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思索中的男人 >

第17章

思索中的男人-第17章

小说: 思索中的男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经常与朋友去玩耍游乐的公园,以及看到其它无数与儿子生前有关的事物时,都会引发她强烈的悲哀和痛苦。失去亲人的悲哀和痛苦一般持续两个月左右,便开始逐渐消褪减弱,便刘美并非如此,而是痛苦依旧。按照心理学的理论看,刘美的痛苦发展成了严重的情绪低落和失常。

    在别人的劝说下,刘美咨询了心理专家。她向专家透『露』,自己与儿子以前的关系并不是很和谐,相反地,有时很僵持。〃我有许许多多的话和事情要对儿子说,但又无法表达,〃她对专家说。她后悔自己从前老是唠唠叨叨地不断督促儿子要自强、自立,不要一味依靠家人,因为认为儿子不会处理生活,只知在外边东奔西窜地和朋友们混。在发生车祸的前一天,刘美告诉儿子,请他滚出家门。

    根据刘美的实际情况,专家对她首先采取我们的第二章中所介绍的倾心交谈疗法。让刘美平静地坐好,然后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的儿子在对面。进入这种状态后,专家鼓励刘美将她的所有想说的话,一切想表达的情感,都倾诉给儿子。

    开始后,刚刚说了几句话,刘美的情感便抑制不住了。她泪流满面,呜呜咽咽。她告诉儿子自己如何深沉地爱着他,她又是多么后悔将他赶出了家门。她这样对儿子说:〃如果不是妈妈让你离开家门,那天晚上也许你不会骑着摩托上街的, 是不是 ?〃

    刘美对儿子倾诉之后,专家要求她再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让自己再扮演儿子的角『色』,让〃儿子〃回答刚才妈妈对他的倾诉。进入状态后,〃儿子〃回答说,那车祸并不是妈妈的过错,他也爱妈妈 ,非常痛苦和难过,永远不能与妈妈在一起了。这种双方的模拟对话和倾心交谈是治疗刘美心理障碍的转折点。在这之前,刘美一直将后悔的负罪感紧紧〃抓住〃不放,也不允许他人接近去安慰她。经历这种情感的对话交流之后,刘美开始原谅宽恕自己,同时也感到自己十分需要他人的安抚和慰籍。

    现在的刘美已经十分适合做放松练习。在第二阶段的过程中,专家与刘美共同探讨了她的痛苦,决定让她的痛苦悲剧经历在放松活动中抵消。首先,专家让刘美列出一系列与儿子有关的悲惨形象,从引发最少痛苦的事件一直到引发最剧烈痛苦的事件排列。刘美感到较少痛苦的事件是与儿子的的那次争吵,而最痛苦的事件则是儿子的葬礼。

    放松活动开始后,刘美很快便进入深度的超然状态。说感到好像任何事都无法来打扰她。再进一步进入更高层次的超然状态之后,刘美的呼吸变得导演平稳,心脏跳动得缓慢而有力,面部表情十分自然平静,手脚都感到十分温暖。下一步,专家告诉刘美,现在她越想失去儿子的痛苦和悲伤,那么她的身体将会变得越放松和超然。

    事实证明,以上治疗过程的效果十分明显。等到三周过后,刘美对专家说,现在她再经过儿子常去的公园时,她能感受到一种温馨和爱的暖流;当她走过儿子的房间时,不再感到忧伤和落泪;当她听到儿子生前喜爱的歌曲时,也不悲哀相反 却能够使她回忆起曾经对儿子的爱,以及她与儿子在一起共同度过的许多幸福美好的时光。

    刺耳的〃嘶嘶〃声、耀眼的白中带蓝的光充满和照亮了无影灯下的无菌手术室。一名成竹在胸的外科医生正在万分小心地给一位年轻『妇』女实施手术。『妇』女显然已被麻醉过,医生 消除『妇』女喉咙里的一个小肿瘤。然而,尽管那激光手术是万无一失、周密精确的,但鬼使神差般地,那位『妇』女感到某种可怕的事情正在发生。那种刚才使她很快进入麻醉状态的『药』力正在逐渐消失。麻醉状态消失后,她的身体仍处在瘫软恐惧之中,不得不眼睁睁地忍受那如燃烧般的激光,在她那敏感喉咙部位的炙烤。她虽经历着难以忍受的剧烈痛苦,然而却既不能动,也不能喊。

