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

第35章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第35章

小说: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非分之想”。事实上,姐夫偷小姨子之事,历史上屡见不鲜。最有名的,是南唐后主李煜。据说他在正妻大周后抱病时,便与小姨(即后来的小周后)私通,还留下了据说是描写小周后“手提金镂鞋”,蹑手蹑脚来画堂南畔偷情的《菩萨蛮》。这可真是“铁证如山了”。 

  

因此,当妻子的,对于丈夫与妹妹的关系,便不能不倍加警惕。不但必须防着妹妹,便是与妹妹相仿的女性,也必须严加防范。自己的那些年轻貌美的女朋友、女同事,也最好看紧一点,以免“变生不测”。这实在很辛苦,但也没有法子,而且总比当真闹出什么丑闻或者因“第三者插足”而导致家庭破裂好。 

  

这种高度警惕和小心防范,当然会弄得“杯弓蛇影”、“风声鹤唳”,产生不必要的误会,闹出不愉快的结局。比如,丈夫和小姨(或别的女孩)原本没什么事的,妻子一闹,反倒提醒了他们,或者让他们产生了逆反心理,偏要弄假成真,岂非没事找事,自作自受?可惜,这种事情,也时有发生。而且发生的概率,也未必就比姐夫偷小姨低多少,这可真是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 

  

然而,妻子们却不能不保持她们的警惕性。 

  

事实上,公众舆论对于这种事,其敏感程度,也不低于妻子们。在任何社区和单位,一个已婚男子如果和一个未婚少女关系稍微比较密切一些,那么,便难保没有人来说“闲话”。 

  

这种敏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因为男女关系本来就是敏感的事。现代社会虽然不再讲“设男女之大防”,但一男一女两个人关系如果太密切,也总得有个“说法”才好,否则便会让人生疑。其他关系大致都是有“说法”的。比如,未婚男女关系好,可能是“恋爱”;已婚男女关系好,可能是“友谊”。因为已婚男女各自“有家有室”,双方都有人盯着管着,“越轨”的可能性总是相对比较少,无妨以善意视之。已婚女子与未婚男子关系好,则可能是“关怀”。因为已婚女子之于单身男子,一半像母亲,一半像姐姐,“偷情”的可能性也相对比较少。如果两人年龄悬殊较大,则更可放心。最不能让人放心的,是已婚男子与未婚少女关系好。他们有什么理由关系好呢?没有,既然没有,那就“不正当”。 

  

所以,中国的男女关系中,最必须注意“瓜田李下”嫌疑的,就是已婚男子与未婚少女。而且,一旦闹出事来,受损失最重的,往往是男方。因为女孩子可以解释为“不懂事”(但也难免被斥为“不自重”),男方则无任何理由可以“自圆其说”。老婆会闹离婚自不必说,单位上风言风语,甚至领导来找谈话也不必说,女孩子的家长也有可能找上门来“讨个说法”。这样一来,还不闹个沸反盈天,名誉扫地? 

 当然,事情闹到最后,还是男女双方都“身受其害”。一个女孩子家,居然和一个有老婆的男人“鬼混”,当然不是“好货”;一个已有妻室的男子,居然去“勾引”涉世未深的少女,自然是“流氓”。那么,这一男一女是否真有“奸情”呢?这就没人深究了,无非捕风捉影,想当然耳!但是,“想当然”是不犯法的,“说闲话”也是不犯法的。要想让别人不说闲话,就只有自己检点行为,认清界限,不要没来头地去惹是非。至于妻子们,即便仅仅只是为了不让别人说自己丈夫的闲话,弄得门前不得清净,也不能不对此保持高度的警惕。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易中天)——闲话之(三)孤男寡女


在中国,还有一类极易招来闲话的人,这就是“孤男寡女”。 

  

所谓“孤男寡女”,就是指那些大大超过了婚龄的单身男女,以及丧偶或离异后没有再嫁或续弦的已婚失偶男女。他们在总体上可以归为三类,即独身男女、寡妇和鳏夫。对待这三类人,中国人通常的态度并不完全相同。 

