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御龙九天 >

第303章

御龙九天-第303章

小说: 御龙九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夕刚要闪避,女娃却是看将过来,随即发出格格笑声。
  他干脆举步前行,来到她的眼前,细细端详一番,完全是静光或是武媚儿时的模子,蹲下来问道:
  “你叫什么?”
  小娃刚刚牙牙学语,笨笨地答道:“静……儿。”
  金夕立即沉下脸,怎么是静儿,温媱之后是贞儿,随后便是文真;静光之后是武媚,如今又有个静字,心中难免有芥蒂。
  静儿发现来客脸色难看,顿时撇嘴要哭,金夕赶忙挤出笑容,摆摆手示意自己是个大好人,静儿方才作罢。
  金夕瞧瞧还是那座民房,瞧瞧穿着朴素的娃娃,似乎放下心来,不想让静儿记住自己,便起身要走。
  “唔!”
  静儿口中发出异声。
  金夕转身再看,又是惊出一个趔趄,小静儿似乎大人一般气鼓鼓地立在那里,左手叉腰,右手指向远处。
  这是什么动作!
  金夕万分诧异,再次蹲下身顺着静儿的小手看去,那方向却是皇宫。
  “皇宫?”
  金夕不禁出声。
  哪知,静儿却是痛快地点下头去。
  轰!
  金夕的脑内再度爆炸,如此小的娃娃岂能知道皇宫,眼前的动作也是异常神奇,待到再看,静儿却是与他不相识的样子,再次蹲过去玩耍去了。
  他不敢过多停留,赶紧离开。
  刚刚拐过房角,便听见那家中父亲的声音,“静儿,是不是方才有人?”没有听见答声,可是那农夫却是再道一句,“奇怪啊,分明像是有人说话的声音呢。”
  金夕脚下立停!
  看来,静儿是在摇头,刚刚两岁的娃儿绝不懂得说谎,难道方才那一刻相见在她的眼中不存在吗?
  如果是这样,绝不可再与静儿相见,免得再生佯装。
  如果是这样,方才那动作就是来自三生三世的感念!
  皇宫!!
  金夕似乎觉察到心中的不安来自哪里,并不是静儿,而是皇宫。
  银子总能换来自己想知道的音息,不过能够透出来的消息似乎毫无价值,时下李显在上官婉儿的帮助下大展才能,再有朝中新势力的辅佐,大唐依旧昌盛;因为李显身体的确不如武媚,同时称帝在后,意愿之下想在将来将皇位传给弟弟李旦。
  再行打探之下,得知陛下于去年册立三子李重俊为太子,其余并无大事。
  这一切毫无危险可言。
  若是皇宫有恙,唯有武氏一族,而其首领则为武三思,金夕想起怀义的死也许与他有关联,立即掉头直奔尚书府。
  他要趁着夜色密探武三思,宁可相信静儿的手势,也不会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因为,静儿是静光的第三世,武媚的转生。
  金夕暗地观探武尚书府,连续几日并未发现异常,宫中也没有什么动静,不过被他盯上的人不可能侥幸逃脱,不但他闲来无事,而且异常执着,后面还有着小静儿惊奇一现的举动。
  忽一晚,灯火辉煌的尚书府黯淡下去,似乎像世人昭示这里的人要早早安息,不过很快有很多人偷偷溜进府内,像是要聚集议事。
  听听!
  这是金夕拿手的伙计。
  虽然是夏夜,还是刮起微风。
  不过那风来自金夕,他轻而易举攀上武三思家府的顶部,微微刺探些许金行之气便剥去一层木料,稍稍侧耳,如同坐在殿堂中央,听得一清二楚。
  武三思的声音:
  “众将都已经到齐,你们是我亲手栽培的将领,如今有一件大事要我们出手去做。大唐乃是高宗与圣帝共同推至极盛,可是,我听到可靠消息,就在明日,太子李重俊因为陛下准备传位相王李旦,想要举兵造反,从而成就皇帝之位,这是大不孝,大不敬,我等必须加以阻止,陛下心慈手软,只要我们平定这场叛乱,不去斩杀太子,尔等自可青云直上,想要什么就得到什么……”
  “是!”
