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否则将军就要以诬蔑构陷朝廷命官之罪将我问罪。”
“聪明!”
包拯气得直翻白眼,“庞统!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对你有意思。”这句话出口的同时,庞统已伸手揽住了包拯。“包拯,你明明知道我的意思,也明知自己的心意,为什么还要闪躲逃避,不肯坦然承认?”
一下子,包拯全然僵住。
“庞统。。。”剩余的话不是不想出口,而是未及出口便被另一张嘴牢牢堵住。湿热的舌尖撬开他的唇,长驱直入,抵死缠绵地吮住了他的舌,在包拯唇齿微合时不忘道:“包拯,你不妨也咬破我的嘴唇。”庞统边吮吸挑逗边低沉喘息,“好给你那个兄弟看看。教他知道你是我的。。。。。。”
包拯心中一片混沌,仿佛天地万物、山川河流全都与自己融成了一体,既说不出话,也不想说话。他紧紧抓住庞统前襟,急促得几乎忘记了呼吸。这是如火如荼、如痴如醉的时分。他也情动,情动得阵阵心悸。
那一瞬的心动。
情也是。
那一瞬的情动令得他闭着眼,呻吟了一声。
庞统低喘着笑:“包拯,我是不是比他好?”
包拯黑脸当时绯红。
庞统说完就放手,坦荡自然得跟什么都没做似的。
——我喜欢你。
——我不会放手。
这些他都没有说出来。
只因两个男人之间,有些话是毋庸说的。
包拯反手抹去唇上沾的唾液,垂下眼睫,扭过头去。庞统看着他做这一切,神情却是玩味而欣赏的。
两人一时无话。天色晴好。风也很好。微微风声掠过漠漠旷野、拂过一汪池水,漾起阵阵涟漪、撩起人的衣角,轻得像一声声意味深长的低语。
脉脉两无言。
早有一个飞云骑牵了马过来,被凤三悄没声儿的截住了,正挤眉弄眼地使眼色打手势,庞统眼角扫见,呵斥道:“鬼鬼祟祟的做什么?”
凤三笑道:“爷,去石城郡一百多里都是山路,走不得官轿马车。卑职正琢磨着包大人该怎么去?”
包拯知道凤三的用意,也知道庞统期待的答案,但一句请托到了嘴边,却说成了六个字:“我自己骑马去。”说着便有飞云骑来报马匹备好。一行人翻身上骑径奔石城郡。因包拯不善骑术,庞统有意落后陪在一旁,两人并辔缓缓而行,凤三带着几个飞云骑或前或后遥遥护住。
离贵阳城越远,人烟愈加稀少,一色湛青的江河山峦在广袤天穹下明若水洗。山高崖陡,金沙奔腾,水缓处残冰未化、潜流淙淙;水急处啸声无休无歇,连惊涛拍岸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包拯从人众丛杂的军营里乍到了天高云淡的荒野,心胸不由一快,刚深吸了一口气,便听庞统云淡风轻地道:“没有见过如此美景,就不会明白群雄逐鹿天下之心。当年若不是你坏我事,眼前这无限江山就是我的了。哎,包拯,你要怎么赔我?”他振振有词理直气壮,问得全无顾碍,仿佛他在讨论的不是“造反”而是“追债”。
包拯却一时答不上来。
照例他应该表达愤怒,然后严词痛叱。可是根据两人以往一贯的论战格局推算,那人铁定一脸不痛不痒的淡定自若,说不定还要轻薄调戏几句,弄到最后生气郁卒的还是自己。况且之前刚有过肌肤之亲。。。。。。包拯盘算良久,猛然醒悟到这情势太危险,情急之下重心偏移,幸得庞统伸手拽住才没从马鞍上滚下去。
“包拯,还是这么爱逞强,看来你苦头还没吃够。”
包拯被踩中痛脚羞忿不已,十几句反驳的话涌到嘴边,因要分神抓住马缰,摇晃了几下只挣扎出来一句:“哪能比得上庞将军。你念念不忘造反,难道非要弄到抄家灭族人头落地才肯罢手?”