  

对于鳏夫,人们普遍持一种同情态度。所谓“鳏”(guan),原指“老而无妻”的人,特指丧偶的老年男子,泛指一切失偶的男人。在中国人看来,这是最不幸、最值得同情的四种人之一。这四种人是:鳏、寡、孤、独。鳏是丧妻之人,寡是丧夫之人,孤是丧父之人,独是丧子之人。要言之,即鳏夫、寡妇、孤儿、独老。孟子说:“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就是说,这四种人,是最需要帮助的。所以周文王施仁政、搞救济时,总是先从他们开始。中国人还认为,一个人,如果少年丧父,中年丧妻(或丧夫),晚年丧子,那就是不幸中之最不幸者,也是最最值得同情的人。 

  

这种同情是很自然的,也是很人道的。因为对于任何人而言,家庭成员的丧失,都不能不说是一种不幸。孩子失去了父亲,就无人“抚养”;老人失去了儿子,就无人“赡养”;妻子失去了丈夫,就无人“供养”;丈夫失去了妻子,就无人“调养”。家庭是残缺的,心灵是受损的,生活是困难的,当然让人同情。 

  

然而,这种同情却并不均等。就拿对待同是丧偶的鳏和寡来说,态度就大不一样。对待鳏夫,人们是即同情又谅解。鳏夫续弦,以免“中馈空缺”;鳏夫不续弦,人们也认为“无可厚非”,因为这可以解释对亡妻恩爱不忘,是“重情之人”,或者解释为怕后娘亏待子女,是“慈爱之父”。对待寡妇,态度就不同了。新寡之时,人们是深表同情的。过了一段时间后,人们的眼光,便开始变得冷酷而挑剔,要看这个寡妇再嫁不再嫁,守节不守节。如果再嫁,人们便会大摇其头:“一女不事二夫,”寡妇岂可再嫁?若告以生存困难,也难得谅解:不就是怕没饭吃吗?“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嘛!只要意志坚定,有什么守不住的?如果守节,也不一定能换来满堂喝彩,因为人们还要观察,还要考验,要看她到底“守不守得住”。这种怀疑的目光,总要等到这寡妇已成老妇,断然是没有再嫁可能了,才有可能变为敬重,但此时的寡妇,只怕早已心如死灰了。 

  

这种怀疑也并非没有“道理”,因为守节极难。 

  

第一难是“生存难”。在中国传统社会,一个寡妇,要独自支撑家庭,是很困难的。首先经济上就很困难:既不能坐吃山空,又不能抛头露面,外出谋职,则生活何以为继?其次是人身权、财产权没有保障。在中国传统社会,家庭私有财产是属于男人的,女人没有产权。丈夫一死,如果又没有儿子,则家产就有可能被视为“无主公产”而遭劫掠,甚至连自己也会“身不由己”。比如祥林嫂丧夫后,便被婆婆卖掉,想守寡也守不成。明末名士钱谦益死后,族人便要瓜分其财产,幸得柳如是拼死一搏,才得保全,而柳如是这样有胆有识的女人,又能有几个? 

  

第二难是“精神苦”。有一首民谣唱道:“小寡妇,十七八,掀开珠帘没有他。靴帽兰衫床边挂,烟袋荷包没人拿。关上门,黑古洞;开了门,满天星。擦着火,点上灯。灯看我,我看灯,看来看去冷清清。”明代冯梦龙《情史类略》中还记载了一件事,说是有一位被表旌的寡妇,寿高八十,临终时招其子媳到床前嘱咐说,以后我们家,倘若不幸有人年轻守寡,一定要迅速把她嫁出去,不要守,因为“节妇非容易事也”。说完,伸出左手给大家看,掌心有一块大疤。老太太告诉家人,这是她年轻守寡时,“中夜心动”,只好以手拍案自忍,不慎误触烛台所伤。可见青年寡妇,内心何等压抑,寂寞又何等难耐。这种精神上的痛苦,无疑只有过来人,才体会得到。清人沈起凤《谐铎》中也有类似记载。可见寡妇的精神苦闷与性压抑,已一再被引起注意了。 