    当需要完成作为一个疗程的最后一个手术时,尽管她的医生和麻醉师一再向她解释并保证,前次事故只是大海捞针,千年不遇的一回,绝对不会再发生,然而,那位年轻的女士却表示,宁愿今生今世不再开口讲话,也不去遭受上次折磨的苦头。

    我们主人公的名字叫李纳。她的外科医生在无奈之余,只好请心理专家来帮忙,专家第一次看到李纳时,她讲话声音沙哑而不清,几乎听不到。她的情感好像被切成了碎块。她的面部表情紧张而呆滞,眉头紧锁,一幅秋后遭了霜打的茄子模样。

    与专家进行几次交谈后,李纳同意把自己在上次手术中的经历和感受,全部描述出来。作完描述后,专家鼓励她继续将在手术 中感受的其它所有细节,全部表达和释放出来。于是她集中精力,调动全部的感官,去想象手术过程中的痛苦经历。李纳常常在中间感到焦虑和恐惧,这时她便抑制这样情感。于是专家就不断督促她继续前进。这样,经过几次痛苦情感的表达和渲泄以后,李纳能够进入下一阶段的放松练习了。

    李纳现在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恐惧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同时,她也知道自己还必须完成最后一部分的手术,以便恢复正常的讲话功能。正是在这一点上她明智地决定进行手术,但她先要求专家帮助进行放松练习,以消除她内心的痛苦和恐惧。如果李纳认识到不做手术的必要『性』,那么放松治疗可能不会产生任何效果。

    李纳的放松练习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首先,他在专家的指导下做了两个星期,然后自己再独立地进行,最后她终于学会了如何进入深度放松状态。接下来,专家指导她将自己在手术中的痛苦经历,按轻重次序排列出来。她的痛苦排列等级包括全身瘫软、淹没在自己的鲜血中、中风、以及失去讲话能力等。

    这样在专家的悉心指导下,李纳开始将身体绵深度放松与她痛苦的记忆和幻想抵消、释放。虽然偶尔有些困难,但两周之后,李纳的放松终于达到了目的。

    接下来李纳最后的手术进行得相当顺利和成功。麻醉按计划进行,李纳再也没有经历前次的痛苦和臆想。手术后有几天不能讲话。当她能够讲话时,她告诉心理专家,说自己真正感受到了身体和心理放松的重要『性』。

    这里介绍的是美国某杂志关于系统减感法治疗心理障碍的事例:

    1968年,在越南北部浓密的茫茫丛林里,一个月黑风高的夜。21岁的美国特工人员鲍勃正带领他的特工队队员们悄悄地向越南军队的营地靠近,企图侦察对方的布置和动向,以便按照计划对越南进行突袭。突然之间 ,他们陷入了越南军队的埋伏之中。鲍勃和他的队员们顿时慌作一团。一颗手榴弹飞来,鲍勃看到身边的同伴半边脸被炸飞了。鲍勃的腿部同时也飞进了弹片。在那次遭遇战中,美军全部20人中,只有鲍勃和其他的4人幸免一死。之后,鲍勃又在越南战场呆了一年零3个月,便赶紧找个机会溜回了老家。

    20年后,鲍勃对在越南战场的那次生死经历,依然谈虎『色』变,它就象恶梦一般,常常萦回在他的脑际心间,几乎不得安生。每当他看到有关战争的电视或者是枪支弹『药』,或者看到别人旅行找猎,或者 看到有关作战的任何东西,都能引发他的焦虑和恐惧。用鲍勃自己的话说,就是这样:

