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性文化心理透视:心颤 >

第13章

性文化心理透视:心颤-第13章

小说: 性文化心理透视:心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爱的前提是生命本质需要:从我的生命的实质来看,我爱对方——以及在他或她的生命实质中,我体验对方。爱具有专一性和排他性,是因为他或她就是我,是我的生命的“另一半”。在这种意义上,发现了自己所爱的人,就是发现了自己,爱情的实现,就是生命部分价值的实现。生命不可分割,所以爱情不可分割。
  在婚外恋者心理上,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不希望打破原来的家庭秩序;另一方面,又渴望全部享受婚外恋中美妙的感觉。从人的本性出发,他们的婚外恋情中的精神之恋达到一定程度,即强烈渴求体验对方的程度时,会不顾一切地希望在肉体上得到性的满足,从而在肉体上占有对方;而在现实中,无论精神的占有还是肉体的占有,都会给自身或对方的家庭带来威胁,带来诸多的麻烦和不堪设想的后果,所以,婚外恋的当事者潜意识中又不愿意受对方情感的束缚。这就造成了对所爱者的释放与占有的矛盾心理。
  “既生我,何生他(她)”;“既无缘,何相见”;“痛惋相知未相处,只求来世补今生”,从这些无奈的感叹中,升腾着心理悖论的游荡。
  家庭在提供爱的权利与保障时,也提供了束缚。“突破”者,虽部分地放弃了权利与保障,却无法彻底摆脱束缚。
  性爱是现代婚姻的基础,现代性爱既然是人的爱欲超越性欲的结果,就不能只是一种无爱的单纯的性欲冲动。爱是一种感情因素,感情一旦消失,爱也就宣告结束。假如感情同时在婚姻当事人双方身上消失,解决无爱婚姻的条件基本具备。但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婚姻往往是两个人不能同步。这就给婚外恋提供了前提。由于人类性爱的双重性,即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并行,使婚外恋者难免处于满足与负罪的两难境地。
  她一直是一个贤妻,即使在有了外遇之后仍然不失贤惠。一次,夫妻两人在舞厅以外相遇,丈夫不由怒火中烧,把妻子拉出舞厅。妻子感到委屈,感到家庭缺少温暖,感到自己的人格受到亵渎。随着不满情绪的滋长,昔日安宁的家庭充满火药味。后来,妻子发生了婚外恋情。她与情人的感情日益加深,终于坠入性爱之河。在她与情人在一起时,冲动之力几乎统治了她的整个心灵世界,有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满足感。然而,每次当她就要回到家里的时候,自责和负疚的感觉会强烈地反扑过来。丈夫,成了她心中一块无法逾越的界碑,上面刻满了根本无法抹掉的碑文。丈夫昔日的一切缺点,曾经是自己将感情向外倾注的借口,但此刻似乎突然间变成了对自己狭隘和刻薄的谴责,使自己失去了一切道德优势。丈夫似乎已经占领了道德的制高点,自己却处于阴森寒冷的峡谷。她突然觉得,自己不仅失去了获得丈夫的爱的所有理由,而且也失去了自己爱自己的全部理由,甚至失去了母亲的资格,失去了获得孩子的爱的权利。 
                  
婚外性关系的心理轨迹(8)
  在爱的给予中,他给予了他自身之物,给予了他所具有的宝贵的东西,给予了他的生命。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为另一个人而牺牲了他的生命——但是,他给予另一个人的是生命的活力;他给予另一个人的是他的欢乐、他的旨趣、他的理想、他的知识、他的幽默、他的悲哀,给予了他的生命活力的全部表达方式和全部证明方式。
  爱情只希望并渴求一个人与爱的对象强烈而完满地结合。正如德国心理学家弗罗姆说:“情人的爱只是在肉体结合的意义上以及在生活各方面完全许可的意义上排除对他人的爱。”“性爱是对把自身完全融化、与另一个人融为一体的渴望。”《情爱论》的作者瓦西列夫在他的名著中说,性爱“是融合了各种成分的一个体系,是男女之间社会交往的一种形式,是完整的生物、心理、美感和道德体验”,是“只有人才具有的复杂而完备的感情”。 
                  
