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H文电子书 > 红楼之天上掉下个林哥哥 >

第41章

红楼之天上掉下个林哥哥-第41章

小说: 红楼之天上掉下个林哥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冷笑一声,“朕才二十六岁,就有人琢磨身后之事了,其心可诛啊!”

后宫里最为惨烈的争斗不是争宠而是夺嫡,皇上自己也是从那血雨腥风的争斗中过来的,自然知道这里面的凶险。贾贵妃若真动了这样的念头,这人就不能留了。不能叫她在后宫里兴风作浪,把一宫的人都搅到夺嫡的泥潭里去。

然而皇帝此时最忌惮的不是贾妃,而是贵太妃,贾元春是个无儿无女的妃子,凭她那点心机能耐,最多不过灯火大的热气,皇帝都无须亲自动手,只丢给皇后就能整治了她。贵太妃则不同,在内有太上皇宠爱,在外有忠顺亲王呼应,这两下里一合伙就足以给皇帝制造麻烦。

戴权侍立一旁,窥着皇帝的脸色不敢说话。

皇帝对戴权说:“凤藻宫的事还有谁知道?”

戴权说:“没人了,知情的那个,奴才找了个由头,把他调到尚衣局去了。”

皇帝点了点头,吩咐戴权把人看紧了,别叫贾妃察觉,戴权应了。皇帝又说:“你去对皇后说,凤藻宫里出了风寒之症,要好生打扫,宫殿房舍都是刷洗,小心别酿成了时疫,这时疫之症最忌人人相传,为避免殃及后宫,要她暂时封了凤藻宫,各色人等禁止出入,过个十天半月,若无新发病症,方可恢复出入。”

“奴才遵旨。”

戴权弯腰行礼的时候心里在犯嘀咕,这等手段不像是皇帝的所为呀,皇帝一向是不出手则已,出手便要人命,说句心狠手辣也不为过。似这般儿戏一样的处罚到像是林粲那小子的整人手段,难不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皇帝与林粲亲近多了,心也变软和了?

才想到这里,又听得皇帝说:“贵太妃的身子痊愈了吗?”

“回皇上,已经痊愈了。”

皇帝说:“朕瞧着似乎没能根治。”

贵太妃的病,本来就是戴权搞的鬼,这会子皇上再提此事,戴权便明白,皇上是让他再动些手脚,只是不知道皇帝想要贵太妃病到什么地步,于是小心翼翼的试探:“天气乍暖还寒,贵太妃着了些凉,引得旧病复发……”

戴权偷眼看皇帝,皇帝眼瞧着别处,并不理睬,

戴权又说:“贵太妃年老体弱,从此一病不起……”

皇帝依旧不说话。

戴权明白了,他说:“怕是熬不过去。”

皇帝这时才转过头瞧他,冲他点了点头,戴权连忙行礼,口称:“奴才领旨。”
=========================================
作者有话要说:做皇帝的人就该心机深沉,我很萌腹黑帝的

各位新年快乐!

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多的收获,考试满分、工作双薪、男朋友一队、女朋友一排!

本来这话应该在1号说的,可是我算错了日子,结果放在2号的有话说里面了,希望大家原谅我。

另外,由于年底的各种忙,我的存稿箱就要见底了,大家快来鼓励鼓励我吧!


 73更新

第七十三章、凤姐的幸福生活

三月里;出了一桩喜事,王家与史家完婚,贾家与这两家都是亲戚,自然要来贺的,即将出阁的新妇是凤姐的亲妹妹;凤姐怕此去三年五载的见不着面;因此也撑着身子去赴宴。薛姨妈也带着宝钗同去了。

大太太、二太太、薛姨妈、宝钗并凤姐一同来到王府;王子腾的夫人亲自将她们接进内院;众人见了礼又叙了寒温。

凤姐有身子;王子腾夫人怕她累着了;特让人准备了一间屋子给她歇着,王子腾夫人也窥了个空隙去瞧凤姐。

凤姐虽已出嫁,但在自己母亲面前还像原先在家时一样;娇滴滴的叫声母亲,倚在炕上并不起身,王子腾夫人也在炕上坐了,亲亲热热的把她搂在怀里,笑道:“都做了母亲的人了,还这么娇气,可怎么好。”