  一众将领异口同声。
  这当然是头等大功一件,既能保全陛下面子,又能防止兵变,当然是三生有幸才能遇见。
  金夕大惊失色。
  太子忤逆,实属大恶,若是成功废除李显,自然而然就是皇帝。
  ………………………………


第492章 怒讨
  金夕立刻离开尚书府,可是再次止步不前,太子此刻在皇宫内,无法探查,只凭自己一张嘴怎能让人相信他会兵变?
  这不像是当年让李多祚赶往的嘉豫殿探查那么简单,稍有不慎就会引来更大的惨变。
  静儿,怎么办?
  他突然唤出静儿的名字,可是立即嘲笑自己,那是刚刚两岁的孩童,而且是瞬间的感念,她岂能知道端详?
  上官婉儿!
  他刚要奔往皇宫,却又停下脚步,如今她已是昭容,皇帝李显的妃子,传言其子作乱,恐怕更不会相信。
  金夕立在玄武门远地,他知道当年的玄武之变就是在这里发生,由是太宗李世民继位,由于这是北城门,距离皇宫最近,也是最佳的攻城之地。
  东方的天色淡淡放亮,他仍然没有想出好办法,只好向皇宫方向靠近,以图引来禁卫,说什么也要面见李多祚,要他暗察一切。
  忽然,城内开启。
  金夕立即闪开观察,随着一架轿辇飞快奔出,后面紧随着数百名羽林军,各个手持兵刃,步伐奇快,像是操练一般。
  定睛瞧去,竟然是太子的轿辇!
  如果他谋逆,为何此刻出门而去?
  忽然间明白,太子在宫中不可能调用禁卫军,必须有个外出的理由才能率兵而发,所以若是谋反必须反攻而来。
  可是,几百禁卫那敢攻打皇城巨门?
  很多人彻夜未眠。
  尚书府内,武三思送走各将领之后,却单独将兵部魏尚书留下来,两人诡秘而笑,终于道出真正玄机所在。
  “魏尚书,太子那边怎么说?”武三思低声发问。
  魏尚书答:“武尚书,太子已经在北衙调用三百羽林军,谎称赶往城外历练兵马,然后答应会同我们的军兵共同攻陷玄武门,逼迫陛下退位,让位于太子。”
  “哈哈,年纪小就是稚嫩,”武三思大脸泛光,“一旦攻陷北门,立即以太子谋逆为名将他杀死,然后趁乱把控皇宫,迫使陛下滚下皇位!”
  “武尚书此计好妙,”魏尚书大肆鼓吹,“不但铲除了太子,而且还带功迫宫,陛下退位,尚书登上皇位也算是名正言顺啊!”
  “哈哈!”
  武三思仿佛终于实现愿望,喉头落入一滩口水,不知是垂涎皇位还是满宫或是天下的女人。
  他要恢复武周,再兴武氏天下。
  太子的队伍刚刚抵达北城外立即停下,轿内跳出太子李重俊,看上去倒有他的祖父李治几分英俊,也有祖母武媚的几分白皙,他跃上一匹战马问道:
  “现在什么时辰?”
  随军将军答:“殿下,辰时初。”
  太子又令:“即刻向东绕行,从南明德门回城,在兵部人马尚未起兵之时,率先攻往尚书府,以太子之命诛杀逆贼武三思,随后派人把守诸城门,我要带领全部人马从西门开远门北行,再攻打玄武门。”
  玄武门之内便是皇宫,李显的宫殿。
  他意在斩杀武三思,随后谋取难以得来的皇位。
  “殿下英明!”
  将军立即发令,三百禁卫向东侧行去。
  太子李重俊似乎在彰显聪明才智,也似在给将军鼓舞士气,一边行军一边低声向身旁马上的将军讲述着:
  “我知道武三思心怀不轨,他与兵部尚书早已串通一气,绝不会轻易将皇位交付于我,说不定要在中途汇合之时将我杀死,以此邀功而直取皇城,区区三百羽林军不可能撼动皇宫分毫,所以我们要在兵部的军马抵达武三思脚下之前将其拦截,只要杀死武三思等人,这些人定会听从调遣,随后北攻玄武门,就像当年太宗一样,逼迫陛下提前退位!”