  

第三难是“性骚扰”。正因为人们深知寡妇几乎无不处于性压抑和性苦闷中,因此不少好色之徒,便不免起了趁火打劫、趁虚而入之心。在他们看来,寡妇都是叫春的猫,只要一勾引就会上手的。所以寡妇的门前,总是少不了色狼的骚扰和纠缠,而她们又往往缺少自卫的能力,别的男人也不敢前来保护(怕有奸夫嫌疑),岂不是只好任人欺辱,或者每天晚上都吓得半死? 

  

第四难是“是非多”。在许多人看来,寡妇八成是要“偷汉”的,尤其是年轻的寡妇。“年纪轻轻的,哪里就守得住呢?当然……”所以,寡妇的闲话往往特别多。只要言行稍有不慎,便会立即招来物议,浑身是嘴都说不清,而且根本就没有申诉的余地。因此不少的寡妇,都会选择殉夫,以免后来被人闲话,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鲁迅先生在《我之节烈观》中说:“节烈难么?答道,很难。男子都知道极难,所以要表彰他。”“节烈苦么?答道,很苦。男子都知道很苦,所以要表彰他。”表彰是表彰了,但这种“慷慨”,又是何等地自私! 

  

寡妇门前是非多,单身男女的门前,是非也不少。 

  

首先,在中国人看来,一个男子或女子,大大超过了婚龄,居然不结婚,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个道理,他们难道不懂?一定有什么蹊跷,没准还会有什么“猫腻”。当然,按照常规,人们首先会来表示关心过问,极其热心和不厌其烦地一个又一个地给他们介绍对象。这种关心和过问,不能不说是一种“好意”。前已说过,鳏寡孤独是世界上最不幸、最值得同情的人。独身男女虽然严格地说还不算鳏寡,但实际上和鳏寡也没有什么两样,至少可以算做是“准鳏寡”。再说,年轻时不结婚,老子何来得子?所以还应该算做“候补独老”。这就要关心,要过问,要帮他们找对象。不这样做,就是没有“同情心”,也没有“人情味”。独身男女们周围,总是集结着一大群“热心人”,道理就在于此。 

  

但是,当热心人连连碰壁之后,热心便会变成怀疑甚至憎恶:他们这样迟迟不肯婚嫁,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孤芳自赏?是不是孤傲自大?是不是孤高自许?是不是孤僻自爱?否则为什么一个人在那里称孤道寡,不像我们这样成家立业?是不是故意和我们作对?故意显示自己“与众不同”?故意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故意不给我们面子?否则为什么我们介绍的对象,你一个也看不上?如此推理下去,便会产生一种憎恶感,视独身者为怪物,甚至以一种阴暗的心理,怀疑、猜测,甚至认定他们不是性无能,便是性冷淡,否则“猫儿哪有不吃鱼的”?至少是,大家都结婚过小日子了,某某却坚持一个人独来独往,便不能不让人感到别扭,因为他竟如此地“不合群”。你既然自外于国人,自绝于群众,那就休怪我们不客气了。所以,坚持独身,拒绝他人介绍对象者,便往往被视为“孤僻”,在单位上会被孤立,甚至档案里没准也会“记上一笔”。 

  

至于闲话,自然更是免不了的。单位上,社区里,居然有了一位“独身主义者”,这可是一件新鲜事,本身就具有“新闻价值”,岂不有嚼舌头之理?一般地说,这类闲话大体上有以下程序:先是把某某拒不婚嫁的消息传播出去,以引起注意。这里面,自然少不了他们押拒绝过多少次“介绍”的统计数字。至于数字的准确性,那是没有人去证实的。然后,便是提出“他们为什么不肯结婚”的问题,并展开广泛的讨论。这场讨论很可能是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独身男女多半是有问题”。 

