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明大黄袍 >

第125章

汉明大黄袍-第125章

小说: 汉明大黄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偷接回来,等着我打断你的腿吧!”
  男子摇摇头,喝下手中已经有些凉了的酒。
  老人拿了蓑衣,提上酒壶中的酒出了门。雨下不停,一旁的老乞丐缩在城隍庙里,吃着前些天剩下的馊饭。老乞丐的眼神却凌厉得很,丝毫没有半点需要怜悯的意思,知道那位蓑衣人进了城隍庙。
  老乞丐“蹭”地一下站了起来,饭碗打碎在地上。城隍庙年久失修,屋外大雨,屋内小雨。老乞丐的眼里落下一滴水,紧接着挺直了佝偻多年的身板,用尽余生的力气激动地喊道:“刀鬼门坐地尸傀段三长,见过刀鬼王!”老乞丐颤颤巍巍地拿出一叠厚厚的纸,由于天气潮,尽管他保存地很好,还是沾在了一起。
  “辛苦你了。”老人递过酒壶,坐了下来,有些平静地看着屋外。段三长用仅有的左手豪气地接过老人手里的酒壶,一饮而尽。雨落在城隍庙湿哒哒的稻草堆上,老乞丐安详地躺在上面,嘴角还挂着最后的一丝微笑。
  咔擦一声,城隍庙轰然倒塌……
  ……
  ……
  “你下一步有何打算没有?”老道坐在庄园的躺椅上,“还是说,你就这么优哉游哉地过后半辈子了?”
  “去去去。什么后半辈子。老子前半辈子还没过完了,就变后半辈子了?”杨帆吃了一口刚刚送来的柿子。他抬起头,看着未落叶的樟树,道:“我如果想过得舒服,确实,呆在金陵是舒服得很。如果盛世太平,这金陵繁华,这样过一生也算是个不错的选择。”
  “那你想如何?还去拿热脸贴皇帝老子的冷屁股?”
  杨帆瞥了眼卜老道,冷哼道:“我要去巴蜀。王絮儿这丫头定是回去她娘的娘家人那边。其实一直瞒着她,曹家的人早就来过信了。我怕她到时候伤心。这里的事情也做得差不多了。这次我准备去四川走走。一方面去找她,另一方面也推广一下作物。”
  从福建哪里找来的番薯,个头还是有些小。主要还是外来物种,还没有适应、培育出在这里生长的胚种,杨帆收了几车,除去一车外,统统拉去了京师。杨帆打算还是得去一趟四川。如今的大明朝,还有几年喘息的时间,既然朱由检不抓紧时间,那杨帆只好自个儿抓紧时间了。
  “你那个小妹子,还有个法子可以救得了,你若是想听,我便说。”
  “向死而生?”
  卜老道点点头,道:“看来你还不是很笨。龙虎山上有二十二口悬棺,至于年代,谁也说不清。不过我唯一清楚的便是,原本只有二十口,多出来的两口新棺,一口是黄道子立的,而另一口,是张三丰立的。这两个人的生死,都未有定论。”
  “你的意思这悬棺立在那里,就可以不死了?”
  卜老道摇头道:“没那么简单,但是你可以去看看。我只不过是提个建议。向死而生,本来就是天机偈语,难以说清楚。老道让你那位义妹去青羊宫,也是让她去砰砰运气。”
  杨帆躺在椅子上,闭了眼,道:“又是个不安生的年啊……”(未完待续。。)


