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寒士谋 >

第369章

寒士谋-第369章

小说: 寒士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又在荆州州城汉寿城。
话说在数月前,刘备欲投刘表,赶往荆州,险象环生,曹军追兵不断。幸得潘凤、张飞、太史慈、华雄四员当世虎将,护住刘备,一路斩荆披棘,且战且走。曹操听闻刘备去远,恐官渡多生变故,故召回各路大将,收军不赶。刘备残军不满一千,狼狈而奔。前至一江,唤土人问之,乃汉江也。刘备权且安营。土人知是刘备,素闻其仁义之名,奉献羊酒牛肉,刘备谢过,乃聚麾下一众文武,饮于沙滩之上。
刘备见其两位弟弟,想潘凤、张飞绝世英豪,此时却兵戎不整,甚是狼狈,又见太史慈、华雄乃悍勇之将,却满脸土灰,兵甲破烂。刘备心中悲凉,后又见廖化、孙乾、糜竺、糜芳等人个个都是忠义之士,此时却落魄无神。
刘备故而大叹,饮一口苦酒,泪流直下。
“诸君皆有王佐之才,不幸跟随刘备。备之命窘,累及诸君。今日身无立锥,诚恐有误诸君。君等何不弃备而投明主,以取功名乎?”


 第六百三十一章 刘备入荆州

众文武听之,知刘备仁慈,不愿连累其身,无不感动,皆掩面而哭。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此等场面,让人不由恨叹。在场个个都是天下好汉,只恨苍天无眼,不助忠国义士。
刘备泪眼之内,精光烁烁,一直在观察众人,苦难之时,谁忠谁奸,最易发觉。刘备,厚黑奸雄也。再是落魄,其志难曲,此番不过虚伪而之,观色察人。
潘凤凤目一凝,收住泪光,震臂呼日。
“兄长此言差矣。昔日高祖与项羽争天下,屡战屡败,世人皆说高祖以卵击石。高祖大志不改,韬光养晦,蓄以大势。后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九里山一战成功,而开四百年基业。胜负兵家之常,何可自隳其志!”
潘凤话音一落,众人纷纷奋然拍掌称好。孙乾双目烁烁,走于刘备面前,重施一礼,刘备执手而视,孙乾感而呼道。
“成败有时,主公仁德闻名于天下,天下忠国之士,皆望之能投于主公麾下,主公又为汉室之胄,时下社稷遭曹贼操纵,天下诸侯人人自立,无视汉室皇权。主公当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岂可丧志!
此离荆州已是不远。刘景升坐镇九郡,兵强粮足,更且与主公皆汉室宗亲。主公若能投之,必如龙入大海,虎进丛山!”
刘备目发精光,此等道理他自然知道。不过相投之事,兹事体大,他率众去投,若不知那刘景升心意如何,贸然而行,若是刘景升怀有歹心,日后定遭灭顶之祸。
刘备心中自有推度,不过却是多有顾虑而道。
“备自起军,先后各有投依,皆不能得以终善,但恐刘景升不容耳。”
孙乾素有口才,刘备这一说,他顿时暴起了斗志,豪气而道。
“某虽手无缚鸡之力,但却有一张三寸不烂之舌!乾愿先往说之,必保那刘景升自愿欢喜,出境而迎庄公!”
刘备听罢大喜,便令孙乾星夜往荆州。孙乾自知使命重大,一路少有歇息,马不停蹄,至荆州广陵郡,汉寿城入见刘表。刘表素闻孙乾有忠士之名,又想刘备被曹操一路追杀,如同丧家之犬。以为这孙乾赶来投身,刘表大喜,唤其来见。孙乾入殿,毕恭毕敬,先施一礼。
礼毕,刘表先是问曰。
“我闻孙义士,从于刘玄德麾下,今日何故至此?”
孙乾目视刘表,凝声而道。
“我主刘使君天下英雄,虽兵微将寡,但使君麾下潘、张、华、太史四将,皆有于万军之中取敌将之首之武勇,堪比四万精兵。我主志欲匡扶社稷,却时运不济,连遭奸贼谋害,幸上苍保佑,使君皆能化险为夷。
明公与使君,同为汉室之胄。今使君新败,欲往江东投孙文台。乾僭言曰:不可背亲而向疏。荆州刘将军,当世英豪,礼贤下士,仁德兼备,士归之如水之投东,何况同宗乎?因此使君特使乾先来拜白。望明公能予收留。”
刘表一听,顿时大喜,原以为得一孙乾足矣,未想到却能得刘备整个势力来投,孙乾口中四将,皆是名震天下的名将,荆州若能得之,足以力抗天下诸侯,得以安身自保。
“哈哈哈哈!玄德,我弟也。我与他同为汉室宗亲,自是一家之人。久欲相会而不可得。今肯惠顾,实为幸甚!公祐,快快引我去见!”
刘表话毕,立即起身,迫不及待,就欲引兵去迎刘备。这时在殿下的蔡瑁,却是忽然走出,厉声谮曰。
