被狠辣与无情的老太太给生生逼死的,再给她这个老太太添一个叫做庶长孙的仇人?
  现在叫她痛痛快快地去死,已是便宜她了,若来日张家真的被她的过往牵连上,定还要让人掘尸、将其挫骨扬灰的!
  忽然摊上这样的事,张老太太恨得牙都要咬碎了。
  宋氏在一旁不语。
  眼见苗氏将死,她的心情很复杂——想到苗氏带来的一切,她恨不能将人千刀万剐。可奇怪地是,她此时静下心来,更恨的却是柳氏,苗氏反而觉出了几分可怜。
  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才是她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祖母,苗姨娘还不能走。”张眉寿开口说道。
  宋氏有些诧异地看向女儿。
  看来女儿是随了她,竟这般心软。不过孩子还小,善良是好事,还须慢慢教导才可以辨别善恶对错。
  宋氏正在心中念叨着,却见自家女儿迎着老太太投来的目光,往下说道:“方才那女子已没命了,若苗姨娘再走了,待柳家来了人,没有证人作证,大伯娘必然不会承认——不如待事后再处置苗姨娘也不迟。”
  她怕祖母被气得也吓得糊涂了。
  宋氏顿时哑然。
  张老太太却想也不想地说道:“你大伯都快被生生气死了,还需要什么证人!”
  她儿子到时的精神面貌和所说的话将会是最好的证据——谁还会凭空往自己头上叩绿帽子不成?
  张眉寿:“……”
  那……好吧。
  “先处置了,余下之事,等老二回来再说。”张老太太语气不容置喙。
  该遮掩时遮掩,不该遮掩时也要动作果断,拖拖拉拉反而容易出差池。
  眼睁睁瞧着苗姨娘被带走,阿荔在心底暗道好几声可惜了。
  倒也不是因为旁的,只因苗姨娘的大好本领,姑娘连个皮毛都还没学到呢,实在可惜。
  作为一个小姑娘,阿荔常常觉得自己长了副硬心肠,但做丫鬟的,若不为自家主子的利益考虑,反去可怜主子的仇人,那才是糊涂蛋呢。
  苗姨娘被送走之后,张老太太将宋氏和纪氏两个儿媳及张眉寿和张眉妍,并着张敬都带去了松鹤堂。
  同时被唤去的还有方才在大房的几名婆子和丫鬟,阿荔自然也在其中。
  松鹤堂大门紧闭,张老太太坐在圈椅中,神情晦暗,语气肃冷。
  “今日之事,谁也不可泄露出去半个字!”
  ……
  听张老太太训完话,众人神色各异地离开松鹤堂之后,已过了午时。
  宋氏拉着女儿要往海棠居去,想同女儿说一说知心话。
  今日得知之事,对她来说意义甚大,此刻心中尚且百感交集着。
  可女儿偏不愿做那贴心的小棉袄,还没心没肺地说自己想去找徐家小姐玩,直叫宋氏忍不住觉得自己是生了三个儿子出来。
  好在纪氏很快来找了她,妯娌二人今日共同经历了一件无法与外人言之事,此刻将门一关,纪氏半是唾弃柳氏,半是劝说宋氏,直聊得宋氏时而咬牙切齿,时而眼泪横流。
  可归根结底,眼见始作俑者已被揭露,心底确是畅快的。
  棉花将马车赶得飞快,路不平坦时,将马车里的人颠得东倒西歪。
  马车里的张秋池却感觉不到丝毫颠簸一般,双手紧紧地攥着膝盖上方的衣袍,清俊出尘的脸庞之上,几乎血色尽褪。
  张眉寿撩开车帘看了一眼车外。
  已快到了。
  她本该和所有的人一样,不必将张秋池的感受放在眼中,甚至连苗姨娘的死也不必特意告知他——若在她眼中,张秋池还只是那个多余、而只会让她父母心有隔阂的存在的话。
  可此番重活一回,因本抱着改变母亲命运的想法,而随之对张秋池投以的过多关注与接触,却让她对这位庶兄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与感情。