凤姐说:“我纵使做了奶奶、祖奶奶,在母亲面前仍然是这个样子。”

王子腾夫人笑道:“我到是想看你当了祖奶奶时的样子,只是不知道有没有那个寿数呢。”

“母亲自然会长命百岁的。”

凤姐是伶俐人,哄得王夫人笑逐言开的,母女两把伺候的下人赶开,坐在一起说着梯已话。

王夫人问道:“你婆婆对你怎么样,我一听说你跟着你婆婆过去了,就替你悬心,咱们这几家子的人,谁不知道你婆婆是个牛心左性的,”

凤姐说:“母亲放心吧,大太太的性子虽然别扭了些,人却憨得很,不过三两句好话就给哄住了,她原也没什么大毛病,只是小户人家出身,爱财惜物的,没个体面样,老太太才不待见她的。于平常过日子到没什么讨人嫌的地方,就是嘴碎了点,动不动就数落二房的不是,我若听着顺耳,就搭句腔,若不顺耳,就装聋做哑,横竖不是编排我的。”

王夫人说:“这样也好,你跟着你婶娘过日子总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只要你婆婆不给你气受,你再多孝敬她些好东西,慢慢地,一家子就和气起来了。”

凤姐笑道:“且用不着好东西,上个月,琏儿从外面得了些苏州的糕点,给大太太送了一盒子,大太太足足念了他一个月的好,我就说她没见过世面。”

王夫人轻打凤姐的手,说道:“这还说嘴呢,可见你们平日里就没孝敬过,我的儿啊,她可是你的正经婆婆,你在家时,我是怎么教你的,你都忘了吗?”

凤姐被母亲训斥了,有些不服,待要分辩一二,又觉得无话可说,这会子想起来,自己以往对大太太是轻慢了些。贾琏从外头得的东西,上好的都给了老太太,剩下的自己留些,再有就是孝敬二太太了,大老爷、大太太那边,还真没得过自己夫妻什么好处。

王夫人又说:“我觉着大太太对你还不错,刚才在席面上,我要打发人过来叫你,她却拦着不让,说席面上人多气味不好,怕你的身子受不住,叫我单送了菜品果子给你,”

凤姐笑得极为得意,她说:“她这样不是为我,是为了我肚子里的孩子。前些日子,我跟她说好了,等这孩子生下来,不论是男是女,都养在她身边,她可上心了,一天能看我这肚子十遭呢。”

王夫人问:“这可是你的亲骨肉,你舍得吗?”

凤姐说:“有什么舍不得的,我们都在一处住着,想孩子了,抬脚到她院子里,不就瞧见了吗,再说,孩子小时候爱生病,我养巧姐那时,多艰难呀,又得带孩子们又得管家的,这回,我可不想再受累了,叫她给我看孩子,我不让她白辛苦,得了好东西多孝敬她些就是了。”

王夫人说:“老祖母看孙子,也是人之常情,可她不是这孩子的亲祖母,她能对这孩子好吗?”

凤姐说:“她要是有亲孙子,我断不敢把这孩子交托给她,母亲就放心吧,我早算计好了,大太太自己没生养,生怕将来没个依靠,这孩子不管是男是女,但凡在她身边养大的,必然和她亲近,多少是个指望,她呀,对这孩子错不了。”

王夫人:“这孩子和她亲近,不就疏远你了吗?”

凤:“凭他亲近谁,我都是他亲娘,他还敢不孝敬我吗!”

王夫人说:“这到也是,你们家的宝玉从小就养在老太太身边,也没听说过他不亲近你婶娘的,说到宝玉,他今天怎么没来呀?”

宝玉因在林家说错话的事,还被禁足在家中,凤姐深知家丑不可外扬的道理,即使是自己的母亲,也不能说。于是就拿些别的事搪塞,她说:“宝玉贪玩,老太太把史大姑娘接过去了,园子里姑娘们正结诗社呢,宝玉哪舍得出来。”

王夫人:“史姑娘不随着史家外放吗?”