  “殿下妙策!”将军也是马上就要掌控皇宫一样,鼓起羽林大将军般的胸膛,“不过,李多祚骁勇善战,宫内还有千余羽林军,恐是一场恶战。”
  太子鄙夷道:
  “不用怕他,这些想必武三思早已为我们计划好,既然敢破玄武门,定然精选了更多兵马,只要手刃这个恶贼和兵部尚书,这些人定会倒戈。”
  “是,殿下!”
  队伍缓缓向东游走,看上去的确是在操练,刚刚抵达南门,太子声称身体不适,提前结束演练,立刻进入城中。
  皇城外,李多祚匆匆赶来。
  他已是五十有余,苍劲的脸上仍然充满不服气的神色,起初还是半信半疑,当禁卫引领之宫外,远远发现金夕,脚下立即生风一般,火速冲奔而来,大声招呼:
  “公子!”
  金夕无心与他客套,立即问道:“太子因何出城而去?”
  李多祚即答:“太子要历练带兵,便在北衙调选三百骑兵随去,怎么,有何不妥?”
  金夕忽然想起武三思要阻拦太子的话,再问:“李将军,长安城内可有兵马调动?”
  李多祚答道,“北衙昨日接报,今日巳时兵部有两千精兵南北调换,”他刚说到这里,不禁面露诧异,若是金夕不是如此发问,似是毫无关联,可是太子与兵部同时调用羽林军和兵马,的确有些蹊跷,遂急切问道,“公子,其中可有恙状?”
  金夕见已达辰时,来不及解释,突然说道:“我听武三思说,今日太子要谋反,他要带兵阻拦,不过,你定是不相信……”
  “我相信!太子调走的羽林军正是他的亲信!”
  李多祚面色当即青紫,他想不到太子会谋反,不过作为东北大汉,多次得到金夕的帮助,而且从无差错,耿直的脾性使得他见仁则诚。
  只要金夕说出口,不管什么他都信。
  “啊?”
  金夕倒是比他还诧异。
  李多祚忽然摇头,“武三思哪有如此好心,若是太子谋反,他不必调用两千精兵,五百足矣,说不定……”
  这时,突然奔来一匹快马,禁卫跃下马来立即奏报:“禀将军,太子所率领的羽林军突然结束操练,向东而行,由明德门回城。”
  李多祚紧张起来,“太子何时出宫的?”
  旁边的禁卫答:“禀将军,是卯时。”
  “操练为何这么早出城?”李多祚瞪向来报的禁卫,“太子因何结束操练?”
  禁卫又答:“说是身体不适。”
  “太子是否沿朱雀街归来?”朱雀街,即是长安主街,有明德门直达皇宫朱雀门。
  “不是,而是向西偏行……”
  “混账!”李多祚对禁卫破口大骂,“既然身体不适,为何不速速回宫?”
  禁卫吓得张口结舌,他哪里知道。
  金夕忽然提醒到道:“尚书府!”
  李多祚如梦方醒,大声吼道“来人,速传北衙,引一千羽林军随我赶往尚书府,随后立刻关闭玄武门,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开启,其余人死守皇宫,若有变故,宁死抗争!”
  “是,将军!”
  数名禁卫风一样飘走。
  “李将军,”金夕眼下也是将信将疑,还是嘱咐道,“无论发生什么事情,还要保全太子的性命,我想则天皇后在天之灵最怕的就是瞧见太子出现灾难。”
  他想起了小静儿的手势,也许那就是来自前生的感念,武媚最见不得的就是血亲崩乱,无论初生小公主、太子李弘都对她造成了致命打击。
  “你放心,若无公子,我李多祚早就罪死宫内!”李多祚慷慨承诺,知恩图报是北土之人的秉性。
  “我去尚书府!”
  金夕这次再也不必袖手旁观,因为尚书府不在皇宫内。
  刚说完,他身影消失。
  “好快!”