第304章 归去来兮

  朱启一大早起来,便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找遍了整个庄园,发现人丢了三个。杨帆、卜老道、陈王廷不见了。若是单单卜老道不见了,那还好说。这陈王廷和杨帆都不见了,就似乎有那么些不妥了。
  他有些不安地走进大棚,还好那个老农还在。带着两个“徒弟”,早早地在检查大棚里的蔬菜有没有受冻的情况,如果有,那么晚上的保温措施一定还不够。
  “这位。”
  听到朱启的声音,正在劳作的赌九和狗子立刻背过身子,当做什么都没听到。老农手上的小铲子停住了,抬头问道:“有事吗?”
  “杨帆和那道士去哪里了?”
  老农铲子插在地上,道:“我应该知道吗?”
  “你觉得呢?”朱启瞳孔一缩,感觉到一丝气息的不顺畅。不过只有一瞬间,很快就恢复过来,有些忌惮地盯着老农。
  “脚长在他们身上,你得问他们去。我不知道。”他继续低下头,那小铲子将一些草木灰送到地膜内。等出了太阳,棚子里温度又会上来,不过现在,里边都附着着水汽,很是影响光罩。老农也不管朱启在不在,喊道:“九儿,把棚子擦擦。”
  “唉。唉。”赌九对于这个藏龙卧虎的庄园越来越感到恐惧了。一个个不但可以造出他一辈子听都没听说过的玩意儿,有些老家伙的实力,还恐怖至极。他拿着土布和梯子,开始了他一日的劳作。不知怎的。除了老农有时的呵斥之外,他还是很享受在庄园里头的生活。不仅舒坦,还有饭吃。不用再过那种呆在侯天鹰身边提心吊胆的日子了。
  不过。他羡慕的还是狗子。本来那个媳妇吹了,没想到那晚狗子偷偷溜进城,去和他那未来媳妇儿说清楚来龙去脉,没想到他这个媳妇也是烈,就这么和他私奔出来了,跑来了庄园,跪着求杨帆能够收留他们俩。杨帆自然答应了,反正庄园空着的屋子多,人多点也无妨。就这么着。狗子人、房都有了,就差个娃儿了。不过赌九看狗子媳妇几天来清晨送饭,脸都是红润光泽着,看来晚上没少努力,这娃儿也是迟早的事了。
  想着想着,忽然感觉屁股上一紧,身体倾斜下去。一只脚板踹在他屁股上,老农斥道:“想什么呢。赶紧干活!”
  朱启走出蔬菜大棚,看了眼天色。呢喃道:“走了么?”他的胸口起伏了几下,眼睛虚眯着,有些愤怒。
  ……
  ……
  刚刚退朝归来的朱由检,坐在乾清宫。第一眼便看到了这封来自高阳的书信。这位已经辞官回乡,曾经是他哥哥朱由校的帝师上奏的书信。如今辽地战事将起,朱由检迫切的希望孙承宗可以重新挂帅。然而,当他读完这封信。已经信中夹带的杨帆给孙承宗的回信,他沉思良久。
  倘若说杨帆给自己上奏的书信。是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那他给孙承宗的回信,以及不愿意去辽地的想法,和那些主张,就不得不令朱由检深思了。他是生性多疑,但这也是无可奈何。身为帝王,尤其是乱世,走错一步,都是可能丢失祖宗基业的,所以他不得不谨慎。
  谨慎过了头,就成了多疑。
  “养性。”
  门外的骆养性一般会在乾清宫候旨一个时辰。因为一些大事很多时候,都会在他在的前半个时辰,已经戊时的前半个时辰吩咐他去做。如今的锦衣卫,在东林党的压制下,已经没有了天启年间那样的猖獗了。除了圣上的一些指令,很少再有私自抓捕人的行动了。这也算是在天启年间被整惨了的东林党一次强有力的反击吧。
  “臣,在。”骆养性候在殿前。
  “去金陵,带着密旨过去,将杨帆传召回来。”他的眼睛虚眯着,杨帆,朕不用你,你也只是一介贩夫走卒,朕倒是要看看,这一次,是你失算了,还是朕真的看错了。
  “遵旨!”骆养性抱拳退去。他走出乾清宫,看了眼明晃晃的晴空,深吸一口气,呢喃道:“看来圣上始终没有忘记凌河伯啊……”
  杨帆一封书信,留给了马胖子和行三痴。书院交给了行三痴打理,这庄园、金喜楼都统统交给了马胖子操持着。他马沛文在马六甲,一座矿山都要吃下来,打理个庄园自然没问题。自此,金陵的一介商业传奇人物,即将崛起。
  杨帆的商业帝国,他奠下了一块基石,至于高楼,则是交给马沛文这有用商业头脑的人来操控了。他相信,以马胖子的猪油脑子,估计在想着怎么把金陵甚至整个江南的富商都榨干呢。
  陈王廷坐在湖边,仔细地清理着刚刚抓上来的肥鱼。刚入冬的鱼,肥得流油。一旁被卸下蹶子的马,正吃着天然晒干的材料。不远处,草地上,一老一少坐在一起。这次出来,杨帆除了留下两封信外,并没有和其他人说。他准备先去一趟龙虎山,去看看那个神秘的悬棺。当然,最多是问问,他不相信这悬棺有这么厉害,如果厉害,那不是谁都上去搞一座了?
  然后便向西,去巴蜀,看看王絮儿,就算治不好她的病,再不济也陪她开开心心的。白血病很恐怖,体内产生大量的白细胞之后,最后失控到影响正常的造血细胞。他影响中,可以治好的,似乎只有骨髓移植,这玩意他哪里会。一想到这个年弱的丫头,他就心疼。
  因为他明白这病难治,所以在他自己无能为力的情况下,也只能病急乱投医,去龙虎山碰碰运气了。
  冷风吹过卜老道灰白的头发,有些惨淡的阳光照在他脸上。卜老道捻了捻胡须,看了眼颇不宁静的湖面,间或吹来一阵清风。远处升起一缕炊烟,陈王廷慢条斯理地烤着几条刚刚处理好的草鱼。湖边风吹过,杨帆站起来眺望着不远处的小湖畔,心中多少有些感慨。有人归,有人去。人,就在这旅途上,慢慢,慢慢变老。(未完待续。。)