凤姐:“她早已订了亲,许给了卫家的卫若兰,史家原本打算像咱们家这样,趁着这一个月的功夫,把她嫁过去,岂料,她不乐意,还打发婆子来给老太太送信,说她两个婶娘待她刻薄,叫她做针线做到三更半夜,……”

王夫人摇头道:“这话听着可不真,史家也不算没落,还缺个做针线的人吗?怎么会叫一个正经小姐点灯熬油的做活计,再说,她一个人就算不吃不睡的做,又能做出多少来,使几个银子,外头买绣娘不是更省事。”

凤姐:“这话咱们不信,老太太却信,一听就恼了,派人去史家把她接来,让史家自去上任,过几年再发嫁。史家的两位侯爷都是老实人,生怕惹姑妈生气,就给送过来了。”

王夫人:“老太太也是上了年纪,只顾着心疼孩子,就不怕耽误了她的前程吗?史家这一去,少则三年多则五年,就算是快的,三年能回来,到时候史大姑娘已经十八了,也不怕人笑话。”

凤姐:“谁说不是呢,乖乖嫁过去,有什么不好呀!”

王夫人又问:“宝丫头的婚事有着落了没,昨个你父亲还问我,我想着趁今天的空,问问你姑妈。”

凤姐:“母亲还是别问的好,若问了,姑妈怕就臊了,宝丫头都十六了,也不说亲也不相看,就这么空耗着。”

王夫人问:“你姑妈究竟打的什么主意?”

凤姐才想说,就听到窗子外面有小丫头回话,说是琏二爷有急事要回去,想接了凤姐一起走,凤姐就向母亲告辞,王夫人说:“先别急,我这里有几瓶上用的玫瑰露,你给你婆婆带去,算是我对亲家的一点心意。”凤姐笑着谢了,与贾琏一起走了。

贾琏没有带凤姐回府,而是去了前门大街,在一家铺面门前停下来,贾琏下了马,叫凤姐带上面纱才扶她下车,引着她进了这间铺面,又把下人们都赶了出去,还掩了门。

凤姐问道:“你这是做什么?鬼鬼祟祟的,这间空屋子里莫非藏了什么宝贝。”

贾琏笑道:“你瞧着这间屋子怎么样?”

凤姐说:“一没家具二没陈设,空落落的一间屋子,可让我瞧什么呀?”

贾琏说:“这房子还不够你瞧的,你知道这房是谁的?”

凤,“谁的?”

贾琏笑得极为得意,凑到凤姐身边低声说道:“咱们的!”

凤姐大喜,她问:“是你置办的?什么时候置办的?怎么也不告诉我呀!”

琏:“带你亲眼瞧了,不是更好。”

凤姐又四处瞧了一遍,这回与刚才不同,仔仔细细的把房梁墙柱门窗都瞧了一遍,才问:“置办这个,花了多少银子呀?”

琏,“平准一百五十两,”

凤,“那……要是租出去,一年能收多少利息?”

琏,“这个地段十分兴盛,买卖家都抢着租,保守一点说,三十两一年。”

凤姐算计着:“五年就能回本,过了五年再收多少都是赚的,”乐得一拍手,“这个营生好,不费银米也不费人力,铺面买下来往外一租,坐等着收钱,只是……你怎么不多买几间?”

贾琏笑道:“你一个妇道人家,哪知道外面的行情,京里边的房产大多都在高官贵戚手中,有银子也没地买去,这个铺面,是我托人打听了几个月,才寻到的。”

凤姐说:“你不是打算买庄子吗,怎么又改成铺面了?”

琏:“大老爷不是给了咱们几个庄子吗,我想着,别贪多咀不烂,先把手里的几个料理明白了再说。”

凤姐瞧着贾琏办事越发稳妥了,自己也高兴。这一年三十两银子的数目,于凤姐来讲不算什么,不过是多一个少一个而已,意义却与旁的银子大不相同,从此以后,年年都有一定的银子交进来,无需看人脸色,也不必费力奉承谁,这是自已的产业,自己理所当然拿的钱,无论多少,都叫人觉着心里安定。

贾琏拿出房契来交与凤姐,说道:“这是咱们的第一份产业,你可要仔细收好了。”

凤姐攥着地契笑得心满意足,贾琏现在待她极好,不仅把赚来的银子交给她管着,还把大老爷赏的庄子的地契也给了她,如今才置了铺面,又把房契给了她,她哪有不高兴的。心里一美,看贾琏的眼神都带出了喜色。

贾琏瞧出来了,于是得意的问道:“怎么样,你男人有本事吧!”

