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寒士谋 >

第444章

寒士谋-第444章

小说: 寒士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翰听言,嘴角上翘,遂露出一个灿然的笑容。仿佛暗地里却有着另一番思量,目光有着一种莫名的期待之色。


 第七百五十二章 收取张松(上)

次日,刘晔带着张松再次来到文军营寨。两人走入帐篷,施礼毕。文翰见刘晔身后那人,虽长得猥琐难看,但那双眼目却尤为晶亮,自信满满。文翰暗暗吃奇,遂伸手指着张松喝道。
“你乃何人,报上名来!”
“某乃益州别驾,张松。久闻军侯大名,如雷贯耳,恨山高地远,不得听教。今日得以见望,实乃万幸也!”
张松作揖一拜,虽是说得谦虚,但目光锐利,给人一种先礼后兵的姿态。文翰听言,心中吃了一惊。这张松,岂不是那凭着其过目不忘的本领,暗画西川地图,引刘备入西川的人么!西川地势复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天下有名。若非张松献图,即使那时刘备有诸葛亮这超绝谋士相辅,只怕亦难得之西川,成为蜀地之王!
一时间,文翰思绪万分,刀目刹地明亮起来,对着张松的眼色带有几分诡异。
“哈哈哈哈哈!!!原来是张别驾,我素闻你之仁德,早有敬仰之心,今日能见,实乃解我渴仰之思也!左右!还不快快予张别驾上座!”
文翰此言一出,顿时帐中所有人都是脸色一变。文翰麾下一众文武则皆起惊色,不知文翰为何对张松如此礼让厚待。可知,此时西北、西川两方正处于交战的时势。至于刘晔望向张松的眼神,则多了几分异色,心中暗付,连他这个在曹操麾下的重臣,且代表朝廷的来使,亦得不到文翰如此待遇,这其中必有端倪!
张松察觉到刘晔眼色的变化,顿时心里一惊,暗道这文不凡定是在甩手段,当下一声喝起。
“不敢!朝廷使者尚未得以赐座,某人微身轻,岂敢冒犯!”
文翰眉头微微一皱,不过很快便看出了张松心中想法,遂又令道。
“亦予刘太中赐座。”
少顷,张松、刘晔两人坐毕。文翰目光缓缓转向张松问道。
“不知张别驾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张松起身一拜,凝声而道。
“某闻文冠军不愿接领圣上懿旨,不知可有此事?”
文翰神色一凝,他早知张松前来之意,心中亦想好推辞,遂又说道。
“张别驾有所不知,此非本军侯不欲接领。而是麾下将士受国之命,在前线奋勇厮杀,排除万难,终得以诛除逆臣张公祺。依理这东川之地应为我西北管辖,但朝廷却忽然下令,要我等让予东川半壁之地予西川。我军将士多有怨言,本军侯实在为难!”
“时下乱势,其他诸侯郡守,皆汉之蟊贼,名为汉臣,却都恃强侵占地土。明公乃大汉之臣,身居高位,仁义充塞乎四海,应为天下诸侯之楷模!”
张松话里有话,文翰听得清晰,不过却无生怒,平静而道。
“张别驾之言是理。本军侯历来对朝廷忠心耿耿,从不敢有所造次。昨日刘太中离开后,本军侯曾与麾下文武商议。本军侯麾下,个个都是忠国之士,亦知圣命不可违抗。不过想你西川之人,在本军侯讨贼之时,非但未有出手相助,反而派张姑义等将出兵相拦。
眼下你西川却欲分半壁东川之地。所谓天大地大,大不过一个理字。即使是圣上之命,也难免我西北之人心有不甘!”
张松双目一眯,即又回道。
