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寒士谋 >

第439章

寒士谋-第439章

小说: 寒士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夫平生最重承诺,一言九鼎。你这竖子虽然可恶,但刚才你已答出准确答案。老夫便再留以你些许日子,等你将八卦阵学会后,你立刻给老夫滚出本庄!!”
黄承彦喝毕,不等诸葛亮回答,便怒气冲冲地甩袖离去。而在黄承彦刚转过身后,嘴角竟然露出一丝极其奸诈的笑容。
与此同时,在一旁暗暗偷听的黄月英,原本黯淡无光的脸上,顿时涌起狂喜之色,又是羞涩又是欣喜。
之后日子,狡猾的老狐狸黄承彦,一边教授诸葛亮、黄月英八卦图,一边暗地里又制造机会来撮合二人。自从那天诸葛亮表明心意后,他对黄月英再无压制心中情愫,黄月英自然幸福无比。
八卦图精妙绝伦,乃天下第一奇阵。即使是智多胜妖的诸葛亮,亦学了整整一年,才学得一成精髓。但这速度,已经令黄承彦大感挫败。可知,黄承彦当年学习此阵时,足足学了三年时间,才学得此阵一成精髓!
而在这一年间,诸葛亮和黄月英感情越来越好,成婚拜堂已是水到渠成。诸葛亮向黄承彦请求配婚,黄承彦这头老狐狸处心积虑,终于将诸葛亮和他的女儿黄月英撮合,自然答应婚事。不过却不愿诸葛亮如此轻易就从他手中娶走黄月英。
话说,黄月英不但善良纯真,且多才多艺,是巾帼少有的奇女子,她深通木匠造艺之术,可谓是世界上发明机器人的奠基者、创始人,还可以说是发明创造机器人的开山鼻祖。她发明创造的木狗、木虎、木人,曾使诸葛亮惊羡不已,连连称奇。诸葛亮对黄月英发明创造的木狗、木虎、木人,更是端详良久,细细揣摩,默记于心。
黄承彦为让诸葛亮在黄月英面前再吃一堑,让其日后成亲后,对黄月英言听计从,不敢再有异心。于是,黄承彦在成亲的前一个月,向诸葛亮提出了三个条件。即结婚时,一不坐轿,二不骑马,三不乘船。
这‘三不’条件,确实让诸葛亮为难了一阵子,他心中暗付,不坐轿,不骑马,不乘船,难道叫我步行迎接月英?若是如此,岂不让人笑话,况且黄氏乃荆州豪门大族,若是被人得知步行迎接月英,必会惹怒黄氏一族。
诸葛亮一时束手无策,黄承彦却暗中给了提示诸葛亮,指了指庄内的木狗、木虎、木人,然后笑了笑就走了。诸葛亮顿时醒悟过来,大可借用这些奇物来做工具。
诸葛亮双眼一亮,不过这个念头刚起,很快又脸色一变,死死地压下。诸葛亮才高八斗,岂会不知他那狡猾的未来岳父,出那条件背后的深意。若是他此时问黄月英去借这些奇物,即使黄承彦阻止,但善良的黄月英也一定会借。不过这样一来,他日后在黄月英这个妻子面前,就难以抬起头来。
“哼。几乎中了那老狐狸的奸计!”
诸葛亮冷哼一声,遂向黄月英所造的木狗、木虎、木人走去。之后日子,诸葛亮几乎天天都在研究这些奇物。
眼看离腊月初八的婚期越来越近,某日诸葛亮已将木狗、木虎、木人的建造之法尽学,正赶回隆中,准备迎亲之事。
诸葛亮走到半路,突然听见山下有人惊叫。
“这牛惊了!大家快快走开,莫要给他伤了。”
诸葛亮一听,赶去定睛一看,原来是山下拉碾子碾米的牛惊了,把碾盘中心的桩拉断了,牛拉着碾磙在地上跑。周围的乡民吓得四处逃窜,恐怕被牛所伤。
诸葛亮望着牛拉的碾磙发呆许久,双眼越看,眼内惊色越盛,大约过了半柱香的时间。诸葛亮猛地把自己后脑勺一拍,惊呼道。
“哈哈!我想到了!”
诸葛亮大喜过望,状若疯狂地就往隆中茅舍里跑。随后,他唤来茅舍的书童,在茅舍外的疏林就地取材,锯的锯,砍的砍,发出一阵阵响亮的巨响,一连干了三天三夜。
等到了腊月初八,正是黄月英出嫁的日子,车如流水马如龙,黄承彦的庄里庄外挤满了祝贺的客人。