偶像驰骋于少男少女的情怀(1)
  青春期,以及其后的生命阶段,无论是男是女,只要没有受到重大挫折,没有受到严重的压抑或打击,其好奇心十分强烈,其探索的欲望和感受世界的能力迅速提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是精神世界全面萌动的阶段。美好的事物需要“动”起来,所谓生动,无非是活生生。一切美好绝不可能仅仅在书本里出现,仅仅在课堂上展露,也绝不可能仅仅是所有无关联事物的自然流淌。一切都需要“代表人物”。
  仔细审视一下,青少年从小到大,一直在被引导和告诫中,说白了,就是一直在被进行着崇拜和禁忌的教育中。哪些该做,一定要做,哪些不该做,一定不能做。在“好”和“坏”的两分法教育中,“代表人物”一定会在某一天到来。那是美好的象征和邪恶的反面,那是一切我所知道和想象的事物的“形象大使”。
  这个形象大使,一定会经常出现,频繁表现,但一定不是身边的人,而是保持一定距离、可望而不可即的;一定是更加活生生的、比一切教导都更加亲切、生动的;一定是时尚的,是与“教条”完全不同的、是属于我们这个范围和圈子的;一定是强烈的、夸张的、刺激的,是冰激凌或浓咖啡,而绝不是淡茶或燕麦粥;一定是让我敬畏并且佩服的,而绝不是有许多缺点每天都能让我逮个正着。
  “看看周围的人,哪个可以让我佩服啊?”那个女儿对我抱怨:“我早就不崇拜爸妈了,他们太市民,他们关心的那点事儿,我烦还烦不过来呢!大概是两三年以前吧,那时我发现爸妈不值得我崇拜的时候,还真的痛苦了一阵子,我觉得我特不孝顺。可是,后来慢慢地就觉着,我必须冲破他们给我营造的小圈子,要不然,我会被我的家给窝坏了。”
  “那么,周围的人呢?比如老师?”
  “有的老师值得尊重,但我没法儿崇拜他们。老师归老师,偶像归偶像。”
 〈来,老师没有撑起她的渴盼、她所寄托的某种精神需求。
  那么,谁来呢?
  所有这些条件,谁具备呢?或者说,谁借助了一定的条件而具备呢?
  当然是明星!那些演艺界的明星最有可能首当其冲。其次是体育明星,但体育明星曝光的频率一般来说低于演艺明星,所以稍有逊色。再其次是老师,那些比较年轻但又成熟、有个人魅力的老师有很大的优势,但在艺术包装和媒体宣传等方面却无法望明星的项背。再其次是高年级或邻居、社区经常谋面的大哥大姐,当然需要达到帅呆酷毙的级别。至于同龄、同班或同桌的你等等,虽朝夕相处也要大大地往后排了。
 ▲对不应当回避的是,青春期是性意识觉醒和迅速发展的时期,处于青春期的青年是伊甸园面临禁果诱惑的亚当和夏娃,他们强烈地压抑着品尝爱情甘露的欲望,而表现为躁动和渴求。
  让明星偶像矗立起来的心理条件可全都具备了,一样不多,一样不少。