  只是这种感情亦是有原则的。
  她万万不可能因为顾念张秋池的感受,而不顾一切地去盲目维护苗姨娘。
  她至多只能让他最后尽一份孝心,见上苗氏最后一面,以此来保住少年人一份摇摇欲坠的心绪罢了,不至于日后猛然得知,半点接受不得。
  最紧要的一个原因还当是——苗姨娘走到这一步,虽是作茧自缚,却皆是她一手的推动。
  若单单只是由她来推动,是无可厚非的。她作为宋氏和张峦的女儿,替父亲母亲揭开当年的谜团既合情也合理。


第165章 尽孝
  且不说苗姨娘隐瞒的那个足以招来杀身之祸的秘密,单说做人既有胆子去设计别人,就该做好被揭穿惩治的准备。
  所以,即使闹到今日以苗姨娘难保性命作为收场,张眉寿认为自己没有错,也不会有半分心虚愧疚。
  可张秋池不同。
  他是苗氏所生,自幼被苗氏教养大。
  而当初她之所以想到要往大伯的外室芸儿身上查,实则是因为张秋池的提醒与铺垫。
  是他先觉察出了柳氏和父亲与苗氏相遇之事兴许有关连,将自己的猜测毫无保留地告知她,一直同她站在相同的立场,试图去查清当年之事。
  所以,其他人皆可以忽视他的感受,唯独她不能。
  即便没有张秋池,她一样能做成此事,可既他参与了,且她也用了他给的线索,那便不能装作什么都没发生。
  她如果那样做了,便是辜负了一颗赤子之心。
  她为的只是不辜负,而不是出于任何愧疚与弥补。
  若张秋池有朝一日不肯体谅她的做法,也无可厚非,了不得做仇人便是。可那是日后的事情,今日且不去考虑。
  马车在张家庄子外停了下来。
  马车尚未停稳,张秋池便一把撩开车帘,跳下了马车。
  可却被庄子上的婆子拦在了大门外。
  张眉寿走上前,那身材粗壮的婆子一眼将她认了出来——这不就是先前那位头一回过来、就将这她们原先的管事婆子给扒下来了的三姑娘吗?
  听说这三姑娘回去之后,非但没被责罚,还被老太太夸赞了。
  惹不起——
  婆子满脑子装着这仨字儿,脸上堆着笑将人请了进去。
  “老太太前头刚差人将苗姨娘送回来,眼下人都还没走呢,正在后头吃茶歇脚。不知道三姑娘前来,可是有什么别的吩咐?”
  “我正是来看看苗姨娘。”张眉寿只看了这婆子一眼,便知她并未察觉到异样。
  至于祖母派来的那些人迟迟不走,想必是要看着苗氏真正死透了才肯离开的。
  她早知这些婆子为了不露出异样,必然要处处谨慎,不敢表现出着急的样子,所以她和张秋池一定赶得及。
  他们来到苗姨娘的住处时,堂内只有一名婆子守在那里。
  张秋池一眼看见了婆子手中托着的白绫,那白色尤为刺眼,叫他整个人都恍惚了一瞬。
  “大公子与三姑娘怎么来了?”婆子虽心中惊异张秋池此时的到来,面上仍平静地问。
  张眉寿:“我奉祖母之命,让大哥来送苗姨娘。”
  对于自家姑娘撒起谎来根本不脸红,正经认真到让她这个知情者都要忍不住去信服的能力,阿荔暗暗钦佩不已。
  什么?撒谎有什么好钦佩的?作为一个合格的大丫鬟,当然要无孔不入地吹捧崇拜自家姑娘才可以啊!
  那婆子也真的信了。
  谁能想到嫡出的三姑娘会因为庶兄而撒这种一戳既破的谎。
  张眉寿自然知晓这话回头一经祖母,便会被拆穿,可拆穿便拆穿了,也无甚紧要的,也罚不出什么新花样来。
  反正这个家眼瞧着也要散伙了。
  若叫那婆子得知这位三姑娘竟这般死猪不怕开水烫,只怕要哀嚎一声“遇到高手了”。
  婆子稍退得远了些,张秋池走进房中,朝着苗姨娘跪了下去。
  “孩儿不孝!”