“明公可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圣上乃一朝天子,为天地之君,你等皆为汉臣,若抗旨不接,是为不忠不义!”
“此话是理。但又有士可杀不可辱之言!此番我西北若接此令,必遭天下人耻笑!受此欺辱,只怕我军中将士宁死不接!”
文翰此言一出,诸将顿时纷纷瞪大眼目,齐声喝出,迸发气势,一时间帐篷之内,如入千军万马厮杀场景之内。
“我等西北之人,宁断头,亦不受辱!”
巨大的声浪,震得整座帐篷都在剧烈摇晃。张松神色连变,如文翰所言,他西川毕竟是理亏。但最善辩论的张松岂会就此退让,脑念电转,抖数精神,正欲侃侃而谈时。文翰却忽然脸色一变,话锋一转。
“不过要本军侯答应休战之事,亦非不可。只要西川愿许予我二人,本军侯如圣旨所指,退让东川半壁之地!”
张松准备脱口而出的言辞顿时收了回来,眼睛连起惊色,一时间他似乎无法看透文翰的想法。用两个人来换东川半壁之地,这交易即使是个疯子亦定会爽快应诺!不过张松却知,文翰想要的那两个人,定非寻常人物。若是他要张姑义或是黄公横等西川重臣,张松是万万不可能答应!
刘晔却并没有张松那般想法,连忙问道。
“不知军侯欲要西川哪二人?”
文翰神色一凝,目光烁烁。
“第一者,乃马孟起!此人与我西北仇恨,诸位皆心知肚明。但刘益州,竟知此人与我之仇,却将他收录麾下。难不成刘益州,欲借此人之手来加害于本军侯呼!?”
“非也!马孟起败走东川,来投我主。我主见他家破人亡,如若丧家之犬,惜其所才,故而收留于他。绝无要借其加害军侯之意!”
张松一听,忙作礼告道。刘晔微微皱眉,心中暗付这马孟起与文翰有血海深仇,到了文翰帐下,必死无疑。如此文翰亦未有壮大其麾下实力,答应亦非不可。刘晔想毕,随又问道。
“不知另外一人,又是何人?”
刘晔刚是问起,文翰便将目光转移到张松身上,一动不动,直盯着张松,同时嘴角还翘起一丝莫名的笑容。
“张子乔?此不过口舌辩士,文不凡要他有何大用!?”
刘晔心中一呼,甚是惊奇。若是文翰是要张姑义或是黄公横等西川名士,那还情有可原,但文翰不要那两人,反而却要这张松。刘晔一时间思绪连生,陷入沉思。
张松亦是满脸惊奇,被文翰惊得一时哑口无言。待他反应过来时,文翰不等他张口,便是说道。
“若要我应诺休战之事,便让刘益州许这两人予我。否则,我西北人马,宁死亦绝不让出东川半壁之地!我意已决,两位不必多说!左右,送客!”
文翰令声一落,数个兵士便向刘晔、张松迈步而去,将两人驱赶出账。刘晔、张松皆是一脸的莫名其妙,不知所然,离开了文军营寨。
待张松、刘晔回到安汉,两人寻来张任商议。张任亦对文翰所提出的条件颇为惊奇,同时不知不觉中对张松的眼色有不少的变化。张松心里喊冤,却百口莫辩。张任沉吟一阵,张口而道。
“兹事体大,且容我派人禀报主公,看主公如何抉择,再做计议。”
“如此亦好。还望张将军做紧时间,早日还以东川太平。”
刘晔拱手作礼,颔首应道。张松在一旁欲言又止,不过最终还是未有出言。
于是,张任连夜派人赶回益州广汉通报。刘璋得知文翰所提条件,当即聚蜀中官员议事。
“主公!张子乔口舌了得,乃不可多得辩论之才。此番曹操愿下旨休战,全因此人之功。若将其相弃,必寒其人之心。反之马孟起虽有武勇,但颇有野心,据巴郡细作来报,他在巴郡暗蓄势力,定是望借主公之势,东山再起!主公不若只将马超许予文不凡,熄其怒恨,再赠予重金以抵张松便是!”