贾琏是侯门公子,富贵堆里长大的人,自小花出去的钱,换这样的百余间铺面都有余,然而这是他头一次用自己赚的钱置下了自己的产业,写地契文书的时候,瞧着地契上白纸黑字明明白白的落了贾琏二字,他乐得嘴都合不拢了。这会子拿来向自己的老婆炫耀,难免得意忘形。

凤姐啐他,“去,又说粗话了,也不怕外头人听见。”

贾琏哈哈大笑,他揽着凤姐站在屋子中央,用手指着四处,那气势仿佛指点江山一般,他说:“这才是刚开始,你就等着吧,过个一二十年,我把这一条街,都给你买下来!”

凤姐手里攥着地契,倚在贾琏肩上,笑看他孩子一般的憨样,暗忖,将来是否发达到在其次,只要他一直这样待我,就是我的福气了。
=======================================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女人的要求真的不高

只要有老公有孩子再有点小钱就行了

偶尔再买个驴包马包,这日子就挺滋润的

写到这里凤姐的前途已经很明朗了,她会幸福的,接下来要写林哥哥与皇帝的感情进展了,另外,小静静也该回来了,作者脑子里转着万恶的3P念头……


 74更新

第七十四章、贵太妃薨

三月底;贵太妃的病又复发了;来势汹汹;到4月初竟然薨了。

太上皇非常伤心;贵太妃与忠顺亲王一直是他的心头肉,这对宠妾娇儿,多年来承欢膝下;常常哄得太上皇眉开眼笑;如今,贵太妃先他而去,太上皇悲从中来不可断绝,连日减了膳食;时常一人枯坐殿中。

皇上见太上皇这个样子;心里有些不忍,时常守着,在一旁劝膳。对于皇帝来说,太上皇是生身父亲,父子连心,而贵太妃,她不过是个时常找麻烦的庶母,没了就没了,皇帝对自己做下的事一点不后悔,皇家的人生下来心就是硬的,偶有些软和的地方,也被亲近的人占着,没空余位置留给旁人。

戴权做事十分稳妥,贵太妃的病从复发到薨世,十多天的时间,太医院的人来来往往,都说是旧疾复发年老体衰,没人察觉出端倪。忠顺亲王那些日子也在贵太妃身边守着,亲自侍疾侍药,因此,他也没什么好怀疑的。

内务府上表请贵太妃哀荣的时候,皇帝为安抚太上皇与忠顺,特意为贵太妃上了太后的尊号,并以国礼葬之,敕令打开皇陵,将贵太妃的灵柩安放进地宫,待太上皇与太后百年之后,再行合葬。又命,凡有品级的人家都要按节守制,一年之内不准动响器,不准办婚事,宫里边在交泰殿举哀,在京的五品以上命妇都要随朝祭祀。

这个旨意一出,满朝文武都盛赞皇帝宽厚仁德,太上皇与忠顺也满意了,但是皇太后却心里不自在。她把皇帝叫到跟前好一顿排揎,说什么,我受了她一辈子的气,死了以后还要和她葬在一起,说什么,皇帝以德报怨不是明智之举……

皇帝深知自己的母亲糊涂,否则以她正室嫡妻的身份,也不会被人家生生欺负这么久,所以也不与母亲分辩,只听了半日,便请个罪出来了。所幸太后再气也只是私下报怨,规矩礼数上分毫不差。

太上皇原本有意给林粲和贾家赐婚,经这一事,早没了管闲事的心思,贾贵妃的凤藻宫虽然解禁,但也得跟着举哀,顾不得旁的,因此,宫里头到是无人生事了。

……

转眼之间到了4月21日,殿试的日子。

林府里天不亮就开始忙活,林载安在外头准备车马,车子被刷洗了好几遍,换了新帏帐挂上大红的络子,马匹的头上也顶了一朵大红花,讨个鸿运当头的口彩。正房里,绣巧等几个大丫头仔细检查着林粲的衣物,荷包等物,生怕有个犯忌讳惹是非的东西,砚台收拾了笔墨,又去准备鞭炮,在他心里认为大爷必中的,前几场不敢说,这殿试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