    〃对我来说一切都变得稀奇古怪,我自己都感到难以理解,我不得不放弃从前异常喜爱的到野外打野鸭子。因为现在当我出去在树林里静静等待野鸭子的到来时,我就有一种什么东西会突然扑过来将我一下干掉的感觉。5年前我的朋友们出外打野鹿时,同样有这种感觉,于是,我干脆再也不去打猎了。那是毫不情愿的,因为以前我把打猎看做自己身体甚至生活生命的一部分;而且我的儿子、我的老爸都喜打猎。同时,我注意到当看有关战争的影片时,我就隐隐约约地感到自己总会突然被干掉,我有一种死到临头的预感,或者一种总要发生一点不祥之事的感觉,虽然我下意识地知道好是根本不可能的。

    事实上,在越南战场上,有一次我在战斗中打死过越南特工队员,那人很年轻。当我们检查搜索他的遗物时,我看到他的妻子和儿子的像片,原来死者和自己一样,也有一个家,便他死了,而且是被我打死的。那情景就像一场恶梦,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

    我当然知道现在战争已经结束,在美国本土我不会像在战场上那样整天提着脑袋奔命,而生活得相当安逸,应该说无忧无虑。但是,我仍然常遭受那种要命的焦虑恐惧的袭击和折磨。有时,不知不觉,毫无缘故地那种情感就来了,我感到自己根本无法招架,真是一场可怕的恶梦。〃

    以上的鲍勃对自己经历的叙述。他今年已经41岁。当他去看心理医生时,医生认定他所遭受的是一种心理学家称之为〃过后紧张痛苦失控症〃。当人们经历或遭遇某些异常痛苦艰难的事件或情景,而又无法克服或忘却它们对心理情感的负面影响时,便会产生以上病症。实际上,鲍勃在基督教的氛围中长大成人,他和自己的父母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作为基督徒的一套宗教价值观念 ,与鲍勃在越南战场上不得不搏斗厮杀的经历相比,鲍勃感到二者极为矛盾,无法将自己的信仰和行动统一起来。特别是当他面对面地看着躺在地上,被自己亲手打死的越南年轻的特工,想到特工也有妻子、儿子和家庭时,他内心的矛盾冲突便愈加强烈和痛苦。

    应当说,鲍勃的病例同其他上述我们谈论过的病例相比,治疗起来更加困难和棘手。因为他患上〃过后紧张痛苦控症〃的时间已经很久,可以说这种病症深深地渗透进了他生活的诸多方面。虽然鲍勃承认在越南他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和麻烦,但是他自己搞不明白,当完全摆脱了越南那个鬼地方,也尽量不去想它,不去看与它有关事物的时候,为什么自己还常常遭受焦虑痛苦的折磨和袭击。

    在治疗过程中,鲍勃又使自己重复了在越南的经历,使它再生动『逼』真地活灵显现出来。闭上眼睛之后,鲍勃描述了他曾经历的所有景象:那销烟漫的战场、震耳欲聋的炮声、刺鼻的血腥味、阵阵的喊杀声等等,都交织混杂在一起。在这一治疗阶段,鲍勃常常气喘吁吁,浑身发麻出汗,且颤抖不停。他的呼吸急促而无力。这样,鲍勃的治疗走走停停,医生一直让他表达和释放自己心底的情感,持续大约6个月的时间。事情看上去每当鲍勃开始表达焦虑惧感时,他便一下〃卡〃了壳。这使得问题只好悬而不决。

    经过一番考虑后,医生决定让鲍勃首先将首死越南特工人员后产生的那种悔罪感,完全释放和表达出来。医生让鲍勃坐在椅子里,与那位越南特工进行〃面对面〃的倾心交谈。在这种幻想的交谈中,鲍勃认识到在这种情境之下,如果不是他将对方杀死,便是对方将干掉。这一认识显然使鲍勃解除了大部分的负罪感。