黄权素来与张松交好,深知其能,连忙向刘璋发言进谏。
“不可!马超骁勇善战,我蜀中无人能敌,张姑义先前来报,此番能抵住文翰大军。马超功不可没!若是弃之此人,将来文翰若再来侵犯,谁人来抵彼军悍将!”
就在此时,一身长六尺,俊秀白净,身穿西川百花锦袍,儒生打扮的士者踏出。刘璋定眼一望,此人乃益州司马孟达,字子度,乃扶风人也。
“依孟司马之见,又该若何?”
刘璋正是踌躇,不知抉择,连忙又问孟达看法。孟达凝了凝神,拱手作礼拜道。
“依某之见,张子乔不过是口辩之士,论武手无搏鸡之力,论文谋不足以治一郡之地。反之马孟起,却有万夫莫敌之勇,能于万军之中取敌将之首,乃一员不可多得的旷世猛将。更何况,西川俊杰无数,文不凡却偏要此人。只怕张子乔对文不凡早有敬仰之心,与其私通。不若便遂其心意,将其遣予文不凡。如此亦可除去一个隐患。”
“孟子度你!!!”
黄权一听,顿时连连色变,怒声一喝,正欲呵斥孟达。但堂上刘璋却颔首应道。
“孟司马所言是理。哼!竟然那张子乔觉得在蜀中,淹没了其才,便遂其心意,让他另投明主,也省得我终日听他那些大逆不道之言!”
原来刘璋见张松生得丑陋,且又平日多有出言顶撞,对张松一直心有不喜。如今孟达一说,张松对文翰有所敬仰,当即信了几分。
“主公!!!”
黄权一惊,神色剧变,立马喝道。刘璋怒容即起,指着黄权扯声吼起。
“放肆!!!黄公横,你平日与那张子乔多有交情!是否连你欲要弃我而去,投那文不凡麾下!!!”
“权对主公一片赤诚,绝无歹心!!还请主公明鉴!”
黄权听言,连忙跪下,执礼拜道。
“哼!最好如此!”
刘璋脸色这才好了几分,冷然哼道。这时在一旁的一身高七尺,面目威严,身穿黑锦华袍之人踏步而出,作揖禀道。
“公衡、子度两人之言,皆有道理。马超、张松皆有弃之之理,但亦有留之之理。不过那文不凡说得却是强硬,发言定要此二人。而且马孟起与他有血海深仇,只怕他不肯轻易让步!不如主公,先赠与重金,然后再派人与其商议,让他在其中挑选一人。若他非要张子乔不可,如此可见张子乔必与他早有私通。若他只要马超,或许张子乔并无反意。主公也不必冤枉他人。”
刘璋听言,紧皱的眉头便是松弛下来,定眼一望,那进谏之人,正是他麾下祭酒,法正,字孝直,与孟达为友,亦是扶风人。其父法衍,字季谋,官至司徒椽、廷尉左监。法氏一族乃益州大族,法正饱读经史,才智过人,为人光明正大,亦与张松相友,常促膝论谈天下大事,志同道合。
但因平时不拘小节,遭到小人中伤,被刘璋冷落。但黄权眼光毒辣,识得法正有济世之才,连番进荐。法正才得以刘璋重用。之后法正亦无令刘璋失望,无论是军事还是内政都取得一番建地。军事上,法正治军严明,出谋划策,助张任操练军士。在内政上,法正改革立新,连施新政,使得益州之地百姓都能得以安居乐业,赞声一片。因此,刘璋也渐渐重视法正,平时对法正言听计从。
法正此番进谏,说得甚是精妙,而且未有得罪孟达、黄权二人。刘璋一听,亦觉有理,颔首应道。
“如此亦好,权且一试。”
至于孟达、黄权似乎亦无异议,对法正所言皆是认同。刘璋遂依法正之计,派一队兵马护送二十车金银珠宝,赶回安汉。
这数日,张松彻夜难眠,忐忑不安。待蜀中之人刚到安汉,张松闻得,立马赶先去见,贿赂一人,得知刘璋的抉择。
“好哇!我呕心沥血,一心只为西川。刘季玉你竟然对我起疑,你如此不忍,便莫怪我不义!”
张松忿然离去,当夜在安汉府内,凭着过目不忘的超强记忆,将蜀地地理图全部画出,藏于袖中。