 第七百四十四章 一人可比百万

这些来祝贺的客人,其中大多都是荆州豪门,还有来自天下各地的大贤名士。这些客人都是名望之士,若是今日诸葛亮失了面子,日后定遭世人耻笑。
当然暗地里,也不乏看热闹的人,等着来看笑话。看那个被水镜先生,誉为拥有天下第一智的诸葛亮如何来娶新娘子。
快到晌午的时候,黄庄山下,出现了一个彩色的影子,由小到大,越来越清楚。
“接亲的来了!”
门外童子见状,吆喝一声。随着这喊声,看热闹的人顿时从黄家庄子里涌出,纷纷去看。只见取亲的队伍中,诸葛亮和书童一前一后坐在一个被红色布幔围着的坐tai上,在坐tai下,一边一个如同大碾盘一样的东西滚动着,甚是奇异。然后又看,坐tai前面有一个似牛非牛似马非马的用木打造的东西拉着走,说它是轿子没人抬,说它是马却不是马,说它是船却在旱坡走。
一连惊呼声,连连叫起。等诸葛亮一到,刚走下坐tai,那些来宾立刻围上去看稀奇!有的摸摸这,有的摸摸那,还有的拍拍那似牛非牛似马非马的东西,围着书童问这是何物?
书童甚是得意,乐呵呵说道。
“这是我家先生为接新娘子而造的‘木牛流马’!”
那些宾客一听,皆称赞不已。黄承彦闻声赶来,见诸葛亮所造的奇物,也是连连吃惊,遂即向诸葛亮如何造得。
诸葛亮笑言而告,这奇物有两部分组成,后面是诸葛亮根据牛拉碾磙转发明的高轱辘车,前面是诸葛亮根据黄月英设计的木狗、木虎的原理,制造的木牛流马。只见这木牛流马,一腹四足,头入领中,舌着如腹。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足,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脚,覆者为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鞍,摄者为牛轴。这木牛流马的机关在舌头,舌头一扭,它就停,再将舌头复原它就走。
黄承彦听罢,这才知要难住他这女婿,实在是难于登天。一众宾客见诸葛亮如此了得,纷纷向黄承彦贺喜。黄承彦大觉脸上有光,笑得合不拢嘴,纷纷回礼。
之后诸葛亮便与黄月英成亲拜堂,成为夫妻,两人相敬如宾,琴瑟之好。两人互研学术,深究阵法,而诸葛亮对黄月英的木匠造艺十分感兴趣,黄月英亦乐得教授她的夫君。
其中有一外话,两人成亲不久,黄月英赠送了诸葛亮一把鹅毛扇。这把鹅毛扇乃是一世间奇物,鹅毛坚如镔铁,刀枪不入。
至于这把鹅毛扇黄月英从何得来,当要从黄月英少时说起。黄月英善良天真,少时偶遇一醉汉。醉汉被恶狼追杀,黄月英见到,不顾其身弱小,竟然已之身为饵,去引诱恶狼,最后利用林内的陷阱,把恶狼制服。后来,黄月英才得知,那醉汉乃是一世外高人。
醉汉见黄月英奇丑无比,但却有一颗最善之心,恐她受人欺负,于是让黄月英每夜初更,到林内某处,醉汉传授武艺于黄月英。黄月英聪明伶俐,一学通窍,很快就学有所成。临别时,她的师傅赠送她鹅毛扇一把,说这把鹅毛扇传说乃用仙鹅身上之羽而造,乃是一时间宝物。然后又上书‘明’、‘亮’二字。二字中还密密麻麻地藏着攻城略地、治国安邦的计策。并嘱咐黄月英,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你的如意郎君。
诸葛亮听得甚是惊奇,他名诸葛亮,字孔明,不正有‘明’‘亮’二字。诸葛亮自此将这把鹅毛扇视如宝物,这把鹅毛扇正代表了他们夫妻间真挚不渝的爱情。
有关诸葛亮和黄月英的故事,暂且说到此。
话说,数个不速之客冒失撞入隆中疏林,误入迷阵之内,善良的黄月英欲要施救,却不但被这数个不速之客恶言所伤,其中一人更提着大刀,欲要斩黄月英。
诸葛亮一声厉喝,手中鹅毛扇猛地一挥,顿时风沙大起,四周树林猝然移动起来。那数个汉子只觉四周一阵天旋地转,待回过神后,发现四处忽然出现了一件件奇异之物,都是些用木打造的木狗、木虎、木人。
突兀那些木狗、木虎、木人,忽然动了起来,如同真物一般向那数个汉子一拥而上。顿时间,疏林内连连传出极度惊恐的惨叫声。守在林外的那些汉子听毕,不寒而栗,吓得拔腿逃窜。