庞统一脸坦然:“天道无常,惟能者居之。赵老六软弱无能心胸狭窄,除了有个好爹外简直一无是处。我就不明白,他给你吃了什么药了?让你这么死心塌地。”说着细瞧包拯神色,忽现出恍然大悟的样子:“莫非,你是在替我担心么?包拯,你我虽然相识不短,但之前亲近的机会却不多,不曾想一夜同眠几度云雨后你竟对我如此倾心。皎皎此情无以为报,本将军只有以身相许了。”
包拯恨自己脸红,知道庞统兴趣浓厚地盯着他的脸看,愈加语无伦次:“庞统,你自我陶醉的本事果然天下第一。一个男人说什么以身相许,就算你敢许我也不敢要。一无妇德二无妇容,镇日里拈花惹草不安于室,万一东窗事发还要被你拖累连坐。。。。。。”
正扳着手指数落,冷不防被庞统抬手一鞭抽中马臀。那马吃痛一声长嘶发足狂奔,包拯在鞍上颠得几下眼看就要一个倒栽葱摔下来,庞统忽然长身掠起。
神驹飞驰,何等迅捷,弹指间两人已拉开两三丈远。庞统身形似箭一掠数丈,足尖点地又纵出丈余,然后倒空急翻,伸手接住了包拯。他一手揽定包拯稳稳落鞍,一抬手又加了一鞭。包拯的坐骑本就是千中选一的良驹宝马,这时被庞统抽得发了性,风驰电掣价一阵疾驰。
庞统驾轻就熟,信手操缰不忘闲谈:“包拯,这马如何?”
包拯知他故意,心下痛悔当年没有勤练骑术,以致今朝受制于人。一面自我反省一面死死攀住庞统手臂,待微张开眼看时,只见两侧景物模糊成一片向后急闪,脱口便道:“太。。。太快了!还是骑慢点好。”
“快骑才是骑马,慢骑不如骑驴。照你这个骑法,明天天亮也到不了石城。神骏有如这天下,配良主才相得益彰,否则白白糟蹋了好马。”
包拯隐隐惊觉此人狼子野心不死,一时又无暇细思,沉默良久终究还是敌不过满腔腹诽,禁不住口快:“死性不改。”
庞统听得分明,竭力不让脸上的笑漏进说话的声音里,“你说什么?”
包拯腹诽时原没打算让庞统听见,等到察觉说脱了口时大错已经铸成,还要挣扎硬挺,猛觉颈侧一片濡湿柔腻的温热滑过。
“既不放心,你何不留在我身边?”流连在颈项间的唇齿啃噬舔舐,极尽挑拨淫戏之能事。包拯侧头闪避,不防被庞统含住了喉结要害,不由自主仰首向后,徒然让出更多空隙来让人攻城略地。身后那人鼻息炽热得像在喷着一团团邪火,语音含混地调笑,“从今后我陪你日日断狱,夜夜审案,想什么时候把我正法都由着你。可好?”
包拯听得头晕脑涨,脸上滚滚不断的红晕,一把推开那张不安分的嘴:“青天白日头的,你想干什么?!”见马行渐缓,忙如蒙大赦地想要下去,但给牢牢锁住了腰身,挣了几下倒似欲拒还迎。庄重得很惹火。连拒绝也像勾引。
“你再挣扎一下,只一下,”从背后抱住他的男人舔咬着他颈侧低喃,“可别怪我。。。。。。”没再说下去。包拯吓了一跳,顿时松了劲。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到此地步,他只有认命。
包拯并不知道,与此同时,一封来自南疆的军机奏折递到了紫禁皇城当今天子的龙案上。而跟这封奏折一起送到的,是贵阳知府的一纸弹章。没人知道那上头到底写了些什么,据当值的太监□们口述:皇帝看完这两封折子后当即脸色发青,哆嗦着在文德殿里来来回回踱了几圈,猛一把掀翻了御膳桌子。。
深宫寂寞长日漫漫,难以排遣的时间造就了一干太监□难以遏制的好奇心与窥私欲。“皇上发怒了”并不出奇,出奇的是“惹皇上发怒的原因”。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即使皇宫内院也不例外。于是不到两个时辰,便有人打探出这两封折子一封来自奉旨平乱的中州王,另一封则是贵阳知府弹劾屡屡跳崖遭遭幸免的包大人的。
弹章的内容是:“秽乱军前丧心病狂。”
秽乱军前。