 第七百五十三章 收取张松(中)

与此同时,在文军营寨,文翰却收得从荆州传来的一个惊人情报。原来诸葛亮回到卧龙岗的消息,此时才传到了文翰手中。文翰听闻李强已派人与诸葛亮接触,一时间陷入莫大的惊喜当中。
诸葛亮可谓是东汉末年第一智者,其才堪比兴旺西周八百年之姜子牙,与建造大汉四百年强盛的张子房。若是文翰能够得之,他自问凭现今西北所蓄基底,绝对能够夺取天下!!
此时,文翰恨不得生出双翼,立即飞往荆州求见诸葛亮,说服他来助自己平定天下!!
“左右!快快备马!!!本军侯要立刻动身前往荆州!!!”
文翰一时失了分寸,就欲要策马冲往荆州。还好田丰、成公英听得惊动,赶来看望。两人见文翰颇为失态,都是一惊,连忙拦住问其因由。文翰当即将前事还有诸葛亮才能一一告之。当田丰、成公英听得,文翰竟用姜子牙、张子房来比拟此人时,皆是震惊得陷入呆滞。
“此人当真如此了得。即使是我西北神智候,亦只敢与管仲、乐毅两人相比。军师比之诸葛孔明又是若何?”
田丰最先回过神来,止住惊色向文翰问道。文翰脸色一沉,一阵犹豫,其实他心中早有答案,但却又有顾及。但是最终还是秉承本心,从口中蹦出两字重重说道。
“不!及!”
田丰如遭电击,又是一阵震惊。文翰将戏志才视如己出,两人感情之深厚,已超出寻常君臣之情。田丰心知,要文翰说出戏志才不如那诸葛孔明,是有多么艰难!
文翰说毕,纵身一跃,就欲纵马离去。田丰、成公英连忙又是拦住。田丰出言劝道。
“主公,此时东川之事还未有定。你乃军中统将,岂可在此时离去!更何况纵使那诸葛孔明有如妖之才,主公乃万金之躯,前往荆州路途遥远,危机无限,又岂能单身匹马而去。此事当要从长计议!”
“是呐!主公你如今之举,确实不智!”
成公英亦在旁苦苦相劝。文翰脸色速变,作为后世人,对于诸葛亮的了解,论天下之间,无人能出文翰左右。对于诸葛亮这等绝世人物,文翰如此失态,亦情有所原。
不过在田丰和成公英两人苦劝之下,文翰还是暂时止住了心中的急意,回到帐篷之内。
少时,刘晔带着二十多车金银珠宝,再次来到文军营寨中求见。文翰的心早就飞到荆州,不过为了早日结束在东川战事,分出身来前往荆州,遂令兵士急急唤刘晔入见。
刘晔拜礼毕,先是奉上重金。文翰令兵士暂且收下,然后又问刘晔是否带来刘季玉的答复。刘晔凝了凝神便是说道。
“刘益州有话,张松、马超一文一武,二人皆乃蜀中依仗屏障,弃之如断双臂。还望军侯莫要一味相逼,尽取二人。不过,刘益州亦知理亏,先奉重金以表歉意。同时军侯还可从二人中选取一人。”
文翰听言,心中冷笑。不过他心中急着去见诸葛孔明,亦无心与其再做纠缠。文翰几乎毫不犹豫地便是说道。
“好!那我取张子乔!”
文翰此言一落,无论是刘晔还是帐中文武都是一片哗然之色。田丰、成公英连往文翰打去眼色,暗示马超才是必除的心腹大患。比起马超,那张子乔根本无足轻重!
至于刘晔却暗中思索道。
“原来那张子乔果然与文不凡早有私通!难怪他在丞相面前如此盛赞此人!”
文翰定下抉择后,便叫刘晔再宣圣旨,文翰引诸文武跪地接旨。刘晔见使命完成,亦不再多留,与文翰告辞而去。
而当刘晔回到安汉,脸上多有异色,当张任和张松询问文翰所选之人时。刘晔眼神内露出几分鄙夷之色,望向张松说道。
“望张别驾日后善事军侯,以图名垂竹帛,功标青史!!”
张松听言,灵魂如受重锤敲击,整个人一时间失了神。张任顿起怒火,暴跳如雷地如同一头怒狮般向张松咆哮道。
“张子乔,你这奸佞小人!!!!我这就撕了你!!!!!”
“慢!!张将军,你主一心要与文不凡休战。你若杀了此人,文不凡定会轰然大怒,与西川不死不休。到时你如何面对你主!!”
刘晔疾言厉色,一言落下,张任准备扑去的魁伟身躯顿时停止。张任咬牙切齿,当众在张松脸上吐了一口唾沫。
“我呸!!杀了这等小人,只会脏了我张姑义的手!张子乔你日后莫要被我见得,否则我必斩你头!!!”
“你!!!张姑义你血口喷人!!!!”
张松一把抹去脸上唾沫,好似一头发怒的公鸡般,向张任冲了过去。张任一手猛挥,打向张松。只听张松‘哎呦’的惨叫一声,手无搏鸡之力的他立刻被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