数日后,那数个汉子失魂落魄,状若癫疯地逃出疏林,正走间遇上一队人马。这对人马带领者,长得壮硕如牛,年近四旬不过却一种不怒而威的气势。
那数个汉子,一见那带领者顿时脸色大惊,纷纷惊呼道。
“大掌柜!”
那四旬壮汉面色冰冷,一见那数人立即喝道。
“我教你等万万不可得罪卧龙先生,你等却将他惹怒,若是此事被主公得知,你等数人全都要人头落地!!!”
那数人一听,即时吓得整张脸都煞白无色,跪地求饶。这四旬壮汉,身份可不简单。在西北、中原一代,其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掌管西北、中原所有大大小小赌坊,其赌坊生意火爆,可谓是日进斗金。且此人乐于助人,救济百姓,结交天下豪杰,出手阔绰,收纳落难义士,与其相熟之人,都称他为李大善人。
此人正是最早跟随文翰之人,李强,字凌云。李强今非昔比,文翰业下赌坊生意,尽数交予李强管理。而李强表面管理着赌坊,暗地里却帮着文翰接纳天下俊杰。文翰身为后世人,自然会利用其优势。他暗下吩咐李强,在天下各地暗结那些未有成名的将士。例如黄忠、甘宁这些日后将会名震天下的将士,李强亦曾有登门拜访。不过黄忠为人忠义,婉言拒绝了李强。至于甘宁,那时他尚未投靠孙权。不过甘宁深受苏飞之恩,不愿背弃而去,亦拒绝了李强。之后李强又暗地里寻找个数人,如陆骏(陆逊之父)、吕蒙等人,亦皆遭拒绝。后来还几乎被周瑜发觉,丧命江东。李强为文翰在天下各地多年寻才,皆无所得。文翰后来也渐渐明白,要得到那些绝世贤才,名声、势力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还是机缘。
而此番,李强来到卧龙岗,来寻诸葛亮,可谓是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出错。因为诸葛亮此人乃是文翰给予李强的名单中的第一人。文翰曾特地吩咐,诸葛亮此人有旷世之才,若一旦出山,整个天下都会因此人而改变。让李强定要与其交好,无论用何种手段亦要将其拉拢过来。而且一旦得知此人的回到卧龙岗的消息后,李强先将其稳住,然后无论文翰身在何方,应付何事,必要派人通报。到时文翰即会立刻奔赴而来。
李强曾问过文翰为何如此重视此人。文翰只答了一句。
“一个诸葛亮,可抵上百万精兵!”
此时,李强已派人快马加鞭,星夜赶往东川通报文翰。而李强为了赢得诸葛亮的好感,在诸葛亮未有回来之前,给予卧龙岗内的乡民,大肆发放物资。因此李强在卧龙岗声望极高。之后,李强更特意派下一队人马扎驻在卧龙岗,随时留意诸葛亮的消息。
李强准备良多,却未料到,他的手下竟然惹怒了诸葛亮。
“哼!都给我起来!你等不必求我。主公对诸葛亮此人重视之高,甚至不下于一州之地,百万精兵!!你等最好保佑,诸葛亮非是心胸狭窄之辈,若是他因先前之事,怀恨在心。你等便准备以死谢罪吧!”
李强冷哼一声,满脸冰寒。那数个汉子听得皆是惊恐不已。李强平日极其体恤下属,若是下属有错,李强都愿为此承担错过,甚至可以说为人护短。但此时,李强竟然说出这样的话,那数个汉子,才知事态严重。
李强呵斥了一番后,便叫那数个汉子入队,赶往诸葛亮居住的茅舍之外。
“卧龙先生,小人名叫李强。小人欲与先生结交已久,故而先前命下人前往送礼,秉承敬意。哪知这些下人愚昧庸俗,误犯了尊威。还望先生莫要介怀。小人在此,向先生赔罪!”
李强说毕,竟然双手一拱,单膝一跪,跪地请罪。在其身后数十汉子,连忙随着李强跪下,齐齐请罪。
不过,疏林内却是平静,毫无动静。李强喊了好一阵子,仍不见诸葛亮的身影,心里又急又慌,又是喊道。
“若先生不见,我等只好长跪于此!!”
这个在西北、中原,黑白通吃,无人不敬之三分的李大善人,竟然如此下作。此事若是传出,必然在西北、中原掀起一阵惊荡。
到了晌午时分,天气炎热,诸葛亮的身影尚未出现。李强那群人内,已有几个人支撑不住,中暑昏厥。李强浑身湿透,脸色煞白,此时正处于脱水状态。
又是数个时辰后,一个书童走出,向李强执礼而道。
“李大善人,我家先生带话,他说他无心相见,李大善人如此,让他甚是为难。还望李大善人回去吧。”