“主公,不可!刘备先从公孙瓒,后事陶谦,近投袁绍,皆背负而弃,足可见其为人,忘恩负义,不顾忠义。今若纳之,一者主公恐遭先前三人后尘,二者曹操深恨刘备,欲要除之而后快,必加兵于荆州,枉动干戈。不如斩孙乾之首,以献曹操,操必重待主公也。”
孙乾脸色一变,望那人正是在荆州握有重权,可谓是除刘表之下,第一权臣。蔡瑁,字德珪,襄阳蔡州人。荆州名族诸家以蔡氏最为鼎盛。蔡瑁乃蔡讽之子,其姑母更是先朝太尉张温之妻,长姐与二姐先后嫁给,荆州名士黄承彦,与刘表成为继室。
后刘表代王睿为荆州刺史,当时江南宗贼兴盛,蔡瑁协助刘表平定荆州,仕奉刘表期间,历任江夏、南郡、章陵等诸郡太守,刘表获得汉廷封赐镇南将军时,领荆州牧时,蔡瑁担任其军师,蔡氏一族势力遍布荆州,事到至今,有时刘表要施行政策,还需蔡瑁出面辅佐,才能事半功倍。
孙乾一正颜色,毫不退缩,怒声而道。
“乾非惧死之人也,身微言轻,死不足惜。可叹刘使君忠心为国,却遭人嫉恨,有门难报。公孙瓒、袁绍皆乃豺狼也,使君不愿同流合污,自当离去。至于陶公,使君忠心相待,徐州之地乃陶公临终托付,未能保守,使君亦是痛心。
今闻刘将军汉朝苗裔,谊切同宗,故千里相投。未料蔡将军如此献谗而妒贤,荆州之主乃刘将军,收之不收全凭刘将军之意,何须蔡将军妄加而论!”
“你!!!”
蔡瑁未料到这孙乾口齿如此犀利,竟暗示荆州主次不分。刘表顿时脸色黑沉起来,蔡瑁刚是发言,就被刘表厉声打断。
“闭嘴!刘玄德乃我之族弟,今落难来投,我岂有不收之理!我主意已定,你勿多言!”
蔡瑁惭恨而出,自此恨上刘备一系之人。刘表对孙乾先做一番安抚,再做赏赐,遂命孙乾先往报刘备,一面亲自出郭三十里迎接。
孙乾幸不辱命,来见刘备。刘备听得,孙乾果然收服刘表收留,而且刘表更亲自来迎,当即大喜过望。后来刘表率荆州文武赶至,刘备甚是谦卑,执礼甚恭。刘表见之如此,以为这刘备当是真心来投,亦相待甚厚。刘备引潘、张、华、太史等大将拜见刘表,各将一一执礼拜见,刘表见这四人个个威风凛凛,英明神武,喜意更胜,遂接刘备等同入荆州,分拨院宅居住。
刘表待其如亲,后又问刘备出身,刘备一直未能证其之身,暗道机会来也,当下重重一拜,言其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刘雄之孙,刘弘之子也。
刘表故亲教取宗族世谱检看,见世谱所述,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昂生漳侯刘禄。禄生沂水侯刘恋。恋生钦阳侯刘英。英生安国侯刘建。建生广陵侯刘哀。哀生胶水侯刘宪。宪生祖邑侯刘舒。舒生祁阳侯刘谊。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弘不仕。刘备乃刘弘之子也。
按世谱所排,那刘备正是当今圣上之叔,也就是刘表之族弟。刘表见刘备果真是汉室宗亲,喜而大笑,刘备急忙向叙兄弟之礼,从此刘表称刘备为弟,刘备称刘表为兄。刘表为刘备证其身份,又令人进告朝廷。
曹操正于官渡作战,无暇顾及朝廷,汉献帝收得刘表书信,暗思。
“曹操nong权,国事都不由朕主,常闻这刘玄德,乃天下英雄,身边将士皆是勇不可挡之骁勇悍将,朕今得此英雄之叔,实为大助矣!假以时日,定能大用!”
汉献帝心中自有思量,当即承认刘备皇叔之份,更拜刘备为左将军、宜城亭侯。刘备于荆州领命,大谢皇恩。同时对刘表更是倍加感恩,全然一副效犬马之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报之大恩的死忠姿态。
刘表见刘备知恩图报,也不枉费自己一番用心良苦,助他得尽名利。此时的刘备受到汉献帝承让皇统之身,可谓是正式宣布脱离寒门苦海,再也不是那贩屦织席之辈。自此荆州上下,人人皆称刘备为刘皇叔。
刘备入荆州,如鱼得水,一改多年迫窘落魄之态,行到何处,皆受人礼待。当然除了荆州蔡氏一脉,因蔡瑁对其不喜,蔡氏大小官吏都无给过刘备半分好脸色。刘备自知蔡氏势大,也不敢得罪,反而以德报怨,凡遇蔡氏皆礼遇三分,对此潘凤、张飞虽多有怨怒,不过都被刘备好言劝住。潘凤、张飞对刘备惟命是从,只好把怨怒往肚子里死吞,暂且强忍。
当然,刘备厚黑而又伪善,奸雄之姿毫不逊色当年汉高祖。刘备深得刘表信任,刘表亲许以军权,让其征伐荆州内的贼祸,刘备招军买马,徐图征进,自然不在话下。
其中又有刘备发小简雍,知刘备身在荆州,早有入仕皇叔麾下之心的简雍,速速赶来投靠。刘备甚是了解自己这一发小的才能,简雍擅于辩论、议事,颇有口才,性情简单直接、不拘小节,行事兢兢业业,少有犯错。刘备得其来投,大喜,许以司马之职。简雍得以刘备重用,亦是感恩,甘愿为其效命。