第305章 说道说道

  京师郊外,天寿山下,守墓老人,穿着一身灰色的长衫。没有了行三痴和他对弈,他就一人独自静坐。清晨做完日常的清扫之后,就在那条长溪边上坐着。
  皇陵看守,是一桩辛苦的差事,不仅辛苦,连油水都没有,自然都是些落魄人士才过来。而且一般入了皇陵,就是将被彻底遗忘的那种,永远都不会再被启用。像行三痴这样坐了二十年,然后毅然辞官的人,更是少数。
  神道上走来一个老道士。进来时候,大山门前的守卫不仅不拦下盘问,还得行礼恭迎。他点点头,看了眼神道便的石翁,自言自语道:“物是人非,事却不休。”
  他走到龙凤牌坊下,已然看到了守墓老者正站在当中央,看着他。手中拂尘一甩,道:“全真王常月,见礼了。”
  守墓老者同样躬身一礼,道:“道长前来,有失远迎。皇陵重地,不知道长此番前来,有何要事?”
  松柏层层叠翠,显得庄严肃穆。王常月在白云坛说戒归来,便过来看看。“只是看看。咦,那个行小子呢?怎不见他。”
  “下金陵去了。”
  “下金陵,都去金陵了。”王常月抬头望着初冬的暖阳,道:“成祖选的地方真是不错,依山傍水的。”
  守墓人双手插在袖子中,道:“是不错。”
  王常月沐风而坐,过了很久,才开口问道:“龙影壁上的最后那丝龙气,何处去了?”他盯着守墓人。有些疑惑得问道。
  “续到人身上去了,怎么。你很在乎吗?似乎你的师兄都不怎么在乎。”
  王常月脸上多了一丝冷肃,语气稍冷。道:“他可以不在乎全真龙门派的兴衰,可以随意地将气运接在龙影壁上,但是我不能不闻不问。全真派还要薪火相传,就不能断送了气运。这桩事情,莫非和我师兄有联系?”
  “你自己问他去吧。”守墓人似笑非笑,道:“王道长过来,不会就是为了过问一番龙影壁的事情吧?”
  “老道特来告辞,当初挂单白云观,不过就是来承运勤王的。如今龙影不再,老道也要告辞离去了。等找到师兄,问清楚缘由再说,告辞。”王常月做事一丝不苟,不尊不卑,所以才担得起律宗掌门之位。
  “祝好。”守墓老者说是祝好,一点都没有起身相送的意思。
  王常月刚刚走了几步,后边才传来守墓老者的声音。
  “虽然你答应了骁王爷,南北合流的事情。但是老夫不敢苟同。分,可保持一个动态的稳定,合起来,反倒是适得其反。就像半锅的水和半锅的油。看上去一锅温热,而一锅已然浓烟滚滚,搅在一起。油水四溅,难以平复。”
  王常月脚步一滞。回头看了一眼守墓老人,道:“可是那锅热油。已经快要冒火了,再不拿水降降温,可能连房子都要烧掉了。就算溅出点水和油来,那也是顾全大局!”他甩袖离去,守墓人眼睛虚眯着,叹了口气,继续看着自己那盘永远也下不完的棋。
  ……
  ……
  江西九江,庐山峰峦叠翠,净土东林寺。落阳下的九江城,古城老街,灯火阑珊。马车缓缓驶入城中。赶了几天路的杨帆等人,终于进入了江西境内。然而,杨帆到来的第一时间,便有人收到了消息。
  “山长,杨院长他们一行到了。”白鹿洞书院,号称江南四大书院之一,存在的年头,已经有八百余年,不折不扣的底蕴。虽中间几次毁于战火,但重修多次,最近一次是在元末毁于战火,直到正统元年才修复,仍享有天下第一书院的美誉。