 第七百四十五章 偶遇司马懿

“你家先生可还记恨先前之事。若是如此,我这就让这几人以死谢罪,以熄先生之怒!”
李强口上虽是如此在说,但却心知诸葛亮非是那种心胸狭窄之辈,有关诸葛亮的德行,李强早在卧龙岗向乡亲父老打听过,卧龙岗上下数百户乡民,无不以诸葛亮为豪。
李强暗暗打了一个眼色,那数人心神领会,连忙纷纷掣出腰间跨刀,详装着要自刎谢罪的样子。那书童却不慌张,淡淡地说道。
“诸位不必如此。我家先生心胸如天宇阔大,并无加怨于你等。只不过我家先生为人孤寂,不擅与人交际。还望李大善人先回吧。”
李强脸色一敛,话已至此,他也不敢再执意而为,以免适得其反。
“竟然先生暂时不想接见李某,李某不敢造次。这些薄礼乃李某一番心意,不成敬意,还望你能替先生收下。”
李强一边说着,一边向身旁的从人打去眼色,那从人心神领会,忙从衣袖里端出几块金帛,递给诸葛亮的书童。
这几块金帛,价值之高,以足够平常百姓数十年的花销,但书童见财却不心动,微微摇头婉言拒绝,随后又道。
“我家先生有话,无功不受禄。还请李大善人收回吧。”
“你!我家大掌柜!!”
李强身边的某个从人实在看不过眼,厉声一喝,正欲呵斥书童,但反被李强一声喝断。
“放肆!!”
李强瞪眼一望,那从人顿时闭上嘴巴,不敢再言。李强随即收敛几分怒色,向书童赔罪一番后,便缓缓而道。
“竟然如此。李某不敢忤逆先生之意,这些薄礼,李某便替先生转赠乡亲。李某来见先生,绝无歹意,只望能够结交一番,若是先生回心转意,实乃李某之幸。请转告先生,数日后李某会再来登门拜访,若先生还是不愿接见,李某绝不纠缠。”
李强话毕,不等那书童回话,便下令让从人带着那一车车装满金银珠宝的重礼离开。
此时的诸葛亮,只不过一个名不经传的山民,而李强的名望不知要比其超出多少倍。李强毕恭毕敬,带上重礼,好话说尽,如此下作,却还得不到诸葛亮的接见。与李强同来的从人,个个都是忿忿不平,满脸愤恨。
李强回到卧龙岗,果然将那一车车金银珠宝以诸葛亮的名义,转赠给乡亲。得到馈赠的乡亲,无不欣喜而谢,纷纷赞诸葛亮大仁大义。
诸葛亮的书童下山听闻,回来禀报,诸葛亮沉吟一阵,对李强那些从人先前冒犯黄月英之事,怒火亦下了几分。不过诸葛亮心知李强幕后之人,正是那名震天下,威震西北的骠骑大将军文不凡。对于文不凡此人,诸葛亮虽有好感,但若要他出山辅佐,还需一番考察。
数日后,李强再带上一队装满金银珠宝的车队,来到茅舍疏林前求见诸葛亮。诸葛亮仍叫书童打发李强回去。李强亦不敢造次,带着车队下山,又如前番那般以诸葛亮的名义将金银珠宝尽数赠送乡民,喜得那些乡民欢天喜地,笑不拢嘴。
又是数日后,李强如同先前那般,再带着一队装满金银珠宝的车队来到茅舍疏林前,求见诸葛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