 第六百三十二章 蔡瑁的歹心

后有兵士赶来报之刘表,黄巾余孽龚都在襄阳一带拥兵作乱,甚是猖獗。刘备主动请缨,愿为刘表平定贼祸。刘表听罢大喜,遂予刘备五千兵马,加之刘备新政兵士二千,残兵一千,共八千兵士赶往襄阳。
龚都闻刘备兵至,又闻刘备麾下大将,潘凤、张飞、华雄、太史慈四将皆在军中。又听兵士来报,其大军进往时,其下部众欲要趁机袭击,虽占先机,但刘军四将骁勇无比,四将其出,杀于乱军内,无能能挡,军内大小将校六员,皆被四将所斩。
龚都听罢大惊,见殿下将士皆闻风丧胆,自知非是刘皇叔敌手,故派人赶去刘军,告之请降。刘备听龚都来使,述言龚都之降意,刘备大喜,即令潘凤、张飞先是引军入城,收编龚都麾下军士。
龚都果然未有其他歹心,率众于城外迎接,潘凤见是无诈,派兵通告刘备。刘备遂领后军入城,龚都见之刘备,刘备见龚都生得孔武有力,亦是一员难得勇将,甚喜。当即对龚都安抚一番。
龚都见刘备果然如传言那般仁义有德,幸叹终遇明主,自此在刘备麾下安心入仕。刘备得龚都一员勇将,降兵近万,势力刹时暴涨。从一个起初仅有残兵一千的落魄诸侯,一跃成为当今天下帝王之叔,更拥兵近有二万。又连得简雍、龚都一文一武,又有刘景升这颗大树可依,让他能够暗中积蓄势力,待东山再起之时,可谓是祸后大福。
刘备军如同天兵神将,不费吹灰之力便将龚都万余贼兵降服,威震荆州。荆州上下文武,对刘备更为敬佩,加之刘表对刘备如亲弟所待,因此不知不觉中,荆州上下文武,已将刘备视作为荆州的顶梁柱。
而刘备又常劝刘表,多施以利民仁政,减少税赋,严惩作奸犯科之人。刘表深信刘备,一一依从,后有传言流出,荆州百姓得知此乃刘皇叔之劝,故刘备在荆州民望极高,只在刘表之下。
而蔡氏一族,本就荆州豪门大族,自古以来,贵族与平民两难立,因此蔡瑁在百姓心中民望并不高。
刘备在荆州如日中天,成为荆州新贵,受荆州官吏、百姓拥护追捧。这可让权势滔天的蔡瑁极为眼红,对刘备恨意更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位。原因无他,刘备的横空出现,已经威胁到他荆州第二把手的地位!
蔡瑁对刘备暗起必杀之心,但畏其麾下潘、张、华、太史四将之勇,想其难杀,多日烦闷在家。有一日,蔡瑁与刘表之妾其妹蔡氏相见,蔡氏见其兄郁郁寡欢,想起近日那荆州新贵刘皇叔,当即猜到蔡瑁烦忧之事。
“我蔡氏一脉,把握荆州近七成兵马,荆州大小官吏近有三成出于蔡家。兄长欲杀一贩屦织席之辈,何须瞻前顾后,下手就是。我家夫君那里,自有小妹与你挡着。”
蔡氏满身隆贵亮丽,貌容娇媚勾魂,年有三十余,却风韵犹存,眼带媚色,一看就知是个祸国殃民的绝世尤物。
“小妹不知,我非怕主公责怪。而是惧那潘、张、华、太史四将之勇!”
蔡瑁脸露难色,与蔡氏低声而道。蔡氏掩嘴冷笑一声,娇声柔阴日。