  “设宴。”执笔者提笔银钩,势气微收。一道罡风跃然于纸上,墨点绞杀在一起,化作凌厉的招式,纸消失了。
  一张纸重新铺在桌上,墨点依然在,化作缕缕黑光,舞动在空中。相互交错,如光,如影,最后收入笔肚,并没有爆发出最后的威力,而是忽成收势。
  他将笔架在桌上,走到一边,推开虚掩的木窗,正好看到晚霞。不过在他眼里,看不出美还是不美。他的眼,只能感受到光的存在,所以那抹晚霞在他眼里也只是一抹光亮。
  感受到拂面的晚风,男子将怀中掏出一副打磨地有点怪异的玳瑁眼镜,别在耳后,遮住了原先那双足以迷倒女子的桃花眼。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这年头,戴眼镜的是少数。那有些朦胧的水晶镜片令他能够稍稍看清楚眼前的事物。
  他还是喜欢那种模糊的视觉感。男子走出书房,匆匆往外走去。
  相传白鹿洞书院的创始人可以追溯到南唐的李渤。李渤养有一只白鹿,终日相随,故人称白鹿先生。后来李渤就任九江刺史,旧地重游,于此修建亭台楼阁,疏引山泉,种植花木,成为一处游览胜地。由于这里山峰回合,形如一洞,故取名为白鹿洞。
  舒正浩的字,比起董其昌,也丝毫不逊色。常人美称小羲之,其字也是一字千金,若是谁家藏有舒正浩的一副字,定会被人踏破门槛。
  舒正浩跨出房门,停顿了片刻,转身又回到屋内。片刻之后,一身青衣正衫的舒正浩摆了摆褶皱的衣袂,看样子对于这次替杨帆接风洗尘格外的注重。舒正浩并非那样的腐儒,他年轻时候走过边塞,也领略过塞北风光。对于那些能征善战的将士格外敬佩。
  尤其是听说大凌河之战大胜,打出了大明的威风时,更是痛痛快快地喝了一天的酒。当那篇帝颂传遍大江南北之时,他更是豪言,好端端的一首大丈夫雄词,却被套上帝颂二字,可笑至极,定是那些小人,为博得圣上欢心而加上去的。
  然而却是被里边的豪言所折服。一年前,舒正浩便多次去信,希望将来有机会能够拜访杨帆,或者杨帆能够来白鹿洞书院一趟。很可惜,当时杨帆远洋海外,根本收不到他的书信,等福伯将那些信交给他的时候,已经一年过去了。
  后来的事情又多,久而久之,就把这事情给忘了。(未完待续。。)


第306章 九江书巷(上)

  这次来江西,杨帆在走之前打算离开的时候,就计算好行程,派人专程送信给舒正浩,对这位书院山长也格外敬重。
  站在浔楼前的舒正浩,终于看到一辆马车缓缓行来。车上下来的,正是杨帆、陈王廷和卜老道三人。舒正浩一眼便看到了那个英气不凡的男子,走过去,抱拳笑道:“可是杨帆,杨院长?”
  杨帆看到这舒正浩厚得跟啤酒瓶底似的眼镜,回礼道:“让舒大家如此劳烦,实在是有些过意不去了。这两位是同我一道前来的好友。这位是卜道长,这位是陈武师。”
  舒正浩眉头一挑,镜片下闪过一丝惊讶之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