  于是,令家长或老师以及社会上各色人等感到不可思议的怪诞、乖张、疯狂的“奇迹”发生了。“那天晚上,我们来到宾馆,一直等到天亮。夜里冻得发抖,我们几个女生互相拥抱着,互相鼓励着。我当时想,多么奇妙啊,我们竟然谁也不是谁的情敌,大家反而成了难兄难弟。可是,消息错了,偶像竟然没有在那儿住,要不然就是一夜没有回来。我们痛苦极了,失望透顶,可是我爸妈在我最难受的时候惩罚我,一连三个月不给我一分钱。还说了好多难听的,那时候,我真恨死他们了!”
  把全部的热情和爱心给了无缘谋面的明星,把“恨死了”留给父母。伴随着她整整一夜的不屈不挠,是父母整整一夜的揪心揪肺。然而,无限关爱她的父母却在她受伤的心灵上撒了一把盐,这是多么巨大的“爱的错位”。她从那位明星——她心目中无限渴慕的偶像那里获得的是巨大的失落,但她依然奉献上了通过强烈对抗父母而进行的“勇敢捍卫”。
  其实,疯狂的追星活动是社会上一股不大不小的风暴。追星族对明星崇拜的彻底,绝不亚于虔诚的教徒,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不满足于明星只是遥远的神仙,他的长相,他的性格,他的习惯,他的衣着,他的降,他的生辰八字属相星座,他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牵动我的神经。他咳嗽了我跟着发烧,他睡觉了我跟着做梦,他微笑了我跟着雀跃,他流泪了我跟着嚎啕。他不认识我我跟他生死相依,他不知道我是谁我是他精神的奴仆,他不知我长什么样我墙上贴满他的照片,他不知道我叫什么我千万次呼唤他的名字而祝福祈祷。谁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我就莫名其妙地爱了,而且爱得声嘶力竭,要死要活。为了得到一个签名或者合影,我会千里寻亲、长年追踪;为了表达我的爱心,我会在他下榻的楼下高呼口号,挥泪拼命呐喊“我——爱——你!”;经过一夜守候的我,虽然冻得瑟瑟发抖,但他出门的刹那间我会冲上去热烈地拥抱与亲吻。
  该弗洛伊德“出场”了。里必多跃动和萌发的最初阶段,理所当然赶上人的精神世界与一切规范、训诫、利害关系等等最为生疏的阶段,不幸的也是与关于性的生理和心理知识最生疏、遥远的阶段。这是里必多最活跃、最生动、最勃发的阶段,而“天然地”赶上了人的精神世界中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最强烈的阶段,偏偏还是幻想、夸张、联想等等思维心理活跃的阶段。但同时,“不幸地”赶上了理性和逻辑思维、依赖于阅历和总结反思的经验思维等等最薄弱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里,感觉思维生涩而难以纳入更为成熟系统的思维,但恰恰感觉思维敏感而极易拥抱强烈新鲜的刺激。 
                  