秽乱的是谁?伺候笔墨的太监小康子赌咒发誓在清理满地狼藉时清清楚楚瞄见弹章上另一个名字是赫赫有名的前第一乱臣——庞统。
原来。。。居然。。。果然是他。
一众宫人无分男女纷纷为中州王扭曲的审美观扼腕叹息,同时又一个个幸灾乐祸暗暗兴奋。要知道这种谣言是最容易在宫廷内流传开来的。因为是揭人的短,充斥着猎奇情/色,涉及的又都是名人,所以说的人痛快,听的人过瘾。“包大人上了中州王的床。”、“庞统跟包拯早就私定终身,做下丑事。”、“两人军前久别重逢,当众亲热不堪入目。”以上说法在不到一日内衍生出各种版本,仿似决溃的洪水一路涌进坤宁宫。
曾经的柴郡主,现如今的皇后,于这事关一将一相的丑闻来临之际,正在心情愉快地画眉,闻听噩耗纤手一颤折断了螺黛,生生把含颦柳眉画成了巡海夜叉。
窃窃私议,众目睽睽。柴皇后如坠冰窟。不用左右张望就知道周围是怎样的目光,心里是惊疑不定的,叱责□的同时也在安慰自己:“胡吣什么!大。。。。。。包大人是国家重臣,也是你们能胡乱议论的!”。
奈何堵了□太监的嘴却管不住自己的心,一面巴望着是那个庞统作怪,一面又忍不住应着传言细细揣想:从风月楼那两人月下对酌开始,到西陵王面具时的尾随跟踪贴身保护,再到太庙公审时两人红着眼圈两两相望。看似不尽情理的一切,如果有为世所不容的两情相悦为前提,则无不一一合节,说得通了。。
柴皇后曾假想过很多次,倘若包拯另结新欢,抑或娶了别的女子自己该当如何应对。理想的场景是自己高坐于凤座之上,微笑的冷静、挑衅地宽容,以母仪天下的威仪压得那个新欢不知所措、自惭形秽。。1
新欢是庞统这一条,纵使痛斩情思的柴皇后想象力再雄厚,却也不在预料之中。她扮小蛮时不嫁包拯,潜意识里却有“看中自己的男人,哪会轻易喜欢旁的女人?”的自傲,没想到旧爱居然跟另一个似真非真似假非假追求过自己的男人搞到了一起,还由街谈巷议的传闻闹出了白纸黑字的弹劾。不禁油然生出一股苍凉悲戚。
柴皇后思前想后,坐立难安,乘舆摆驾直奔文德殿一探虚实。自古以来,皇室宫廷史官道学一致要求一国之母要高贵、要美貌、要端庄、要具备如同景泰蓝般镇定坚韧的神经和举世无双的忍耐力。柴皇后出身高贵毋庸置疑,只可惜在以小蛮身份与大包厮混期间入戏太深,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矜持自重早在一百多个日夜勾栏瓦舍的逢场作戏里消磨殆尽,以致于生出了人人都会像傻大包一样容忍她的幻觉。。
“皇上,臣妾听说有人弹劾包拯,是真的么?!”
赵祯正为奏折真假如何批复心神不宁,闻声抬首,濡红狼毫笔端的一滴朱砂潸然坠落,污得中州王恳请严惩包拯的奏折殷若血染。
从庞统辞官时说“包拯,如果你是当今天子,我庞统绝对不会有谋反之心”开始,赵祯就有了心病。这一句话像一个魇镇,时隐时现的提醒着使尽浑身解数方才君临天下权柄在握的皇帝:不管他再怎么圣聪高远、圣裁睿智,都及不上包拯。赵祯并非蠢到不明白庞统的险恶用心,可又确实对包拯抱有说不出的妒意——即使这妒忌有大半是由他自己造的孽。于是一国之君被一句话生生逼到了死角里,连半点余步也没给留。
“你怎么来了?”见柴皇后掩不住的唇青脸白气急败坏,赵祯心里满不是滋味,因不愿沿着这个题目说下去,合上折子起身道:“那干子奴才们是越来越缺管教了,竟敢妄议国政动荡视听,一点点风波倒连你都惊动了。”
柴皇后这才察觉到失态,脸微微一红,“是我想来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到你。”
“你已经帮我很多了。”
“可是,包拯他。。。。。。”
“君臣有分,内外有别。包拯的事我自会料理。你放心。”
“你生气了?”