“呵呵。哥哥无需忧虑,妹有一计。可助哥哥铲除那贩屦织席之辈!”
“妹妹,计从安出!?快快说来!”
蔡瑁眼目一瞪,喜色即涌,急急问道。蔡氏呵呵又笑,教蔡瑁如此如此这般这般。蔡瑁越听,眼目越亮,最后和蔡氏不约而同阴笑起来。
次日,州郡大殿之内。荆州文武各立一席,刘表坐于正中大座,眼光严厉,不怒而威。刘表正欲问事,忽有兵士来报,言荆州四处昨夜忽有多波贼子作乱,其中又以江夏、南郡、章陵、襄阳等郡最为猖獗。
刘表大惊,这贼势来得当真诡异,好似早有预谋的共同爆发,刘表正是手足无措时,蔡瑁暗暗冷笑,连忙走出,凝神进谏道。
“主公何须惶急。刘皇叔天下英雄,麾下潘、张、华、太史四将皆当世虎将也,主公大可请皇叔派此四将各赶往江夏、南郡、章陵、襄阳四郡,剿灭贼势。以其四将之骁勇,必能马到功成!”
蔡瑁手握重权,又素来与刘备不和,此时却忽然推荐刘备,场上荆州文武皆知其中必有阴谋,不过都不敢冒犯蔡瑁之威,闭嘴不言。
刘备眉头一皱,仿佛察觉到一丝危机,忽然蔡瑁转头对他一笑,那笑容可谓令刘备浑身猝起冰寒。
“哈哈哈!德珪此言有理,玄德此事那就多多依赖你了。”
蔡瑁这一提起,刘表顿时心安几分,朗然大笑。刘备自知蔡氏势大,又对自己多有怨恨,若潘、张、华、太史四将皆离,只怕会遭蔡氏之毒手。而且刘备心中明朗,这江夏、南郡、章陵、襄阳四郡,皆有蔡氏势力,大有可能其中的贼祸,就是蔡氏之人伪装而为!
蔡瑁见刘备迟疑不答,顿时面色一冷,厉声逼问。
“怎么!?难道刘皇叔深受主公之大恩,却不愿解主公之忧患?那也难怪,此时皇叔在荆州受荆州大小官吏追捧,百姓无不称赞皇叔之仁德。皇叔声威之高,足以在荆州自立一方派系,就如幼虎已长爪牙,又何须再顾虑母虎之生死!?”
蔡瑁此言一出,刘表的脸顿时黑沉起来,对刘备的眼色亦从以往的敬爱变为浓浓的提防、警备之色。
刘备心中吓了一跳,连忙跪下,眼生水幕,无比委屈。
“兄之大恩大德,备岂敢有忘!备若有异心,必遭五雷轰顶,死无葬身之地!还望兄能明鉴呐!”
刘备下以毒誓,刘表的神色这才好了几分。蔡瑁在旁冷笑,这刘备说哭就哭,当真虚假。刘表对刘备好言安抚,刘备带泪欲辞军务,刘表哪能接受,作态训斥了蔡瑁一番。蔡瑁知刘表做戏,详装一副唯唯诺诺之态,向刘备赔罪道歉。
刘表再问出兵之事,刘备不敢有辞,当即应诺。即日,刘备遣派潘、张、华、太史四将各往江夏、南郡、章陵、襄阳四郡,临走前几人各做一番提醒、保重,自然不在话下。潘凤心顾刘备,吩咐廖化、龚都二人,在他们四人未有回来之前,定要寸步不离守护在刘备身边,对蔡氏之人尤为要谨慎提防。廖化、龚都领命,自四将离开,不分昼夜跟随刘备身边,与刘备形影不离。
蔡瑁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