偶像驰骋于少男少女的情怀(2)
  冷峻的科学家有时也会撞响一串令人心醉的名词,“青春期”——最早将这一字眼引入医学或生理学的人就一定充满诗人气质。然而,一切仅仅将青春期进行生理意义上释义的专家或师长们,虽然因其“客观”而令人尊敬,但实在难以恭维。青春期,更应该是一个心理学、尤其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处于此期的少男少女们全部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之间无可避免的密切合作,几乎造成了无可避免地引进偶像的适宜的、优化的精神环境。也因此,为偶像崇拜的心态和行为无可避免地提供了开脱的理由。
  无可避免,对于教育者来说应该读作无可阻挡。既然如此,阻止、压制、命令、谴责、惩罚……都不仅无法见效而且适得其反。我们这样说,绝不仅仅立足于偶像崇拜的合理性,而且依据于偶像崇拜的降性、积极性和优越性。谁能把爱的姿态演绎得像明星们一样“像雾像雨又像风”?谁能对准渴望爱的心田,像明星们一样将大吨位的爱的能量倾盆灌注并且化雨滋润?是啊,只有明星。明星的每个动作伴着音乐的节奏都在合辙押韵地擂响心鼓,明星的每个眼神伴着明媚的表情都严丝合缝地与青春律动同频共振。而别人呢?做得到吗?别人,包括多数的老师和父母,得到那一句评语也算恰如其分了:“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同时,青春期撞上了禁忌,给予他们告诫和训导最多的人,尽管充满爱心,但那是需要今后的生命来体会的。现实,眼前,当下,明星没有说这些,他们在用精湛的歌声和夸张的表演给予我精神食粮的时候,让我至少在此刻获得一种奔放的释怀的机会,那也是一种放松身心的沐浴,一种忘记压力的解脱。听得懂吗?我向歌星大声呐喊“我爱你!”歌声的回答是:“我和你的爱,像水晶,没有负担、秘密,干净又透明。我给你的爱是美丽水晶,独特光芒光辉你我心底。”
  不要击碎水晶,尤其是不要用粗暴的亵渎。偶像有无法替代的功能,至少在一定意义上,和婴啼时的乳汁一样重要,和初上学堂时的课本一样重要。
  “×××算什么东西?你痴迷他,难道你能嫁给他吗?”
  “×××、×××之流也配得上学习、模仿?真是鬼迷心窍!”
  “你再迷恋那些破玩意儿(照片、CD等),我把它们全都烧掉!”
  这些不明智的语言和声调,击碎的,也包括家长的资格和权威。积极的、降的、审美的、激情的精神营养,就在偶像功能和崇拜心态中。既然无法替代,就只能选择和引导。而选择和引导,必须倚仗这种资格和权威。
  偶像崇拜的“合理性”,是建立在青少年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上的合理性,并非具体的偶像群体本身的合理性,并非偶像所代表的价值取向的合理性。但是,这种合理性坚决而顽强地告诉人们:审美的、激情的、感性的、“年轻的”精神营养和营养方式,具有不可否认、不可替代的合理性。一些家长的、部分老师的焦虑式关爱,是真诚和深挚的,但是在演艺界明星们的“爱的方式”面前大大丧失了优势。因而,这就绝不仅仅是“方式”上的错位,而且也是心理错位,是将心理学抛掷脑后,自以为道德训诫和思想品德教育高于一切,自以为“我爱,故我对”。
  其实,这些家长或老师本身也值得同情,因为在他们处于青少年时,心理学因蒙受“唯心主义”的嫌疑而陷入冷宫,大概只有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由于其“主观反映客观”的唯物主义色彩而保有一席之地。这些家长和老师习惯于疾风暴雨、电闪雷鸣式“关爱”的本身,就是心理修养不到位的表现。况且,中国高度统一、威风凛凛的应试教育制度本身,就是行政人为色彩极其浓厚、忽视践踏包括心理学在内的先进教育文明成果的做法。家长与老师承受的“关爱之痛”和青少年承受的“成长之痛”之间有着同病相怜的呼应关系。但是,毕竟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老师已经意识到心理修养的重要。可以不那么系统、不那么专业,但是至少应当有一种意识,那就是不能用任何其他的认知系统完全取代心理学,至少应当从意识上,逐渐自觉地将心理学常识、基本原理纳入自己的视野,调整和矫正自己的心灵曲线。
  太多的事实证明,硬性限制青少年心理需要,不可能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动机;如果忽略了相邻的需要层次之间的相融与互动,不可能直接形成最高心理需求;价值取向在向心理需求与动力渗透的过程中,不可能直接担当心灵的统帅。心理过程的发展,强烈地表现为阶段性特征,忽视这种特征,其实就是忽视心灵本身,说得严重一点,就是忽视人性。
  向心理学的贴近与靠拢,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向人性的回归!
  不要轻易地断言自己成熟,不要轻易地相信自己人格完善与降,反思和自我体验的课题,远远没有完成,不仅因为它是人生的永恒课题,而且因为中国历史与国情给我们留下过严重的缺失。我们,粗略地说是当今青少年的父辈、长辈这一代、两代人,需要心灵的补课,需要可能有着深刻痛苦体验的反思与升华。个性的、具体的心灵曲线,折射着民族的、共性的心灵呼唤。我们心路历程留下的缺憾和课题,绝不比自己的子女更少。也许,时代对我们的挑战总是严苛的,但是,无可回避。 
                  
“偶像的黄昏”的启迪(1)
  尼采提出“偶像的黄昏”,但他一定无法预测到:中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和21世纪初,在长达几十年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