  李多祚仍然不忘褒奖金夕一句。
  很快,他率领一千羽林军涌出皇宫南门朱雀门,浩浩荡荡向西而行,哪怕没有兵变,他也要探视一番。
  宁信金夕,不信已心。
  金夕单兵匹马,速度无人能比,很快冲上尚书府的高梁,当他再一次探听的时候,脸色大变。
  里面,屯聚着十多名朝官,已经在商讨武三思称帝后如何部署官员,哪些人该用,哪些人该杀,而且军兵已经起事,正在赶向尚书府途中。
  那么,太子就是被骗,也在武三思诛杀范围之内。
  两千精兵,足以拿下分散三处的羽林军,而且武三思手中还有太子这个砝码,随时可杀,随时可以威逼陛下。
  通!
  浩大的尚书府庭院中,从房上掉落下来一个人。
  “什么人?!”
  警惕异常的兵卫突然发现这种千载难逢的场景,纷纷冲涌过来,将金夕包围在中间,审视疯子一般瞧着。
  金夕现在已经十分不满有人用这种眼神瞧他,因为贞儿最初就是这么看,那已经是贞儿独有的权利。
  “荡平尚书府的人!”金夕趾高气扬地叫道。
  “哈哈哈,”这群兵卫接连大笑起来,哪怕是李显前来,也不能说出这种大话,再看眼前的人尚是年轻,更是笑得不轻,“你,可知这里,哈哈,是谁的尚书府?”
  金夕忽觉眼前的兵卫甚是可怜,便开口答道:“逆贼武三思!”
  唰!
  数十兵卫统统闭嘴不敢再笑,这时候再笑相当于迎合金夕。
  这比疯子还疯。
  敢闯位高权重的尚书府,又在这里大骂武三思,不但要满门抄斩,而且抄斩得异常霸烈。
  其中一个兵卫看来急于立功,忽然挺身而出,飞快抽出腰间宝剑,对着众人说道:
  “我来!”
  ………………………………


第493章 你的姑母
  这名兵卫的意思是他先来,有他一个人就足够,大不了将来得到封赏了分给诸位一小份。
  在不明状态下贸然出手,往往是个错误,尤其是为了立功。
  这个侍卫无疑属于这种情形。
  他故意拿捏出一个漂亮的攻击架势,然后飞身杀向金夕,剑锋的方向是金夕的喉咙,他似要在将来向武尚书告诉,此人大骂粗口,卑职便将他的喉咙挑碎。
  随着,身外传来一片惋惜声。
  惋惜的是,剑锋马上便抵达来人的喉前,对方还那么傻乎乎立着,要知道如此简单,不如自己率先动手了,多看两眼疯子马上失去了好机会。
  还有嫉妒。
  突然!
  不幸的事情发生。
  随着发出一片哀叫声。
  众兵眼睁睁的瞧见,攻去的兵卫不知为什么手中的长剑突然掉落下去,随后身体像是被什么挤压一般立刻缩小,然后向上空飘飞,身着的铠甲很快脱离,地面上的人也顺势蹿上去,那套兵甲立即落在来者的胸外。
  眨眼间,他们的眼前出现兵卫,是金夕。
  金夕不知道太子那边的情势如何,不得不装扮一般。
  噗通!
  这时那名兵卫的尸体方才落地,看上去明显小了一圈。
  “尚书府杀人?”
  “混账!”
  “杀!”
  兵卫们不知道来人是什么样的疯子,同时扬起手中兵刃压下金夕,别无选择,不杀死刺客他们也是死。
  金夕恼怒,猛地扬掌而下。
  水地术!
  七月的酷暑突然被镇压,空气中顿时弥漫起凉爽的气味,地面上忽然震动,碎石犹如涟漪一般扩散开来。
  轰!
  那道圈圈临及之处,万物萧杀!数十兵卫瞬间变成无主的飞鸢,纷纷驾驭着空气飞飘起来,倒退出去数丈,随后落水的冰雹般先后噗噗落地。
  金夕没有杀他们。
  刚要入殿,又转过身来冲着他们吼道:“我乃荡平尚书府的人!”
  他飞速穿过厅堂,身边的下人丫鬟纷纷惊呼,不知道为何跑进来一个兵卫,而且这么快。
  “尚书手下的人越来越英勇了!”有人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