  他声音沙哑悲拗。
  此时此刻,大是大非皆被抛到脑后,他只是一个眼睁睁看着生母赴死而无力挽救的孩子。
  苗姨娘颤抖着弯下身,将他抱住。
  “是姨娘拖累了你,今日姨娘走了,你此后要谨遵父母教诲,尽责尽孝。”苗姨娘泪水簌簌而落:“姨娘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只是投错了胎而已……当初都怪姨娘太自私。姨娘有今日苦果,乃是自酿,姨娘没有不平,唯有亏欠。池儿,你切要记得保重自己……”
  若能平平安安地,活着总还是好的。
  二爷和二太太心地仁慈,是不会对一个真正的好孩子下手的。
  她唯一不放心的只有那件事……
  可即便她有百般放心不下,如今却也无能为力了。
  当初那碗堕胎的汤药她亲自煎好,可眼睁睁瞧了一整夜,却终究没舍得喝下去。
  她至今都不知当初的决定是错是对。
  张秋池反抱住苗姨娘,声音不安而低弱地道:“姨娘若想走,儿子便带姨娘走。”
  亏欠是用来弥补偿还的,偿命有何用?
  若偿命能让一切重来,恢复如初,他愿替姨娘偿命!
  可既不能,他宁可带姨娘离开这里,也绝不忍心见生母这样死在自己眼前!
  “糊涂!”
  苗姨娘忽然松开了他,低声呵斥道。
  于他们而言,越是逃,处境便越是凶险!
  “你自幼吃穿用度读书,哪一样不是张家的?你要尽孝,也该去二太太和二爷面前!你读的书,学的规矩,都抛到哪里去了?”此时此刻,苗姨娘仍下意识地将宋氏摆在张峦前头。
  张秋池浑身一僵,眼眶红极了,顿时矮下身,叩下了头。
  “回去吧。”
  苗姨娘的声音陡然平静了许多。
  “让大哥最后为姨娘奉一盏茶吧,也好全了大哥的一番孝心。”
  张眉寿此时带着阿荔走了进来。
  阿荔手中托着茶盏,递到张秋池面前。
  张秋池双手颤抖着接过。
  虽然不知道三妹小小年纪哪里来的这么多花样,可不得不说还真挺周全的……
  他如果有三妹那般仿佛鬼上身一般聪明机智的脑袋,是不是姨娘便不必死了?
  张秋池在内心哭泣着说道。
  婆子眼瞧着这一幕,嘴上虽有些不耐烦地催促着,可内心亦有几分叹息。
  不管怎么说,孩子总归是可怜的。
  苗姨娘接过张秋池递来的茶,喝之前,先道:“我喝了这盏茶,往后你只当没我这个姨娘。此后要认真读书,孝顺长辈,娶妻生子,好好过日子。”
  张秋池眼中泪光颤动,抿紧了唇不语。
  苗姨娘掀开茶盖,目光微滞,最后一眼却是看向了张眉寿。
  张眉寿已经带着阿荔转身出了堂屋。
  女孩子纤细娇小的背影被午后的阳光拢成了小小一团,渐渐消失在视线当中。
  ……
  马车在张家门前停下,张秋池和张眉寿先后下了马车。
  张眉寿看向一旁巷子口里停着的马车,隐约记得她出门前那辆马车已停在了那里。
  车夫显是等得太久了,已坐在辕座上打起了盹儿。
  她以为车内无人,却不知车里的人早已热得汗流浃背。


第166章 就不能歇会儿吗
  面对面而坐的祝又樘和王守仁互看一眼,见对方热得脸色通红,汗珠成线,偏还要将双手扶在膝上强撑着不去擦汗的模样,只觉得这情形透着怪异——若脖子上再挂条汗巾的话,倒像是在澡堂子里泡澡似得……
  装睡的车夫叩响了车壁,打破了尴尬的气氛。
  “公子,人已经回来了。”
  祝又樘和王守仁俱是松了口气。
  太子殿下松气是因为小皇后平安回来,心中放心了。
  王守仁则是——终于能出去透透气了!
  虽说做人热心些没有错,可也没有必要一步不离地看在人家门口吧!
  这哪里是当朝太子殿下,这分明是……镇宅石狮好不好?
  究竟谁才是蓁蓁的小竹马啊?真是弄不明白了……
  但好在他并不是最辛苦的那个——
  一路跟在张眉寿的马车后面,刚回来复命的清羽又累又热又渴,衣衫尽湿,脸颊通红,高冷的侍卫形象荡然无存。
  虽然他轻功了得,可也不带这么玩的啊!来回几十里路,那年轻气盛的车夫又将马车赶得飞起,他连口水都来不及喝,简直要中暑了!
  他今日就是拉下这张冷脸,也要好好地跟太子殿下谈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