  

有什么问题呢?结论性的意见也无非是两种,一种是他们生理上有问题,一种是他们道德上有问题。 

  

伴随着这两种结论的,是各种“事实”和“谣言”的广泛传播。比方说,某男和某女经常去医院,或某男某住处经常有陌生女子或男子出入。话说到这里,听的人都会心领神会,接下去便是鬼笑鬼笑。他们的意思,其实也很明显:某男常去医院,一定是去治疗阳痿;某女偶尔去了医院,则多半是去堕胎;家中常有陌生男女出入,自然是通奸了,当然也可能是嫖妓。否则,他们为什么不肯结婚?如果不是生理上有毛病,那就一定是为了“乱搞男女关系”的方便。 

  

这种议论不但对于当事人会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便是他们的亲属,也会觉得吃不消。因为闲话总会传到他们的耳中,而在中国,一个人的子女、亲属老被人说闲话,是极没有面子的事。更何况,保不住还会有人“好心地”来提醒他们:“你们家闺女老不嫁人,可不是个事呀!”留下“问题”让你自己去想。其实不用想,做父母或作兄嫂的,也都知道自己的子女、弟妹如果总不婚嫁,问题会有多么严重。因为按照中国人的逻辑,一个男子不肯或未能婚娶,无非是三个原因,一是阳痿不举,二是作风不正,三是欠缺能力,比方说事业无成,相貌不好,人缘太坏,地位太低等,无论哪一种,都足以让其父母亲人大丢面子。 

  

老姑娘的长期不嫁,问题就更严重了。她往往会被视为“没人要的货”:或是贱货,或是丑货,或是破烂货。否则,一个年轻貌美的“黄花闺女”,哪有嫁不出去的道理?这种心理压力,谁也承受不了,其父母就更承受不了。“某某人家的闺女没人要,看来只好内部处理了。”这种议论,就不但让人受不了,而且简直就是把人往死路上逼了。 

  

于是,父母家人便只好也向独身男女施加压力,逼他们早日完婚,以绝后患,以杜闲言。其实,一个人的独身,原因是很复杂的。有一时难以找到称心如意伴侣的,有经济条件家庭条件不允许的,有为了事业宁肯牺牲个人生活的,有见结婚者未必幸福而畏于此道的,也有对此根本没有兴趣抱定宗旨决意独身的,不一而足。应该说,这是纯粹的“个人问题”。公民有结婚的自由,也有不结婚的自由,社会对此,应一视同仁地不予干预。然而,中国社会却只讲“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讲男女也有独身的自由。因此,一个男子或女子如果决计独身,便不能不另外给自己找一个“正当理由”,比如为了“练童子功”,甚至干脆剃了头发,去当和尚尼姑。 

  

其实,即便当了和尚尼姑,也不顶用的。 

  

道理很简单:和尚尼姑也是闲话的对象,因为他们也是“孤男寡女”。 

  

中国的“荤故事”中,有两类题材是久演不衰的,这就是“寡妇偷汉”和“僧尼通奸”。因为在中国的“俗人”们看来,这两类人,性要求最强烈。阿Q就曾提出这样的“学说”:“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一个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想引诱野男人;一男一女在那里讲话,一定有勾当了。”《水浒传》也有这样的“理论”:“唯有和尚色情最紧。”其理由是:“唯有和尚家第一闲。一日三餐,吃了檀越施主的好斋好供,住了那高堂大殿僧房,又无俗事所烦,房里好床好铺睡着,没得寻思,只是想着这一件事。”所以,中国的闲人们,便特别关心寡妇和僧尼的私生活,也特别爱看关于他们的戏,比如《小孤孀上坟》或《火烧红莲寺》。 

  

当然,僧尼们因为长期过着禁欲的生活,心理上存在着性压抑和性苦闷,也是事实。过去有一首人僧人所作之诗云:“春叫猫儿猫叫春,听它越叫越精神。老僧也有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