    接下来,鲍勃感到自己能够进行放松练习,以便克服自己痛苦情感和记忆。他认识到,自己那种〃过后紧张痛苦失控症〃的功能,是阻止和避免在战争环境下被打死。他现在知道他的焦虑恐惧情感在越南战场上产生是相当自然和合理的,因为那促使自己充分保护自己的生存价值。最后,把那种紧张、焦虑和恐惧的情感再带到一次打野鸭的旅行、或者带到看电影的情景当中,那就是不合理的自我折磨了。这表明,鲍勃已经认识到他的焦虑情绪再也没有什么积极作用,相反,它妨碍着自己充分享受生活。

    鲍勃学会了一系列的练习方法,来解除紧张情绪,放松神经系统。它包括一些辅助『性』的练习如以前我们曾介绍的幻想在海滨旅游,或者在其它自己喜爱的地方散步,等等。这种阶段的练习经过两个星期后,鲍勃已经具备进行〃系统减感法〃的练习了。

    医生首先让鲍勃得到深度的放松,然后,鼓励他重新想象和经历在越南战场上的那些可怕的战斗和厮杀。同时,让鲍勃清醒地意识到他再也不会处在那种真实的环境中。医生一边让鲍勃不断放松,一边让他想象曾引发他更加痛苦的事件和经历以及记忆。有时,医生还根据鲍勃以前的描述,提醒鲍勃回忆某些情景,让他想起某些具体的细节。

    经过〃系统减感法〃的第一个疗程后,鲍勃对医生说他〃感觉好多了。〃经过2个疗程后,鲍勃已经放松自如、神气活现了。别说让他去打猎,就是让他再扛起枪杆到伊拉克与萨达给一决雌雄,恐怕他也不会说不。

    释放、中和情感以及系统减感对于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多数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在工作中,我们的经济收入状况和心理情感健康,常常强烈地受到上 影响甚至支配。在西方国家,心理医生接待的患者中,由于工作造成的心理情感紧张以及由于与上司或老板发生矛盾冲突求助者,几乎占65%以上。当然,与工作有关的心理情感紧张可能还有其它一些重要因素,比如公司的兼并啦 、减员啦、经济衰退啦,等等。 但是,其中最难对付的问题,恐怕是当你碰到一名不可言状的上司或老板时。这种人可能是这样:无论你的表现如何出『色』,也无论你多么勤奋刻苦、兢兢业业,但他就是不买你的帐, 是不喜欢你。结果,你一定会感到自己悲惨兮兮,手足无措。

    中国人讲〃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这当然是不完全正确的,但它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人类内心世界的重要『性』。实际上,我们的内心情感世界是异常丰富多彩的。有时可能如风清月朗,有时却可能如翻江倒海。然而,你是否曾认真仔细地倾听自己的内心话?事实上,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细小的声音在不停地对我们交谈倾诉。说得简明一些,就是我们内心的自言自语。心理学家将这种人类的特征称之为〃自我交谈现象〃。他们对自我交谈于人类行为的感的影响和作用虽然持有不同的意见看法,但都一致认为,我们的内心交谈的确作用于我们所做和所思所想。

    

思索中的男人 23。为什么大部分思考是在自我交谈中形成

    认知心理学家探索出一套帮助改善和治疗我们情感和行为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它包括思考、计划、解决问题几个步骤和过程。由于我们大部分的思考是在自我交 谈过程中形成的,认知心理学家正是运用这一原理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患者克服他们 的问题。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 伊利斯发展了一套治疗情感失控的方法。他把这套方法称之为理『性』情感治疗法。其中心理论根据是,被动和非理『性』的交谈以及信念是十分有害的,它们必须由乐观进取的信念取而代之。用伊利斯自己的话说,就是,〃非理『性』的思想和交谈会导致和产生情感障碍与痛苦。〃

    伊利斯相信,许多典型的自我交谈都是非理『性』和不现实的。当我们在思考中注意到这种现象时,就应当明辨是非,用合理的理『性』思想取而代之。基于此,伊利斯列出了十大最常见的、最普遍的非理『性』思考。

    如果发现自己常常拥有不合理的想法,那么你就应该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因为你已经为自己设置好了去遭受许多严重挫折、失败和失望的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