“没有。”
“我是不是。。。不该来?”
“你千万别这样想。”
柴皇后似乎醒悟到什么,咬了咬嘴唇:“那,我先回去了。”
“也好。宫里的事不少,可该有的规矩还是要有,辛苦你了。”
“臣妾知道了。”
“还有许多政务要办,我就不送你了。”
“没关系。”
两个人都客客气气,好像第一次见面。
目送柴皇后的身影消失在殿门口,赵祯翻开庞统和贵阳知府的两份奏折,一一对应着又研读了几遍,依旧是不得要领。庞统这边严词恳请将办案不力、怠惰军机的包拯治罪,贵阳知府却弹劾庞包二人罔顾伦常礼法,龙阳断袖伤风败俗。两造里南辕北辙,说的全不是一码子事儿。
论私心,赵祯更信贵阳知府,照此推论,庞统的折子就纯粹是一出苦肉计。但是念及庞统此人诡诈机变、素行不良,又难保这一本正经措辞严厉的奏折不是诈中有诈。倘若真应他所求将包拯治罪,难免自打嘴巴、有失堂堂天子的知人之明;可若庞包二人确实有私,放过包拯却又中了庞统的计,怕不被他笑死才怪。赵祯咬牙沉思,一口恶气无人可出,尽数汇聚成一句心声:庞吉老贼调理出的这个混帐儿子真是难缠!
这一位赵家天子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于明道年间垂帘听政的刘后并非生身之母,待他自然也没有半分母亲的慈祥,因此赵祯的生存智慧是足够了的。他并非天生就心胸狭隘,只是生存空间太过窄小,为了保全性命争权夺利咸鱼翻身,于是不得不显得愈加的狠毒、阴险、促狭。饶是如此,沉吟了好半日,赵祯才自忿怒中定住了心,一边吩咐太监小康子传庞太师觐见,一边笔不停缀、文不加点地回复起奏折来。
……………………………………………………………………………………………………………………………………………………………………………………………………………………
作者有话要说:
《天下第一》部分结局mv 庞包-风情万种
http://。tudou。/programs/view/A4q7kJGFyas/
少包三最厌恶角色
no1。柴丝言(老子最烦那种又要做嫂子又要立牌坊的)
no2。赵老六(庞统,等着本座为你报这一箭之仇)
女的:不忠在前,失义于后,不忠不义,还要抹了‘深情’的脂粉扮无奈。你说你卧底就卧底,拜托有点专业精神,既然情难自禁,那作为一个cp控,我代表包拯张开双臂欢迎你‘反水’,结果丫的打着‘我无奈’的旗号又一个180度的甩尾,绝尘而去,留下一地‘没脸没皮没品’的刹车印。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还想赚同情,这不就简直跟一女贼到人家里偷东西崴了脚还哭着要辣椒创可贴似的,不给你一巴掌我都对不起你
男的:引用‘常胜’里一句话:缺乏堂堂的帝王气象,史书里你没这么讨厌,可电视剧里你就这么讨厌。亏你还是个皇帝,你知不知道什么叫’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就缺人到这份上了?全天下找不出五官端正胸挺臀翘的美女了?把未来皇后送进行院当嫂子,我槽,皇家体面都不要了?啊,不对,对不起了,我不该骂你,我该数落编剧
19、那一卦的神神鬼鬼
19、那一卦的神神鬼鬼 。。。
庞统与包拯共乘一骑,催马疾行再无滞碍,抵达石城郡时还不到亭午正刻。石城是座小城,统共不过三四千人,因战乱骤起攻守经月,城里住户逃亡的逃亡、内迁的内迁,实际已是一座兵城。庞统驻马遥望,只见一线地平远接天穹,灰暗城堞高耸其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